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北极光:掌舵人邓锋与他的大健康投资逻辑【投资人说】

作者:樊鑫 2020-01-10 08:00

{{detail.short_name}} {{detail.main_page}}

{{detail.description}} {{detail.round_name}} {{detail.state_name}}

{{detail.province}}-{{detail.city}}
{{detail.setup_time}}
融资金额:{{detail.latest_event_amount}}{{detail.latest_amount_unit}}
投资方: · {{item.latest_event_tzf_name}}
企业数据由提供支持
查看

2.jpg


邓锋说话很快,逻辑性很强,普通人不容易跟上。将采访的录音文件拷贝在播放器里,以0.8倍的速率播放,很多话才能回顾理解。


身材高大的邓锋,1963年出生于北京,今年56岁。他现在的身份,是一名风险投资人,是VC机构-北极光创投的创始人。目前北极光创投管理着超300亿人民币的资产总额,投出了美团、华大基因、山石网科、VIPKID等300多家知名公司,专注于TMT、先进技术和医疗健康三大领域。


创建北极光之前,邓锋的身份是一名创业者。在美国硅谷,他1997年创建了网屏公司(NetScreen),4年后公司在纳斯达克上市,2004年时公司以42亿美元的价格被收购。


身上汇聚了如此多传奇经历的邓锋,现在最大的快乐就是看项目,“和创业者聊起项目来就会很嗨。”在北极光创投现在关注的三大领域里,医疗健康主要由邓锋在带队负责。在接受动脉网专访时,邓锋分享了他对医疗健康产业的一些思考。


从中关村到硅谷,在大时代里追随变化


邓锋50岁那年,在一次家庭聚会上他用两个25岁时的心态来对自己做了一个总结。


“这两个25年,很多东西是不变的,比如对美的追求,也有变的东西,比如心态。第一个25岁时的变化是世界变大了,人变小了。我刚刚研究生毕业的时候踌躇满志,想做一番事情,世界是以我为中心的。到了50岁的时候,你会发现你可能也就是世界当中一个过客,人变小世界变大了。


但是,你人虽然变小了,你心却变大了。你的心变得更加的包容和开放,可以接受不完美的自己,也可以接受不完美的世界。”


这是邓锋内心评价自己的独白,如果要是让外界来评价,那么邓锋的人生可谓是充满了传奇。


30多年前,邓锋还在清华大学读书时,他就开始了科技创业。1998年他参加第一届清华“挑战杯”,以一个改进型的单板机图像处理加上电子数字照相机获得冠军后,他干脆在清华2号楼租了3间房,召集几个学弟,开始从中关村承接各种各样的项目。


通过创业,他挣到了第一桶金,在上世纪90年代他父母一个月工资才70多块时,他给跟着他的人开一天100块钱的工资。回溯起来,邓锋算是中关村最早的一批创业者。


后来去了美国南加州大学读计算机硕士后,邓锋又自然而然的进了硅谷,并成为华人工程师在硅谷创业的标杆式存在。1997年,邓锋在硅谷创建了NetScreen,公司成立4年即登陆纳斯达克资本市场,后在2004年被Juniper以42亿美元的价格收购。这相当于同期新浪、网易和搜狐三大门户的市值总和,这时的BAT也都还处于融资阶段。


2005年,邓锋回国了,他选择做风险投资,在他看来是“一件既有意思又有意义的事情”。拒绝了很多明星资本和公司的邀请,邓锋抱着创业的心态,创建了北极光创投,公司的第一间办公室落地在清华科技园科技大厦。


邓锋赶上了好时候。虽然此前已渡过了拓荒期的创投业,此时正在2001年以来的互联网泡沫里遭遇漫长黑夜,看不到曙光。据达晨创投董事长刘昼回忆,“2005年之前,本土创投面临着两难的问题——募资到不了位,投资无法退出,于是很多人便对这个行业产生了困惑和质疑。”


而到了2004、2005这两年,中国的创投市场在政策的利好下迎来了大规模的爆发。2004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中国证监会批复同意深圳证券交易所在主板市场内设立中小企业板块。2005年4月29日,中国证监会发布《关于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试点有关问题的通知》,宣布启动股权分置改革试点,这就是载入中国资本历史的“股改全流通”。


除了北极光创投之外,后来名噪一时的红杉中国、蓝驰创投中国等都在这一年成立,Accel Partner 和 IDG资本也在这年(时为“IDG VC”)合作成立了中国成长基金。


从工程师到创业者到企业家再到风险投资人,邓锋开启了新的身份。在风险投资人这个新身份上,他找到了极大的快乐。他对风险投资的宏观判断是,只要有变化,就有投资的机会,有大变化,便有大机会。


在他回国那年的前后,大变化来了!


从0到1,北极光的打法和战略


邓锋从不追风口。


但定位于“科技,早期,价值增加”的北极光创投,投过一次风口。


2011年,那时的风口是“团购”,各种类型的团购网站达到了上千家,业界将其称为“千团大战”。邓锋虽然也觉得团购的壁垒很低,但他从另外的维度考虑出发,还是投了一家企业,那家企业是当时排名在前三以外的“美团网”。


邓锋说,“投美团主要是看人”,王兴连续创业的情怀、深度思考的能力和企业很强的执行力,打动了他。2018年,随着美团点评的上市,北极光创投收获了约60倍的回报。


美团之外,在北极光创投长长的投资名单上,还排列着山石网科、华大基因、VIPKID、燃石医学等超过300家知名企业的投资案例。北极光是如何做到的?如何在业界留下“Profession、Decent”的口碑的?


3_副本.jpg

图为邓锋在清华大学给学生上课


做VC有个很大的痛点是,今天投的公司是好是坏,要等到若干年之后才能看出来,这也是很多基金要去赌的原因,因为如果两三年出不了成绩,LP可能就不会再给钱了。


从LP结构来看,北极光创投不用“着急”,其LP大多是长线资本,这些LP出资悉数来自包括大学捐赠基金、养老基金、基金会在内的长期机构投资人。美元机构LP能够接受长达14年甚至更久的基金期限。


基金来源,也决定了北极光创投可以“看长期、谋全局”的风格,为此,业界就有些评论说,“北极光的身上有硅谷基因”。


在打法上,北极光创投秉持的是“战略上激进,战术上保守”的打法。“当我们看中某一个领域的时候,一定要先进去。刚开始哪怕是交学费,也要先投一两个项目,做火力侦察,比如从中后期的项目跟投开始,看得更清晰之后再从资金和人两方面下重注,并逐渐走到早期。”邓锋特地解释了这个“早期”并不是一定说的是早期项目,而是大浪来临前的早期,整个领域的早期。


作为VC机构的创始人,能搭建起一支实力过硬的团队也非常重要。邓锋对此的策略是“滚雪球”。“团队成立之初,我们招年轻一点的有潜力的投资人,给他们机会,让他们慢慢的成长起来。在北极光,做投资不是只优化一个案子,而是从长期去看如何优化一个公司、一支基金。对个人也一样,团队也会长期去看如何优化自己的职业生涯,随着个人的积累,这样团队就会愈来愈好。”邓锋说,做VC需要快速的学习和进化能力,最好的学习机会是在企业家身上。“见到企业家的时候,我们一半的时间都是在向企业家学习,一起做brainstorm,哪些是我们没想到的,哪些是我们的认识盲区?”


为此,邓锋常常给团队里的同事说,不要以为坐在谈判桌的对面就高人一等,心态一定要开放,要与企业家保持平等、平视的关系,“不要见到马云就高看一等,也不要见到没有什么背景的人就低看一等,都要一视同仁。”


中国今天VC之间的竞争,某种程度上不是看谁的判断力好,而是看谁的案源好。而案源又来自人脉的积累,“北极光希望和企业家成为平等的合作伙伴,一起成长。退出之后,我们还能坐在一起喝茶聊天,互相吹吹当年是怎么一起做事的,企业家也愿意把朋友介绍给我们。”


挑起医疗健康大梁,瞄准大浪早期


在北极光创投现任的6位合伙人中,扁平化管理的架构下,每位合伙人都有各自专注的赛道,医疗健康由邓锋负责。


邓锋将其描述为一个又长又宽的赛道。在医疗健康领域,北极光创投的投资名单上列有华大基因、中信医药、燃石医学、太美医疗等企业,分布在医疗器械、生物医药、医疗服务等5个细分子行业。


据国家卫健委官网数据,2018年中国卫生总费用预计达57998.3亿元,占GDP百分比为6.4%。医疗健康一度被视为未来将超越房地产和汽车而成为中国的第一大产业。


2009年,北极光创投的身影出现在医疗健康领域。在这个领域,北极光继续延续其战略,开始了它独特的打法,“慢慢的进入这个行业,目的是往早期走。”


出手的第一个案子叫中信医药,处于产业链的下游,是一家做医药流通的企业。北极光进入的时机是中后期,跟投。据邓锋透露,虽然是抱着交学费的心态,但这第一笔投资没有落空,“进入一年后卖了,赚了3倍。”


在基因测序这个细分领域,北极光先是战略跟投了华大基因,进入到这个领域后,再开始逐渐领投早期项目,目前在这个领域共投了6个项目。如北极光创投2014年在A轮时就领投了燃石医学2000万元人民币,2019年2月,燃石医学的C轮融资已高达8.5亿人民币。


凭借这种打法,北极光创投进入了愈来愈多的细分行业,投资的项目也逐渐从产业链的下游覆盖到了上游。与此同时,滚雪球的效应也开始逐渐凸显,团队愈来愈成熟,品牌口碑愈来愈好,案源也愈来愈丰富。就在2019年的最后一天,北极光投资的泽璟制药获证监会同意在科创板IPO注册。


图表模板.jpg

数据来源:北极光创投


不过,除了打法,邓锋更看重的是前瞻性的思维,“往前看未来5年到10年,在大浪来临前的早期进入。医疗健康是中国未来20年—30年都会发生很大变革的行业,未来百亿美金的企业,可能很多来自生命科学,健康医疗领域,包括生物制药,医疗设备,诊断,服务,数据医疗等所有方面都在加速往前走。”


以下为动脉网与邓锋的对话

QA

谈风险投资与或然率


动脉网:业界常说,风险投资像赌博,您怎么看?


邓锋:某种程度上,确实像赌博,它们都是一个或然率问题。没有谁能够保证这公司一定会做成,因为有太多不确定的因素。

我觉得不一样的地方一是风险投资更靠积累,比如赌博中的轮盘赌完全就不靠积累,下一次与上一次没有什么太大关系,入局时间长短不同的人或然率也一样。但是风险投资是有积累的,比如经验,看人看多了,就更容易判断出一个人是什么类型;行业看多了,你就知道这个行业发展周期是什么样子的。二是赌博是读完就马上看结果,但风险投资是个长期的事情,投完了还可以做价值增加。


谈颠覆


动脉网:你觉得在医疗健康行业颠覆会以什么样的方式发生?


邓锋:我觉得不太可能以迅雷不及掩耳的方式发生,但这个产业随着时间的累积会产生巨大的变化。颠覆式的创新会来自于跨界,因为知识的融合,带来了成本的降低,效率的提高,在我看来都是一种颠覆。


谈优秀创业者的特质


动脉网:你见过的优秀创业者有哪些共同特质?


邓锋:在价值观层面首先有超越财务回报的理想;其次有发自内心的随着企业成长而增大的责任感。刚开始他是对自己负责,慢慢变成对员工负责,对投资人负责,对客户负责,随着责任感增大,也使他能够去坚持。第三个是胸怀,有胸怀他才能够聚人,才可以把好东西给别人分享,把坏的给自己,在企业里像个大哥一样的角色。


我觉得以上这三点是优秀企业家所共有的。 当然优秀的创业者还有快速学习的能力和深厚的经验。


谈未来10年医疗产业的图景


动脉网:作为投资人,您看到的10年后医疗健康产业的图景是什么?


邓锋:对未来我是很乐观的。站在中国的角度来看,医疗健康在GDP占的百分比会继续高速增加,中国创新的产品会愈来愈多,中国的医疗改革会有进步。

 

十年后,人口老龄化肯定是巨大的问题。蕴藏着很大的机会,我们也一直在关注,但是在老龄经济或者银发经济里,有什么东西是轻资产或者重资产,现在不是很清晰。


中国医疗出海肯定是个大趋势,会有愈来愈多的企业在国际上具有竞争力,整合也会发生。在医药领域中国会出现若干个像百济一样百亿美金的大公司。


谈时代机遇与个人命运


动脉网:您怎样看待时代机遇与个人命运这样的话题?


邓锋:我是1963年出生的.网上有一篇文章说1963-1972年出生的人是中国社会最幸运的人,我是认可这一点的。原因在于这代人经历的变化特别大,从农业社会变成工业社会变成信息社会再到智能社会,经历了如此大的时代变革。


所有的创业和投资都来自于变化,在一个稳定的社会里很难有大的机会。从这个角度讲,我们这代人经历了一个十足的大时代。

如果您想对接动脉网所报道的企业,请填写表单,我们的工作人员将尽快为您服务。


注:文中如果涉及企业数据,均由受访者向分析师提供并确认。如果您有资源对接,联系报道项目,可以点击链接填写基本信息,我们将尽快与您联系。

声明:动脉网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动脉网及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转载请联系tg@vcbeat.net。

分享

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文章

企业
对接
商务
合作
用户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