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想之星陆刚:医疗领域投资或从防御性变为进攻性

作者:高康平 2016-12-31 08:00

{{detail.short_name}} {{detail.main_page}}

{{detail.description}} {{detail.round_name}} {{detail.state_name}}

{{detail.province}}-{{detail.city}}
{{detail.setup_time}}
融资金额:{{detail.latest_event_amount}}{{detail.latest_amount_unit}}
投资方: · {{item.latest_event_tzf_name}}
企业数据由提供支持
查看

DSY_2779_副本.jpg


近期,动脉网举办“未来医疗100强”论坛,创业公司、上市企业、投资大咖齐聚一堂,共议医疗领域热点问题、解析未来医疗发展方向。

 

联想之星合伙人陆刚分享了他对医疗投资的看法,他认为资本具有极大的流动性,医疗将是下一个投资热点;就投资逻辑来说,医疗已从防御性投资转变为进攻性投资,具有更高的成长性和收益率;未来一段时间,医疗领域投资将更看重技术和服务类项目,商业模式体现为一个“新”字,对传统医疗将产生巨大变革。

 

陆刚,曾任联想控股的资产管理代表,负责对多家VC进行评估、投资和管理,对创业投资有着深入的研究,代表联想控股直接投资了多家健康服务、节能环保、芯片设计公司。自2009年加入联想之星,主持了联想之星天使投资团队的组建,并直接负责了医疗健康等领域的投资工作。

 

风险资本快速流入医疗投资

 

陆刚介绍,从2011年兴起的天使投资,是受到产业发展、资金流动两重因素推动。对于早期投资机构来说,不管是天使还是VC,都要关注这两重因素的变化趋势,才能辨析到底是投资机会还是投资泡沫。

 

陆刚回忆,“如果是2009年到2011成立的一线VC基金,他们整体的回报率可能在两到三倍,IRR能到20%或30%。到2010年,天使投资领域开始发生了一些变化,主要是新技术的推动以及移动互联网的兴起,但是整个投资界的主流,可能还没关注到这个变化。”

 

“做一个比喻的话,VC把地面的麦子收割了,但地里的麦子还没人耕耘也没长起来”,看到大势变化,联想之星开始专注于天使阶段孵化种子项目,并进行多方向的投资布局,当时定的三个方向是移动互联网、先进制造以及医疗健康。

 

“从整个天使行业来看,这两年成立而且做得很好的天使基金,排名Top 10的话回报率应该在5倍到10倍这样一个范围。”高收益也是资本涌入天使投资的一个重要原因。“2011-2015年是移动互联网投资热潮,但已开始消退。而医疗健康的这波投资热潮,始于2014年,整体还在持续升温中。”

 

宜信财富私募股权投资母基金与清科研究中心联合发布的《2016 年中国股权投资回报专题研究报告》也提到,技术优势往往能够带来较高的竞争壁垒,进而提供良好的利润水平。在人口老龄化、新医改政策出台的背景下,随着国家加大政策扶持引导力度,现金、技术、人才、设备的持续引进,都将进一步促进生物技术、医疗健康行业持续快速增长,从而拉升行业的投资回报率。

 

除这个产业背景外,资本流往医疗领域还有“洼地效应”:二级市场崩盘、移动互联网投资已泡沫化。从去年年中到今年,股指持续低迷,撤出了大量的资金,流向了其他领域,也催生了一批投资热点;此外,移动互联网经历了从2009年以来的高速发展之后,进入平缓期,无论是技术突破还是新创意公司都鲜少诞生,在社交、电商、办公协作等领域沉淀,短期内不会出现新的大投资主题。

 

“新的天使基金也好,风险基金也好,募资规模还处在一个高位,还有大量的钱没有投出去。但是在投资方向上,大家都变得非常谨慎,因为已经被蛇咬过了。”陆刚做了一个比喻,热门领域好比一个水池,其他水池里面的水已经满溢了,而资本像水一样具有流动性,所以慢慢流动到医疗领域这个还有空间的水池中来。

 

技术+服务=商业模式

 

在资本助推之下,医疗领域也发生了一些变化,陆刚表示,医疗领域正在由过去的防御性投资转变为进攻性投资。“以前医疗领域防御性体现在它受到市场周期波动性影响很小,在市场波动的时候可能作为资本的一个避险选项,但是近期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医疗领域投资正在成为不少投资人的首选,时间节点在2013年到2014年,驱动因素则包括技术进步以及社会人口结构的变化。”

 

技术方面,出现了移动医疗、精准医疗等项目;社会需求方面,人口老龄化、消费升级是主要的原因。

 

陆刚具体介绍,联想之星近年主投了一批生物技术、精准医疗项目,生物技术即Bio-tech经过了前期的质疑,现在已经逐步得到了认可。以美国来说,FDA批准了很多生物技术方面的新药和新的疗法,在所有获批的新药里面,生物新药已经占到了很大的比例,甚至超过一半,此前10年可能化学药即小分子药为主流;此外像CRISPR基因编辑技术、个性化用药和精准医疗,正在促进未来的医疗服务发生变化。

 

“生物技术跟疗法相结合,实际上就变为一种医疗服务,个性化精准治疗,它是跟服务结合得很紧密的一种东西。而从商业创新的过往规律看,一旦技术跟服务有紧密结合的机会,就很容易酝酿出多种新的商业模式,这就是我们为什么在13、14年后投此类项目的逻辑。”陆刚表示。

 

以癌症为例,即使是最好的医院最优秀的医生,在不借助生物靶向技术、基因诊断技术的情况下,正确的诊疗率是非常低的。利用生物技术之后,针对病人的生理特征、基因数据和肿瘤情况进行靶向用药或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能够极大地提高用药准确性和诊疗正确率。

 

“在医药领域,以前技术和服务相结合是很难的,医药产品就是单纯的医药产品,诊疗服务就是单纯的诊疗服务,但是现在有这种结合的趋势,医药行业通过创新渗透到前端的诊疗,诊疗对医药提出更高的要求,这就催生了创新机遇,催生了新的创业项目和商业模式。”陆刚这样解释技术进步对整个医疗服务市场的重塑。

 

陆刚眼中的未来医疗

 

作为“未来医疗100强”的嘉宾,陆刚也从医疗投资的角度畅想了未来医疗的图景。他认为,未来医疗得益于技术的发展和服务方式的升级,将呈现出极大的个性化以及精细化特点。

 

陆刚表示,当下医疗领域的痛点是资源的短缺和匹配的不均衡,医疗创业的前半程比如寻医问诊、远程诊疗、互联网医院解决了部分问题,但是关键的问题还没有得到解决,根本的途径是实现差异化的医疗需求和提供方之间的匹配。加上生物技术、精准医疗、医疗大数据这样的辅助手段,未来医疗的每一个环节都将是精确匹配的。

 

不过从改革的难度上来说,尚存大三甲、大主任、大药械、大社保“四大家族”的压力。陆刚具体解释说,“大三甲”实际上是虹吸效应,好的医生、好的资料资源,包括一些医保费用,都被虹吸到“大三甲”,排队都排不上号;但是基层医院或者二级医院门可罗雀;其次是“大主任”,目前主任医师级别的医生基本集中在三甲医院,其他医院则很难获取到,这就造成了“大主任”的供不应求;然后是“大药械”,在以药养医的实质商业关系下面,“大药械”也变成了并不是产品创新为主导的行业,关系型和“灰色地带”成为了重要的核心能力;最后是“大社保”,医保占90%多的比重,难堪重负,这背后形成了比较强的一个链条。

 

要打破这些压力,需要从信息通道的建立、医生群体能力提升、完善的利益机制上着手。所以下一步联想之星会深耕一些技术+服务、新模式、医生社区投资领域,解决医疗行业痛点问题。

 

“我们首先要知道自己所处的是什么样的环境,才能从这个环境当中汲取营养,去生长。不要盲目的操心战略、做流量、做平台,如果对于医疗这个行业不了解,对于医学不严谨、不尊重,那么项目很难成功。”采访最后,陆刚告诫投资人和初创公司,医疗行业出现“裂变”需要时间积累,要沉下心来,长期耕耘才可见到收获的那一天。

如果您想对接动脉网所报道的企业,请填写表单,我们的工作人员将尽快为您服务。


注:文中如果涉及企业数据,均由受访者向分析师提供并确认。如果您有资源对接,联系报道项目,可以点击链接填写基本信息,我们将尽快与您联系。

声明:动脉网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动脉网及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转载请联系tg@vcbeat.net。

分享

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文章

企业
对接
商务
合作
用户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