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的选择是诊后

作者:动脉网 2015-08-05 10:54

{{detail.short_name}} {{detail.main_page}}

{{detail.description}} {{detail.round_name}} {{detail.state_name}}

{{detail.province}}-{{detail.city}}
{{detail.setup_time}}
融资金额:{{detail.latest_event_amount}}{{detail.latest_amount_unit}}
投资方: · {{item.latest_event_tzf_name}}
企业数据由提供支持
查看

近期,麦豆随访、贴心医生和易随诊等多家聚焦于随诊/随访的移动医疗创业公司相继宣布获得A轮融资,成为业内一道抢眼风景。

无论是随诊/随访还是叫什么别的名字,都有一个更准确的概念——诊后领域。事实上,资本市场的这一轮选择,或许意味着主打诊前轻问诊的模式已渐渐失宠,而看上去更难做、却牢固锁定需求的在线诊后市场得到了更大的重视。

诊后市场正逐步升温

最近,在动脉网上看到的一组消息引起了笔者的注意,大致有这么几条——

◆麦豆随访宣布,在公司成立一周年之际完成一千万美金的A轮融资,由中投中财基金领先投资。麦豆随访自2014年11月上线以来已经累积了逾6000名医生用户,定位于服务医生、提高医生工作效率。

◆中康尚德(北京)有限公司宣布将获一千万美金的融资。该公司的主要产品是一款基于垂直社交的健康管理服务手机APP——“贴心医生”,是医生的随访随诊工具。

◆易随诊,一个肿瘤移动随访云平台获2000万元A轮融资。目前据有关人士爆料,该平台已注册患者达数万、医生1万多、每日活跃医生数逾千名。易随诊只专注肿瘤垂直细分领域,为医院、医生和患者三方提供随诊服务。

这些消息虽然比较分散,但聚合起来传达的信息却比较明显——随诊/随访/诊后等发生在医生和患者完成在线下的诊疗环节之后的行为及需求成为移动医疗行业投资者重点关注的领域。

其实,无论是随诊/随访还是后诊疗等等概念,都有一个更贴切也更准确的划分——诊后市场。在这个市场中,既有专门为医生提供诊后科学工具的,也有主打链接医患的诊后咨询需求、同时也提供随访等科研功能的。提炼一下来看,这些创业项目的共同特点在于:利用移动互联网科技为医生和患者搭建诊后、院后的医患沟通平台,帮助医生积累目标患者群体,持续收集临床数据,帮助患者以更便利的方式获取持续的诊后服务。

目前在业内名声渐响的杏仁医生和一呼医生也主打诊后市场,这两家企业都是由成熟的创业者所创立的,区别或在于一家的创始人是医学背景,另一家的创始人是互联网背景。两家企业的努力很大程度上推动了诊后这个概念的升温和普及,起到了很大的启蒙作用。而公开数据显示,杏仁医生已经有数万名注册医生,而一呼医生的注册医生达到了10万级别。

“医疗界的Uber”给我们什么启示?

事实上,诊后市场和诊前/轻问诊领域虽然是诊疗中的不同环节,但两者其实存在的竞争关系大于竞合关系——目前,围绕着远程医疗或者说互联网医疗究竟应该从哪个节点开始,尚存在着全球性的争论,这种争论并不只是技术上的,还是法理上和解决方案的选择上的。

比较能够证明诊后市场更受资本市场青睐的,是美国最大在线诊疗平台Teladoc近期的成功上市。事实上,这家创立于21世纪初的在线诊疗平台之所以发展了十多年才磕磕绊绊的IPO,与其和美国联邦政府、各州的法理争论不无关系——这家企业完全可以看做是移动医疗领域的Uber,对于现有行业监管和秩序的挑战时时存在。但最终帮助于其获得医疗界的认同的,是它也事实上承认了其总部达拉斯所在的德克萨斯州医学委员会的一个概念划分——“只有在之前跟病人有过面对面接触的医生,接下来才有资格通过远程通信技术对这位病人问诊。”

事实上,这个概念可以看做是奥巴马的新医保法案中对于远程医疗的核心界定,这或许就是桀骜不驯的Teladoc最终受到华尔街青睐的原因——它接受了这一界定。

这一概念也启发了国内诊后医企,如一呼医生的创始人马海平就曾多次在公开场合表示,一呼医生只为门诊后/出院后的病人提供服务。

轻问诊在死去?诊后在崛起!

这并不能看做是一种销售说辞——事实上,在笔者看来,一批借助“轻问诊”起家的移动医疗企业正在渐渐疏离这个概念。

“轻问诊看上去很美,打开app会发现有很多专家、很多你垂涎的名医和挂不上号的好医院的大夫。但激情会在几分钟或几个小时后过去,因为你发现医生们无法解决你的具体问题,他们做的最大努力是说服你赶紧去门诊就诊,否则不能给出任何可参照的建议……或许他们会提醒你一些注意事项,但解决不了你的实际问题。”一位资深的移动医疗行业的记者和观察者这么写到。
“事实上,最初一波做轻问诊的移动医企已经发现了这个问题,所以你会看到业内前几名的企业不再提这个概念,它们要么转攻线下,要么开诊所,要么还留着轻问诊做一个招牌,但已经不再投入资源”。移动医疗行业的业内人士这么说:“还在顶着这个概念的企业,要么是不懂行业,要么是做给不懂行业的投资人看。”

轻问诊之所以遇到这样的难题,最大的症结在于,从医学的角度来讲,其无法对病人的问题进行定性定量的诊断;从商业的角度来讲,就是无法确认需求,更无法锁定需求。

这一概念和许多个火爆一时的互联网概念一样,正在死去。

而杏仁医生、麦豆和易随诊等等的努力则从线下开始,这似乎更符合O2O的定义——没有线下,就没有线上。

事实上,打通线下和线上显然比单纯做基于互联网的链接更为困难,后者简单而且易于复制、可以产生惊人炫目的数据和漂亮的成绩单,但是,如果不做艰苦的线下资源的掘进,不去挖掘更多的资源而只是倒手资源——这样的买卖谁都会做,谁也做不成,有BAT在那等着呢。

笔者相信诊后市场将在今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证明自己存在的价值——或许是20年及更久,我们无法只依赖互联网进行诊断和定性定量,而更多的还处于公立医疗机构中的医生,也并不急于摆脱其存在的环境,而是需要更好的链接到患者的工具,这些工具不仅可以解决诊后咨询的问题,还能完成他们的前辈无论如何也无法企及的随访和科研目标——如果一个名医愿意用一次免费的诊疗换取对你在今后一段时间里的随访和调研(顺带还帮你看了病,做了咨询),愿意做这样交换的病人会有多少呢?

而对于大夫来说,诊后医企这样的企业不仅提供了免费高效的病人粉丝管理工具和随访软件,还提供了可观的收入。资料显示,一呼医生的一次在线诊后咨询的费用可以高达300元—500元,并不是奇迹。是因为如果病人在线下享受一次完全同质的服务,成本可能是3000元—5000元。”

作者/海蜇头,10年互联网管理经验、5年媒体经历,一直专注写字、走过半个地球。目前为移动医疗行业从业者、深度观察者,致力于推动行业进步、深度评析产业格局,也会适度爆料。

本文由海蜇头授权动脉网发布。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动脉网立场。

如果您想对接动脉网所报道的企业,请填写表单,我们的工作人员将尽快为您服务。


注:文中如果涉及企业数据,均由受访者向分析师提供并确认。如果您有资源对接,联系报道项目,可以点击链接填写基本信息,我们将尽快与您联系。

声明:动脉网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动脉网及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转载请联系tg@vcbeat.net。

分享

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文章

企业
对接
商务
合作
用户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