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医疗商业模式研究系列之在线问诊(2)

作者:蛋壳研究院 2014-10-13 07:43

{{detail.short_name}} {{detail.main_page}}

{{detail.description}} {{detail.round_name}} {{detail.state_name}}

{{detail.province}}-{{detail.city}}
{{detail.setup_time}}
融资金额:{{detail.latest_event_amount}}{{detail.latest_amount_unit}}
投资方: · {{item.latest_event_tzf_name}}
企业数据由提供支持
查看

接上篇:互联网医疗商业模式研究系列之在线问诊(1)

文/顾贝妮

在线问诊盈利模式

在线问诊模式如何盈利对大部分创业公司而言尚在摸索阶段,但也不乏已经获得初步成效的案例。总体来说已经成功实施的模式有:直接面向用户收费和B2B面向雇主收费。此外,挖掘数据价值、与医院或药店合作引流也是探索中的盈利模式。

面向病患收费

在线问诊最直接的营收来源是面向用户收费。在动脉网所了解的国内外在线问诊服务中,无论是轻问诊还是视频问诊都有成功进行收费制的案例。其收费模式也存在一次性沟通收费和包月收费制两种。在欧美国家,通过即时聊天问答咨询的收费通常每次花费在15-30美元不等,而一次视频问诊通常在40-50美元。例如英国的ThanksDoctor完成一次问答咨询的费用是25英镑。前文海外案例介绍中DoctorSpring虽然是轻问诊模式但整个服务都是收费制的,并且将收费级别分为三个等级,全科医生问答收费为18美元,专科为35美元,而4个医生组成的会诊则一次需要180美元。

美国问诊费比中国要高出几十倍,是全科医生主要的收入来源。现场常规门诊费用可达200美元每次,即便有保险,个人也还需要自付30美元左右。而在线问诊服务机构单次收取的费用大多约为40-50美元,这样的价格确实具有一定吸引力。这与中国问诊费也就是挂号费通常只有十余元人民币的状况差距很大,因而对中国消费者而言就单次问诊费上,在线问诊本身并没有成本优势。但中国大医院里人满为患,就诊体验差,在费用对等的情况下,仍能吸引部分用户选在在线问诊。

此外,中国的医生在体制内的问诊工作,其个人所能获得的直接收益非常有限。例如,一位三甲医院的专家按规定能够拿到14元挂号费中的5元,普通医生只能拿到5元挂号费中的0.5元。而当下互联网问诊平台往往尚未向医生收去费用,因而其问诊收入将全部归医生所有。从医生的角度而言似乎在体制外再做一份在线问诊副业似乎还是有利可图的。

case3

case2

许多在线问诊创业公司往往前期都以免费模式切入,可以将免费部分看作一个漏斗,在积累到足够大的用户群之后把部分高价值用户切入到付费模式,并同时加强服务的专业性。通常免费的服务作为吸引流量的基础性功能,提供以问答式为基础的医疗健康资讯,这些问题和回答都相对简短,很多复杂的问题在免费问答环节无法彻底解决,转而进入付费环节或寻求线下解决。往往对时效性、互动性、针对性要求更高的用户需要进入付费板块来获取更专业更全面的服务。例如,在免费付费转化和结合上做得非常成功的HealthTap从免费在线问答、到即时聊天工具支持下的小额付费的微咨询,再到包月99元包月付费的视频问诊,平台与医生共享收益。

image009

 

B2B雇主付费

在为医疗买单的群体中,企业雇主是不可忽视的重要角色。许多大公司往往长期为员工购买医疗保险,以及相关健康的其他福利。在线问诊服务正在向这个庞大的需求群体渗入。这种服务模式在美国市场已日趋成熟。

人力资源服务公司Towers Watson近期一项针对美国雇主的调查显示,在受访的1000家美国雇主中,已经有22%的企业为员工提供远程医疗服务。另外有37%的受访企业表示,他们计划在2015年前为其员工提供远程医疗服务。远程医疗每年大约可以为美国雇主节省60亿美金的医疗支出。到2014年初,美国数百企业现已通过保险公司或直接与远程医疗提供商建立合作,以此减少开销并为员工提供全天候医疗服务。

例如视频问诊公司Doctor On Demand被投资者看好的原因正是可以打开企业市场,该公司目前已经开始为美国电信巨头Comcast的员工服务,提供远程就诊,每次视频就诊的费用为40美元。另一家Sherpaa更是从创立之初就瞄准了雇主市场。

当然,在雇主付费的B2B模式下,医保机构是否能够参与其中,显得尤为重要。毕竟在中国,大部分企业的雇员医疗开支主要体现在向政府机构上缴员工的医疗保险金,这些成本最终进入的是国家医保体系。如果无法从这部分费用中节省出来,企业将难以有动力采购在线问诊服务。

当然也有部分福利较好的大公司会为雇员采购额外的医疗保险,以增加福利含金量。在线问诊机构也可以通过直接与保险公司合作,将其服务整合在医疗保险服务条例中,以增加其保单的附加价值。在美国这种模式已经搭建成熟,例如一些雇主购买给员工的健康保险中就含有可拨打电话问诊等增值服务。

case4-5

(未完待续,关于在线问诊盈利模式中的“导医导药”和“数据价值”,将在下篇内容中介绍)

互联网医疗商业模式研究系列之在线问诊(3)(盈利模式)

互联网医疗商业模式研究系列之在线问诊(4)(迭代趋势)

互联网医疗商业模式研究系列之在线问诊(5)(风险与核心能力)

点这里下载PDF完整报告

如果您想对接动脉网所报道的企业,请填写表单,我们的工作人员将尽快为您服务。


注:文中如果涉及企业数据,均由受访者向分析师提供并确认。如果您有资源对接,联系报道项目,可以点击链接填写基本信息,我们将尽快与您联系。

声明:动脉网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动脉网及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转载请联系tg@vcbeat.net。

分享

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文章

企业
对接
商务
合作
用户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