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儿童随访市场,千合医疗0推广费用,5个月深度合作10家顶级医疗机构

作者:罗美 2018-09-25 08:00

{{detail.short_name}} {{detail.main_page}}

{{detail.description}} {{detail.round_name}} {{detail.state_name}}

{{detail.province}}-{{detail.city}}
{{detail.setup_time}}
融资金额:{{detail.latest_event_amount}}{{detail.latest_amount_unit}}
投资方: · {{item.latest_event_tzf_name}}
企业数据由提供支持
查看

儿童医疗市场,近年来已获得很多的创业者和投资人的关注。他们有的做儿科诊所、有的做儿童随访市场。


在儿童随访市场,有一家名叫千合医疗,它是目前唯一一家可以大规模切入儿科公立医疗体系、广泛对接医院HIS系统,并与院内医疗服务流程深度融合的诊后管理服务方案提供商,诊后管理已经成为医疗全流程管理的核心环节,为治疗期和康复期儿童提供完善的诊后服务。


自2017年9月上线以来,已签约10家医院,另有17家潜在签约医院,平台拥有10000余名患者用户、注册医生近500人,平台咨询人数达200+人/周。


由此,动脉网(微信号:vcbeat)专访了千合医疗创始人何玲颖和前阿里巴巴数据专家刘磊,进一步发掘千合医疗如何立足于诊后随访市场。


千合医疗瞄准儿童随访是一个空白市场


在采访中,何玲颖告诉记者,长期以来,康复随访环节一直是诊疗环节中尚未完善的部分,各院医生也做过诸多尝试,主要方式包括上门寻访、电话回访、Email等形式与患者建立院外链接,但受场景、情绪等多方因素影响,效果和效率都很差。


而对于患者来说,定期去医院复查、开药需要花费较多的时间和精力。虽然这样的复诊可能医生几分钟就能看完,但由于医生每天巨大的门诊量,没有足够多的时间和精力再给复诊病人诊疗。


张老师_副本.jpg

图为千合医疗团队向张金哲院士汇报实景图


因此,医生很希望有一款产品帮助他们做随访,尤其是在儿科领域。拿北京儿童医院的张金哲院士来说,他现已97岁高龄,仍坚持在临床一线,行医40余年间救助过很多患者,但后来这些患者都消失了,康复如何,有没有复发?有没有并发症,他一无所知。这种情节就像自己的孩子遗失了一样,无形中成为他一生的牵挂。


为此,她希望创立一个高效便捷的康复随访工具,也就是千合医疗的雏形。她认为康复随访市场并非简单的随诊市场,而是一个诊后市场,包括随诊复诊及诊后康复的过程。


目前国内儿童医学资源极度稀缺,到医院复诊对患者和医疗资源都造成负担。根据卫计委公布的数据显示:患者在医院的花费和院外康复的花费比例为1:1。但国内系统化、商业化的诊后市场却是个空白。诊后市场需求迫切,但医院单方面并不足以把触角延伸至院外康复中,迫切需要一个连接院内诊疗和院外康复环节的桥梁。


孵化成长于北京儿童医院,是北儿数十年诊后管理经验的产品转化


何玲颖的另一个身份是北京儿童医院集团骨干,曾任同仁医院产业集团副总经理、昆明同仁医院副院长,拥有丰富的医疗经验,深度理解诊后康复管理。


因为何玲颖的关系,所以千合医疗的诞生雏形是在北京儿童医院内,产品最先从随访需求强烈的重病慢病科室切入。在北儿,儿科的重大疾病集中度非常之高,在北京儿童医院接待的门诊和住院患儿中,外地患者分別占60%和70%;全国将近一半的血液病儿童患者、1/3的肿瘤儿童患者在北京儿童医院就诊,因此千合医疗在北京儿童医院即可覆盖大量的儿童重慢病患者。


同时,北京儿童医院医联体还有21家合作单位,千合医疗也与这医联体系内签订了合作关系。


但是光有医疗资源远远不够,千合医疗还需寻求技术层面的支持,组建一个完整的团队。去年8月,前阿里巴巴数据专家刘磊作为患儿家长带孩子就诊于北京儿童医院,此次诊疗过程结识何玲颖。当时刘磊本在找寻新项目,与她的初步沟通发现千合医疗的愿景和前瞻度很好,自身的技术力量恰能弥补企业的短板,故两人一拍即合,决定合作。


目前千合的团队共计17人,涉及技术研发、管理、商务拓展、商业保险等领域。何玲颖具有医疗行业人脉及医疗管理经验,主要负责医疗领域管理工作;刘磊作为联合创始人,拥有丰富创业经验,前阿里巴巴数据专家,主要负责互联网及产品运营工作;现华保乐群医疗创始人姚广,具有多年大型保险公司经验,担任千合医疗商业保险顾问。


智能跟踪模式数据库,打通公立医院系统壁垒,零成本拓展


随访_副本.jpg


自此,在北儿专家们数十年的宝贵经验基础之上,千合医疗正式从北京儿童医院内部孵化成公司。在成立之前,他们团队历时3年做项目调研,建立起广泛覆盖儿科2785种疾病的医疗跟踪智能模型数据库,该数据库设计通用医疗跟踪指标167项,专病医疗跟踪指标409395项,平均每种儿科疾病跟踪指标147项。截至目前,千合医疗的“超级随访”APP投入临床使用2年,已服务患者5000余名,得到了医院与患儿家长的一致好评。


细节处理上,“超级随访”APP贴近诊疗环节实际需求,视频复诊功能在医生端嵌入美白效果,患者端采用原生色彩画质,保证疾病信息准确传达;支持医疗单据人工智能读取,提高复诊便捷性;将医生的专业性术语用漫画、语音、视频讲座等方式进行信息传递,患者易于接受。


与市场上其他做随访的产品相比,何玲颖表示千合医疗的核心竞争力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打通医院HIS系统,有效实现信息资源双向沟通,完成信息资源整合。医院的数据是患者的院内数据,而“超级随访”APP是收集大量的院外数据,并把数据传回医院作为患者信息的补充,两个系统对接之后医生能够掌握患者全部医疗数据。复诊的医生不论在何处都可以掌握患者的诊疗信息,包括患者在家的服药依从性、临床症状等均可通过系统了解,这样就完成整个院内诊疗院外康复的信息闭环。同时,系统可提前安排好慢病患者出院后2至5年的康复随访计划,并按计划督促患者在院外有效实施,评估其康复效果,完成院外医患间的双向沟通。


第二,零成本的团队商务拓展,已签约10家医院,待签17家医院。一直以来,千合医疗定位于助力医院,切进并融合大型公立医院,协助医院进行改革和整合管理,为医院提供一整套成长方案。合作的过程中,联合医疗机构将服务半径扩大至院外,对现有医疗服务进行改善,同时挖掘更多更好的增值服务来为医院创收,平台按比例收取一定信息服务费,达到医院与平台的双赢。各大医疗机构对此运营模式给予广泛认可,此为千合医疗进一步实现商务拓展的有利条件。


第三,建立细分市场中唯一打通远程诊断及电子处方模式。电子处方从院内HIS系统里开,与院外的互联网医院不同,不需要互联网医院的资质。患者通过该平台买药付款,药品物流配送,后续再做康复随访。


第四,依托有效的术后随访服务体系,开展保险定制化服务。根据场景做费率精算,设计保险产品,提高医院的毛利率。目前千合医疗与小雨伞保险公司合作,基于患者医疗大数据,提供诊后管理构筑场景,协助产品设计。每家医院采用定制化的产品,提供不同的手术包,设计不同的保险产品。这是作为手术服务包嵌入医疗服务环节,不是直接给医院或医生推销保险,公司现已接洽泰康保险。


第五,C端患者管理、知识分享、第三方海外就医等患者运营模式持续挖掘中。目前公司已经尝试了捐随访小课堂活动,未来将收取一定的费用。将其作为知识变现的一种途径。


2020年拓展200家医院,TO B和TO C实现盈利


在何玲颖看来,其实所有疾病都需要康复,只是不同疾病康复周期有长短的差异,但现有医疗资源匮乏,康复随访的覆盖面还不够完善。基于此现状,未来千合医疗的发展方向将重点放在康复随访的普及面上,拟建立全国性儿童就诊网络体系,达到各级医院信息数据共享。


同时,建立每个孩子的健康医疗档案,进一步将儿童成长过程的诊疗信息带到成人医院,完成每个孩子儿童期至成人期的诊疗信息无缝连接。截至目前,千合医疗自2017年9月上线以来,注册患者10000余名,注册医生500余名,平台咨询人数达200+人/周,已签约医院10家,储备待签医院17家。


未来,“我们希望2020年拓展200家医院,实现B端和C端的盈利。”何玲颖坦言,并深度探寻变现方式。


比如说,在TO B业务方面,今年建立围绕“商保融合”与“增值收费”的商业模式并尝试单点盈利,明年在大型医疗体系内实现商业模式盈利复制,在一个医疗体系内形成垄断地位,拓展1-2条新的大型医疗体系服务。


在TO C业务方面,优化C端流程与使用体验,围绕1-2家C端合作商进行盈利合作。比如更多的增加付费模式。


其他方面主要是围绕诊后数据进行大数据/AI初步探索,利用诊所数据辅助B端商业化运作,参与医院科研、商保深度定制产品。


做好儿童诊后市场,是千合医疗一直以来坚持的长远规划的首要策略。此前已经获得了数百万的融资,目前正在进行A轮融资。

如果您想对接动脉网所报道的企业,请填写表单,我们的工作人员将尽快为您服务。


注:文中如果涉及企业数据,均由受访者向分析师提供并确认。如果您有资源对接,联系报道项目,可以点击链接填写基本信息,我们将尽快与您联系。

声明:动脉网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动脉网及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转载请联系tg@vcbeat.net。

分享

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文章

企业
对接
商务
合作
用户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