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圈周刊(微信群) NO.2 “闹了不白闹,能赚谁不闹”

作者:赵占石 2015-11-23 08:00

{{detail.short_name}} {{detail.main_page}}

{{detail.description}} {{detail.round_name}} {{detail.state_name}}

{{detail.province}}-{{detail.city}}
{{detail.setup_time}}
融资金额:{{detail.latest_event_amount}}{{detail.latest_amount_unit}}
投资方: · {{item.latest_event_tzf_name}}
企业数据由提供支持
查看

地点:全国基层医疗管理运营交流群

参与:李威武

话题:中国的医患关系★困住中国医生的11条禁锢——转自外媒《纽约时报》★         

1) 政府医疗投入不足。制度设计不合理,医护流失严重,医生长期超负荷工作,越来越难以满足患者需求,医患纠纷只会越来越多。

2) 将医疗定位为消费。误导患者和家属,使其认为花钱就应有好的结果,一旦不如意,就会产生纠纷。

3)缺乏对生命守护者的敬畏。这与传统文化有关,在中国历史上,医生从来就不属于上流社会。

4)医疗消费个人负担比例太大。所谓“亲兄弟明算账”,涉及到经济问题,从来没有和和气气,好商好量。

5)医闹成本太低,甚至零成本。“小闹小赚,大闹大赚,不闹不赚”。“闹了不白闹,能赚谁不闹”。

6) 医院行政化。医院领导是官员而非职业经理人,只对上级领导负责,不对医生护士负责,往往息事宁人,最终总是一线工作人员受伤。

7)医生非自由职业者,受严格的行政手段约束,难以凭技术水平生存。与临床无关的科研、论文等耗费了医生的大量精力,使医疗水平难以提升。

8)医疗行业协会名不副实,不但难以保障医疗工作者权益,还往往成为医护个人维权的障碍,这也是行业协会行政化的弊病。

9)执法不公。涉及医疗纠纷,患者一方自然成为“弱者”,受到同情甚至纵容,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何来“弱者”“强者”之分?更有甚者,“举证责任倒置”使得每个医生都是戴罪之身。

10)缺乏对伤医事件的防范与预警机制。与其高呼严厉打击,不如防患于未然。即使将凶手碎尸万段,能换回被害医生的生命?

11)媒体对医疗行业长期以来的诋毁和诽谤,严重歪曲了事实。不但将“看病难、看病贵”这一错误理念植根于大众心中,而且成功的将其原因归结于医生的道德败坏和唯利是图,使医生百口莫辩。


地点:【大医云谷+】

参与:璐西

话题:某教授现在美国梅奥医学中心留学,写下了两地行医的不同感受。

来到Mayo,才发现在中国看病真的很幸福,回想起国内自己的工作状态,现在在Mayo的自己真的很幸福!

国内老百姓看病……

1)要看最好的医生。

2)要最快的速度(不能耽误自己的时间,不能让自己等医生)。

3)要花最少的钱,超过心里预期多一分都是天大的罪孽。

4)要十分专业的教授讲病情讲的十分透彻,农村老太太都可以听懂才行。

5)不满意可以伤医,还要社会舆论支持。

在美国Mayo这里……

1)最好的医生,普通老百姓是见不上的,因为多级检诊,基本上99%的病已经看完了,或者保险后的费用已经支付不起了;

2)普通急诊一般等5-6个小时,只要不要命,想快?对不起,就是这个速度!

3)一个B超几千美金,一个阑尾炎手术一万多美金,钱?在这里没有人有资格和医生谈,没人谈!

4)让专家解释?对不起,一般都是住院医师处理,只会告诉你结论,解释只会适可而止。

5)打砸抢?好吧,到处可见的保安警察(荷枪实弹)会协助你的(绑了你再说)。

国内的专家教授,每天工作之余,手机不能关机,24小时待命;

Mayo的医生,我下班了,这是我的私人时间,对不起,什么?确实需要我出面,好吧,请准备好高额诊金,注意,是诊金!

回想国内,治病真幸福!


地点:上海(中医药)健康产业沙龙

参与:老仙

话题:医生看的是病,护理护的才是人。

在上学时,医学人文讲的是医生面对的是得了疾病的病人,但西医的试验方法学研究的是疾病。例如,我们的临床研究是先拉基线,其目的是将疾病作为目标,使很多医生在思想形态上,认为治的是疾病,而不是得病的人,所以,以患者为核心这个理念还得洗刷几年才能成功。

但护理却不一样,护士的理念是护理得了病的人,使人更快的恢复健康,所以我们看到美国的移动医疗再用护士替代医生对患者进行健康管理和慢病管理,中国的移动医疗也在学这种模式,例如丁香和腾讯的糖大夫项目,采用的就是护士来管理患者。


地点:上海(中医药)健康产业沙龙

参与:老仙

话题:民营医院和公立医院的区别正在逐渐缩小。

我们要看医院起步的三个形态,一是教会设立的,具有很强的救济色彩,医生也是公益的,不以牟利为目的,例如现在的马耳他骑士团,前身是十字军东征负责救护的一个骑士团;二是美国的一些医生自发形成的,主体是医生,医院的行政不过是替这些医生管服务的;三是中国改革开放前的医院,社会主义体制下的,完全为人民服务,组织承担一切责任;四是改革开放后的民营医院,资本投资的,目的是牟利,所以为规避责任,就会有很多手续。然而改革开放后的公立医院,好像逐利变成了目标,其实从目的性上与民营医院已经区别不大了。

大家都说民营医院不好,如果从现在公立医院的本质来看,其实两者没什么明确区别。只不过是公立医院的人才更多些,社会地位高些,但如果照这样发展,公立医院的口碑早晚也会沦落的。

医院需要规避责任,行政的东西就越来越多,医院过渡壮大,实际上不仅制约了医生的抢救,也制约了医学的发展。


中国卫生政策管理学会 

参与:Susan lu

话题:医闹原因:1、病人缺路径;2、认为医生“太理性”。

近期出现了很多医闹和伤医事件,造成此类事件的原因很多。个人认为,两点不容忽视。一,中国病人缺乏合理地申诉途径;二,医者和患者都是偏理性的。患者认为医生是理性人,行为出发点是有利于医生自己的理性选择,做出的医疗决断也是以满足医生自己的利益为主要出发点的。这种患者对于医生理性人的认知(而不是救死扶伤的白衣天使)已经严重伤害了我们的医生,大大增加了社会成本。医生本身就是介于伦理和理性之间的职业,不同的国度和时间段,两者的权重不同。对于今天的中国,我们有义务去改变,而不是借我们的口增加“医生是理性人”的权重。否则,伤医事件会愈演愈烈!


中国卫生政策管理学会 

参与:朱恒鹏

话题:道德说教能否影响医疗行为。

如果道德说教和宣誓能解决问题,那么卫生经济学家和医改者就直接洗洗睡吧。所谓道德,无非是约束条件下的利益最大化,只有符合这个标准的道德规范才会被社会广泛接受和遵循。人的生命是等价的,但个人的时间机会成本却千差万别。医疗大部分并不涉及生死,甚至大部分亦不涉及是否治愈


本刊内容均出自医疗圈微信群联盟,想要加入联盟的群主请联系占石


想要就具体问题继续探讨的朋友请联系占石


想要长期订阅的朋友还请联系占石


占石微信号如下


占石二维码

如果您想对接动脉网所报道的企业,请填写表单,我们的工作人员将尽快为您服务。


注:文中如果涉及企业数据,均由受访者向分析师提供并确认。如果您有资源对接,联系报道项目,可以点击链接填写基本信息,我们将尽快与您联系。

声明:动脉网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动脉网及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转载请联系tg@vcbeat.net。

分享

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文章

企业
对接
商务
合作
用户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