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医药服务日趋成熟,健康险成重要支付方

作者:高康平 2019-04-10 08:00

{{detail.short_name}} {{detail.main_page}}

{{detail.description}} {{detail.round_name}} {{detail.state_name}}

{{detail.province}}-{{detail.city}}
{{detail.setup_time}}
融资金额:{{detail.latest_event_amount}}{{detail.latest_amount_unit}}
投资方: · {{item.latest_event_tzf_name}}
企业数据由提供支持
查看

4月8日,首届世界大健康博览会在武汉开幕,互联网医药健康领军企业111集团联合黄陂区政府主办“互联网+医药发展高峰论坛”,共同探讨互联网医药健康领域新趋势、新模式和新业态。

 

动脉网(微信:vcbeat)从会上了解到,互联网医药服务模式日趋成熟,而其与商业健康险等产业链各方的连接和协同是下一步发展重要议题。

 

健康险或成互联网医药服务重要支付方


银保监会数据显示,健康险市场每年新增保费规模增长迅速,2018年健康险业务原保险保费收入为5448.13亿元,同比增长24.12%;2013年到2018年,健康险市场年新增保费复合增长率达到35.95%。

 

111集团联合创始人兼执行董事长于刚博士告诉动脉网,他非常看好健康险市场未来的发展。他指出,目前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即社保非常区域化,还无法全面实现跨区域的统筹和覆盖;同时,国家的医保费用也是有限的。但健康险也是刚需,这为商业健康险的发展提供了土壤,从欧美国家看,商业健康险在医疗保障体系中占了较大比重。

 

于刚博士还有另外一个身份是泰康在线的董事,所以他对健康险在国内的发展情况较为熟稔。泰康在线CEO刘大为也参与了当日的论坛,双方正在探讨合作事宜。


互联网医药健康服务的发展为健康险获得流量、获取数据、开展健康医疗服务等带来了新的实现方式。首先,互联网健康平台提供了流量入口,以互联网保险平台为例,创造了数百亿的健康险市场增量;其次,用户在互联网健康平台的咨询、问诊、购药等数据可以为健康险精算、设计等提供依据;另外,通过互联网医疗平台开展线上问诊、处方、健康管理等是健康险重要的增值服务。

 

国内互联网医药服务业态自2014年左右起步以来,已经有诸多较为成熟的模式,比如网上药店,涌现出了1药网、阿里健康、健客等平台;再者是互联网医院,有微医、好大夫、友德医等平台。互联网医药公司提供服务,商业健康险有服务需求,两者可以说是一拍即合。从实际案例看,健康险公司通过互联网医药平台提供服务已有诸多探索者,比如平安好医生之于平安健康险,泰康在线为用户提供的互联网医药服务等。

 

111集团扩展保险服务,构建业务闭环


互联网医药平台如何与健康险进行连接,111集团是很好的案例。此前在2018年10月,111集团与国内首家中外合资人寿保险企业中宏保险达成深度战略合作,中宏保险成为111集团首家长期深度合作的险企,双方共同探索构建集预防、问诊、购药和PBM(药品福利管理)为一体的 “大健康”生态闭环服务体系。

 

111集团是中国互联网医药健康的领军企业,致力于用互联网模式和思维方式,改变中国大众“看病难、买药贵”的现状。111集团运用创新的互联网和IT技术提供在线诊疗、购药和健康管理等服务,缩减中间环节,优化供应链,为中国大众的就医买药提供完整的解决方案以及实惠和方便。

 

111集团业务称为“三驾马车”:B2C医药平台“1药网”、互联网医院“1诊”,B2B医药平台“1药城”,通过创新的T2B2C的模式,全面实现B端和C端、线上和线下、自营和平台、医和药的融合发展,打造中国最大的以科技驱动的线上线下有机融合的医药健康平台,为医生、药店、医院、药企、药品流通商赋能。2018年9月,111集团登陆纳斯达克,是国内互联网医药健康领域赴美上市第一股。

 

111集团业务和业绩持续增长。季报显示,2018年第四季度111集团净收入为5.6亿人民币,同比增长102.1%;其中,核心业务B2B板块增长强劲,实现营业收入3.3亿人民币,同比增长424.7%;2018年全年净收入为17.9亿元,同比增长86.1%。

 

采访中,于刚博士提到了“生态圈”概念,即111集团践行T2B2C模式,用科技为大健康产业链上的各个环节“赋能”,使之更好地服务大众。对保险公司而言,111集团的技术或者服务期望帮助保险公司对医疗费用进行有效管理、节省开支、增加药品收益,基于对用户数据的洞察和分析开发新产品、制定产品策略。

 

微信图片_20190409174234.jpg

111集团联合创始人兼执行董事长于刚博士演讲


“我们去年和中宏保险形成了战略合作,怎么做呢?保险需要数据,根据这个数据可以设计特殊慢病的险种,通过顾客的行为,购买药品的记录,来设计有针对性的特色险种。我们作为指定的购药平台,已经把大量的药品成本降低了,还可以帮助保险控费,可以通过平台跟用户互动,提醒顾客用药、就医,提醒顾客保持健康的运动和饮食习惯,让顾客生活更健康,形成三赢的局面。这种新的商业模式,我相信将来一定会改变这个行业。”于刚博士表示。

 

“保险+服务”成常态,健康险市场再扩容


 

从健康险发展利好因素而言,大体有以下几类:其一是需求推动,诚如于刚博士所言,健康险对很多人来说,日渐成为刚需。因为社会医疗保险的功能是“保基本”,它有严格的药品目录和医疗服务目录,而随着医学的发展,许多创新疗法和产品出现,基本医保很难做覆盖,商业健康险则可将这些产品和服务纳入报销目录。随着居民收入水平提高,对医疗服务和健康保险的配置意愿也越来越强,购买商业险,已经成为中产人群的标志之一。

 

从政策角度而言,近年国家颁布了诸多政策鼓励商业健康险发展,以构建“多层次、多样化”的医疗保障体系。如“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的若干意见”指出,商业保险要逐步成为个人和家庭商业保障计划的主要承担者、企业发起的养老健康保障计划的重要提供者、社会保险市场化运作的积极参与者。

 

从供给角度而言,从2005年第一家专业健康险公司获批开始,商业健康险在国内的发展已经走过了近15个年头,在产品体系、监管体系、服务体系方面取得了一定成就,同时积极吸收国外管理式医疗保险、科技赋能等经验,提供了较为丰富的健康险产品和服务。

 

由于保险标的是人的健康,所以健康险不能看做简单的保险产品,而是与人的健康水平息息相关,疾病发生率、疾病进展、医疗路径选择都将影响健康险的经营水平和盈利能力,如果健康险市场想要良性、可持续发展,其与医疗服务的结合蔚为关键。

 

“保险+医疗服务”协同发展已是行业共识,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著《中国商业健康保险研究》写到,随着生活水平和健康意识的逐步提高,人们对健康管理、治未病、慢性病管理、康复维护等需求将会进一步凸显,将健康保险和这些领域的健康服务充分结合,从事后的费用报销服务转变为事前预防、事中管理、事后报销相结合的全流程服务已成为商业健康保险发展的必然要求。

 

近年来,发达国家经营商业健康保险的公司,除开展健康保险服务外,还普遍将健康保险服务和健康管理服务结合起来,为客户提供包括健康咨询、就医绿色通道、健康基金管理等综合性的健康保障服务,满足客户多层次的健康保障需求。

 

互联网医药服务是医疗服务的创新模式,打破了分散、不透明、层级众多的旧有体系,提高了优质医疗服务的可及性,但它同时也需要强有力的支付方提供支撑。短期看,基本医保对互联网医药服务“开闸”并不现实,商业健康险体系灵活,市场规模不断扩容,已经成为医疗服务的重要付费方,互联网医药服务企业可以抓住这一机会,为健康险创造价值,获得回报,实现长效可持续发展。相信未来我们还会看到更多111集团这样积极与健康险公司进行合作的案例。

如果您想对接动脉网所报道的企业,请填写表单,我们的工作人员将尽快为您服务。


注:文中如果涉及企业数据,均由受访者向分析师提供并确认。如果您有资源对接,联系报道项目,可以点击链接填写基本信息,我们将尽快与您联系。

声明:动脉网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动脉网及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转载请联系tg@vcbeat.net。

分享

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文章

企业
对接
商务
合作
用户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