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明确、腾讯助力、6省市三级医院100%覆盖率,电子健康卡未来可期

作者:李成平 2019-11-27 08:00

{{detail.short_name}} {{detail.main_page}}

{{detail.description}} {{detail.round_name}} {{detail.state_name}}

{{detail.province}}-{{detail.city}}
{{detail.setup_time}}
融资金额:{{detail.latest_event_amount}}{{detail.latest_amount_unit}}
投资方: · {{item.latest_event_tzf_name}}
企业数据由提供支持
查看

湘江上空漂浮着浓浓的水汽,在这个秋冬,27个省市代表齐聚长沙,共同探索全国电子健康卡的建设和应用。

 

就诊卡是患者前往医院就医的重要凭证,存储了患者的所有就医记录。但目前各医院还存在就诊卡各不相同且不兼容的情况,患者的信息交流和互认遇到了极大的阻碍。少部分城市统一了就诊卡,但却未取消各个医院的就诊卡,以至于出现了患者拥有多张就诊卡的情况。

 

基于此,2018年12月21日,国家卫健委发布《关于加快推进电子健康卡普及应用工作的意见》(下文简称《意见》),提出要建立全国统一的电子健康卡,帮助居民实现跨机构跨地域健康服务“一卡通”和实名制就医,助力解决各地医疗机构“一院一卡、重复发卡、互不通用”等问题。

 

11月25日,长沙市召开全国电子健康卡建设应用工作交流会,旨在帮助各区域卫生医疗主管部门、各医疗机构理清电子健康卡建设思路,深入开展“互联网+医疗健康”便民惠民活动。

 

试点探索,厚积薄发


事实上,早在七年前国家就已经开始了电子健康卡的布局。

 

2012年2月,原卫生部印发《居民健康卡生命周期管理办法》,推行实现居民在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就诊“一卡通”。锦州市被确认为居民健康卡首批发放城市。同年5月,河北、黑龙江、上海、江苏等10个省、直辖市作为第二批居民健康卡建设试点地区。

 

2016年底,国家正式启动电子健康卡应用试点工作。电子健康卡采用了国家标准二维码技术和国密算法,为每位居民生成个人唯一、全国通用的电子健康二维码,以此支撑医疗行业改革发展所需要的的健康联系服务、系统互联互通、数据共享等需求。患者用一张卡,即可享受跨院、跨区域的就医服务。

 

电子健康卡是一个可记录居民从生到死的医疗信息卡,可以与医院就诊卡、妇幼保健卡、计划免疫卡以及身份证、社保卡、银医卡等各类居民就医服务介质进行“兼容使用”和“关联注册”。

 

2017年9月,全国电子健康卡在江苏省首发,正式进入居民的生活。

 

首发一周年之际,国家卫健委办公厅正式下发《关于加快推进电子健康卡普及应用工作的意见》。电子健康卡至此被升华到了另一个高度。

 

2019年5月8日,国家卫健委发布的《关于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情况的报告》显示,全国已有28个省份开展了电子健康卡试点,161个地级市实现了区域医疗机构就诊一卡通。

 

据国家卫健委统计信息中心统计,截至2019年10月31日,河北、广东、福建、重庆、浙江、吉林、北京、湖南、甘肃、陕西共11个省市电子健康卡总发卡数超过1000万张。其中,吉林、重庆、福建三省市常驻人口发卡覆盖率位列前三,分别为99%、98%、95%。

 

在44家国家委属管医院,17家医院已可受理应用电子健康卡,7家医院正在改造中,吉林、湖南、四川、广东等省份基本组织完成了直辖范围内国家委属管医院受理环境建设。

 

电子健康卡成大势所趋,各地区也正在紧锣密鼓地推进医疗卫生机构电子健康卡受理环境改造建设工作。天津、内蒙古、吉林、湖南、甘肃、青海这些省、直辖市走在了冲锋的第一线,取得了各区域内三级医院电子健康卡受理覆盖率达到100%的好成绩。

 

另外,截至2019年10月底,各地区已建设部署电子健康卡注册管理平台共60个,58个已上线运行。在已上线运行的平台中,40个平台与国家级平台实现了系统直接联通。

 

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新事物的发展总要经历一个从不完善到完善的过程。电子健康卡也是如此。

 

目前,电子健康卡的发展之路存在诸多荆棘,国家卫健委统计信息中心研究员汤学军认为,目前电子健康卡的发展主要存在三个问题。第一,部分医疗机构仍然对电子健康卡的功能定位认识不清楚;第二,电子健康卡便民惠民服务应用还需拓展和规范;第三,电子健康卡卡管系统数据联通工作质量有待提高。

 

针对以上问题,汤学军也提出了一些工作建议。汤学军建议各省、直辖市在2019年底前,力争实现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电子健康卡应用建设全覆盖,地级市覆盖率至少达到60%,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加强与各主要移动互联网应用渠道的“总对总”对接合作。

 

另外,各省、直辖市需要结合相关省份电子健康卡建设推广工作,在2019年底前力争优先完成国家委属管医院、省市级人民医院受理应用环境建设,发挥以点带面的示范作用。

 

第三,各省、直辖市需要结合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健康医疗数据开放共享应用等工作,在电子健康卡便民惠民服务应用及业务流程规范上重点发力。国家要适时开展各省市电子健康卡应用水平综合评价并发布评价报告,加强用卡监测、加快推进医疗卫生机构移动互联网应用改造接入电子健康卡工作,强化移动互联网医疗服务应用软件(APP、公众号、生活号等)的安全监测管理,提高安全风险技术防控能力。

 

另外,各地应加强电子健康卡相关建设的对标工作,严格按照《电子健康卡建设与管理指南》规范要求,确保实现与国家级卡管平台完成数据互通。

 

腾讯助力,微信做基础


2019年1月21日,国家卫健委统计信息中心与腾讯达成电子健康卡创新应用战略合作。腾讯以微信作为电子健康卡发放与应用的推广渠道,遵循国家电子健康卡标准规范,现已在全国6个省全面落地。

 

腾讯医疗健康事业部总经理何波介绍,微信作为一款跨平台工具,现已拥有逾10亿的用户数量,覆盖范围达33个行政区域,医疗公众号数量超过了3万个。另外,全国有两千多家公立三级医院基于微信建立了公众号、服务号等。微信平台的影响力可见一斑。

 

“开放连接、以用促建”是微信电子健康卡的发展战略。

 

如何输出微信与电子健康卡的开放链接能力呢?何波介绍,将微信平台作为一个“连接器”,连接不同的人与机构,发挥腾讯的社交平台能力。患者通过用户微信ID,实现用户跨区域就医时的一键注册。同时,微信也是一个“瞄准镜”,可为孕产妇、儿童、慢病患者、肿瘤患者提供精准服务,打造就医、精准预约、慢病管理、健康评估、健康科普等服务,并借助社交关系,实现以家庭的健康管理。

 

让居民将电子健康卡真正“用起来”,电子健康卡的的存在才有意义。微信电子健康卡整体解决方案是基于多维核身能力建立统一的身份认证体系,可实现“三步建卡、跨院通用、档案共享、多码合一。为医疗信息化搭建“高速公路”,让居民“一码通行“,享受线上线下一体化的就医服务,如跨院就医、儿童免疫计划、妇幼保健等一站式医疗健康服务。

 

此外,为了助力电子健康卡建设改造工作达到“多、快、好、省“,微信电子健康卡开放平台对合作区域指定医疗机构提供免费的自助化接入、能力调用、项目联调、支付上线指导等工具,以加快2000余个医院服务号上线速度、为医疗机构提供免费插件工具,降低改造成本。

 

值得一提的是,面对不用的场景,微信电子健康卡整体解决方案提出了七大创新型应用。

 

面对用户端,患者可基于人脸识别刷脸建卡,快捷建卡就诊;以微信ID作为主索引,避免新老用户重复建卡;患者将检查报告拍照后,OCR识别技术可将照片报告转换为电子文档,便于患者保存;基于用户画像的家庭健康管理,其中包括了儿童疫苗接种、孕产妇日常保健、老人血压血糖管理等。

 

面对管理部门和医疗机构,则有基于区域卡包的便捷用卡,基于区块链的数据共享和基于小程序的智慧化管理工具三项创新型应用。

 

2019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这一年,腾讯医疗与多省份进行高效合作,提升了电子健康卡覆盖率。目前,微信电子健康卡已有16个合作省份,接入超过600家医疗机构、活跃用户数量超过500万人,累计使用人次2500万次。

 

湖南上线医院率先破百


青海是微信电子健康卡的发源地。何波介绍,目前,微信渠道领卡量接近100万;吉林在1周的时间内完成卡管对接和医院上线,微信渠道用卡次数360万,成为微信电子健康卡最快上线的省份。目前,吉林省三甲医院全部实现覆盖。

 

湖南则是微信电子健康卡首个上线医院破百的省份,成为了用卡活跃度最高的省份。资料显示,湖南微信渠道用卡次数突破了700万次。山东省微信渠道用卡次数达到600万,上线医院数量达到了66家,步伐也在稳定前行。

 

此外,甘肃省、河北省、黑龙江省、宁夏回族自治区、广东深圳市等省市也在积极推进中。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是湖南地区首批支持电子健康卡的医院。湖南省卫健委信息统计中心主任钟卫军介绍,在前期调研中发现,湖南省二级以上公立医院都开通了微信公众号或服务号,“借助微信平台来建设统一的平台进行标准化整合,湖南有很好的基础。”

 

值得一提的是,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率先在全省引入了微信刷脸就医系统。

 

医院都是采用实名制挂号、就诊,但有一些患者来看病时,忘记携带身份证。以往这种情况需要去派出所开具临时身份证明,比较麻烦。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党委副书记胡建中说:“自11月起,微信刷脸就医设备投入使用后,患者无需携带就诊卡或身份证也能顺利在医院就医。”

 

据湘雅医院统计,发行电子健康卡7个月以来,已有45.3万患者注册使用电子健康卡。湘雅医院作为全国首家实现微信“刷脸就医”功能的医院,多台首批机器已落地,可完成挂号、缴费、报告查询等服务。

 

2017年9月,安徽省立医院作为首批全国试点医院,发出了安徽省首张电子健康卡。2018年3月,安徽省立医院顺利通过试点项目整体验收,为电子健康卡的全面应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卡一链”是安徽省立医院发行电子健康卡的重要特点。

 

近日,腾讯与安徽省立医院及其医联体联合在安徽首推“电子健康卡+区块链”解决方案,率先将区块链技术与电子健康卡融合,推动试点间安全高效的实现跨地区、跨机构的患者医疗健康信息共享。

 

去中心化是区块链技术的一大特点。腾讯与安徽省立医院通过去中心化的方式组织区域节点系统,以电子健康卡ID为患者主索引,将管理部门和医疗机构串联,安全高校实现医疗健康信息互联。

 

另外,区块链分布式存储的方式使医院能够完全掌握自身数据;非対称加密机制则保证了数据不会被泄露;公钥加密,掌握私钥的医院节点才能解密,数据的传输安全得到了保障。此外,区块链技术还可保证数据不可篡改和全程可追溯。

 

电子健康卡是三医联动的入口


《意见》强调,全面实现实名制就医和医疗健康服务“一卡通”,鼓励以电子健康卡作为“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和“三医联动”的入口。如果将一个患者作为最小的单位,医药、医保、医疗则以一个三角形状态围绕在患者周边。把“三医”相互打通,才能够更好地为患者提供健康服务。

 

直观地看,电子健康卡从线下实体卡变成电子虚拟卡,对于促进服务流程化、保障线上应用安全,降低了发卡用卡成本,对于居民健康卡广泛应用具有重要意义。从国家层面来看,居民使用电子健康卡后,其健康信息将全部集中在各省市的数据中心处存储,有利于国家在贫困人口优先预测、支撑贫困人口精准识别、优先服务与健康检测等方面开展工作。

 

电子健康卡是实施3521工程的重要举措。国家卫健委提出,2020年前,我国要实现全员人口信息、电子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数据库基本覆盖全国人口并整合分享,全国普及应用电子健康卡。

 

目前,距离2020年,时间已经不多了。

如果您想对接动脉网所报道的企业,请填写表单,我们的工作人员将尽快为您服务。


注:文中如果涉及企业数据,均由受访者向分析师提供并确认。如果您有资源对接,联系报道项目,可以点击链接填写基本信息,我们将尽快与您联系。

声明:动脉网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动脉网及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转载请联系tg@vcbeat.net。

分享

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文章

企业
对接
商务
合作
用户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