开了那么多会,大佬们到底是如何看待互联网医疗的?(最全干货)

作者:baron 2015-06-15 08:05

{{detail.short_name}} {{detail.main_page}}

{{detail.description}} {{detail.round_name}} {{detail.state_name}}

{{detail.province}}-{{detail.city}}
{{detail.setup_time}}
融资金额:{{detail.latest_event_amount}}{{detail.latest_amount_unit}}
投资方: · {{item.latest_event_tzf_name}}
企业数据由提供支持
查看

过去的一周时间,动脉网作为合作媒体,连续参与了由清科发起的“第五届中国医疗健康产业投资与并购大会”,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发起的“第十一届中国健康产业高峰论坛”,还受阿里云邀请参加了“2015年中华医院信息网络大会”,不同的会议发起方,不同的会议论坛,互联网医疗都是热门话题,作为互联网医疗的研究者、报道者,动脉网亲历一线,为你带来最新的中国互联网医疗前沿信息。

最关心的问题有几个:

1、互联网医疗到底有没有前途,真的到了医疗发生颠覆性变革的时候吗?

2、作为互联网医疗的核心,医院怎么看互联网医疗,医生怎么看?

3、投资机构如何看互联网医疗,是趋热闹投资,占坑,还是看重趋势投资,会长期投资?

4、互联网医疗的尝鲜者到底过得如何了?

带着这些问题,动脉网编辑通过精心整理,特奉上以下满满干货,不谢。

领先的互联网医疗创业者们最近在忙什么?


去年,春雨、丁香园、杏树林等互联网医疗先行者们,纷纷获得了大额的融资,并普遍进入C轮阶段,再进一步就已经离上市不远了。近段时间,这些领先者们纷纷转型,搞医药电商,开线下诊所,让人感觉互联网医疗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就是产品模式到了验证的关键时刻。看看他们是怎么说的。


  • 春雨医生副总裁毕磊:没有发展线下的计划



关于春雨的线下计划:毕磊表示,“春雨没有发展线下医疗的计划,作为医疗互联网企业介入到线下的发展,一是没有这个经验,二是的确是很慢。所以我们采用的模式很清晰,我认为移动互联网最重要的是资源的匹配,刚才说碎片化时间,其实春雨医生做的就是碎片化时间的匹配。

移动互联网给了我们一个工具,我们做线下医院也是这样的,很多需求在线上确实不能解决,这时候加了第三个维度,医生可以在线下看病,病人可以在线下治疗,我们从这三个维度匹配整个社会的资源。”

关于界定咨询和医疗的诊断?毕磊表示,如果严格从定义上来说确实很难区分,最重要依靠线下的医嘱。因为现实当中资源完全倾向医生这一块的,用户是完全没有话语权的,所以通过线上的医疗服务让用户在线下的时候有更多的知情权。


  • 丁香园李天天:自建诊所,统一品牌



丁香园建诊所,受到极大关注。春雨说做线上问诊就是要匹配医生的碎片化时间,不做线下,但是李天天显然不这么看:“医生的碎片化时间永远组合不起来,医生也只有24个小时,我自己原来做过医生,所以我们没有办法真正像你想的把碎片化的时间集中起来。所以我们做线下,把医生真正大块的时间提供有安全保障的医疗服务。

很显然,在这个点上,春雨医生和丁香园分开了方向。丁香园不仅要自建诊所,还要打造品牌,可以预计的是这将会让丁香园做出大量的投入。李天天的核心观点是:

1、中国现有的诊所太差,收购不如自建;

2、线上线下品牌统一,都叫丁香医生;

3、和大医院进行服务错位,实现互补,因此选址还要挨着公立医院;

4、目前不会考虑和民营医院合作,因为服务、质量比较差。


  • 趣医网李志:院内移动医疗仍是蓝海



李志认为,“所有的医疗互联网企业做三种关系,医院关系、医医关系,院患关系。从我的角度解读一下为什么做线下这么重的事情。趣医网是做院患关系,基于几个点,第一所有的医疗交易一定发生在执业点,同时也是医疗风险规避的点。”

李志的核心观点如下:

1、院内移动医疗依然是蓝海;2、资本越来越关注医疗IT,导致了院内移动医疗的分化,集中度越来越高;3、现在的信息化,数据化还很少,未来三五年空间会很高;4、优秀的玩家会越来越少。


  • 咕咚网申波:运动是反人性的事,需要用游戏社交加强粘性



申波主要告诉我们如下几点:

1、咕咚网现在是国内最大的运动社交平台,咕咚也是国内最早做可穿戴式设备的公司,早在2010年就开始做可穿戴式的研发和设计,到2013年发布第一款咕咚手环。

2、咕咚认为运动是反人性的事,因此咕咚有很大的精力就是放在如何让人愿意运动上面。游戏社交就是咕咚比较核心的玩法。譬如说,通过好友之间比赛PK,甚至找个美女陪你跑步,还可以公司之间比赛。总之,咕咚想要解决的是手环界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粘性。


  • 好大夫王航:医生碎片化时间解决不了问题



201501302031107d9d8_550


王航说,好大夫比丁香园年轻一些,比其他的互联网医疗创业企业要老一些。确实是,好大夫正是PC时代让医生上网看病的奠基者。

王航的主要观点是:

1、好大夫是一个偏严肃的平台,这个平台上活跃的差不多90%以上都是三甲医院的医生,大家讨论的疾病都是像癌症这样的重大疾病。

2、我们前段时间说发现医生利用碎片化时间和患者的互动在增加,但其实后来我们发现医生真正的碎片化时间都贡献在微信,他们在碎片时间还是更愿意娱乐一下,碎片化时间解决不了问题。


  • 美年大健康俞熔:看好预防医学,远程医疗作用大



俞熔就医疗服务业未来的发展和变革提出了四个观点:

1、看好预防医学,把原来的焦点医道防病和治未病;

2、医生的流动和多点执业的推进带来的原有基础结构和游戏规则方面的变化、新的商业模式;

3、未来三到五年甚至更长的时间,专科医疗仍然是社会资本进攻和改革传统医疗体系的重要切入点;

4、远程医疗作用重大;


  • 爱康国宾李晖:两大风口——医院医改、移动医疗大数据



 美年


李晖认为医疗服务行业风口有两个:

1、医院医改;

2、移动医疗大数据,其中体现在三个板块,预防、治疗和康复;


  • 杏树林范瑜:正式启动商业化



范瑜的主要观点如下:

1、第一个是深耕医生服务,开始同时介入到患者,用我们的工具帮医生更好地管理患者。

2、第二个战略是开始启动商业化,杏树林将整合药企、医疗客户共同为医生和患者提供服务。

3、第三个策略是国际化。


  • 盈谷联合创始人黄烨东:远程医疗的下一个爆点是什么



西安盈谷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是做远程医疗后面的影像解决方案的。黄烨东认为:

1、关于价值:让对称性及超对称医疗信息产生具有决策价值的医疗协作服务。

2、体验:简、快、美、全。协作两端的便捷、简单,信息获取、应用处理的快,具有美感的终端应用,全能协作工具,不留遗憾。

3、场景:全场景的医疗协作,满足所有的网络环境下的医疗协作;满足全终端下的对称性统一医疗协作;支持BYOD的医疗协作;随医生而动—不为移动而移动,但是不能不动。如影随形,让专家碎片时间产生医疗协作的决策价值。

4、信仰:相信互联网会改变医疗。互联网一定对未来的医疗方式,尤其是核心医疗服务提供重大的转变机会。

投资机构怎么看互联网医疗


作为创业者当然很关心投资机构如何看互联网医疗了,尤其是互联网医疗还处在一个争议比较大的阶段,每天有一大帮人负责鼓劲,一大帮人负责唱衰。当然还有一大帮投资者在疯狂的砸钱:)


  • 腾讯投资执行董事穆亦飞:腾讯不是来玩颠覆的,俺是来修路的



穆亦飞


穆亦飞的发言被视为了腾讯对互联网医疗态度的处女秀,但事实上是腾讯早就重注了互联网医疗,现在正好也是可以深度研究一下腾讯的互联网医疗逻辑,譬如说为什么投丁香园,为什么重视血糖这一块等。

穆亦飞核心观点如下:

1,“互联网革命可能对于非常多的传统产业来说是一次很好的帮助,但腾讯一直不认为互联网是要颠覆医疗的,因为腾讯是个修路的,把路修好了之后路上跑的车还是各位去开,我们只是帮助大家能开得更快一点而已。”

2,他眼中的医疗目前的主要问题是:第一,不信任成本;第二,信息孤岛;第三,低效;第四,缺少有机层级。而移动互联网恰好可以降低信息获取和对接成本,提高效率。例如互联网医疗可以重构就医流程,简化程序,提高效率。可以实现就医的异步化,合理配置医生资源。可以打破信息孤岛,将病患数据结构化与标准化。更可以通过更加高效的交互体验,改变目前医疗业务的中心化,实现多元化。

3,他眼中的互联网医疗是:1.相对前沿理念,现阶段更重要的是利用互联网对现有体系改造。2.互联网医疗是服务而不是简单商品,不能脱离线下和专业人群,医生永远是医疗服务的核心。3.数据是服务的核心。腾讯希望做一个大的数据平台来支撑各个创业公司,或者生态环境的数据整合。(编者注:这好像和阿里云的大数据平台颇有神似之处,不愧是同级别对手)


  • NEA全球合伙人、中国董事总经理蒋晓冬:医疗的变化很慢,但近年来有加速变化的迹象



蒋晓冬的核心观点是:

1、过去政策方面的进度是比较慢的;

2、大量的创业者、新的技术和资本,正在推动着医疗行业往前走。


  • 红杉资本合伙人陈鹏辉:互联网医疗,是量变引起质变的过程



陈鹏辉


陈鹏辉在动脉网第四期思享会的发言,成为了互联网医疗领域流传最广的干货之一,就是投资机构如何看待互联网医疗。

此次陈鹏辉在清科的会议上,表达了相近的核心思想,互联网医疗是量变引起质变的过程,而这发展的过程正是投资的机会,其核心观点如下:

1、互联网是改变医疗的一个手段,就是互联网+出租车,车还是那些车,但是人们的出行方式变了,变得更加方便;

2、以后有可能很多的问诊是远程发生,包括专家面诊、远程医疗、网上挂号。医院里面不再需要排队,可以直接在手机上查看你的报告单,支付你的诊疗费用,包括买药,包括今后还能跟主治医生保持互动,这一切听起来都是手段,改变不了医生和病人面对面交流的实质,但这些新的技术手段的出现会改变大家就医的方式,从而进一步的改变整个医疗体系的固有的关系。

3、这里面会有很多的机会,既是行业的机会,也是投资的机会。


  • 中卫基金董事总经理、创始合伙人李文罡:如何靠近移动医疗



本来李文罡准备的演讲主题是可穿戴式设备,但后来考虑到可穿戴设备也是帮助移动医疗发展的,而且大家都在讲这个,主题就改成了如何靠近移动医疗。李文罡的核心观点如下:

1、医疗整个体系本身的变化不大,看病还是要去医院,医生为患者治疗还是要通过线下的机构,医院还是一个实体,药厂还是药厂。变化的是整个就医的体验,就医的环境。

着重在三点上改变,主要在整合医疗的资源,在提高医生的效率,改善患者的就医体验方面,改变了整个医疗的体验环境。这也是我们在选择项目当中所注重、关注的一个标的。

2、移动医疗正在起步阶段,大多数都是在线上咨询,包括医疗知识、养生资讯、线上问诊等等做线上咨询的入口。现在更多的走向O2O的模式,将来的发展更多的是线上和线下形成一个闭环,会在长远的发展上走得更深更远。

3、移动医疗发展驱动力:经济、社会、技术、行业监管、用户认知。

4、最好的模式我们觉得还是解决患者的痛点、医生的痛点来做线上线下的互动,O2O结合才是最有发展方向的前景。

5、垂直和细分的领域,我们更多的关注糖尿病、肿瘤、健康睡眠、儿童营养、孕产妇、运动健身、医疗美容等等。

医改走向如何?


而无论是互联网医疗领域的创业者还是投资者,最关心的还是医改走向。


  • 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中国医疗保险研究会会长、原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王东进:国医保尚不具备“三险合一”条件



王东进的两个核心观点:

1、根据目前中国医保发展实际情况分析,还不具备真正打通“三险合一”的条件。

2、认识问题是三险合一的关键,而并非所谓的利益问题,这要求管理体制要适应制度模式选择。


  •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体制改革司司长梁万年:医改价格调整核心在于"腾笼换鸟"



医疗服务价格改革的核心就是“腾笼换鸟”,从流通领域改革要红利,以及从医疗行为监管要红利。
按照医院总量调价:

1、挤出流通领域中不合理水分。其次,挤出医务人员不合理行为中水分。

2、将挤出的空间来调劳务价格。

会上,梁万年还透露,目前,医保领域正在抓紧制定关于医保支付价格原则和规则,指导各个地区制定一个医保支付价格。而关于医疗服务价格也正在研究,国务院医改办会同发展改革、人社、卫生计生等相关部门正在研究一个相关机制,目前正在紧锣密鼓的研究医疗服务价格放开。

如果您想对接动脉网所报道的企业,请填写表单,我们的工作人员将尽快为您服务。


注:文中如果涉及企业数据,均由受访者向分析师提供并确认。如果您有资源对接,联系报道项目,可以点击链接填写基本信息,我们将尽快与您联系。

声明:动脉网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动脉网及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转载请联系tg@vcbeat.net。

分享

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文章

企业
对接
商务
合作
用户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