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医学影像生产力,医影云要给医生提供好用顺手的医学影像工具

作者:胡煊 2020-06-19 08:00

{{detail.short_name}} {{detail.main_page}}

{{detail.description}} {{detail.round_name}} {{detail.state_name}}

{{detail.province}}-{{detail.city}}
{{detail.setup_time}}
融资金额:{{detail.latest_event_amount}}{{detail.latest_amount_unit}}
投资方: · {{item.latest_event_tzf_name}}
企业数据由提供支持
查看

在医疗的细分领域中,医学影像无疑是倍受人们看好的一个方向。

 

根据《医疗影像的市场图谱和行业发展分析》报告,如果按照我国过去5年的医疗整体支出,到2020年中国医学影像市场规模将达6000亿至8000亿人民币左右。巨大的市场和分级诊疗政策的加持,以及独立影像中心政策的放开,无论是传统的医疗设备厂商、医疗信息化提供商,还是新兴的人工智能医疗企业,都纷纷切入了该领域。

 

市场很大,各个创业企业都根据不同的需求来选择市场切入点。从需求场景来看,患者有重复拍片、误诊率高的问题;医疗机构有影像资料存管难、影像诊断准确率和效率低等问题;医生有业务交流困难、学习资料匮乏等问题,这些痛点和难点就是机会所在。

 

从产业链来看,医学影像的上游涉及化工、金属、互联网、通讯等领域,中游涉及医学影像成像设备研发和进行影像信息化的企业,下游则包括公立医疗机构、民营医疗机构等影像使用方,以及新兴的线下独立影像中心和线上独立影像平台等。

 

近期,动脉网接触到了一家优质的医学影像服务商北京医影云医疗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医影云”),该公司打造了院级移动端云PACS解决方案,为患者和医生提供了高效低成本的影像检查加病史诊断的工具。

 

PACS (Picture 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s)全称为“影像归档和通信系统”,是基于现代计算机和通讯技术,用数字格式代替传统胶片进行图像处理,从而以高效率、高性价比来存放、管理、传送和显示医疗影像和病例信息的一种提供图像储存和访问的医疗影像技术。其主要任务就是把医院影像科日常产生的各种医学影像以数字化的方式海量保存起来,当需要的时候在一定的授权下能够很快的调回使用,同时增加一些辅助诊断管理功能。

 

在竞争逐渐激烈的医学影像领域,医影云是如何打造产品?有什么技术优势?又是如何进行商业布局的?近日,动脉网专访了医影云创始人杨琨,就以上问题做相关解读。

 

为用户打造便捷的医学影像工具

 

医影云创始人杨琨是资深互联网人,之所以涉足到医疗领域创业,源于他在家人就诊的经历中所发现的两个市场痛点。

 

一个是在用户侧,患者做完检查后拿到的都是纸质报告与片子/光盘,为找医生朋友帮忙看片子,每次都需要对着原片反复拍照以确保照片足够清晰。另一个是在医生侧,医生们需要在办公电脑上打开专业的软件来阅片,这非常依赖于医生所在医院的信息化做的好不好。

 

“大多情况下,临床医生要做手术和查房等工作,事情多,非常忙碌,他们挺希望有一种方便快捷的方式去看片子,甚至在这个基础上,还能做类似于病例分析等专业的事情。正是基于这一需求,我和医院的朋友就琢磨能不能通过移动互联网的方式去解决这一问题,使人们能够在手机或者iPad上看片子。”杨琨告诉动脉网。

 

刚踏入到医学影像创业浪潮中的杨琨发现,医学影像都有一个通用的文件格式DICOM。要研发一款好用的影像工具,就得追根溯源,在文件格式上进行研发投入。于是项目一启动,医影云就从DICOM格式的解析着手。

 

“项目推进的很顺利,这个工作完成后,我们的解析能力取得了不错的效果。”杨琨表示,“在解析一个大一点的DICOM文件(大概有1000多张医学图像)时,医影云平台的解析时间不到一分钟,而有些同类产品一遇到这种大文件就容易卡住。”目前,这套高效的医学影像解析算法正在进行专利申请中。


微信图片_20200617144722.jpg

 

多项技术优势与丰富的产品形态


在技术优势上,医影云还能做到数百到数千幅医学图像在手机上的极速播放,并在兼容性方面实现了跨浏览器跨平台。由于做到了加密医学影像传输,使得影像与信息分离,数据安全性得到了保障。在压缩技术上,医影云使用的是基于数学编码的真正无损压缩算法和基于率-失真优化的端到端深度学习有损压缩算法。

 

产品形态上,医影云在手机端有小程序,SaaS服务有影像管理系统、医务报告系统、影像浏览器、教学管理系统、影像标注工具等,硬件产品有PACS工作站、影像分析工作站。

 

好的技术与产品离不开优质的团队。在成员构成上,医影云的技术研发人员占比80%。其中,创始人杨琨是连续创业者,拥有15年的互联网行业经验,历任搜狐网、京东等一线互联网企业产品经理,持续为传统行业及企业提供管理咨询及系统集成服务方案;医疗负责人Wayne是北京协和医学院和清华大学医学部硕士,拥有十年三甲医院一线临床科室工作经验,参与撰写SCI论文数十篇、临床医学著作十余本;技术负责人Bill是北京协和医学院和清华大学医学部硕士,拥有十年三甲医院信息科室工作经验,熟知医学影像存储、传输及PACS部署各项技术,熟练掌握前后端开发技术及各类医学影像算法,独立开发了数款三甲医院应用级的医学软件。


微信图片_20200617144726.jpg

 

市场方面,目前医影云产品的主要用户是医生。从今年四月C端产品上线以来,也开始有越来越多的患者使用医影云产品。为了能更好地服务好更多用户,医影云团队也在做一些社群运营,并不断加大了推广力度。

 

针对未来发展,杨琨表示医影云将继续专注于技术与产品,并逐渐拓宽市场范围,今年的目标是进入到100所医院,以及累积更多的C端用户和积淀相关数据。“随着产品性能的不断优化和迭代,我们打算以移动端PACS影像云为突破口,切入医疗机构影像服务市场,并通过学术会议、手术转播、教学课程等方式,进入医疗教育领域。”杨琨说道。

 

在资本层面,医影云近期有融资计划,融资金额在1500万左右,所融资金将用于产品研发、引进人才、市场开拓等方面。

如果您想对接动脉网所报道的企业,请填写表单,我们的工作人员将尽快为您服务。


注:文中如果涉及企业数据,均由受访者向分析师提供并确认。如果您有资源对接,联系报道项目,可以点击链接填写基本信息,我们将尽快与您联系。

声明:动脉网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动脉网及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转载请联系tg@vcbeat.net。

分享

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文章

企业
对接
商务
合作
用户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