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医疗流量激增,医院应该如何应对

作者:杨雪 2020-03-27 08:00

{{detail.short_name}} {{detail.main_page}}

{{detail.description}} {{detail.round_name}} {{detail.state_name}}

{{detail.province}}-{{detail.city}}
{{detail.setup_time}}
融资金额:{{detail.latest_event_amount}}{{detail.latest_amount_unit}}
投资方: · {{item.latest_event_tzf_name}}
企业数据由提供支持
查看

2020年初始,忽然爆发的新冠疫情给在线问诊带来暴增的流量。此前一直曲折前进的互联网医院,在疫情的催化下,行业普及度和大众认知度大幅提升。

 

国家卫健委统计的数据显示,委属委管医院互联网诊疗接诊量比去年同期增加了17倍。全国范围内,多家医院紧急上线了互联网医院。

 

作为全科机器人医生服务的提供者,在过去的2019年,左手医生产品及解决方案上线了近100家医院。而在疫情期间,短短三周时间内,左手医生抗疫相关产品就快速上线140多家医院。

 

在医院面临互联网流量暴增时,左手医生利用其开放平台,通过智能自诊、智能导诊、智能预问诊、智能问药、智能问答以及用药管家、智能疾病管理等功能,助力医院提高互联网诊疗效率,缓解医疗资源不足的压力。疫情期间,左手医生研发推出了肺炎筛查、预问诊、新冠肺炎监测管理系统、新冠肺炎智能随访系统等疫情防控产品,基于AI实现科技抗疫。

 

国内疫情渐渐退散,社会正在慢慢恢复元气。经历了巨大互联网流量涌入的医院,将加速完成数字化变革。左手医生希望在医院数字化改革中成为技术驱动力,依托于AI、大数据、语义学习、人机交互等技术,围绕医疗生态体系,服务于医疗机构、患者的诊疗全流程,帮助医院实现面向患者的“智慧服务”。

 

从2C到2B2C,服务于医疗核心

 

从2010年后开始,移动医疗概念开始兴起。2015年以来,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等新一代数字化技术发展席卷全球,重塑了行业需求,为医疗卫生行业发展注入新动力。

 

2015年,前百度 NLP知识挖掘方向负责人、知识图谱专家张超创立了左手医生。左手医生团队包括前百度的多位自然语言处理专家、数据挖掘科学家,北大医学部的临床、公共卫生、药学等领域的专业人才。经过两年的研发积累,利用自然语言处理、知识图谱、信息抽取等技术,学习人民卫生出版社权威知识库,基于近60家三甲医院累计的千万人次脱敏数据、千万篇医学问答数据及医学科普文章、每天数十万人次产品使用的反馈数据等,张超及其团队开发了具备“知识图谱+推理逻辑”能力的机器人医生——左手医生。

 

左手医生最初定位是面向C端。但是在推广中,张超发现直接面向C端,产品推广遇到挑战,因为满足大众的医疗需求无法绕开医院、药店等B端行业客户。“大众获取医疗服务和信息的主要入口依然是医院。从情感上讲,人们更加容易相信一位医生,而不是一个机器人。直接面向C端,我们在获客上遇到不小的挑战。”

 

是继续坚持面向C端,还是转型走其它道路?张超说,团队为此整整思考了半年。医院是患者集中度最高的地方,而提供服务的核心离不开医生。在2018年下半年,张超团队决定转型走2B2C的道路。

 

张超表示,“从直接2C转为2B2C,这给我们带来两个改变,一个是获客方式,通过赋能B端,我们的获客方式从面对分散的C端市场,变成把机器人医生交给医院、移动医疗公司、药店等行业用户使用,最后集中触达C端用户。”

 

从诊前管理到全程智慧患者服务

 

从直接2C到2B2C,给左手医生带来的另一大改变就是产品。此前,左手医生瞄准的是患者在诊前的自诊自测环节。面向B端转舵之后,如何重新找到风向,既不能放弃此前在患者端积累的优势,又能切入智慧医院建设的核心需求?

 

张超告诉动脉网,在国家卫健委出台的《关于印发医院智慧服务分级评估标准体系(试行)的通知》中,指出智慧医院建设主要包括三大领域——面向医务人员的“智慧医疗”、面向患者的“智慧服务”、面向医院管理的“智慧管理”。基于市场模式的转型,左手医生选择的方向即是面向患者的“智慧服务”。

 

在诊前环节,左手医生已经积累了较为成熟的产品。左手医生覆盖了医院35个科室共6000多种常见病,具备智能自诊、智能导诊、智能预问诊、智能问药和智能问答五大功能,以及用药管家、智能疾病管理两大解决方案。分导诊准确率达到95%以上,自动生成的电子病历二次改动率低于10%。

 

“我们把此前直接面向C端的自诊自测产品升级为服务医生的预问诊产品。医院接入左手医生开放平台后,机器人医生可以通过系统的多轮对话,采集到患者的基本病情信息,自动整理成电子病历,推送给真实医生,从而提高诊疗效率。”

 

“在诊前,左手医生主要帮助医院提升效率。但我们发现,智慧患者管理,如何链接诊后这一目前与医院脱节的场景,也很重要。”

 

随之而来的考验则是,三甲医院作为我国医疗体系中的中心,在供给端拥有大量的核心资源,在需求端也较为饱和。左手医生考虑的是如何在医院的弱需求中挖掘出与患者强关联的场景。

 

左手医生的答案是以用药管家和疾病管理切入诊后市场。张超认为,肿瘤、自身免疫等疾病的新特药,以及需要长期服药的慢病,对于用药管理存在很大需求。由于大量复杂的药物和医生会更新处方,而慢病患者又以老年人居多,导致他们往往会服用重复的药物或者没有正确遵照医嘱服用药物,这些都导致一些用药安全隐患。左手医生通过与医院、药店等建立合作,在处方单上印制二维码,为患者线上提供便捷的用药指导。

 

对于三甲医院医生来说,左手医生则是用慢病管理方式收集患者用药信息,赋能医生科研,帮助医生更好管理患者,提高医院的渗透率。

 

在专病管理的病种选择上,左手医生没有选择进入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等已经非常拥挤的赛道,而是选择自免性疾病、肿瘤等患者获益更为明显的专科病种。以痛风为例,一旦通风发作,患者就会疼痛难忍,所以患者在专病管理方面的依从性会更高。

 

转型2B2C路线以来,左手医生开放平台已和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武汉市中心医院、重庆大坪医院、山东大学齐鲁儿童医院、同煤集团总医院、湖南省儿童医院、深圳市龙岗中心医院等超过100家三甲医院达成合作。

 

从关注效率到优化资源分配,做真正的医疗大脑

 

接下来,左手医生还将覆盖更多的医院,但在提高医院渗透率上,左手医生的策略并不是简单地复制现有模式,而是要将产品深度契合于医院需求。

 

在张超看来,因为中国医疗体系的复杂性,产品想要落地到医院,关键在于三点,首先是产品需要深度契合医院诉求;第二是让医院感受到企业本身的优势;第三是体现企业自身的执行力。

 

张超举例,在此次新冠疫情中,左手医生在1月21号上线了新冠肺炎智能筛查系统。此后这个系统陆续完善并在武汉同济医院、南京鼓楼医院、武汉市中心医院等全国100多家知名医院上线。

 

不同层级医院对同样产品,可能会有不同诉求。张超表示,“针对治愈出院患者的院后管理,我们与武汉同济医院展开合作,开发了新冠肺炎智能随访系统。作为一家全国知名三甲医院,武汉同济医院的诉求在于在更长时间范围了解出院患者的生存情况和生存质量,更希望能服务于临床科研。之后,武汉科技大学医院主动找我们寻求合作。该医院是一家具有区域影响力的二级医院,他们主要诉求是促进区域出院患者的康复管理。”

 

从更长远的角度来看,处于疫情风暴中心的医疗卫生产业,正在被疫情悄然重塑。对于智慧医疗来说,疫情期间,大量的问诊需求集中到互联网医院,此前需要引导和培育的用户行为,呈现爆发式增长。国家医保局、国家卫健委联合发文明确将互联网医疗纳入医保。

 

张超认为,政策红利首先惠及的是公立医院自建互联网医院平台,将加速医院将线下业务延伸到线上。当在线上问诊时,医生仍需要耗费大量时间了解患者基本信息。这样的前置性、重复的工作完全可以交给机器人医院去做。这也正是左手医生的重要机遇所在。

 

谈及未来规划,张超认为左手医生的天花板不只是在助力医生提高效率,接下来,左手医生将帮助医院从提高诊前效率升级到优化资源配置,将提高诊后效率升级到改善患者康复质量。

如果您想对接动脉网所报道的企业,请填写表单,我们的工作人员将尽快为您服务。


注:文中如果涉及企业数据,均由受访者向分析师提供并确认。如果您有资源对接,联系报道项目,可以点击链接填写基本信息,我们将尽快与您联系。

声明:动脉网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动脉网及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转载请联系tg@vcbeat.net。

分享

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文章

企业
对接
商务
合作
用户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