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因康基因盛司潼:正在野蛮生长的基因公司,已经超过了600家

作者:郝雪阳 2016-12-28 08:00

{{detail.short_name}} {{detail.main_page}}

{{detail.description}} {{detail.round_name}} {{detail.state_name}}

{{detail.province}}-{{detail.city}}
{{detail.setup_time}}
融资金额:{{detail.latest_event_amount}}{{detail.latest_amount_unit}}
投资方: · {{item.latest_event_tzf_name}}
企业数据由提供支持
查看

DSY_2560_副本.jpg

华因康基因总裁兼首席科学家盛司潼


12月23日,动脉网未来医疗100强论坛中,华因康基因总裁兼首席科学家盛司潼先生受邀,以《创新基因技术在医疗健康产业中的野蛮生长》为题,发表了精彩的演讲。以下为演讲的精彩内容:


基因现在是野蛮生长的行业,为什么?技术、产品创新,打破传统政策和法规的限制,催生新的领域与应用。庞大的市场需求和容量,吸引资金、人才聚集。因为新,没有条规的限制,因为新,有极大的想象空间,有机遇与挑战。应用、技术、产品、政策法规,都将在博弈中磨合、妥协、发展,从而走向规范的螺旋式成长过程。


为什么基因测序越来越重要?


基因DNA的结构在20世纪一经发现,就被列为上世纪最重要的三大科学发现之一。在生命科学领域,基因的结构,作为生命的遗传密码,生命的遗传物质来讲,是人类认识生命,揭开生命奥秘的钥匙。


基因是生命个体的遗传密码。龙生龙,凤生凤,为什么?因为基因可以通过复制遗传给下一代,从而不断的延续生命的过程。


但是科学家发现,人和猴子的基因虽然相关性很大,相差不到1%,但是差别却有天壤之别。就人类而言,这种差异也是明显的。全世界60亿人口,每个人的基因都是不一样的,即便是同卵双胞胎也不相同。


为什么会有人种的差异,为什么会有不同个体的差异?为什么明星长的好看?不同的人种之间,为什么眼睛、发色都不一样?这些都是由于自身的基因差异所决定的。基因可以遗传,而且基因决定了人的很多的外貌特征,性格特征,甚至关系到我们的智力发育。


更重要的是,随着医学的发展,随着对基因认识的深入,科学家发现,除了个体差异外,基因还有更多更重要的作用。首先大概五六千种人类疾病都跟基因表达相关,基因表达的变化、变异,是导致疾病发生的根本原因,要治疗疾病只有从源头解决,从基因的层面找到办法,这一点随着临床数据积累和研究,越来越多的得到科学界的认同。


对于基因的研究、探索,为科学家在疾病的的诊断、治疗方面提供了新的途径。在过去的几十年医学发展时间过程中,基因对疾病的影响和关联的研究取得大量的研究成果,在现在和可以预见的未来,基于基因的研究将成为人类在疾病诊断、治疗方面重点关注的方向,基因的方法也将为人类攻克疾病起到重要的作用,基因将帮助人类在解决自身疾病方面取得重大突破。


通过基因来诊断、治疗疾病,首先用到的就是基因检测、基因测序技术。测序技术从2004年开始,就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新一代的测序技术,在医学检测、诊断和治疗过程中作用越来越大。不断推出的新技术平台,提供了更好的手段,更低的成本,更精确的方法来获取基因信息,使得我们有机会对疾病进行更深入的研究,为基因技术的应用提供了强大的支持,创造新的市场机会。


基因测序产业链的形成


在我国基因产业发展很快,短短的几年,就有超过了600家从事基因检测,基因测序的企业,这个速度目前还没有放缓的迹象。


为什么发展会这么快?这么具有吸金、吸人的效应?主要原因是:第一,应用前景非常广,有几千种疾病都跟基因相关,比如目前证实的肿瘤、心脑血管等更多的慢性疾病,都跟基因相关。这是巨大的市场,具有巨大的诱惑力,因此不管是从事基因检测服务,还是从事基因检测技术产品开发的企业,只会越来越多。第二,这离不开资本行业对这个行业未来发展的认可。钱潮涌动,使得这些公司很快地成长。第三,就是还没有形成行业规范,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在形成产业链的过程中,上游、中游、下游各个环节都存在巨大的机会。


事实上,基因测序上游产品开发的壁垒非常高,目前真正从事上游的企业并不多,国际上主要是美国的Illumina和Thermofisher两家公司,国内华因康算一个。中游从事基因检测服务的企业是最多的,超过600家的企业,约90%都是从事于基因服务的行业。下游则是基因检测的用户。


测序技术本身是个成熟的技术,只是在医疗行业,在检测行业的应用,它还是个新的产业。这个领域里面,群雄割据,未来几年,随着行业的成熟,会出现不同类型的行业巨头,这些巨头将在那些现在或者未来占据着上游资源的企业中诞生。只有解决上游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才能对中下游的发展,起到直接促进作用。


目前来讲,基因检测技术,在生殖、健康、肿瘤诊断及心血管疾病这些领域应用比较多。而健康管理领域,消费级的基因检测服务和产品,渐渐开始进入到市场。


特别在过去的一两年,商业保险以及大型健康管理和体检企业,它们对基因检测技术产业的介入,使得这个行业发展较快,这也是行业快速发展的一个外部因素,将是市场快速发展的又一个推手。


华因康基因在医疗器械,诊断等方面都进行了前瞻性的布局。华因康基因做临床医疗做的最早也做的最多,我们搜集的临床资料,尤其是在肿瘤,心脑血管疾病方面的的数据非常多。虽然这些数据现在还不能带来的可观的经济价值,但是我相信,未来几年随着诊断、检测和医学服务应用产品的发展,这个数据会越积越多,那么这些数据的价值就会呈现出几何级数的增长。


基因检测的在精准用药和健康领域的应用


精准医疗在2015年比较火热,原因是源于肿瘤的精准诊断和治疗。过去10年间,基因组学技术或信息的积累,让人们对肿瘤的认识,从最早的影像学、检测、诊断,病理的诊断,发展到通过分子病理诊断,对肿瘤的进一步分析,从而确定肿瘤发生的原因,机理,以及寻找它的治疗手段,包括最重要的精准用药。


精准用药其实不是现在才有的,美国大部分的靶向药在用药之前,FDA都会要求做基因检测。在中国,刚刚进入卫计委的医疗指南里面。


同一种疾病,我们发现它可能出现问题的基因非常多,不会是单个基因,比如肿瘤这种多基因影响的疾病。如何选择药物,其实每一个患者,都需要进行分子级别的诊断、分析。而诊断分析之后,根据不同的基因变异来选择最合适的药物。


对医疗行业来讲,首先是提高患者的治愈率,或是首次药物的应答几率。另外,最重要的是降低医疗成本。我们经常说医改、医疗成本那么高,其实精准治疗,一方面可以提高患者的生存周期,另外一方面,就是发现最合适的药。它的真正概念就是在合适的时间给合适的患者选择正确的药物。


精准用药还有一个更重要的作用,叫做异病同治。举个例子,阿瓦斯汀,是最早用于治疗转移性结肠癌和非小细胞肺癌。通过治疗这个疾病发现,如果其他的肿瘤,也是这个基因出了问题的话,是不是也可以用这种药治疗呢?这就是异病同治。


在医疗领域和健康领域,基因测序技术或者基因检测技术到底能做些什么呢?首先,肿瘤是具有遗传性,对这些遗传性基因的筛查,未来对疾病进行更好的防治是非常有效果的。这在美国已经执行了十几、二十年了,在这个过程中肿瘤的死亡率降低了很多。


另外还有慢性疾病,糖尿病、高血压这些有一部分疾病是跟基因相关的。这些筛查,帮助我们预防疾病进一步的发展。另外,还有跟儿童发育,成长发育相关的基因。对健康管理来说,要由华因康基因这类技术层面的公司来推动,其实是一个比较难的事情。商业保险、健康体检企业的进入,是非常关键的一点。


最有价值的就是做基因筛查,通过基因筛查,人们可以了解自身的遗传信息,可以用治未病的手段,早发现,早预防,早治疗。当我们发现了自身基因的一些缺陷或者弱势的地方,我们可以通过改变生活方式来预防,特别是对于重大疾病的早期预防,是非常有价值的。


现在还有一个板块用的比较多,就是安全用药。正是因为我们对基因的了解甚少,或者缺乏检测方法,过去用药导致死亡(特别是儿童)的情况非常多。通过检测筛查,在健康领域可以带来很多的价值。


基因跟人的一生都相关,跟几千种疾病都相关。我相信,基因技术和产品的成熟,能够为未来医疗的发展和大健康产业的发展提供很好的技术手段。我们经常说,科技改变生活,但我相信科技只是手段,要改变生活的还是商业,还是应用。


那么基因产业的这种野蛮式的增长正不正常呢?正常,是因为这是市场的产物。不正常,是因为在市场还没有完全形成的时候,在这片肥沃的土地上,庄稼和野草并存,有可能野草还要长过庄稼。如果这种野蛮增长的方式不能得到有效的引导和管控,那么就会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情况,就会导致重复投资,资源浪费,尤其是那些投机者,可能会伤害这个刚刚兴起的市场。


那么面对这种无序的情况怎么办呢?其实这个行业的有识之士、政府也看到了这种现象,也开始有所行动了。2016年成立了“中国基因测序技术与产业联盟”,政府的行业标准也不断推出,这些产业自律行为,行业标准的推出,我相信一定会结束这种乱象。基因产业实现洗牌的时候不远了。我相信留下来的一定是那些掌握核心技术,定位清晰,服务优良的企业。

如果您想对接动脉网所报道的企业,请填写表单,我们的工作人员将尽快为您服务。


注:文中如果涉及企业数据,均由受访者向分析师提供并确认。如果您有资源对接,联系报道项目,可以点击链接填写基本信息,我们将尽快与您联系。

声明:动脉网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动脉网及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转载请联系tg@vcbeat.net。

分享

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文章

企业
对接
商务
合作
用户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