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上测序仪完成首次人类全基因组测序后,Oxford Nanopore再获融资1.26亿美元

作者:周梦亚 2016-12-12 17:22

{{detail.short_name}} {{detail.main_page}}

{{detail.description}} {{detail.round_name}} {{detail.state_name}}

{{detail.province}}-{{detail.city}}
{{detail.setup_time}}
融资金额:{{detail.latest_event_amount}}{{detail.latest_amount_unit}}
投资方: · {{item.latest_event_tzf_name}}
企业数据由提供支持
查看

牛津.PNG


2016年12月12日,Oxford Nanopore宣布获得1.26亿美元新一轮融资。两周前宣布掌上测序仪首次完成人类全基因组测序后,紧接着又获得了新一轮融资,Oxford Nanopore最近十分高调。


时间回到12月第一个周四,这是Oxford Nanopore忙碌的一天。200多位业内外人士齐聚美国纽约第五大道的82号大街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参加Oxford Nanopore主办的纳米孔社区交流会。纽约大学Jane Carlton教授、圣乔治大学博士Tariq Sadiq、阿伯里斯特维斯大学博士Arwyn Edwards等多位专家教授展示了基于Oxford NanoporeMiniON测序仪测序仪的研究成果,涵盖传染病、环境以及微生物学等多个学科。不仅如此,牛津大学人类遗传学中心和基因分析公司Genomics Plc还宣布首次使用Oxford Nanopore掌上测序仪完成了多个人类全基因组测序和分析,打开了大规模使用纳米孔测序技术的大门。


经过多年发展,Oxford Nanopore逐渐在Illumina的强势垄断下成长,羽翼渐丰。公司目前有280多名员工,包括科学家,工程师和信息学家,并且吸收了大量制造业和商业领域人才。公司总部设在英国牛津,在英国剑桥,美国纽约和波士顿均有分部。但11年前,它还只是牛津大学的一个科研项目。


2005年,在IP集团种子基金的支持下,英国剑桥大学生物化学教授Hagan Bayle和Spike Willcocks 博士发起成立了Oxford Nanopore。几个月后,Gordon Sanghera也加入团队,出任公司CEO。Gordon的加入为公司带来了生物与电子结合的技术经验,为今后公司的商业化发展奠定了基础。


2008年,John Milton博士和Clive G. Brown的加入带来了两人之前在Solexa的技术经验。2009年,公司团队不断壮大,也正式迁居牛津科技园,并于2011年在剑桥开设新的情报分站。


2012年2月公司年会上,Oxford Nanopore公布了一系列纳米孔DNA测序和蛋白质分析的相关数据,并对后来发布的GridION和MinION的软件及硬件系统做了概述。这些数据包括已经公司技术测序完成的小分子DNA的正链及反链,包括数百万个碱基序列。这是自1996年纳米孔测序理论诞生以来,世界上首次公开纳米孔测序数据。


便携式概念,不断丰富升级产品线


MinION


1.webp_31.jpg

MinION掌上测序仪


2014年春天,MinION访问计划 (MinION Access Programme MAP)启动。客户只需加入MAP,并支付1000美元,就能获得MinION MkI设备和一个启动试剂盒,包括三个流动槽、两个试剂盒、软件以及定期的免费耗材。几个月后,随着性能和操作流程的不断改善, MinION的技术开始在技术相关技术杂志上崭露头角。


有媒体形容在MAP期间,MinION颠覆了基因测序应用的概念。MinION被称为口袋测序仪,只有4英寸长,大约普通U盘大小,由一个传感器芯片,专用集成电路和一个完整的单分子感应测试所需的流控系统构成。相比之前足足冰箱大小的仪器,小巧方便的MinION具有更加广泛的应用场景。更有媒体认为,MinION将颠覆基因测序,可用于病原病毒的快速鉴定,埃博拉病毒监测,环境监测,食品安全监测、抗生素抗性监测,分析癌症结构异变,单倍体基因型、胎儿DNA分析以及其他应用程序。


MinION采用新型纳米孔测序法(nanopore sequencing),平均每个纳米孔每秒可阅读90个核苷酸。但MinION的错误率也让不少人感到鸡肋,2014年早期试验阶段误差率在30%左右。Oxford Nanopore也深知MinION的瑕疵,不断对产品升级换代,控制其错误率。到了2016年最新版本的R9已经将各类型DNA测序错误率降低到了2-13%。2016年10月正式发布的R9.4再次对产品整体性能做了进一步提升。


2015年5月,第一次纳米孔传感会议召开,MinION技术用户和MAP计划参与者齐聚一堂相互交流讨论。也正是在这个时候,MinION开始走向商业化,MAP逐渐演变成纳米孔社区交流会。12月,MinION用户第一次纳米社区交流会开幕。


PromethION


1481532940458199.jpg

PromethION平板测序仪


2016年10月的美国人类遗传学大会上,公司首次公布了PromethION测序仪。而其实早前Oxford Nanopore就仿照MinION发布模式,于2015年7月启动PromethION 访问计划(PromethION Access Programme PAP)。


PromethION是一款平板式测序仪器,比iPad大一些,内含144000个纳米通道,可进行多个独立样本的测序。这款仪器维持了MinION的简单易用、软件直观和极少样品制备的特点,能够带来低成本、可扩展且长读取的测序,方便对流程灵活性有着更好要求的用户。


Oxford Nanopore还提出了一个“Run until”的概念。PromethION设备让用户能运行实验,直到获得足够量的数据,或有足够高质量的数据达到预设的实验终点。相比之下,其他分析系统都有着固定的分析时间,在运行结束时带来一批固定的数据。在这种情况下,用户不得不设计实验,以满足仪器的性能。


相反,通过利用纳米孔传感的性质和快速电子测定,用户能够指示PromethION,以监控其自身的数据输出,并寻找应用特异的结果。利用这些结果,用户可以实时地改变或优化仪器的行为,或在获悉实验完成后停止仪器。


Voltrax


long-read-sequencing-wehi-bioinformatics-seminar-tue-16-june-2015-39-638.jpg

自动化样品制备系统Voltrax


除了便携概念的测序仪器,Oxford Nanopore还在寻求其他环节的测序新体验。


2016年5月16日London Calling会议上,公司发布了一系列新产品。其中,最受关注的当属首席技术官Clive Brown的报告。与会者称是一次“改变游戏规则的”发布会,形容当时的气氛就像2007年苹果发布iPhone一样。


Clive Brown称,他们的目标是将样品制备时间缩短到10分钟。为了实现这一点,Oxford推出了自动化样品制备系统Voltrax。新产品同样延续了之前产品便携带的特点,而且是可编程的,有6-12个样品输入口。尽管这是一次性产品,但与会者还是认为,实时测序时代真的来了。


据了解,Voltrax能将原始的生物样品转化成立即可测序的形式,且无需人工干预。它能够与MinION或PromethION测序仪直接对接。2016年10月,Voltrax导航计划(VolTRAX Introduction Programme)计划宣布开始注册。


SmidgION


SMIDGION.PNG

SmidgION手机测序概念产品


同样是这次London Calling会议上,Oxford Nanopore还宣布了SmidgION计划。SmidgION是牛津纳米孔全新的概念产品,利用跟MinION相同的技术,更大的亮点是可与手机兼容。目前产品尚在开发中,如果得以实现,基因测序或可能步入手机测序时代。


与罗氏和Illumina两家相比,Oxford Nanopore显得更加年轻态。不仅仅是测序产品的生产,更多的是概念上新的突破。公司所有产品在纳米孔测序的技术上,保持便携特点,最终希望实现实时测序,极大的扩宽了基因测序应用场景。


成长的烦恼,与IIllumina多年官司战


但Oxford Nanopore的发展也并非一帆风顺,最让公司头疼的应该就是与Illumina纠缠多年的官司。


2016年2月,IIllumina同时向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和美国南加州地方法院提出诉讼,起诉Oxford Nanopore侵犯其美国专利局第8673550号和9170230号专利,这两个专利的所有权授予相关公司与机构应用与转化MSP纳米孔及相关技术。作为这两项专利的所有者,Illumina公司仅独家授权阿拉巴马大学、伯明翰研究基金会以及华盛顿大学使用该技术。,Illumina表示这项诉讼将主要针对Oxford Nanopore的MinIon与PromethIon系统。


这也并非两家公司在法庭上的第一次交手。早在2009年合作期间,两家公司展开了一场关于Oxford Nanopore核酸外切酶纳米孔测序策略商业化的诉讼。Oxford Nanopore作为败诉者放弃了在其MinIon与PromethIon系统中应用核酸外切酶纳米孔测序策略,同时也使得两家公司中止了他们的商业协议。


2016年8月, 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近日发布文件称,Illumina公司和英国Oxford Nanopore的官司已经庭外和解。纳米孔公司同意不再出口或售卖包含氨基酸序列纳米孔的产品,并销毁目前库存的产品。这一场纳米孔专利之争最终还是落下帷幕。


不过,该文件也明确表示,这些限制不会影响牛津纳米孔对CsgG的使用。


纵向领域探索,MinIon真的上了天


即便麻烦不断,牛津纳米孔也从未停止技术上的探索。在横向产品线逐渐丰富之后,牛津纳米孔开始寻求纵向领域的探索。


Oxford Nanopore一直致力于建立“互联网生物”的概念,这个想法起源于加州圣塔克鲁的一个生物信息学实验室的“互联网DNA”概念。2015年,Oxford Nanopore CTO Clive Brown在Wired的一篇文章中指出:“未来,牛津的传感设备将与云分析平台连接,可摆脱有线设备和时间地域的局限。”


互联网生物的畅想可参考2015年Yaniv Erlich的一篇论文,文章设想了一个基因组学无处不在的未来。Erlich在文中提到:“与测序传感器的集成可颠覆目前的很多设备,包括空调或者水质监测系统。”对于与健康有关的应用,他指出:“快速测序可以用于机场的传染性疾病病原体监测,并且可以为已经受到感染的乘客提供医疗援助。同样的一个便携式的音序器能够为医生提供更精确的诊断辅助。尤其对于人道主义危机场所,省去了将样品送到实验室的环节,节省了大量的时间。”


2016年7月,一台MiniON测序仪搭乘SpaceX 9号进入到国际空间站。这次Oxford Nanopore的技术真正上了天。


此次任务主要是为验证MiniON在微重力下的性能,并且为下一步探索做好准备。有人建议NASA可通过在太空中进行DNA测序来检测微生物在环境中的变化,或者人类在太空飞行中的各项身体机能反应,甚至检测到宇宙中其他DNA生物。


这次飞行任务中,国际空间站的宇航员成功利用MiniON测序仪在太空中完成了细菌、噬菌体以及啮齿目动物等从地球上带去的样本的测序任务。研究人员在地球上对MiniON在不同环境下的工作状态进行评估。此外,这台MiniON测序仪还将作为研究设备继续保留在国际空间站内,未来有可能为更多的科学研究提供支持。


Illumina在基因测序仪全球市场的统治地位无可厚非。对于Illumina而言,赛默飞,太平洋生物和QIAGEN都只是触摸到基因组学市场的边缘,并不足以对自己构成威胁。而尽管准确性一直是Oxford Nanopore挥之不去的问题,但随着研究深入,这都是极有可能解决的问题,对Illumina而言是更加直接的威胁。


Oxford Nanopore也深知Illumina是一家能打硬仗的公司,仅仅是测序技术上的突破并不一定能帮助他们在Illumina的强势统治下占有市场份额。寻求概念上的突破,不断探索实时测序的道路,这也正是牛津纳米孔的聪明之处吧。


此次的投资方包括GT医疗,中国泛亚洲基金、IP集团以及现有投资方Woodford投资。CEO Gordon Sanghera表示,本次资金将用于商务业务范围的拓展,包括亚洲地区。

如果您想对接动脉网所报道的企业,请填写表单,我们的工作人员将尽快为您服务。


注:文中如果涉及企业数据,均由受访者向分析师提供并确认。如果您有资源对接,联系报道项目,可以点击链接填写基本信息,我们将尽快与您联系。

声明:动脉网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动脉网及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转载请联系tg@vcbeat.net。

分享

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文章

企业
对接
商务
合作
用户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