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诊率不足0.1%,云卫康如何以低成本方式诊断睡眠中“隐形杀手”

作者:杨雪 2019-10-14 08:00

{{detail.short_name}} {{detail.main_page}}

{{detail.description}} {{detail.round_name}} {{detail.state_name}}

{{detail.province}}-{{detail.city}}
{{detail.setup_time}}
融资金额:{{detail.latest_event_amount}}{{detail.latest_amount_unit}}
投资方: · {{item.latest_event_tzf_name}}
企业数据由提供支持
查看

回顾健康可穿戴设备的发展之路,可以看到健康可穿戴设备正经历着从消费级到医疗级的精细化、专业化发展。健康可穿戴设备用户群体也从一开始的健身运动用户为主延伸到专业医生,它正在成为精准医疗的重要工具。

 

在现阶段,健康可穿戴设备如何获得医生认可成为当下的难题。动脉网(微信号:vcbeat)了解到成都一家名为云卫康的公司在短短半年的时间内,实现可穿戴产品覆盖100多家医院。云卫康以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HS)这一疾病为突破口,将可穿戴设备变为医生真正诊断工具。

 

云卫康是如何获得医院认可的?动脉网采访了云卫康董事长刘俊和副总经理蒲云海。

 

90%的打鼾都是属于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诊断率却不足0.1%


云卫康的创始团队是一支医疗老兵团队。云卫康董事长刘俊也是老肯医疗联合创始人,老肯医疗成立于1998年,是中国知名消毒灭菌综合服务提供商。云卫康的初始技术团队来自GE医疗。云卫康核心团队中其它成员也扎根医疗行业多年,有着丰富的行业经验。

 

多年深耕医疗行业,让云卫康团队在一开始就下定决心做一款医疗级可穿戴产品。云卫康选择首先突破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这一疾病。

 

在国际疾病分类上,睡眠障碍有88种疾病,其中65%是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这个疾病最主要的表现就是打鼾。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睡眠医学中心主任李涛平曾在采访中指出,90%的打鼾都属于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很多人会认为打鼾是睡得好、睡得沉,其实鼾声是睡眠质量不好的标志,是疾病发生的信号。

 

鼾声在我们生活中很常见,但是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HS)很多人却少有耳闻。这其实反映了我国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诊断率过低,数据显示,睡眠呼吸障碍疾病诊断率不足0.1%。

 

2019年,根据呼吸医学领域世界领先的期刊《柳叶刀杂志呼吸医学分册》(The Lancet Respiratory Medicine)报道,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患者超过9.36亿,而中国就有1.76亿。

 

9.36亿患者人数比2007年世界卫生组织估计的1亿多患病人数多了近10倍。较大的漏诊率导致了睡眠呼吸障碍综合征成为“隐形杀手”。睡眠呼吸障碍患者发生交通事故的风险是健康人的2-7倍,发生施工事故的风险是健康人的2-3倍。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不仅会影响睡眠质量,同时它还会带来诸多并发症,包括高血压、冠心病、心律失常、心力衰竭、肺动脉高压等并发症。

 

想要抓住这一“隐形杀手”,首先需要降低睡眠呼吸障碍疾病的筛查成本。

 

在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诊断上,多导睡眠图(PSG)是公认的检测OSA的黄金标准,但PSG普及程度低。

 

首先因为PSG设备较大,费用昂贵,一般来说患者预约检查需要等待较长时间。此外,PSG检查方式需要患者在医院住院睡眠时佩戴20多个电极,监测心电图、肌电图、眼动图、血氧饱和度等相关参数。对于患者来说,这样的方式有诸多不便。

 

因此,找到一种对患者睡眠干扰小,成本低,易于操作,适用于大量人群检测的筛查方法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当患者发生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时候,由于缺少空气在肺部进行交换,血氧饱和度会下降。

 

云卫康的初代产品是一款血氧监测手环。经过多年的技术积累和研发投入后,云卫康推出了第三代呼吸监测项目。云卫康目前的产品由软硬件组合而成,包括一个硬币大小的监测终端,另一个是辅助诊断软件。


图片1.jpg

云卫康产品监测终端

 

患者只需要在医院取得相关产品后,将小小的监测终端粘贴到如手腕等指定位置,就可以实现回家监测,无需在医院住一晚。患者到医院取下监测终端后,辅助诊断软件便可以立即获取数据,在本地或云端分析后给医生给出辅助诊断建议。


图片2.jpg

云卫康产品组合

 

刘俊表示:“我们的核心技术一是自主创新的反射式生命体征监测算法,二是医疗大数据应用基础,我们在OSA疾病上有很多临床研究,在数据分析与疾病匹配上有着扎实的基础研究。”

 

蒲云海告诉动脉网目前云卫康的研发团队分为三个部分,包括基础研究团队、临床应用技术团队和临床医学团队。基础研究团队负责最底层的技术开发,将光电信号转化为生理信号。临床应用技术团队主要负责数据分析,也就是做疾病模型。

 

云卫康背后还有一个很强大的医生团队,这些云卫康在发展过程中积累的一线医生资源,云卫康通过不断的产学研合作,为他们提供科研支持,转化科研成果。”

 

目前,云卫康软硬件产品都已获得CFDA认证,在推向市场仅仅半年时间内,云卫康产品已经面向100多家医院实现推广,有近40家医院提出采购计划或完成采购投入应用。 


患者与医院共赢,提高医院渗透率

 

能够获得医院较好的认可,云卫康团队认为关键在于将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结合。

 

蒲云海说道:“其实人的一生有三分之一的时间都是睡眠,睡眠这个市场是很大的。但传统的诊断方式和商业思路有很多值得商榷的地方,它的诊疗方式是你必须要医院里面去睡一觉。这就没法大规模的普及。同时对于医院来说,不得不高价买回大型的设备。这就直接导致关于睡眠的疾病,整个市场是没有商业去推动的,无论是患者教育还是学术研究也好。

 

云卫康的愿景是希望改善中国1.76亿睡眠呼吸障碍患者的筛查和诊疗现状。所以我们采用了创新的商业模式。”

 

首先在硬件成本上,云卫康以低成本的方式入院,让产品和项目广泛覆盖到医院的耳鼻喉科、体检中心、神经内科、睡眠中心等科室,降低医院科室采购成本负担。而云卫康的主要盈利来源于分析报告授权。基于该模式,医院科室能够以极高性价比的方式开展睡眠筛查业务,扩大筛查人群范围的同时不用受监测设备数量限制。

 

除了传统的临床科室,云卫康第三代产品便携灵活的特征也拓宽了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筛查场景,让以前只能在临床诊断的疾病现在在体检中心也能完成。

 

体检中心的患者流量更大,OSA筛查能够覆盖到更多的患者。此外,体检中心的患者健康意识也较强,对于健康筛查产品的接受度也更高。因此体检中心也将是云卫康的重点拓展市场。

 

第二,云卫康凭借授权分析软件与医院科室建立长期合作关系。


源于商业模式的创新,云卫康与医院科室的关系不再是“买卖关系”,而是一种长期深度合作关系。一方面,云卫康将全方位协助医院科室开展业务、进行学术研究等工作,而另一方面,医生专家也能将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和学术研究成果与云卫康进行共享。从而形成一种真正的良性循环。

 

2016年,云卫康曾获得凯泰资本2000万人民币A轮融资,目前,云卫康正在进行新一轮融资。蒲云海告诉动脉网本轮融资将主要用于市场拓展和人才扩充。


目前,云卫康正在寻求新一轮融资,有感兴趣的朋友请联系动脉网融资助手小云:DongMai_Investent

如果您想对接动脉网所报道的企业,请填写表单,我们的工作人员将尽快为您服务。


注:文中如果涉及企业数据,均由受访者向分析师提供并确认。如果您有资源对接,联系报道项目,可以点击链接填写基本信息,我们将尽快与您联系。

声明:动脉网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动脉网及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转载请联系tg@vcbeat.net。

分享

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文章

企业
对接
商务
合作
用户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