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利浦互联关护如何为医疗健康体系创造价值?三位高管解答重点困惑

作者:高道龙 2019-04-17 19:45

{{detail.short_name}} {{detail.main_page}}

{{detail.description}} {{detail.round_name}} {{detail.state_name}}

{{detail.province}}-{{detail.city}}
{{detail.setup_time}}
融资金额:{{detail.latest_event_amount}}{{detail.latest_amount_unit}}
投资方: · {{item.latest_event_tzf_name}}
企业数据由提供支持
查看

过去三年中,飞利浦成功转型为一家以客户为中心的解决方案公司,其创新解决方案包括成套系统、智能设备、软件和服务,帮助客户实现“四重目标”:改善患者体验、提高健康水平、改善医护人员的工作生活和降低医疗成本。

 

在理解和满足利益相关方需求的基础上,飞利浦重组了互联关护业务群,旨在通过创新和价值创造模式,让世界更加健康、更可持续地发展。互联关护业务将无缝连接医院内外的患者、医护人员和最终消费者,搭建医疗关护网络。为了实现医疗效果的可衡量化,飞利浦将引领从固有的“工作站”思维到“工作流程”解决方案的转变。


飞利浦互联关护实践专注于医院和家庭中的精确诊断和关护管理,其业务群成立的背景是什么,需要解决哪些问题,有哪些明星解决方案案例以及未来发展目标是什么?荷兰皇家飞利浦公司全球执行委员会委员、互联关护事业群全球领导人Dr. Carla Kriwet,荷兰皇家飞利浦公司全球执行委员会委员、大中华区首席执行官何国伟,以及互联关护事业群大中华区主管、集团战略与合作部大中华区主管、副总裁梁建球,对此进行了解读。


医疗大数据,如何实现互联互通?

飞利浦开发并提供智能化综合数据管理和分析,全面呈现患者病情,帮助医护人员作出更明智的决策,在医院、急性期后关护环境和家庭中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关护。

 

到2020年,中国所掌握的数据将占全球数据总量的20%。海量数据、政府支持,再加上资金、技术和人才的融合,为中国实现跨越式AI医疗创新,成为全球医疗革命中心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医疗大数据如何赋能产业升级,实现互联互通?何国伟先生和Carla女士对此进行了解释。


何国伟:医疗数据库的建立涉及到两个方面的问题。第一个就是如何把数据组织好、符合标准, 另外一个问题就是院外的数据采集。 飞利浦在这几个方面优势是:


第一,我们的监护设备可以采集大量的临床数据,是准确、连续而且是跟临床相关的;

第二,我们有大量有临床背景的数据科学家来设计数据模型,帮助进一步地分析和控制数据质量;

第三,我们有很好的人口健康管理系统。2017年飞利浦收购了基于云技术的人口健康管理公司VitalHealth,这个平台是一个通过配置就可以完成多种院外管理的健康计划方案,可以形成医生、病人以及护理机构之间的联动。如此一来,我们便可以通过健康管理的手法把病人的数据在院外能够更有效地收集,放在合理、合适的模型上进行应用。

 

困难大家也可以想得到,这件事情还要通过比较长的时间去推动,需要有各方面的人才参与进来。

  

Carla:这牵扯到医院之间数据的操作性和功能性,信息系统之间的互操作性的问题,不光在中国,在其他国家和地区,包括在美国、欧洲都存在。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收购了Forcare,这家公司就是把医疗机构里可读取的数据整合起来,扮演类似于谷歌搜索引擎的作用。


 微信图片_20190320102427_meitu_4.jpg

荷兰皇家飞利浦公司全球执行委员会委员、互联关护事业群全球领导人Dr. Carla Kriwet


我们可以在一个高的层次上提取来自于不同数据库里的数据,包括像院内的、院外的,也有来自于药房的和放射科的数据。我们这样做的目的是因为医生的时间非常有限,希望能够把这些高层次的数据集成在一个系统内,能够让医生在短暂的时间,如1分钟之内完全看明白的数据,才是对临床医生是有价值的数据。

 

从开发的原则上来讲,我们现在都采用开放式的界面,这样使得我们开发的所有产品,能够和第三方参与者提供的设备进行对接。

 

当然,从隐私的角度来说,凡是有涉及到医疗机构本身的数据,需要获得当事人的机构许可。不仅是监管层面的,在医院层面和当事人层面也需要授权。


互联关护事业群,解决哪些难题?

飞利浦互联关护实践包括院内关护、精准诊断、关护管理和家庭关护,互联关护实践包含综合智能企业级系统、设备、软件和服务,其亮点体现在以下解决方案,包含飞利浦IntelliSpace星云高级可视化中心、eICU、互操作性解决方案、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管理、IntelliSpace星云精准医疗、PerformanceBridge以及人口健康管理。

 

飞利浦专注于为心脏病、中风、肿瘤和呼吸系统疾病等高发疾病开发综合解决方案,包括成套系统、智能设备、软件和服务等,从而满足中国客户的各类需求,这与“健康中国2030”规划完全呼应,此外,飞利浦积极响应中国政府的规划,与之建立战略合作关系,从而扩大在中国市场的影响,获得更大市场份额。那么互联关护业务在中国市场面临哪些机遇和挑战?何国伟先生、梁建球先生和Carla对此作了解释。


何国伟:目前中国的趋势比如说分级诊疗,其目的是按照疾病的轻重缓急及治疗的难易程度进行分级,不同级别的医疗机构承担不同疾病的治疗。另外,中国社会面临老龄化的问题,会逐步造成慢性病的增加,也推动互联关护事业群发展。

 微信图片_20190320102431_meitu_1.jpg

荷兰皇家飞利浦公司全球执行委员会委员、大中华区首席执行官何国伟


从政府的层面来讲,政府不可能把所有患病的老人都集中在医院里,他们也需要有别的去处,所以整个的趋势来讲的话,基本上都涉及到互联关护。飞利浦目前做的事情在未来会对中国人的健康产生很大的影响。


梁建球:把互联关护成功推广到院外绝不是简单的技术问题,它其实也包含了法规知识。互联关护的执行条件也是相关法律法规是否成熟的问题,所以其实很多地方的做法是在先行先试、逐步地摸索。

 

中国的优势就是人口的基数大,这个行业的前景是非常巨大的,特别是现在整个中国医疗产业正处于调整期。

 

国外其实很多的护理服务是在家里完成,飞利浦单纯从互联关护的业务来讲,我们在国外其实有不少的收入是来自于院外护理远程的ICU,这件事情在中国现在我们还没有开始,这也是由于缺乏相关行业法规,所以现在的策略是应该是先行先试。但是,我们对互联关护未来的前景是非常乐观的。

 微信图片_20190320102423_meitu_3.jpg   互联关护事业群大中华区主管、集团战略与合作部大中华区主管、副总裁梁建球


我们主要从数字化在中国的迅速发展上来看,认为中国是有发展互联关护的条件的。最后的门槛就是医保、商保的相关政策,目前在国内还是处于一个互相摸索、互相促进的过程当中。


Carla:我们说的互联关护其实有“四重目标”:改善患者体验、提高健康水平、改善医护人员的工作生活、降低医疗成本。关护到底重点是落在哪里?我们不应该再去关注哪些项目是在院内实施的、哪些是在院外实施的区别,最终关注的是要有一个好的治疗结果。

 

走在前面的国家已经在这么做了,首先针对所有的病种设一个期限,看进行调整之后我们新的治疗方法是否能够在系统目标的各个维度上基于原来的基线有所提高。这种做法的好处就是能够给整个医疗和关护体系更大的动力,让我们的医疗体系去考虑如何预防疾病,因为早期的干预、预防能够降低医疗成本。


它背后代表着对整个医疗体系的奖励或刺激因素的变化,所以如果你还是维持原来的思路,那么家庭护理、院外护理永远是一个难题。


技术如何重塑医疗健康体系?

飞利浦已明确将AI医疗列为公司的创新方向,即通过AI将海量数据转化为切实可行的洞察见解,在健康关护全程实现无缝关怀。AI医疗在以下四个方面大有可为:1)优化诊疗效果,提高工作效率;2)为高质的综合临床决策提供支持;3)帮助患者和消费者积极管理个人健康;4)实现人口健康管理。

 

中国正积极采用数字技术重塑医疗系统。不仅中国政府提倡利用互联网、大数据和AI的力量来重塑医疗的未来,中国普通大众也以更加开放的心态面对变革医疗健康系统的数字技术。互联关护如何通过技术驱动的方式为医疗健康体系创造价值?Carla女士、梁建球先生和何国伟先生对此进行了阐释。


Carla:首先从行业的层面来讲,一个是整个医疗体系费用膨胀已经到了难以负担的地步,人口的剧增、老龄化、慢性病高发,导致医疗负担上升,但是人的支付能力并没有因此而提高,所以这里面就有一个缺口,要缩小缺口最好的办法就是通过技术来推出真正有意义的创新。所以整个医疗界面临着非常巨大的挑战,如何去解决这个问题,美国、欧洲、中国都碰到了同样的调整方向。

 

技术能够释放医生的重担,让他们有更多时间跟患者坐在一起。现在很多医院里医生做的是一些重复事务性的工作,所以我们希望能够释放医生高质量的时间给患者,希望达到这样的愿景:可以把所有有用的信息一目了然地给到医生,包括患者的病史以及通过大数据驱动的疾病最佳的治疗方案的推荐,以此来节约医生的时间,让他们能够投入到更有创造性的工作中。

 

接下来给大家介绍一个实例,就是我们eICU的创新。eICU的架构当中是一个枢纽向外辐射,枢纽可以是一些大学的医疗中心或者附属医院,这些枢纽可以在上海、北京甚至在新德里,最后通过远程的连接,连接到一些其他的小型医院甚至是一些护理站,甚至不需要是一个完整的医院,通过视频的连接,一个大学中心的医生可以看到影像,同时可以获取实时的数据,这样可以远程对当地医院的医生进行培训指导。

 

这样的做法为了达到互联关护,一个是可以提高医疗的资源配置效率,不用为了一些疾病到更好的大城市中心医院来看,另外一方面医疗的成本、设备的成本都下降了,第三个就是医疗效率提高了,医护人员的工作生活满意度也提高了。

 

所有的这些技术,包括AI都不是为了技术而技术,这些技术最终的目的是为了让医生、护理人员的时间分配有所调整,把医生的时间释放出来,把精力放在患者身上,同时通过技术和互联关护来重新调用整个医疗资源。

 

梁建球:我们的技术是为了减轻护理人员的负担,AI最大的应用场景就是取代那些经常重复性的工作,另外一方面就是能够辅助医护人员做出更好的决定。在互联关护角度来讲,很多慢性疾病的院外早期筛查的场景,其实AI可以利用大数据做一些早期的筛查。

 

如果是在院内的话,比如重症监护,其实护士、护理人员的工作负担是很重的,他必须要看到病人的发展情况,要注意一些警告的信息。在飞利浦的一些监护的设备里能够做报警的自动化,这样可以改变护士工作方式、减轻他们的工作负担。所以在不同的场景里边,AI可以起到很好的应用。

 

何国伟:举几个具体的实用案例场景,飞利浦有解决方案是能够预测老人在独居时候的状况,比如未来几小时跌倒的概率。预测的能力都是由AI来完成,过去体现在几个领域,等它收集了大量的统计数据回来,就可以进行相对准确的预测。此外,那些长期饱受睡眠问题困扰的患者,我们也会收集他们的数据,给出相应的分析建议。

 

不得不提的是“神飞云”计划,简单来讲是计算机智能辅助诊断和人工智能驱动的医疗大数据应用平台。它有先进的图像处理能力,原来是一个专门放在医院影像科的使用场景,现在把它扩展到更多的临床医生中,也能扩展到像医联体这样的远程医疗的场景里。

 

其实我们分成几个步骤去走,一开始我们先把传统在医院的场景通过一些技术的改造,能够通过网络的方式提供,提供了以后我们开始在不同的医院去尝试,医院除了在传统的影像科、放射科去使用以外,我们去年做了很好的尝试,把具体的应用在临床科室使用,这对于我们来讲是有很大的收获,包括怎么和医生交流,医生真的喜欢用哪些东西,在医院里怎么形成一个我们称之为“按使用来付费”的流程,这样的做法环节如何打通,我们去年是有很多的收获。今年我们希望在技术、环境准备好的前提下,升级商业模型,再去推广开来。

 

未来前景

飞利浦与全球临床合作伙伴紧密合作,截至目前,参与了4,000多项临床研究,积极与各地专家沟通合作,以深入了解不同病人群体的需求。这种工作方式让飞利浦与其他竞争对手拉开距离,尤其是那些使用有限数据开发AI工具的初创企业。

 

全球领先的医疗健康系统都有一个共通点:通过综合解决方案,作出精确诊断和治疗,实现多重目标,即在改善患者体验和提高健康水平的同时,改善医护人员的工作生活、降低医疗成本。飞利浦互联关护未来可期的目标是什么?Carla女士和何国伟先生对此对未来充满期待。

Carla:飞利浦的角度来讲,我们不是把整个关护业务看作是各个部门单个的产品,而是把它看成一种综合能力。如果你从能力的角度来看互联关护产品的话,那么我们的逻辑就能理顺了。

 

举几个例子,比如说对于消费者的认知,因为现在更多的数据是以患者个人作为核心进行关护,我们的健康生活的业务特别对于整个消费者人群都有非常深刻的理解,我们是把每个消费者作为整体来看,不管是孩子、老人还是肿瘤患者,同时也超越患者本身,去观察消费者周围所处的家庭有什么样的需求。所以我们的建议就是对于消费者进行深刻理解从而服务于他们。

 

我们非常有心得的就是医疗信息学,医疗信息系统本身架构在广泛的平台上,那平台一定是打通的同时支持广泛的不同类型的病人,才能真正地打造综合的医疗解决方案。

 

第三个是工作的解决方案、工作的思路,针对不同类型病种的患者,你去关注他整个的诊疗过程的每个环节,不管是在院内还是在院外,不管是诊断科、放射科还是在急诊室,把这样一些患者数据横向地打通,能够提高整体的效率。

 

何国伟:其实我们在中国建一个互联关护事业群,也是为了共同寻找合作伙伴,我希望在未来几年的时间有一个大发展。

 

以前飞利浦可能被认为是一家单纯做医疗设备的公司,也就是说我们的同事比较习惯去销售一些大型、中型的影像设备,现在我们会借助于一些新的产品、技术,帮助一些平台和院外的产业发展。谁开始得早,谁的未来能赢到细分市场的机会就越大。

 

我对于互联关护的市场的未来是非常肯定的。从2016年到现在,有三点信念还是非常重要的。

 

第一点,我们第一个最重要的责任是把全球好的科技产品带来中国,比如Piix产品,去年年底,我们有IQON CT在进口博览会上面展出。过去几年,其实飞利浦中国如果说有一定的成绩的话,一部分是产品线比以前更完整。

 

第二点,我们的团队在过去的一段时间把国外的技术带到中国,很多临床的路径和数据的边缘都不能用,因此我们团队花了很多时间精力把那些零散的办法变成综合性的解决方案推广出去,所以这也加强了我们对于整个方案的理解和洞见。

 

第三点,我也希望大家在过去三年的时间里能看到飞利浦从一个单纯的产品公司的转型,现在不少客户跟飞利浦的业务来往已经是一个整体解决方案的形式,同时我们和合作伙伴的关系也更加稳固和长远。

如果您想对接动脉网所报道的企业,请填写表单,我们的工作人员将尽快为您服务。


注:文中如果涉及企业数据,均由受访者向分析师提供并确认。如果您有资源对接,联系报道项目,可以点击链接填写基本信息,我们将尽快与您联系。

声明:动脉网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动脉网及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转载请联系tg@vcbeat.net。

分享

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文章

企业
对接
商务
合作
用户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