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报告】互联网医疗的进一步发展依赖于“数据连接”

作者:曾小珊 2016-10-01 08:00

{{detail.short_name}} {{detail.main_page}}

{{detail.description}} {{detail.round_name}} {{detail.state_name}}

{{detail.province}}-{{detail.city}}
{{detail.setup_time}}
融资金额:{{detail.latest_event_amount}}{{detail.latest_amount_unit}}
投资方: · {{item.latest_event_tzf_name}}
企业数据由提供支持
查看

近日,方正证券发布了一份《医改释放医疗大数据商业价值》的行业报告,该报告从大数据的角度,对目前医改所面临的问题和未来互联网医疗发展提出了建设性的观点,动脉网(公众号:vcbeat)将核心观点分为三大章节,于近日依次呈现。


互联网为整个社会所带来的新增意义主要来自两个方面:“连接”(呈现出去中介特征)和“智能”(智能算法应用在连接过程中所产生的数据,所提供的自动化输出)。


而医疗行业呈现大空间、低效率、多痛点,长尾的特征,互联网对于医疗行业的改造是具有确定性的。


互联网连接“信息”和“数据”


通过和市场的交流,大家对于到底是“互联网+医疗”还是“医疗+互联网”始终意见相左。但我们认为,核心是看清楚问题的本质。医疗行业的本质是六大要素的配置,包括:政府、医院、医生、医药、患者、医保。而互联网是通过“连接”“智能”两大工具,为产业创造新的增量市场。


从连接功能来看,我们认为互联网对于医疗行业的渗透分为两个阶段:连接“信息”和连接“数据”。只有连接了数据以后,才能真正进入智能时代。


连接“信息”:主要是通过互联网解决医疗行业的信息不对称,分为院内(医疗广告、线上平台、网络社群)和院外(医疗信息化)两个市场。


连接“数据”:主要是连接医疗行业运转过程中所产生的医疗大数据,进而对医疗六大要素资源的优化配置。


1.png

图表1:互联网连接医疗“信息”和“数据”


互联网医疗发展的第一阶段:

已解决“信息”的连接


从解决医疗行业信息不对称的角度看,互联网已经充分发挥了其连接的职能。从就诊的环节分,分为院内和院外两块。院内主要是通过信息化建设,解决院内的信息不对称;院外主要通过广告、论坛等形式解决患者和医疗机构、医生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2.png

图表2:互联网已解决“信息”的连接


■ 互联网广告是连接信息的核心盈利模式,但进入稳定期


从解决院外信息不对称的三大商业模式来看,互联网广告具备成熟的盈利模型,而其他互联网商业模式虽然能汇聚资源、获取用户流量,但盈利之路仍然坎坷。


互联网广告目前有两种模式,分别是搜索引擎推广、网站页面广告,从下图可以看到,这两种模式的盈利都进入稳定增长期,预计未来三年的复合增长率为30%左右。


3.png

图表3:未来三年百度医疗广告收入复合增长28% 


4.png

图表4:未来三年在线医疗广告收入复合增长33% 


线上平台的商业模式主要涉及自我诊断、自我用药和导诊环节,主要代表企业是春雨医生、好大夫在线等,虽然解决了用户的部分需求,但是没有真正解决用户求医问诊的需求,仍然挣扎在寻求盈利模式的阶段。


网络社群的商业模式主要代表企业是丁香园,通过满足医生诉求,成为医生的交流平台,有大量稳定的忠实用户,但是很难在用户身上实现盈利,目前也在往线下医疗机构方向伸展。


5.png

图表5:线上平台和网络社群难有成熟的盈利模式


■ 信息化投资仍具备持续增长动力


院内信息不对称的解决方案主要是院内信息化。中国的医疗信息化发展时间较短,信息化覆盖程度不够,特别是高集成度、高共享度的信息化解决方案。由于医疗信息化行业会在下文进行详细的研究,这里就不再赘述,我们认为未来中国医疗行业的信息化行业市场规模仍会持续增加,2017年会接近400亿市场规模。但会呈现以下几大特征:


量:提升。医疗信息化产品向高集成度、高共享度方向发展,子模块会增加、颗粒感更强。


价:持平或微降。由于信息化是获取数据的入口,随着数据价值逐步明确,厂商为了获取医疗大数据,愿意低价竞争。


市场集中度:提升。集成度提高、院内院外打通,形成产品技术壁垒,压缩小企业生存空间。


6.png

图表6:未来三年医疗信息化市场规模复合增长13% 


互联网医疗发展的第二阶段:

“数据”的连接刚刚起步


连接医疗大数据的目的是通过挖掘其商业价值,更加合理配置医疗六大资源要素。我们整理了医疗六大资源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发现其关系错综复杂,归纳得出两大症结:计划性利益链


1)政府计划经济思维,造成供需不匹配,产生寻租行为; 


2)基础设施(大数据、政策等)不足,各要素无法有效流动; 


3)医院和医生完全绑定,缺失市场化定价,限制供给; 基本供给(基层医疗体系) 、高端供给(专科民营体系) 


4)长期形成的利益分配机制,造成资源浪费。


7.png

图表7:医疗六大资源要素关系错综复杂


我们认为,医疗大数据真正实现互通互联,并挖掘其商业价值,是实现医疗资源优化配置的必要条件。在政策(医改)和技术(信息化、互联网化)的双轮推进下,医疗大数据的枷锁被打开,其商业价值不断被开发,真正对五大资源要素进行市场化的优化配置,打造新的商业模式和盈利模式。


如下图所示,在大数据的驱动下,我们模拟了未来医疗资源优化配置的路径,分别对各个资源要素的未来发展方向进行研究,我们认为医疗行业的供给侧改革才是真正能产生增量市场的改革方向:


医院:公立医院作为医院的主体,在取消药品加成的大背景下,将回归公益性角色,成为社会基本医疗供给平台机构。同时引入更多的社会资本进入。


医生:作为医疗行业的真正供给方,将与医院适度松绑,通过稀缺资源的市场化路径来寻找真正价值,实现医疗的供给侧改革。


患者:随着供给侧改革,患者的需求侧将被切分得更加细致,从多年对互联网的研究看,基于用户需求的研究是打造商业模式的核心。


医药:巨大的寻租空间将被压缩,药品回归治病角色。同时随着互联网化和信息化的提升,医药流通效率将大幅提升,来服务新的供需场景。


医保:对医保进行控费后,引入新的买单方来匹配市场化的供需结构,引入个人健康险是大势所趋。


8.png

图表8:医疗资源优化配置全景图,延伸两大盈利模式


随着高市场化程度的新商业模式建立,主要盈利模式将会是向药企收费和向险企收费,同时作为补充,也可向患者、医院、医生收取一部分费用。所对应的市场为三大万亿级市场。


■ 万亿级市场一:医药营销市场和流通市场


2015年药企广告投入和销售投入的市场规模超过4000亿,到2018年我们预计会超过5500亿。同时2014年医药流通行业的市场规模是1.24万亿。


9.png

图表9:2018年医药行业市场投入规模超5500亿 


10.png

图表10:2014年医药流通市场规模达1.24万亿 


■ 万亿级市场二:2020年我国商业健康险市场规模将达2万亿


我们认为,随着医疗行业的市场化程度提高,会刺激商业健康险市场的持续高速发展,预计到2020年,商业健康险市场规模将达到2万亿,成为现有医疗保障体系的有效补充。


11.png

图表11:2020年我国商业健康险市场规模将达2万亿 


■ 万亿级市场三:个人医疗卫生消费支出市场


从个人卫生费用支出总额来看,2014年已经超过1万亿,预计到2017年,个人卫生消费支出总额将会超过1.5万亿。而从人均数据来看,2014年城市人均卫生支出为3576元,农村人均卫生支出为1473元,预计到2016年,城市人均卫生支出达到为4187元,农村人均卫生支出为1875元。


研究年度人均卫生费用支出的另一大目的是在于研究互联网医疗用户ARPU值的潜在空间,一旦形成2C的稳定商业模式,巨大的流水将支撑估值的提升。


12.png

图表12:2017年个人卫生费用支出近1.5万亿


13.png

图表13:2016年城市人均卫生支出超4000元 


报告来源:方正证券

如果您想对接动脉网所报道的企业,请填写表单,我们的工作人员将尽快为您服务。


注:文中如果涉及企业数据,均由受访者向分析师提供并确认。如果您有资源对接,联系报道项目,可以点击链接填写基本信息,我们将尽快与您联系。

声明:动脉网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动脉网及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转载请联系tg@vcbeat.net。

分享

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文章

企业
对接
商务
合作
用户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