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药投资:中国特色还是加注全球创新?

作者:动脉网的小伙伴们 2019-04-22 18:00

{{detail.short_name}} {{detail.main_page}}

{{detail.description}} {{detail.round_name}} {{detail.state_name}}

{{detail.province}}-{{detail.city}}
{{detail.setup_time}}
融资金额:{{detail.latest_event_amount}}{{detail.latest_amount_unit}}
投资方: · {{item.latest_event_tzf_name}}
企业数据由提供支持
查看

由浩悦资本主办的“2019第三届医疗健康投资卓悦榜峰会”4月10日在上海举行。以“全球创新”为主题的生物医药圆桌对话汇聚了生物制药企业家与资深投资人,从企业如何创新,到机构如何投资创新,从中国创新到全球创新,分享了各自的理解和智慧。


image.png


以下为嘉宾发言全文:

圆桌对话:《全球创新》

对话主持人:赵群(元合原点合伙人)

对话嘉宾:

杨东晖(阿诺医药董事)

包杨欢(薄荷天使基金投资合伙人)

黄纯莹(东曜药业总经理)

潘公华(科越医药首席运营官)

冷艳(联想之星合伙人)

周伊(深创投健康产业基金投资部总经理)

李逸石(浩悦资本执行董事)


image.png

元合原点合伙人赵群


主持人赵群:在本次峰会的主圆桌上,虽然主题是“破局”,但是花了70%的时间在谈创新,抢占了我们很多风头,希望接下来在座嘉宾分享的内容更加精彩。既然聊创新,首先什么是创新?我记得刚出来做投资的时候,创新每年的定义都不同,每24个月似乎都会迭代一次,尤其在生物医药领域。今天在座有几位早期投资人,有请各位分享一下如何定义创新?


image.png

联想之星合伙人冷艳


冷艳:每个人对创新的理解和定义不尽相同,联想之星投资的企业非常早期,从天使轮到A轮,从投资人的角度来看。我们对创新主要看重的有三点:首先,是否解决了未被解决的难题,或者是否传递到终端的速度比别人更快?其次,创新是否有价值?最后,创新之后又是否建立了真实的技术壁垒,且不会轻易的被弯道超车。如果他人通过别的途径,所做的创新也达到了相同的目的,那么这个创新就比较一般。


image.png

深创投健康产业基金投资部总经理周伊


周伊:大家能看到我们公司的名字就是深圳创新投资,深圳本是一个创新聚集的城市,但在生物医药领域,深圳不如江浙沪的产业和人才氛围。我认为,创新就是在解决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前提下,能够比别人做的更快更好,并形成一个他人无法追赶的高技术壁垒。


药的创新大家已经提了很多,举个其他的例子,我们常用的喷雾剂、气雾剂,这个机械装置就特别复杂,全球只有几家能做,国内还没人能做得出来,这就是壁垒。目前,国内中小型企业也越来越看重专利,现在license-in和license-out的很多,国外企业看中的是专利的全球覆盖。


作为一个政府领导基金为主的投资机构,深创投从十年前就开始关注并投资创新药。我们强调独立思考,关注的创新药企业类型主要看专利是否全球覆盖、靶点是否新颖等,不会选择大家一窝蜂投资的热点,比如PD-1,大家一窝蜂做的事情容易没有壁垒,我们会选择一个新颖的赛道,并且也会综合考虑风险的分散与管理。


image.png

阿诺医药董事杨东晖


杨东晖:阿诺医药这些年发展得很快,现在临床阶段的产品,即使不能都说是first-in-class,但在细分领域和差异化上都是有创新性的。例如联合用药上我们和默沙东的合作,默沙东的Keytruda至少在销售上,目前是排在抗PD-1肿瘤免疫治疗药物的第一位。他们愿意跟我们合作也是看重我们的一些创新点,包括EP4抑制剂AN0025,它在肿瘤免疫领域里面的进度是全球最快的,在临床Ib过程中,与放化疗联用也有比较好的疗效数据。


阿诺非常年轻,所以公司的文化非常多元,希望能尝试任何创新,并能够体现出自身的价值。包括跟Keytruda的合作最开始是临床联合用药方面,但这仅是一个开端,之后我们希望能拓展更多的适应症,也会做很多基础研究,默沙东也会帮助我们做大量生物标志物分析。适应症拓展以后,还有各个区域的专利许可,以及未来更大的合作,这些都是基于创新和价值所在。


因此我觉得企业本身基础研究要做好,生物学的研究必须要扎实。在此之外,围绕合作方式和合作模式的创新,对企业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创新。


image.png

科越医药首席运营官潘公华


潘公华:谈到药企的创新模式,科越医药的定位是做靶向补体系统的first-in-class和best-in-class的创新药物。基于公司创始人在宾夕法尼亚大学的科研成果和技术平台,进行后续的临床前和临床开发。我们从国外高校引进成果和技术,由公司在国内进行转化和商业化,是一种国际定位的创新模式。


科越研发的药物主要针对补体系统相关的罕见病,从国际市场来看,例如美国,由于医保方面具有非常成熟的模式,所以我们的产品在美国的孤儿药领域将会有很好的市场前景。从中国市场来看,国内发布的罕见病目录共涉及一百多种罕见病,但仅有很少部分是在临床上有药物可使用,因此国内的罕见病领域仍有巨大的未满足的医疗需求。


国内的孤儿药研发相对竞争较小,这对科越是一个机会。而科越的药物也希望为国内的罕见病患者提供新的治疗方法。从国内的政策看,政府给予绿色通道和未来医保支持也将为国内的孤儿药研发提供很好的推力。总体上,孤儿药的研发,不仅在国外会有很好的市场回报,在国内也能造福更多的患者,解决未满足的医疗需求。这也是科越在A轮融资时能得到业界较多知名投资机构认可的原因之一。


image.png

东曜药业总经理黄纯莹


黄纯莹:东曜药业的定位是抗肿瘤药物研发、生产、临床、营销的高新技术企业,在苏州工业园区已经耕耘八年多,主要是扎根于包括三个自主研发在内的平台,企业经营布局长线一定要有自己的研发。目前,东曜再发展、再定位,开放了我们的平台,定位为最佳抗癌事业平台,以应对环境的变化。政策环境从前年开始变化很大,其中最重要就是逼着产业必须要走出去与国际接轨。无论ICH的规格还是国外进口的药品,对国内药企都有很大的冲击,但同时也是机会。我们在增强实力的同时,要经过很多历练,不能自我保护得太好,这次是重新体验、历练的机会。随着政策法规的出台,我们的产品将会陆续上市。


我比较正面看待4+7或者开放国外竞争的政策,对药价的合理性以及让更多病人可以使用,都是很好的。从企业来说必须做到两件事情:第一,在国内的市场里面也要寻求转型、发展、再创新;第二注重与国际接轨和研发速度。最重要就是企业在发展,与国际接轨过程中,向持续创新及更大的市场环境挑战。我们开放平台,跟早期创新的研发公司,以及生产、临床、营销阶段的公司都可以合作,因为这几个平台我们都具备。


我非常认可刘浩总的观点,企业需要做聚焦、整合和创新。东曜就是聚焦在肿瘤上,2017年我们有眼科的一个IND阶段的药license-out出去了,就是因为它不是肿瘤方向,眼科的药应该由更专业的眼科公司去耕耘。


大健康2030,2030年我们癌症五年生存率要提升15%,这要花非常大的力气,但政府会朝这个方向走,我们现在的五年癌症生存率只有36.7%,提升15%后大概是52%。相对来看,日本现今的五年生存率是56%,美国的是70%。


我们看抗癌药市场会比较不一样,不只看药品,也不只看创新的几个靶点,主要看的是病人的需求。因此我们的产品线比较广,既有全球创新的,也有快接近市场的,但都是病人的需求。病人的需求不仅只有药品,从发病到临终需要的很多。药品仍然有很多的领域,以及更多未满足的市场等待我们一起开拓。


image.png

薄荷天使基金投资合伙人包杨欢


包杨欢:薄荷天使基金主要聚焦投资和孵化早创新企业的一家天使基金。过去三年投了二十几家早期企业,2/3在生物医药,1/3在医疗器械和诊断。关于我们投资的判断标准,之前刘浩总已经总结的非常到位了,就是全球创新。目前面临的挑战主要是创新性不够,热门靶点聚集,需要立足于国际的创新。


我们非常认同这一观点,值得投资的企业一定要具备能够持续创新的能力。这个观点过去五年,已被创新企业估值变化的历史经验所验证。2014年,热点是精准医学、肿瘤免疫(主要代表是PD-1)、细胞治疗、生物药及生物药CDMO。2013年,《Science》杂志将肿瘤免疫列为十大科学突破之一,薄荷天使基金在2014年就投资了一家做PD-1单抗的早期公司。


细胞治疗现在很火的公司2014年估值才八、九千万, 2014年初,投资生物药的时候,一个适应症估值1-2亿元,经过五年的发展,除了药物自身临床上的进度,以及从单适应症拓展到多适应症的发展,加之license-in和license-out,已经形成一个非常全面的pipeline。当初我们投资的企业即使现在未上市,但是公司的价值已经很高了,并且有在香港和美国上市的计划。


信达2014年估值还不到10个亿,所以从投资回报来看,一定要投资早期创新中的头部企业。对于刘浩总本次圆桌设定的主题“全球创新”,我们也非常认同。现在留给fastfollower的时间窗口确实越来越短,因为国内原创的科学研究可能还不足,环境创新还不完善,要做到完全的创新比较困难,投资者如果投完全的创新也有比较高的风险,所以我们认为要在全球创新上加两个字,变为“部分”或者“局部”全球创新,之后持续创新。


image.png

浩悦资本执行董事李逸石


李逸石:浩悦资本是在创新企业成长过程中,提供资本市场多元化服务的机构。我们在为这么多企业提供服务的过程中可以看到,资本方对企业的期望是在随着资本市场形式的演进不停的变化的。以浩悦传统上做的比较多的医疗服务项目为例,从2018年上半年到2019年上半年,比较明显的趋势是,投资人从看模型和商业模式,到看单店的发展差异,投资考量的越来越细。


生物医药这个领域也可以看到,我们总结的一个规律是,早期的项目看团队更多,中期的项目更多看数据,中后期的项目看销售或者销售潜力更多。大部分投资人在资本市场黄金时代,大致的逻辑是这样。现在投资人更谨慎,在更早期项目的时候,已经把后面的路想好,从品种目前的竞争格局,到后期满足临床需求是否有替代的竞品。在中后期,将要上市品种的数据比别人强多少,强的时间与落后别人已上市品种的时间差,能否赢得市场?投资人会有见仁见智的想法,我们看到投资人的想法不断的演进,反映出投资人从以前依靠大的逻辑,加上数据就能判断,到现在越来越成熟,依靠非常多复杂信息做出判断,这是一个非常好的现象。浩悦在这个过程中和投资人一起成长。


赵群:随着中国的生物医药行业的发展,六、七年前刚做投资的时候,有位老师曾分享过一个铁律——不成药的靶点是不能投的,而现在已经完全不存在这样的铁律了。创新,一方面要满足未满足的需求,另一方面还得是你能干,别人不能干。无论是哪种类型的创业者或者投资人,都在不断的寻求创新。中国整个医疗行业生态都在不断的变化,无论哪种创新,无论多么远的创新,都是一种尝试,都是整个生态的进步。中国的创新时代已经到来,但创新药的估值还没有真正体现,中国创新药大有可为!

如果您想对接动脉网所报道的企业,请填写表单,我们的工作人员将尽快为您服务。


注:文中如果涉及企业数据,均由受访者向分析师提供并确认。如果您有资源对接,联系报道项目,可以点击链接填写基本信息,我们将尽快与您联系。

声明:动脉网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动脉网及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转载请联系tg@vcbeat.net。

分享

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文章

企业
对接
商务
合作
用户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