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发浪潮驱动养老产业升级,国际机构如何更好落地中国?

作者:动脉网 2020-04-27 08:00

{{detail.short_name}} {{detail.main_page}}

{{detail.description}} {{detail.round_name}} {{detail.state_name}}

{{detail.province}}-{{detail.city}}
{{detail.setup_time}}
融资金额:{{detail.latest_event_amount}}{{detail.latest_amount_unit}}
投资方: · {{item.latest_event_tzf_name}}
企业数据由提供支持
查看

近日,由加拿大亚太基金会(APF Canada)发布的《中国老年护理报告》(简称《报告》)中指出,中国正面临人口老龄化挑战,给养老产业带来巨大市场空间。加拿大亚太基金会是一家独立非政府研究机构,致力于研究加拿大与亚洲地区关系,促进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对话、交流,也对加拿大企业在亚太展提供指导建议。

 

《报告》中有一组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达2.4亿,约占人口的17%,预计这个数字还将增长,到2050年老年人将达到中国人口的35%。随着社会加速老龄化加剧,慢性疾病的患病人数也在不断攀升,为医疗系统带来很大压力。

 

为应对巨大的健康养老需求,中国监管层近年来在政策上推出一系列组合拳,不断减少民营医疗经济的阻碍,鼓励社会参与,满足多层次、多样化的老年健康服务需求。但由于起步较晚,现有的老年健康相关制度、标准、规范还未完善,服务机构的数量与质量丞待提升。

 

面对“银发浪潮”的滚滚而来,中国如何更好实现健康的老龄化发展?《报告》认为,引进国际高品质养老服务或将成为新突破点,加拿大亚太基金会例举了智能护理服务商Buurtzorg、轻资产护理企业NICHII GAKKAN及健康管理机构加拿大健康管理中心【简称(CWI)】三个在华发展的典型案例,给试图进入中国养老市场的企业以参考。


 image.png


瞄准银发经济,国外巨头机构争相入华布局

 

在中国未富先老的社会背景下,传统家庭养老普遍照料能力不足,也缺乏专业机构养老服务的供给。在健康养老服务上,不管是标准还是规范,国外已相对比较成熟,中国广阔的发展前景吸引了不少来自国外的投资者。

 

例如,美国最大的两家养老机构ortress和Watermark(水印社区)都先后进入中国市场。法国最大养老公司ORPEA(欧葆庭)也于2016年在南京开设了一家有140张护理床位和111个房间的高端养老院,为80岁以上的富裕人群提供全天候的护理和医疗服务。

 

尽管有如此多健康养老项目的尝试,但毕竟国情不同,大众仍倾向于居家养老模式,高端的机构养老服务难以普及。项目盈利性也是大家最关注的问题,对于高端养老机构而言,主要看床位入住率是否能够覆盖前期投入成本与运营成本,而前述企业将重资产建立养老院的商业模式搬到中国市场后,由于低入住率,到目前为止并没有明显的盈利机会。

 

这到底是哪里出现了问题?实际上,对于有着先进护理模式的国际企业来说,都把失能老人的照护和医疗服务看作刚性需求,标准化高质量的护理服务必定伴随着较高的收费,但中国医保在长期照护方面的尝试还处于初期阶段,这也是高端养老机构在中国仅能覆盖少部分老人的原因。

 

不过从长远来看,中国日益增长的老年人健康管理、康复等服务需求,仍然还是一片蓝海市场。相比前述高端养老机构的门可罗雀,一些主张“健康管理+养老”的国际机构成功突破在华发展瓶颈,找到了服务能力的拓展和价值的最大化变现。

 

结合本土实际,三大外企在华发展势头正盛


加拿大亚太基金会在《报告》中提到,医养结合在中国养老市场具有一定的发展空间,并列举了三个以不同的护理及健康管理模式在华发展的典型案例。

 

1.Buurtzorg:家庭护理和智能护理中的机会:

 

第一个典型案例来自荷兰的Buurtzorg公司,在进入中国后,以依托于智能技术的高级护理开拓市场,备受养老服务行业关注。

 

Buurtzorg拥有10,000名员工,在荷兰和全球(包括中国,日本)提供社区护理服务。Buurtzorg的服务团队由10到12名护士组成的小型团队组成,护士在服务过程中拥有自主权,可以根据当地居民的需求对应调整服务模式,并非生搬硬套。这些护士主要充当健康管理师,强调预防保健的重要性。

 

在智能护理方面,Buurtzorg依靠OMAHA IT护士平台,进行健康管理档案的记录与分析,并通过平台对患者需求和健康干预结果的进行评估,让科技与服务相结合。目前,Buurtzorg不断与中国本土公司合作,已经为上海、苏州和青岛等城市的老年人提供这种社区服务。

 

2.NICHII GAKKAN:轻资产护理服务运营

 

在日本的高级养老护理服务提供者中,经营400家高级护理机构和1300个高级护理服务站的Nichii Gakkan落地中国后颇受欢迎,该公司为全球大约135,000名老年人提供护理服务。 

Nichii Gakkan于2014年首次进入中国市场,凭借其丰富的经验和资源,与中国家政公司组建合资企业开展业务合作,主要以轻资产模式提供家庭护理服务和护理人员培训。

 

在中国,养老院、护理站等机构的发展尚处于早期,在为老年人提供护理服务方面普遍缺乏经验,工作人员不具备专业技能,无法提供高质量、标准化的护理服务。基于此,Nichii Gakkan通过提供高质量的护理服务赢得了市场信任,从不断增长的需求中受益。

 

3. 加拿大健康管理中心(CWI):重塑中国慢性病管理模式

 

成立于1996年的加拿大健康管理中心(CWI),是北美排名第一的慢病预防机构,在健康管理系统上有独树一帜的经验,也从中国养老服务市场的空白中发现了新机会。 

CWI打造了覆盖全生命周期的系统性生活方式医学服务模式,实现养老服务“全龄覆盖”。依托先进的医学健身设施以及专业的团队,从运动、营养、心理、睡眠和健康素养五个维度,对包含健康人群、亚健康人群及慢性病患者的全人群定制个性化锻炼计划,进行个性化持续干预与管理,以达到最优效果。


在过去的20余年,CWI已为加拿大政府节省数亿加元的医疗卫生支出,通过为数百万各色人群提供服务,积累大量健康管理经验。2015年,CWI与中国山东的一家三级中医院合作,在日照市建立了中国第一家健康管理中心,为中国市场带来全新的健康管理理念,让该医院升级成国际化医疗健康机构。


2018年,CWI又和国内健康科技公司妙健康成立合资子公司——加拿大健康管理中心(中国)【简称CWI(中国)】,进一步加强在中国落地的战略布局,共同打造的AIoT健康管理模式,培育国际标准的服务能力,持续扩大在华业务覆盖范围。

 

拓宽服务边界,CWI模式破圈大健康产业


任何舶来品到了中国基本都会本地化创新,顺着时间线来看,CWI模式这两年能够顺利在中国落地的关键,在于和妙健康联手进行了各种跨界合作,也衍生了“CWI(中国)+”的多种模式。加拿大亚太基金会在《报告》中指出,中国政府对这种发展模式高度赞誉。

 

自2015年创立至今,妙健康一直致力于通过互联网、大数据、AIoT等数字化技术,引导大众从“重治疗”向“重预防”的健康观念转变。借助构建精准的健康管理平台,打通各种健康监测设备的数据连接,实现多维度健康数据跟踪能力,还用游戏化运营手段激发用户主动去管理健康。

 

在做好线上场景并积累了大量用户后,妙健康结合CWI线下健康管理中心的经验,打造出“线上+线下”的全场景智能健康干预解决方案。CWI(中国)既拥有妙健康的线上管理能力,也拥有数字化重构过的线下健康管理,全面进化成集健康养老、慢病管理、康复训练、保险保障、医药服务等复合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机构,借助闭环模式向更多领域拓展。

 

过去两年来,CWI(中国)已衍生出与医院、地产、智慧健康城市及保险等多行业的跨界合作,如最早与湖北十堰太和医院打造中加国际健康管理中心,又与绿地地产合作建立杭州湾康养小镇,以及与合肥、邢台共同建设智慧健康城市等多个案例,都不断验证着CWI在中国的落地模式已经发展地相当成熟。

 

值得一提的是,2020年1月16日、1月17日,太平洋保险·加拿大健康管理中心在杭州、郑州两地先后开业。这一动作标志CWI(中国)模式与保险的深度融合,基于AIoT的全场景智能健康干预解决方案,可以在线上和线下帮助保险客户实现健康管理、风险保障、协同就医等多维度健康需求,参与进保前、保中、保后全链条服务中。

 

这类“健康管理+保险”模式的诞生,预示着保险机构已经由投保向“保前保后”链条的延伸,也为健康险如何结合健康管理发展提供了新思路。在中国,60岁以上带病老人几乎无法购买保险,健康风险只能由自己承担。而老年慢病患者通过CWI(中国)的健康评估和慢病管理服务后,可以得到定制化的保险方案,从而降低医疗费用支出。

 

CWI全球CEO Carrie女士曾表示,加拿大65岁以上老人占比是中国的2到3倍,而在CWI接受干预并付费的大部分都是老年人,且黏性很高。全球都处于慢性病井喷的趋势,尽管中国市场的运作方式与加拿大市场截然不同,但仍提供了其他任何国家都无法比拟的巨大机遇,未来CWI和妙健康计划携手在中国开出100家新的健康管理中心。

 

《报告》也强调,在促进健康养老产业发展上,中国多重政策礼包和市场红利为国外企业的进入备好了敲门砖,但在中国寻找可靠的合作伙伴通常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机构养老在华发展,任重而道远,CWI(中国)的模式或许能为后进者提供一些参考与借鉴。

如果您想对接动脉网所报道的企业,请填写表单,我们的工作人员将尽快为您服务。


注:文中如果涉及企业数据,均由受访者向分析师提供并确认。如果您有资源对接,联系报道项目,可以点击链接填写基本信息,我们将尽快与您联系。

声明:动脉网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动脉网及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转载请联系tg@vcbeat.net。

分享

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文章

企业
对接
商务
合作
用户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