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健康管理蓝皮书:80亿人次门诊仅5亿体检、95%以上体检缺乏检后服务、保健品增速全球第一

作者:李艳瑜 2018-04-17 14:57

{{detail.short_name}} {{detail.main_page}}

{{detail.description}} {{detail.round_name}} {{detail.state_name}}

{{detail.province}}-{{detail.city}}
{{detail.setup_time}}
融资金额:{{detail.latest_event_amount}}{{detail.latest_amount_unit}}
投资方: · {{item.latest_event_tzf_name}}
企业数据由提供支持
查看

近日,中关村新智源健康管理研究院、中南大学健康管理研究中心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发布了《健康管理蓝皮书:中国健康管理与健康产业发展报告(2018)》。


178648_192x285c.jpg

《中国健康管理与健康产业发展报告(2018)》(图片来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官网)


《中国健康管理与健康产业发展报告(2018)》(以下简称《蓝皮书》)以“新学科 新业态”为主题,分析了健康管理学科与健康产业的发展状况,《蓝皮书》指出,2017~2018年我国健康管理与健康产业发展状况是:“总体向上向好,问题挑战不少”,即在国家宏观政策与产业规划、理论研究与学术交流、智能健康与智慧养老、健康体检与慢性病管理、健康数据与团体标准十个方面呈现“热”的发展势头;而在发展观念转变、学科人才建设、体系模式构建、健康素养提升、服务供给保障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呈现“冷”的发展挑战。


全书由总报告和五个专题报告构成,总计22篇文章。总报告在系统界定和回答了健康管理作为医学新学科、医学创新体系、新兴健康产业与健康服务新业态的理论内涵及实践范畴的基础上,着重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视角解析了我国2017~2018年健康管理与健康产业的十大发展态势与五大问题挑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以下是动脉网截取的部分观点和数据:


健康管理(体检)机构发展趋缓,“只检不管”仍占主流


蓝皮书指出,与医院、病床及病人总量或增量持续增长相比,2017年我国健康管理(体检)机构的发展的速度及服务人群增速开始趋缓。


一方面受国家相关政策的影响,社会资本主要投资办医院及养老康复机构;另一方面由于三级甲等医院具备设备、技术、专家及品牌优势,健康体检的优质客户资源被公立三甲医院占有,民营健康管理(体检)机构仍然处于劣势,即使走连锁经营之路与投入大量资本运作,短时间内也很难有大的发展。


加之全军医疗机构改革深入推进,部队医院、疗养院对外有偿服务受到较大影响,健康管理(体检)服务规模普遍缩小。


蓝皮书指出,截止2017年末,全国各级各类健康管理(体检)机构超过万家,其中90%为公立医疗机构设置的(包括军队医疗机构办的),10%为民营或社会资本办独立或连锁健康管理或体检机构。


2017年我国医疗服务的门诊量估计超过80亿人次(2016年为79人次),而健康管理(体检)量只有5亿人次;而且健康管理服务提供单一,95%以上的健康管理服务仍以体检为主,缺少检后服务。


2017年,随着国家防治慢性病中长期规划的实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和慢性病防控综合示范区建设的深入推进,慢性病健康管理开始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


一是慢性病健康管理正式列入《健康中国建设2030》战略规划和《中国防治慢性病中长期规划 2017-2025》;二是将慢性病健康管理与儿童健康管理、老年人健康管理、孕产妇健康管理等作为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推行和实施;三是国家卫计委正在研究制定慢性病健康管理与促进服务示范机构建设指导意见,以加快慢性病健康管理规范有序发展。


发展医用可穿戴设备是健康中国的内在需求


蓝皮书指出,我国慢性病发病人数在3亿左右,其中,65岁以下人群慢性病负担占50%。我国城市和农村因慢性病死亡占总死亡人数的比例分别高达85.3%和79.5%,导致的疾病负担已占疾病总负担的70%。我国慢性病呈现 “患病人数多、患病时间长、医疗成本高、服务需求大”的特点。


医用可穿戴设备可改变医疗模式,降低医疗成本,解决医疗资源分布不均问题:


一是能够动态监测健康指标,及时获得的反馈与帮助,帮助慢性病患者自我管理,有助于应对慢性病高发的挑战。


二是能够提升效率,减少就医次数,节约医疗费用和人力成本。全球移动医疗服务效果的临床研究显示,出院后的远程监护可使患者的医疗费用降低42%,住院时间降低35%。


三是我国的医疗资源供给矛盾突出,优质医疗资源主要集中于北上广和东部沿海省份的大城市,医用可穿戴设备能够帮助身处偏远地区的慢性病患者获得远程的医疗支持。


蓝皮书指出,我国医用可穿戴设备的发展还面临四个方面的挑战


应用层面——医学科研机构、医院医生对大部分医用可穿戴设备的认可度、参与度仍比较低,能真正达到医疗级的应用还比较少,应用价值有限,用户体验不佳,使用粘度偏低;


技术层面——在传感器、芯片、人机交互、操作系统、续航能力等关键技术方面尚存在瓶颈,基础创新能力还有待加强;


标准层面——当前医用可穿戴设备的行业标准还很缺乏,既不利于性能与安全性评价,也不利于相互兼容、互联互通,如与医疗信息系统的对接兼容,不同厂商、不同类型的设备之间的联合等,限制了医用可穿戴设备整体协同效用的发挥,阻碍了行业的发展;


安全层面——医用可穿戴设备当前作为最贴近人体实时监测健康数据的装置,其监测得到的数据是人体最为隐秘的信息之一,但当前行业缺乏统一安全标准和相应的法规,用户数据安全难以得到切实保障。


当前,应该注重以人为本,找准需求痛点;瞄准前沿科技,提高设备智能性;强化医工结合,提高动态数据质量;开展对比研究,重视循证支持;加强协同创新,实现跨越发展。


我国保健品市场2005-2015年的10年间平均年增速为13%,位居世界第一


蓝皮书指出,我国在保健品人均消费金额、忠实用户数量和人群渗透性方面仍远低于西方发达国家。中国保健品市场目前的机遇主要是消费升级和政策利好,使得中国保健品市场规模预计将从2015年的约1200亿元发展至2020年的约1800亿元,并将在可预见的将来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


维生素类、氨基酸类、矿物质类、植物提取物类、辅酶类、硫酸软骨素、鱼油类和蜂产品类是我国主要的七类膳食营养补充剂原料,其中的部分原来在生产和外销方面具有世界级的竞争力。


我国膳食营养补充剂2016年销售额达108.2亿美元(出口78.1亿美元,进口30.1亿美元),其中原料出口额占总额的84%。


数据显示,我国在维生素、硫酸软骨素、氨基酸、植物提取物等原料的生产及外销方面具有较强的优势,并且该行业在我国仍有较大上升空间。


我国膳食营养补充剂的原材料主要出口至美国、德国、日本和荷兰这四大市场,2011-2016年,我国相关产品的贸易额一直呈现缓慢增长态势。


我国营养保健行业的普及率只有10%,属于起步阶段,人均保健品消费小于20美元,以上比例均远低于美国,美国保健品普及率约为70%,人均消费约101美元。


但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人群消费结构改变、政策支持等因素均是推动营养保健品行业快速增长的动力,未来上升空间巨大。


随着我国人群消费结构的改变和产业结构的升级,以及相关政策的实施,我们预计,中国膳食营养补充剂行业将在未来5年突破。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新的膳食补充剂不断被发现。不断推出的新的膳食补充剂品种满足了消费者更高需求,这也将是一个重要的发展趋势。


据报道,在天然植物、海洋生物和中药中均已发现了新的营养品原料。目前,辅酶Q10、绞股蓝、鱼油、银杏叶等都是被市场看好的。生产企业需要不断更新和提高技术含量,产品不仅要具有良好的效果和较高的品质,同时也有走出低价格、低层次的特点,不断提高技术和服务,才能保证健康而长久的良性发展。


来源:社会科学出版社官方微信“皮书说”

如果您想对接动脉网所报道的企业,请填写表单,我们的工作人员将尽快为您服务。


注:文中如果涉及企业数据,均由受访者向分析师提供并确认。如果您有资源对接,联系报道项目,可以点击链接填写基本信息,我们将尽快与您联系。

声明:动脉网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动脉网及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转载请联系tg@vcbeat.net。

分享

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文章

企业
对接
商务
合作
用户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