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概念化到“产业化”,这些创新企业正在加速成为千亿数字医疗市场“领军者”

作者:徐文娟 2019-11-16 08:00

{{detail.short_name}} {{detail.main_page}}

{{detail.description}} {{detail.round_name}} {{detail.state_name}}

{{detail.province}}-{{detail.city}}
{{detail.setup_time}}
融资金额:{{detail.latest_event_amount}}{{detail.latest_amount_unit}}
投资方: · {{item.latest_event_tzf_name}}
企业数据由提供支持
查看

“后——科技时代已到来。”

 

埃森哲在《2019数字医疗科技愿景》研究报告中指出,数字医疗正在发生颠覆性变化。

 

数字医疗已然成为当下炙手可热的领域。据Transparency Market Research统计,到2025年底,全球数字医疗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5366亿美元。波士顿咨询同时预测,到2020年,中国数字医疗市场规模将达到7000亿元人民币。

 

飞利浦发布的一份最新报告显示,在数字医疗应用领域,中国已经超过其他国家,成为全球数字医疗的先锋力量。而智能穿戴设备、数字医疗器械、信息管理系统、远程医疗技术等都是现阶段备受关注的细分领域。

 

以智能穿戴设备为例,国内市场规模高达46亿美元,且还在逐年增长。如此火热的市场前景也激发了大批创新者前行探索。近日,动脉网专访了三家入驻天府软件园的数字医疗企业,它们均是以智能穿戴设备为切入点,完成传统诊断到数字医疗的进化,看看它们如何用行动实现了从0到1?

 

用“数据+可穿戴”撬动数字化养老场景

 

养老产业是伴随老龄化进程而逐渐发展起来的一个重要产业,目前我国已全面步入老龄化,并且老龄化进程仍在加速。随着数字化升级加速,产业发展潜力巨大。

 

成立于2014年的麦麦养老是天府软件园里专门针对数字化养老场景的创新企业。它是专注于智慧照护服务,为中高端养老机构、社区及居家养老提供全面的软硬件智慧照护解决方案的医疗企业。

 

“我们已经针对各个场景定制化解决方案。比如在机构养老的解决方案中,麦麦养老的产品核心是健康云。围绕健康云,麦麦养老构建了长者终端、护士终端、子女终端以及管理平台四个部分。”麦麦养老创始人兼CTO李光朋告诉动脉网。

 

WechatIMG4124.png

(图注:麦麦养老系列智能硬件)


其中,长者终端由智能手环(手表)、无线固定呼叫器、挂式呼叫器、便携式呼叫器、智能网关、智能床垫构成,满足健康长者、半护理长者和失智失能长者的白天、夜间应用场景。

 

护士终端由护士智能手环(手表)、护士PAD、健康采集一体机构成,子女终端为手机微信应用,管理平台为TV端、手机H5和Web后台。


WechatIMG4118.jpg

 (图注:专注智慧照护服务)


李光朋表示,麦麦养老的软硬件产品及核心算法获得国家30多项技术专利,通过欧盟CE、RoHS、ISO9001、IEC60950 认证。系列产品已覆盖全国40多个城市,200多家中高端养老机构。

 

麦麦养老也从几年前一支只有4名队员的团队,发展成了现在拥有近80人的企业。能够取得这样的成绩,李光朋表示,是一群人不断探索、不断优化、不断创新的结果。

 

“在软硬件的产品研发上,我们投入了大量的时间精力资金,从最开始的一代产品发展到现在的第三代产品,从没有客户,到现在全国几百家合作机构,都是我们创新突破的见证。”李光朋感慨道。

 

用匠人精神做创新,市场结果没有辜负他们。如今,麦麦养老的系列产品在中高端养老市场占有率位居第一。

 

拥有20项专利的柔性“电子皮肤”可实现透皮给药


踏过沙漠,见绿洲。数字医疗好比一片生机盎然的绿洲,吸引着医疗创新者追逐开拓,柔电云科(Rotex)就是其中的一个践行者。


 

柔电云科成立于2015年,是一家平台级柔性电子产品解决方案高科技公司,也是天府软件园的数字医疗明星企业之一。

 

柔电云科自主研发的电子纹身/皮肤可广泛应用于人机交互,医疗健康,消费电子和工业等多个领域;公司拥有核心研发能力,全自主知识产权,多项专利;自有生产线和成熟的交付履行团队。


WechatIMG4121.png

 (图注:生理检测)


好的生长离不开好的“土壤”。2016年,柔电云科入驻天府软件园。3年时间里,在园区的帮扶下迅速成长。其自主研发的产品电子皮肤导入系统现目前已经实现产业化、正在全面推向市场。

 

“我们的电子皮肤导入系统用到透皮给药技术(TDDS),采用电子皮肤为介质,将玻尿酸等水光精华物质通过表面电场均匀的推送穿透角质层间隙直达真皮层,深度最深可达1毫米,使营养物透过角质层到达真皮层,整个过程智能控制,无需操作,高效安全,无痛无创。”柔电云科COO郭仪说道。


WechatIMG4122.jpg

 (图注:导入面膜)


此外,柔电云科联合国家生物材料工程中心,华西医院启动了多项具有重大医学和商业价值的科研项目。包括《基于可拉伸表皮电子系统的柔性电刺激管理系统的研发及其在颈痛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研究》、《基于电子皮肤压力床单对于褥疮预防的临床产品研究》等。

 

柔电云科COO郭仪介绍,他们近期还在开发新产品例如用于医疗健康的柔性传感器、心电传感贴、智能尿不湿柔性传感器等产品。

 

“在这样的优质土壤中生长的优势在于我们不必考虑其他,只需做好研发,然后一个阶段接着一个阶段地收获。”郭仪说道。

 

聚焦睡眠筛查的产品、模式双创新,半年覆盖150+医院

 

虽然智能穿戴设备在医疗健康产业里很热门,但现阶段,可穿戴设备想要获得医生认可依旧是个难题,能够应用到医院临床业务中更是难上加难。


在天府软件园,有这样一家企业,虽也是扎根可穿戴设备领域,但因其打法截然不同,很快和医院医生建立了连接。这家企业就是云卫康,成立于2014年,是一家专注于研发睡眠呼吸障碍筛查可穿戴产品和服务的医疗科技公司。


云卫康聚焦改善中国1.7亿人的睡眠呼吸障碍,以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HS)这一疾病为突破口,创新“设备+耗材”的商业模式,将睡眠呼吸障碍筛查应用范围从传统的临床科室拓展到健康管理(体检)领域,大大提高了患者对这个疾病的认识,激活行业发展潜力,从根本上改变了行业格局。

 

未命名_副本.jpg

 (图注:穿戴式血氧监护仪)



短短几年,云卫康由一支初创团队,发展成为睡眠呼吸障碍筛查领域领头企业。并在短短半年时间内,实现150多家医院覆盖和应用

 

在国际疾病分类上,睡眠障碍有88种疾病,其中65%是睡眠呼吸障碍,这个疾病最主要的表现之一就是打鼾。

 

睡眠呼吸障碍患者,不仅会出现睡眠质量差、睡眠不解乏、白天嗜睡、开车打瞌睡、失眠多梦、性欲减退、个性改变、夜尿增多等生活不良影响,甚至会诱发或加重心血管疾病、高血压、糖尿病、卒中等高危疾病,严重者更会出现猝死的情况。

 

云卫康的初代产品是一款血氧监测手环。经过多年的技术积累和研发投入后,云卫康推出了第三代呼吸监测项目。云卫康目前的产品由软硬件组合而成,包括一个硬币大小的监测终端,另一个是辅助诊断软件。


WechatIMG4119.jpg

(产品图)


患者只需要在医院取得相关产品后,将小小的监测终端粘贴到如手腕等指定位置,就可以实现回家监测,无需在医院住一晚。患者到医院取下监测终端后,辅助诊断软件便可以立即获取报告,在本地或云端分析后给医生给出辅助诊断建议。

 

“这几年我们完成了产品研发、临床研究和取得软硬件认证。目前已经和全国150多家医疗机构合作,加速产业化和规模化。”云卫康创始人刘俊说道。


写在最后


麦麦养老、柔电云科、云卫康,这三家数字医疗企业,创立时间虽然不长,但凭借对产业前景的判断以及不断地创新研发、加上天府软件园的帮扶,得以迅速发展。

 

对于初创企业而言,创业环境和土壤非常重要,而在这次采访中我们发现,天府软件园给予企业的系统性帮扶,也是非常核心的一环。

 

动脉网了解到,天府软件园除了提供办公场所、科研场所之外,还帮助企业做资源对接,为在孵项目提供投资对接平台,会定期举办投资机构项目评审会、创业场Open Day、投资融资峰会、创新创业大赛、创业训练营等路演活动。

 

据麦麦养老创始人兼CTO李光朋透露,麦麦养老之前融资成功就是因为园区的一场路演活动;柔电云科COO郭仪也表示,天府软件园产业聚集效应极强,创业氛围浓厚、汇集高科技人才,在这里,企业好招人、“不差人”。

 

因此,在数字医疗创业风口之下,我们认为数字化医疗企业要想突围而出至少需要具备以下三点特质:


一、聚焦潜力赛道。养老产业、OSA筛查等都是发展空间非常大的领域;

二、具有前瞻性技术特色、技术研发解决实际痛点。三家企业虽然是从不同角度切入,但都是以数字技术创新去有效解决市场痛点,为商业转化提供了更好的价值;

三、创新土壤与产业生态。麦麦养老、云卫康、柔电云科从初创团队到实现产业化,离不开天府软件园提供的良好创业环境以及完善匹配的服务体系;


11月16日,2019第十三届四川互联网大会在成都新世纪环球洲际大饭店举办。本届会议以“点亮科技之眼,AI与5G,开启行业融合新纪元”为主题,邀请国内外通信技术和人工智能行业权威的科技巨头、行业专家、投资机构,共同探讨AI与5G将如何重新定义互联网。


扫码观看会议直播

WechatIMG36.jpeg

如果您想对接动脉网所报道的企业,请填写表单,我们的工作人员将尽快为您服务。


注:文中如果涉及企业数据,均由受访者向分析师提供并确认。如果您有资源对接,联系报道项目,可以点击链接填写基本信息,我们将尽快与您联系。

声明:动脉网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动脉网及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转载请联系tg@vcbeat.net。

分享

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文章

企业
对接
商务
合作
用户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