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险3.0时代来临:嫁接医保迫在眉睫,打通数据行业才会迎来大爆发

作者:樊鑫 2020-06-23 08:00

{{detail.short_name}} {{detail.main_page}}

{{detail.description}} {{detail.round_name}} {{detail.state_name}}

{{detail.province}}-{{detail.city}}
{{detail.setup_time}}
融资金额:{{detail.latest_event_amount}}{{detail.latest_amount_unit}}
投资方: · {{item.latest_event_tzf_name}}
企业数据由提供支持
查看

在6月18日的《健康险巨变:长护险扩围,重疾险修订,医疗险或将迎来大爆发》一文中,我们分析了健康险三大险种的变化趋势。本篇文章,我们主要将分析健康险如何嫁接医保,这是行业当前最紧迫的需求。


过去5年,健康险保费收入年复合增长率超过30%;2020年一季度,健康保险保费收入2641亿元,同比增长21.6%。无论在保险的细分险种中,还是在医疗的细分领域中,健康险似乎都是最独一无二的那个。


目前似乎不用再找更多的理由,去解释健康险为何高速增长,为何前景美好。“健康险是片大蓝海”某种程度上已成为一种行业的共识。据今年初中国银保监会发布的文件,2025年我国健康险市场要到2万亿元的规模。


对于行业现阶段来说,最需要值得去关注的点是,如何切到健康险市场的蛋糕?动脉网通过研究和采访,发现了当前行业发展非常明确也是最有利可图的方向:嫁接医保。如果说以往行业的关注点过多放在保险科技创新和健康险TPA的发展上,那么今年以来,根据我们从政策和行业中看到的方向,健康险更大的机会是嫁接医保。


方向之外,行业里的种种事件还为我们勾勒出这样一幅图景,健康险已迈入真正的3.0时代,行业重新站在地平线上。诸多彼此相向而立的行业镜像——诸多既定的或刚刚降临的政策和理念,以及由此正在打开的边界,诸多亟待解决的痛点与瓶颈,数据等待开放,诸多趋势乐观的生态想象——相互叠加、彼此映照,造成了一个某种幻影重重的镜城。


万亿体量开场的3.0时代


 “百万医疗险的推出对保险行业来说,是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标志性事件。自首款百万医疗产品--尊享e生以后,众多险企涌进百万医疗市场,增保额、降保费、砍免赔、拓服务等使得消费者大大受惠,减少了保险市场上代理人和用户的信息不对称。”现为明亚保险经纪高级合伙人的于东炜说,随着保障意识的觉醒,健康险领域越来越受关注,互联网的发展也加速了保险知识的普及。“现在向客户介绍健康险产品时,不需要和客户解释为什么要买健康险,而是直接推荐适合客户家庭的险种,帮客户做好风险管理。”


百万医疗险的问世,是2016年,这一年健康险的保费收入为4043亿元,增速为67.69%。以百万医疗险为标志,我国健康险行业开始了2.0时代。


回顾我国整个健康险的发展历程,参照标志性事件、市场增速、技术迭代、政策影响等多个维度,本文将健康险行业的发展区分为三个阶段:


1.0时代(1995-2015),行业处于探索期和成长期,行业得益于宏观经济的发展而处于自然增长中。


这一阶段,由于居民保险意识与收入较低,行业尚处于初步发展阶段。1995年,国内引入重大疾病保险,最初作为寿险产品的附加险,疾病覆盖度低,一般只包含七种重大疾病;1996年,推出保障终身责任的主险产品。商业健康险全面发展始于1998年,国家全面建立基本医保制度,商业保险经营主体不断增加,个险代理人的发展均促进了健康险发展。


2.0时代(2016-2019),以“百万医疗险”的问世为标志,行业在产品、渠道、技术、普及度等方面开始了大规模的创新。2016年,健康险保费收入创下了67.69%的增速,随后的几年中,健康险也保持着较高的增速。


image.png

 (图为健康险近年收入数据及预测数据)


在这个阶段,一方面是众安在线、泰康在线等互联网财产险公司大力发展百万医疗险,另一方面是大量中小公司涌入健康险行业,竞争加剧。这就导致了目前行业各公司健康险产品同质化程度高,个性化、多样化、定制化设计不足等问题。


3.0时代,多个重磅级政策出台,市场规模接近万亿,健康险将成为像“水电煤”一样的基础设施,未来“医保+商保”的多元保障体系将覆盖到这个国家的大多数人。


2.png

(图为监管方在最近半年多的时间里密集出台的重磅政策)


这些政策密集出台背后的政策逻辑是:医保基金提升支付效率,在医保基金的整体运行上开源节流。在2018年成立的国家医保局,正在以“超级买方”的身份推动医改的深化,但其基础使命是保证医保基金的平稳运行。在医保收入相对稳定的情况下,发展商业健康险,一起把医疗保障的盘子做大,就成了一条似乎是最理想的路。


今年3月5日,顶层设计出台了。在《关于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意见》的政策中,一句“建立以基本医疗保险为主体,医疗救助为托底,补充医疗保险、商业健康保险、慈善捐赠、医疗互助共同发展的多层次医疗保障制度体系”的表述,像无穷的阳光映照在人们的脸上。


在过往发展中,健康险行业同时也承受了太多资本的期待,大量的资金涌入健康险行业。

 

3.png

(图为2020年发生的部分投融资项目)


从中我们可看到,健康险这个赛道,融资轮次已靠后,融资金额较大,且已出现了慧择保险这样的上市项目。在未来的某个时间节点上,可能会出现健康险上市潮。


不过,从行业更为真实的角度去看,健康险行业或将再一次站在地平线上。行业当前还存在着产品同质化、核心数据未打通、科技化不足等痛点,随着市场需求的进一步提升,市场规模的放量增长,当前的健康险行业是否能接住这个万亿级的市场?


 “某种程度上,健康险这个行业才刚刚开始。”在此前动脉网的采访中,保险极客创始人任彬曾如是说。

 

嫁接医保:痛点、模式与方向


行业诸多的痛点与瓶颈目前且不提,当前政策和市场需求为健康险规定出的方向是嫁接医保。


近期,行业出现了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变化,那就是各地正在运行的的惠民保险项目。在成都、珠海等许多城市,当地居民可以直接利用医保个人账户里的钱去购买惠民保险。医保不仅在渴求着医保以外的补充,而且有意识的在帮助推动商保的普及。


惠民保险项目,实际上是显露出了医保与商保嫁接的大趋势。


商保跟医保嫁接和捆绑的好处是明显的,一方面商保公司可以借助医保的力量,去做商保的管理,这个过程里面可能会接触到医保的数据,对医保数据的处理力量,将能直接赋能商保;另一方面,有些商保公司本来就具有相应的科技能力,能直接去承接医保相关的项目。


“个人医保账户购买健康险,这件事对于行业的意义很大,希望行业能抓住这一次大机会。”好人生科技首席健康经济学家汤子欧博士说,如果用医保账户购买商业险,就等于是为医疗保障加上了赔付杠杆。


汤子欧说:“这一点钱说白了,攒了很久的个人医保账户,其实抵不上生一次病,用来购买健康险对个人就起到了非常好的保障作用。”


不过,在汤子欧看到,目前商保嫁接医保是存在3大痛点的:


第一是数据。如果是比较彻底的社保商办,这件事倒也好办了,就怕只是嫁接。商保比社保经营的风险更大,如果商保跟社保嫁接了,但是信息不对称,这会导致风险无法控制。 


第二是体制的特殊性。在我国,虽然是政府主导医保,但医保对于80%以上的公立医院的控制力也是非常弱,很难做到精细化的管理。对于医疗服务的这样一个供给方,医保都管不住,商保如何去管?


第三是开发市场的充分性。既然是嫁接,就需要充分发挥市场的一个积极主动性。如果市场开发得不够充分,那么背后的技术创新动力可能也就不足。


明德精算咨询公司合伙人蒋冠军也指出了行业的一个明显痛点,“我觉得很大程度上是整个医疗医药生态的人,可能还不太那么了解健康险整个运作的方式,然后健康险呢,也不太了解医疗。医疗和健康险之间,现在还是相对比较独立的两个生态体系。”在蒋冠军看来,双方现在应该去建立对对方领域的深刻认识。认识的不足,这可能是大家目前都只愿意去做重疾险,而不太愿意去做医疗险的一个根本原因,因为重疾险的管理难度相对较低。


泰康养老健康险系统部的张晓耀在和医保合作方面有十多年经验,他分享了一些行业实践的模式。目前从政策的趋势来看,商业健康险要做医保的一个有力的补充是非常明确的。但是现在商业健康险还是非常的弱势,因为它相比国家性质的医保来说,不管是从覆盖面上,还是体量上,以及政策的支持力度上,商业健康险远远还不能和医保相比。“量级差的实在是太多太多了。”


在张晓耀看来,商保嫁接医保有三个切入点。一是从医保经办的角度去切入,这块很多公司也都走在了前面,比如说平安医保科技,它已经在医保这块领域做的非常深入,其它的如太平等保险公司也都在跃跃欲试。而泰康也已拿下了几十个统筹区的医保支付方式改革的相关项目;第二个切入点,是商保去承接长期护理险和大病;第三个切入点是设计和研发新的商业健康保险险种,提升数据处理能力,精细化运营能力,真正成为国家基础医保的一个有益的补充。


在谈到这里时,张晓耀特别强调,第三个切入点正好也是商业健康险最大的痛点和难点。商业健康险目前存在着险种单一、保险同质化严重的问题,“也就是说你的公司研发一个新险种,马上所有的公司就都有了,而且管理上非常粗放,核保核赔也过于随意,达不到精细化的管理,其中问题出在哪?就出在医保和商保地位的这种不对等。” 


就比如获取医疗数据来说,商业健康险在医疗数据的使用上是非常被动的,因为商业健康险目前还是针对投保人个人,拿到的数据资料只能是由投保人提供给商业健康险公司,这些常常是复印件、照片等非结构化数据,这就导致商业健康险公司目前没有特别好的渠道能拿到结构化的、清晰干净的数据。 


“数据拿不到,拿到的只是一些影像件或者复印件,这些数据在使用当中达不到一个高度集成化、精确化的管理,只能靠人工用肉眼去识别录入,然后一单一单的去处理,这样的效率是极其低下的。所以商业健康险目前的模式最大的痛点就是数据获取的途径。 ”


在张晓耀看来,虽然政府出了很多政策支持商业健康险,但实际上没有能够动摇医院在医疗行为当中的主体地位,同时也没有动摇国家医保在支付中的主体作用。医院现在想怎么看病,跟商保没关系,看完病以后医保怎么支付,跟商保也没有关系。“商保过去只能锁定极少量的高端客户,联合一些高端医院、给客户提供高端医疗服务。这块的市场是有,但是太小。普通老百姓目前也没有给自己买高端医疗保险的习惯。商业健康险的市场是越来越好,但实际上它的覆盖面比起国家医保来讲,还是差很多。”


从目前平安、泰康等几大保险公司嫁接医保的模式来说,其实它们有着深层次的考量。无论是去政府的医保经办还是做长护和大病,实际上都是想和医保达成一个深度合作。既是为搞好关系,也是为锻炼能力,给下一步商保嫁接医保做好准备,而且还可以接触到医保数据。


据一位业内资深人士透露,目前各大保险公司做医保的项目,绝大部分都是赔钱的,商保公司的考量主要是为了熟悉医保数据,以及在医保数据的处理中锻炼自己的能力。


“一旦有一天国家发布政策,商保公司也能利用医保数据来进行商业健康险的险种策划、核保、理赔,相信商保公司能及时响应国家政策,对现有商业健康险进行升级和扩展,达到自动化、精细化、个性化的运营,可以形成新的商业模式,把当初投入在国家医保上的钱,很快的从商业健康险上挣回来。”

如果您想对接动脉网所报道的企业,请填写表单,我们的工作人员将尽快为您服务。


注:文中如果涉及企业数据,均由受访者向分析师提供并确认。如果您有资源对接,联系报道项目,可以点击链接填写基本信息,我们将尽快与您联系。

声明:动脉网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动脉网及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转载请联系tg@vcbeat.net。

分享

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文章

企业
对接
商务
合作
用户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