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年营收12亿美元,眼科龙头爱尔康Alcon如何在疫情下减少损失

作者:王婷婷 2020-09-12 08:00

{{detail.short_name}} {{detail.main_page}}

{{detail.description}} {{detail.round_name}} {{detail.state_name}}

{{detail.province}}-{{detail.city}}
{{detail.setup_time}}
融资金额:{{detail.latest_event_amount}}{{detail.latest_amount_unit}}
投资方: · {{item.latest_event_tzf_name}}
企业数据由提供支持
查看

一个周围一片漆黑环境,带来的是无助和恐惧。眼睛,一个人的心灵窗户,欣赏万千世界的主要方式。

 

爱尔康(Alcon)是全球最大的眼科药品与医疗器械企业。爱尔康主要从事眼部药品、眼科手术设备、隐形眼镜及其相关护理产品的研发。目前,爱尔康在全球75个国家和地区设有分公司,拥有15,000多名员工,5 个研发中心,14个生产工厂,产品销售遍及180多个国家和地区。

 

1974年,爱尔康由Robert D. AlexanderWilliam C. Conner共同创立,并由William担任第一任总裁,其总部位于日内瓦。结合他们姓氏的第一个音节,两人将公司命名为爱尔康。


blob.png 

爱尔康的两位联合创始人

 

从眼部药品研发开始,布局眼科手术器械


1945年,Robert D. AlexanderWilliam C. Conner两位药剂师共同经营一家眼科药房。创立初期,AlexanderConner白天在药房开处方,晚上则使用搅拌器和高压锅研发无菌、可注射的维生素和口服产品。

 

都说天道酬勤,这句话在AlexanderConner身上得到了验证。经过无数个和仪器为伴的夜晚的不断研究探索,他们成功的研发了两款眼科产品,并很快推出。产品包括用于轻微眼部感染的Ophthalzin™和用于红、痒眼睛的Zincfrin®

 

产品研发出来之后,爱尔康很快创建了DROP-TAINER®滴眼剂分配瓶并申请了专利,该瓶现已成为护眼产品的标准。同时开始布局海外市场,1959年,爱尔康在加拿大开设办事处,开启其国际业务。

 

为了快速提高公司的发展速度,更快地提高公司的知名度。爱尔康与ORBIS International 合作,开始其患者援助计划,为低收入的青光眼患者提供免费药物。爱尔康将其眼部保健服务和医疗保健提供者的培训带到全球的贫困社区。这样既可以成就爱尔康的口碑也能打开知名度,且他们的合作关系至今依然存在。

 

1971年,爱尔康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当时的销售额仅为3100万美元。第二年,Ed Schollmaier担任总裁一职,在他任职期间,爱尔康的销售额从3600万美元增长到了20亿美元,帮助爱尔康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眼科公司。

 

1978年,雀巢收购了爱尔康,此次收购为加速爱尔康的全球增速以及制造业的扩张提供了充足的资金。

 

充足的资金加速了爱尔康研究中心的成立速度,1982年,William C. Conner研究中心成立,帮助扩大爱尔康对眼疾及其治疗方案的研究。另外,为了提高自己的眼科器械的制造能力,爱尔康先后收购了SharpointCooperVision Surgical两家公司。

 

1990年,爱尔康的尔湾技术中心成立,开启了其研发眼科器械之旅。四年之后,它研发的AcrySof®人工晶状体获得了FDA批准。为此,爱尔康专门研发了一种人工晶状体(IOL)材料。

 

为了扩大其视网膜手术器械的产品线,爱尔康在2000年收购了Summit AutonomousGrieshaber以进入屈光激光市场。此后陆续收购了Wavelight AGLenSx®Laser平台以扩大其用于LASIK手术和白内障手术的产品组合。另外,2012年,爱尔康通过收购Endure Medical Systems进入显微镜市场,为爱尔康提供了领先的眼科手术指导技术。

 

blob.png除人工晶状体以外的产品信息(部分)

 

2019年,爱尔康收购了PowerVision以进一步研发人工晶状体。在研发眼科器械的同时,爱尔康也没有停止药品的研发。

 

blob.png 研发药品信息(部分)

 

从爱尔康的收购规律来看,其收购的企业均是在布局下一步的研发方向,这样可以快速缩短研发时间,使其产品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成型且商业化。

 

疫情导致外科和视觉保障两大核心业务接连失利


爱尔康的全球业务可分为两部分:外科手术和视觉保健。

 

外科领域,爱尔康研究、开发、制造、分销和销售用于白内障手术、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屈光激光手术和青光眼手术的眼科产品。外科产品组合还包括这些程序所需的可植入物,消耗品和外科设备,并支持眼科医生的端到端程序需求。

 

视力保健方面,爱尔康研究、开发、制造、经销和销售日用型、可重复使用和增色型隐形眼镜以及全面的眼保健产品组合,包括干眼和隐形眼镜的护理和眼部过敏产品以及眼部维生素。

 

外科和视力保健是营收的主要来源。今年,疫情的影响了全球的经济发展。爱尔康的营业额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它的两大核心业务收入均有所下滑。


blob.png 

截至2020630日的第二季度和上半年财务业绩。2020年第二季度,全球销售额为12亿美元,与去年同期相比,报告财务报表下降了36%,按固定汇率计算则下降了34%。2020年第二季度每股摊薄亏损为0.86美元,每股核心摊薄亏损为0.21美元。


blob.png

外科手术业务:

2019年第二季度相比,包括植入物,消耗品和设备/其他在内的外科手术净销售额为6.02亿美元,与2019年第二季度相比下降了43%或42%。所有类别都受到了COVID-19大流行的影响。


疫情期间,爱尔康在日本和美国的三焦点人工晶状体的投放数量的增长给下降的营收趋势注射了一剂冷却剂,这款名为PanOptix的人工晶状体是首个获得FDA批准的三焦点人工晶状体。


视力保健业务:

视力保健业务的净销售额为5.96亿美元,其中包括隐形眼镜和眼保健产品,与2019年第二季度相比,下降了27%,或按固定汇率计算下降了25%。销售额下降的主要原因是需求下降和办公场所大量关闭。爱尔康快速反应推出一款针对眼部过敏的新型非处方药Pataday,这款药品的推出也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营收的下降趋势。


调查显示:70%的用户愿意接受高价格的创新镜片

 

在这种情况下,爱尔康加强了其业务连续性计划的实施力度,且开发新的方案以在疫情期间为患者提供相应的服务。同时,爱尔康在疫情期间开展了两项调查:了解隐形眼镜业务的弹性以及人们对眼睛健康的想法。

 

根据爱尔康进行的调查显示,尽管大多数隐形眼镜佩戴者仍然忠于其当前使用的品牌,但75%的佩戴者更希望研究者对其产品进行升级。此外,超过70%的配戴者愿意接受更高价格的创新镜片。这将是眼保健专业人员(ECP)了解大流行期间眼保健需求可能如何变化的好机会。

 

另一项调查显示,在疫情期间人们用眼时间增加了,且大多数的时间花费在观看屏幕上。这就导致了患干眼症的患者数量有所增加。针对这种情况,爱尔康推出了SYSTANE滴眼剂系列中的SYSTANE HYDRATIONSystane ®润滑滴眼液已被临床证明,它可以减少干眼的症状,为眼睛提供即时的,持久的保护。

 

从这两个调查可以看出,爱尔康一直在了解患者的需求,并根据患者的需求实施下一步计划。这是值得国内学习的地方,只有近距离的接触患者,了解他们当下的需求才能让企业的发展符合社会的要求。

 

据官方透露,爱尔康的PC-IOL(老花眼矫正人工晶状体)在美国的市场中占据了70%的份额,这样的增长使得其外科领域的业务下降速度低于保健领域。

 

为何PC-IOL能快速增长?其原因在于老龄化人口的增多,美国市场有这方面的需求。就中国而言,人口老龄化问题日趋严重。目前国内针对老花眼的治疗方式是进口德国的三焦点人工晶状体,国内尚无可替代的产品。

 

人工晶状体市场需求大,将有望实现国产替代

 

众所周知,眼科手术所需要的的耗材需求量大

 

目前国内的人工晶状体行业迅速发展,其价格在300-1200左右,市场上的人工晶状体主要为PMMA硬式晶状体与球面晶状体。未来伴随人们消费水平提升,可能逐渐转向中高端市场,行业整体晶状体价格有望稳步提升。

 

近年,近视率逐渐低龄化。20122018年期间,小学生的近视率升高了13%,这将推动人工晶状体需求的高速增长。

 

虽然目前眼科三巨头诺华爱尔康Alcon、强生视觉和博士伦B&L公司垄断了全球80%人工晶体的市场份额。但是我国的发展速度亦不容忽视,国内的爱博诺德,百康医用等7家公司多以生产34代硬式人工晶状体为主。随着技术的研发,有望实现国产替代。同时,人工晶状体作为激光近视手术的有力替代品,也意味着其未来的发展前景一片利好。

 

今年7月份,爱博诺德登陆科创板,其人工晶状体占据了其90%以上的收入份额。


2015 年至今,爱博诺德公司产品密集入选中国政府对非洲和“一带一路”国家“光明行”医疗援助项目,为 20 多个国家的患者带来光明,打破了中国白内障医疗援外项目主要使用进口人工晶状体的局面。

 

blob.png 

爱博诺德的人工晶状体产品

 

路漫漫其修远兮。中国的心血管介入领域在实现国产替代的征途上花费了数年时间,几十家企业,又有多少的研究者在这一领域贡献了自己的青春和热血。终究一切都是值得的,今年心脏介入领域有多家企业上市,实现了国产替代。一心研发新的产品,了解市场的实际需求,终将实现人工晶状体的国产替代。



如果您想对接动脉网所报道的企业,请填写表单,我们的工作人员将尽快为您服务。


注:文中如果涉及企业数据,均由受访者向分析师提供并确认。如果您有资源对接,联系报道项目,可以点击链接填写基本信息,我们将尽快与您联系。

声明:动脉网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动脉网及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转载请联系tg@vcbeat.net。

分享

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文章

企业
对接
商务
合作
用户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