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服务专场精彩压轴,首届肿瘤诊疗黑科技大会圆满结束

作者:陈宣合 2020-09-04 08:00

{{detail.short_name}} {{detail.main_page}}

{{detail.description}} {{detail.round_name}} {{detail.state_name}}

{{detail.province}}-{{detail.city}}
{{detail.setup_time}}
融资金额:{{detail.latest_event_amount}}{{detail.latest_amount_unit}}
投资方: · {{item.latest_event_tzf_name}}
企业数据由提供支持
查看

近十年,随着肿瘤治疗领域的高速发展,有越来越多的治疗药物及技术手段被研发并使用,但仍有巨大的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亟待大力开发。基于此,由北京希思科临床肿瘤学研究基金会、良医汇主办,动脉网、华盖资本、医麦客联合主办的首届肿瘤诊疗黑科技评选活动在近几天进行地如火如荼。


0.png


通过前几场评选活动,我们一览了国内目前在精准诊断、分子靶向药物、免疫细胞疗法、物理治疗等领域在肿瘤诊疗上所做的最先进尝试。接下来,让我们回顾本届肿瘤诊疗黑科技大会最后专场——创新服务在探索肿瘤诊疗方面的精彩展示。


在会议的开始,再鼎药业首席商务官、大中华区总裁梁怡先生武田中国总裁单国洪先生作为大会主席分别进行了大会致辞。


1晾衣.jpg


梁怡先生讲到:“新肿瘤诊疗时代的到来,不单需要医疗生态内部的变革,还需要新技术、创新医疗服务从外部驱动。”以往的“以疾病为中心”的医疗服务理念已经变成“以患者为中心”。如何从医疗生态出发共同去摸索和探讨“更有效、更安全、更便捷、更可及”的肿瘤治疗手段,让信息技术广泛应用、医疗质量快速提升、医疗服务更加可及,是未来十年医疗界的共同努力目标。


单.jpg


单国洪先生表示,随着近年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发展,我们已加速进入一个全新的信息化、智能化、数字化时代;在医疗领域,科研创新更是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何使互联网+、远程医疗、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更好地解决患者实际需求,实现线上问诊、用药指导、远程诊疗、病程管理等全场景覆盖,提供规范化治疗,提升患者服务体验,这是医疗行业所有同仁应共同为之奋斗的方向。


人工智能驱动肿瘤精准诊疗


我国医疗环境存在很多短板。


从医院层面看,我国患者相较国外更多、临床信息的规范性比国外差,临床资源相对也较难以整合。从医生角度讲,我国医生工作负荷巨大,而医学生的培养时间也十分漫长,基层医院医疗存在资源不均衡的问题。而患者由于医学知识相对缺乏,其就医预期有待调整,医患信任也需要进一步提升。


在这些痛点、短板上,人工智能可以做什么?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院长徐波教授为我们作出了分析。


首先,通过AI技术可以基于大数据来提出一些一级预防的策略,可以提供健康生活理念和实践一些方案。其次,利用AI技术可以做到早诊早治和高危人群的筛查。通过AI技术也可以对部分治疗方案的结果做出评估和预测。


徐波教授表示,“应用AI主要有两个目的:一是让AI做人能做的,减少工作人员的工作负荷和人为误差,提高人类工作效率,弥补医疗资源的不均衡。二是让AI做人类做不到的,比如预测病程的转归、预后评估肿瘤治疗的疗效和患者肿瘤复发转移的可能性、危险程度等。”


接着,徐波教授通过肺癌筛查、甲状腺癌筛查、乳腺癌筛查等AI在肿瘤筛查中的应用实例向大家介绍了AI的实际应用场景,进一步肯定了AI在肿瘤诊疗领域的优势所在。


徐波教授表示希望在未来能看到一种高效能的医疗模式。这种高效能医疗模式摆脱了以往以经验和检查结果为主导的模式,是基于人工智能大数据的精准诊疗模式的升级,能够达到快速处理大数据、经济有效地做到精准肿瘤诊疗、摆脱依赖于人力的现状。


利用人工智能大幅提升放疗产能


中国每年新生的肿瘤患者达到292.9万,恶性肿瘤的死亡率达到233.8万,肿瘤已经成为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与很多发达国家相比,中国肿瘤患者的5年生存率相对较低。根治性的放疗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


WHO曾表明,约有70%以上的肿瘤患者需要用到放疗,约有40%的肿瘤患者可以通过放疗治愈。但中国的放疗采用率仅有20%。全域医疗集团创新模式的发力点在于提高中国肿瘤患者的放疗采用率。


全域医疗集团市场部总经理付蕊女士介绍了全域医疗的精准云放疗系统。该系统是全域医疗的拳头产品。它主要包括三个部分:


协作系统:以人工智能算法和TPS兼容为依托,该系统可以同时进行最多16方的远程会诊,还能实现在线影像的浏览、传输。通过远程放疗协作,能保证各级医院,尤其是肿瘤医院有好的治疗计划。


质控系统:质控系统以TG系列国家和省市的质控标准为依托,可以将医院的数据进行结构化和电子化,将机器和流程质控的数据进行收集和管理。通过质控系统,可以保证好的治疗计划得到完美实施。


培训系统:该系统主要解决放疗行业人员面临的3个问题:科室人少、经验不足而导致遇到问题时讨论思路少;学术会议名额少,学习机会少;放疗学术资料繁杂,无法高效利用。协作培训系统整合了学术直播培训,其中的课程活动、书籍可以方便放疗人员进行学习或借鉴。该系统可以保证实际工作开展中的人员水平。


最后,付蕊女士通过阐明公司的mdaccAutoPlan®(物理师)自动计划系统和ARPlanner®(医生)智能靶区勾画系统的特点和应用场景,简单介绍了全域医疗如何利用AI大幅提升放疗产能。


人工智能辅助诊疗系统指导临床应用实践


“当我小的时候,我一直幻想着有这样一个种族:种族里面每一个体遇到一个问题并解决后,他的经验会同步到种族里的每一个人,当其他人遇到同样的问题,也就轻松地解决掉。当时我就在想,如果将来我们能有这样的一套系统,是不是意味着我们学习的时间就会被缩短?”


海心智惠联合创始人朱丹表示,如今医疗知识图谱的自动生成技术,实现了大规模的临床数据往医疗数据的转化。医生的经验能够在以某一种形式得到传承,能够同步给更多的医生或其他参与人员。这在某种程度上有点像他小时候畅想的场景。


在简单介绍其公司CSCO AI智能系统的诞生历程后,为了更形象化地表明CSCO AI智能系统为临床带来的重大意义,朱丹把CSCO AI智能系统类比为一个导航系统。对于年轻医生,该系统可以帮助其在治疗的过程中通向正确路径,少走弯路。对于资深医生而言,该系统能避免他出现差错,提高效率。


在引出几个AI在临床实践方面的案例进行简单介绍后,朱丹把CSCO AI智能系统辅助决策的重大临床意义归纳为以下几点:

 

1.快速生成有循证医学证据的专业诊疗方案建议,辅助医生高效决策,为患者制定最合适的治疗方案。

 

2.帮助一线医生更好的掌握及运用指南,提升指南的广泛普及和正确运用,提升基层医院肿瘤诊疗水平。

 

3.打破国际产品垄断,实现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突破,打造中国人的数据、中国人的指南、中国人的智能。

 

4.提升患者就诊体验,契合国家“小病不出乡、大病不出县、看病很方便”的分级诊疗理念,推动“2030健康中国计划”更好实现。

 

数据驱动赋能新药临床开发


基因组以及分子机制的数据对于临床专家以及肿瘤药物研发的药厂来说非常重要,专家以及新药研发人员需据此进行分析研究。领星生物总裁兼首席执行官许强博士表示,“目前,我们国家缺少一个整体化的系统,使我们所有医院的数据互通互联。”


那么,如何得到这些数据并加以整合利用?领星生物采用人工+智能的方式,致力把所有的临床问题、临床数据、基因数据结构化。


据许强博士介绍,领星生物以患者为中心的“深度临床+深度基因组”真实世界数据集涵盖了患者完整的治疗史,是完整的临床诊疗和长期生存数据集。此外,领星生物因为对患者不间断的定期终生随访,实现了患者临床信息的连续更新,将患者深度的基因组数据进行了深度整合。

 

通过一分钟的小视频,许强博士简单展示了领星生物的云端系统是如何把分子和临床的各方面的数据整合在一起,并进行实时分析。

 

总的来说,领星生物打造的CIAP临床智能分析平台主要涵盖了以下特点:

 

1.实时快速定义和比较患者队列

2.多种临床交叉变量自由组合实现可视化队列数据分析

3.动态的数据分析,包括生存曲线,P值,HR比值,富集和差异分析

4.对不同数据源的整合分析,实现数据整合联动

5.数据驱动算法和高度可适性的临床生物信息学的完整支持

 

人工智能助力肿瘤就医流程升级


我国一直存在门诊、导诊台人流多、咨询多,护士咨询压力高,民众咨询满意度不高的情况。微信公众号在线咨询、院内医生推出科普文章等方式致力解决该类问题,结果却不尽人意。

 

腾讯医疗健康产品总监贾一飞表示,微信公众号在线咨询需要医院专门安排护士处理,无法做到7*24小时响应,还浪费了人力;院内医生精心编写的科普文章往往传播力度不够大,当患者遇到特定问题时也不能快速定位到对应内容的文章。


腾讯医疗健康推出了AI自助咨询,通过帮助解答患者就医过程中的流程类和科普类问题提供智慧服务。


该AI自主咨询主要有三类功能。


一是快速挂号。患者能通过语音或者手动输入的方式,直接找到某一科室的医生,快速完成挂号流程。腾讯健康想把原来分层列表式的挂号方式转变成交互方式。


二是智能导诊。通过患者自主描述其患病症状,AI自主咨询台迅速推荐为其匹配最合适科室。


三是医学知识科普。通过对患者口语化的提问,AI自主咨询台通过医院科普文库或者腾讯健康自建档案库,将科普文章或专家视频讲解提供给患者,助其学习相关医学知识。根据专业资料库的资料对患者进行知识教育,比患者自行百度得到的知识更具专业性。


不仅是患者,临床医生也面临很多痛点。专家门诊人满为患,但真正需要专家看诊的患者却是少数。除此之外,医生临床科研需要找到符合研究专业方向的患者获得相关研究数据,但门诊患者不够精准,数据收集很慢。

 

针对此,腾讯医疗健康推出了面向临床医生的精准预约平台,通过帮助专家筛选更精准的患者,提高临床科室门诊效率。

 

新特药用药保险,为重疾患者提供医疗保障


不同于以上企业偏技术层面的创新服务,诺惠医疗主要通过为医疗方提供深度医疗场景化的方案,满足患者医疗保障和经济支付两个层面的需求。诺惠医疗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刘晓杰对此作了介绍。


与常规医疗保险为健康人群分担患病风险负担不同,诺惠医疗的保险服务可以针对已患病人群。此前,这部分患者人群常被传统保险机构排除在其保障体系之外。诺惠医疗选择切入了这一空白市场。


诺惠医疗根据不同患者的疾病类型,如肺癌、肝癌或者是其他重大疾病,为患者提供其所需要的金融和支付上的保障。


若肿瘤患者在患病后购买相关险种,在其做完肿瘤的前期基因检测后,后续往往会使用与其肿瘤治疗相关的靶向产品。由于肿瘤药物的治疗效果有时候因人而异,患者所接受的肿瘤治疗药物有时候并不是最适合自己。若肿瘤患者所接受药物的具体疗效不佳,诺惠医疗会对患者进行反向的经济补偿,为患者减轻选择第二种治疗药物的经济负担。


除此之外,诺惠医疗也有健康人群的保险,主要是针对18周岁以下的儿童较高发的重疾险。


刘晓杰表示,未来诺惠医疗会把医疗保障体系延伸到健康人端口。未来诺惠医疗希望借助和保险公司的合作,为其实现控费,同时为健康人群提供一个新形态的保险产品。


末.jpg


在会议的最后,主持人方文瀚先生协同秦晓健教授、何雅億教授、张小田教授、单国洪先生、梁怡先生及六位参赛代表共同进行了圆桌讨论。


“探索黑科技,世界不止眼前”


作为此次肿瘤诊疗黑科技大会的压轴戏,创新服务专场的各位参赛代表围绕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作了精彩的演讲展示,专家们的讨论也极其热烈,为本次肿瘤诊疗黑科技大会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徐波教授对于此届大会作了特别总结。他希望当前的新型医学理念和医疗模式能真正为我国的医疗和健康产业带来变革。同时,他表示非常期待会后能有更多的产学研进行紧密结合,协同创新,共同使力推动中国肿瘤诊疗模式的创新。


疫情的降临,反而在某种程度上加强了全国各地的专家们的线上学习和交流。由于不受空间、地域的限制,优质的技术、产品、专家教授对于行业的思考和深入洞见被加快传递。


相信随着一场又一场云专场会议的举行,医生、企业和患者能有更多的连接,优质的医疗资源能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使民众获益。


如果您想对接动脉网所报道的企业,请填写表单,我们的工作人员将尽快为您服务。


注:文中如果涉及企业数据,均由受访者向分析师提供并确认。如果您有资源对接,联系报道项目,可以点击链接填写基本信息,我们将尽快与您联系。

声明:动脉网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动脉网及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转载请联系tg@vcbeat.net。

分享

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文章

企业
对接
商务
合作
用户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