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体外诊断公司MeMed获美920万美元资助,用病原体鉴定工具控制抗生素滥用

作者:周梦亚 2017-04-28 17:06

{{detail.short_name}} {{detail.main_page}}

{{detail.description}} {{detail.round_name}} {{detail.state_name}}

{{detail.province}}-{{detail.city}}
{{detail.setup_time}}
融资金额:{{detail.latest_event_amount}}{{detail.latest_amount_unit}}
投资方: · {{item.latest_event_tzf_name}}
企业数据由提供支持
查看

memed.PNG


4月27日,以色列诊断公司MeMed 宣布获得由美国防威胁降低局(DTRA)资助的920万美元。该笔资金将用于开发病原体快速鉴别设备的开发。

 

MeMed是一节专门从事体外诊断仪器的高科技公司,核心产品Immuno Xpert 是一种体外快速鉴别传染病原系统。只要一滴血,就可以快速检测病人支原体、衣原体、病毒、细菌等病原体。公司希望通过开发出快速且有效的体外检测产品,帮助医生对症下药,合理选择抗生素的使用,让患者免于抗生素滥用。


2050年,全球抗生素滥用损失可能高达100万亿。


抗生素是目前临床应用中使用最广泛的药品之一,可以在一定浓度下可以抑制甚至杀死病原体。从某种程度上讲,可以认为没有抗生素就没有现代医学。如果没有抗生素,别说癌症,可能普通手术所引发的感染就能造成患者术后死亡。

 

2016-05-06_00-44-04.png


但抗生素依然是把双刃剑,因为在作用过程中,总有一些细菌没有被杀死。如果长期大量使用抗生素,就会使得细菌产生耐药性,导致感染者找不到合适的抗菌药物进行治疗,造成无药可救的局面。

 

从1929年英国细菌学家弗莱明发现了青霉素,到如今抗生素在临床上被广泛使用。抗生素的出现帮助人类解决了许多问题,但同时,抗生素滥用也在全球上演。2016年,英国政府和国际信托基金组织的一份报告显示:预计2050年,全球因滥用抗生素造成的损失可能高达100万亿。

 

控制抗生素滥用,先要找对“病根”


Memed联合创始人兼CEO Eran Eden把免疫反应形象的比喻为身体中爆发的一场战争:“要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即要检查出感染的病原体类型,才能合理的选择用药或者治疗方案,避免过度使用抗生素。

 

目前病原体检测的方法非常多,比如直接镜检、乳胶凝集、PCR鉴定、测序等。最热门的是培养法:通过培养病原体进而对其进行识别。但项技术又存在不少缺陷:检测过程太慢,而且并不是所有的病原体都那么容易获取(比如鼓膜后耳部感染)。这些因素使得这项技术不能长期有效的为临床医生提供有效信息,也表现出未来应用场景的局限性。

 

及时能够快速且简便的是被出一两种病毒(比如鼻病毒),但这样的意义到底有多大呢?谁会一辈子总是感染同一种病毒呢。“并且,简单的检测也并不能阐明疾病与病原的因果关系,所以有点时候会造成误诊。”Eden表示。


癌症免疫中获取灵感,MeMed的蛋白检测技术


基于多年在癌症免疫治疗上的研究,Eden以及MeMed联合创始人兼CTO Kfir Oved希望通过逆向研究来寻找免疫反应中病原体。“最终结果显示,只要找对了方法,是可以取得较好的结果的。”Eden透露。

 

通过检测可溶性蛋白,该技术可以实现在几分钟内进行生物特性检测,不用再像培育法那样“漫长的等待”。另外,这一技术的更大优势在于,人体免疫系统无处不在,及时没有办法提取到感染部位的病原体细胞,也可以通过可溶性蛋白进行检测。

 

Memed采用的是将三蛋白与pathogens – TRAIL, IP-10 and C-reactive protein相结合的检测技术。该技术已经在大型研究中得到了印证。但这项技术也并不是完美的。这项技术的缺陷就是其应变性不强。此外,尽管相较培养法,该技术的检测速度和简易程度都有所提升。但一项检测需要耗时一个小时,且需要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操作。对急诊室来说,这样的技术并不理想。

 

因此,Memed团队正在进行下一代平台的开发,希望能带来更简易,并且可快速的检测方案。他们希望DTRA的基金可以加快他们的开发进度。

 

“成立Memed,就是希望能够实现将检测流程集中到一台小型仪器中。一滴血、几分钟就可以有效的鉴别病原体。”Eden谈到:“为医生提供有效的信息,将对控制抗生素滥用提供有力帮助。”

 

据了解,下一代的ImmunoXpert平台所使用的依然是之前的三蛋白检测技术,相同的算法。但不同的是,这是一个可即插即用的平台,整个检测过程可控制在15分钟以内。

如果您想对接动脉网所报道的企业,请填写表单,我们的工作人员将尽快为您服务。


注:文中如果涉及企业数据,均由受访者向分析师提供并确认。如果您有资源对接,联系报道项目,可以点击链接填写基本信息,我们将尽快与您联系。

声明:动脉网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动脉网及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转载请联系tg@vcbeat.net。

分享

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文章

企业
对接
商务
合作
用户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