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云除了抢占体检入口,还带来“互联网+体检”轻重模式之争

作者:动脉网 2016-06-27 08:00

{{detail.short_name}} {{detail.main_page}}

{{detail.description}} {{detail.round_name}} {{detail.state_name}}

{{detail.province}}-{{detail.city}}
{{detail.setup_time}}
融资金额:{{detail.latest_event_amount}}{{detail.latest_amount_unit}}
投资方: · {{item.latest_event_tzf_name}}
企业数据由提供支持
查看

文/周超 卜艳


两周前,马云旗下云峰基金提出私有化爱康国宾,终结爱康国宾和美年健康将近半年的收购大战。半年间,双方一路抬高价格,从最初的17.8美元/ADS升至25美元/ADS;爱康国宾甚至三度提出对美年健康的诉讼,指控美年健康侵犯爱康国宾商业秘密,以及美年健康收购慈铭体检过程中违反《反垄断法》。

 

如果不是马云的突然出现,爱康国宾和美年健康的收购大战不过是被人们当成又一场剧情“狗血”的商战而已;但马云的出现,让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体检行业在这位中国互联网教父级人物心中的地位和意义,以及“互联网+体检”在未来整个十万亿级医疗健康产业的价值和前景。


可以肯定的是,马云此次下手爱康国宾,势必加速民营体检机构的整合并购,未来甚至不排除如几年前的滴滴、快的那样,在资本的力量下推动爱康国宾和美年健康的合并。


但体检行业的一个基本事实是,占据体检市场90%以上市场份额的,是遍布全国的公立医院体检中心,并且这一局面在相当长时期内不会改变。所以,如何避开大资本以重资产方式整合行业的锋芒毕露,以轻资产方式巧妙撬动、整合广大公立机构占据的体检市场,是未来3-5年体检行业的重大机会。


马云的“野望”:以体检作为入口的医疗健康产业闭环


马云对医疗健康产业的愿景和雄心可说是尽人皆知,但进展并不顺利。以马云医疗健康业务的整合平台——阿里健康为例,其近半年的发展颇为不顺;被CFDA收回药品电子监管码运营权,天猫医药在线业务整合进阿里健康的计划被终止,网络医院业务的进展也相当缓慢。


中国医疗体系本就是个高度行政化且碎片化的体制,任凭马云有再高的资金实力和运作能力,都很难短期内有效撬动这个固有的行业格局。或许正因为此,马云这一次选择从更为市场化的体检行业入手,通过强大的资金实力和市场运作能力整合体检行业,与旗下阿里健康及其他医疗健康业务协同作战,最终意图或将是构建起覆盖健康管理、医疗服务、医药电商、医保支付、商业健康保险等全环节的产业闭环。


重新审视体检行业,由于体检面向的主要是健康人群,可以在一个人真正患病之前就有效跟踪、检测其健康状况,进而能提供丰富的健康管理及相应的各种就诊、转诊等医疗服务及健康保险计划,天然地具有医疗健康行业入口的地位。同时在体检整个过程中会积累起全生命周期健康数据,并且与医院的电子病历共同构成完整的电子健康档案,是未来分级诊疗及各种互联网医疗服务运行的根基,战略价值不言而喻。


马云此次下手的爱康国宾,是国内仅次于美年健康的第二大民营连锁体检机构。可以预料,接下来爱康国宾将加快规模扩张,并积极与马云旗下的医疗健康业务协同整合。而不管美年健康未来是打算像前几年的滴滴、快的那样,最终与爱康国宾合并,还是寻找马云之外的BAT大腿紧抱、继续与爱康国宾的“相爱相杀”,未来的民营体检市场都将是一场资本主导的盛宴。


重资产并购大战 美年健康向马云“投诚”抑或加紧融资?


过去几年由美年健康、爱康国宾和慈铭体检作为主角上演的体检行业大战,一直奉行的是重资产模式,各方争相融资、上市,获得大笔资金后加快自建体检中心和收购区域性中小型民营连锁体检机构。


在马云出手爱康国宾之前,从体检中心数和年体检人次看,美年健康都占据着强势地位。根据东兴证券研究所今年4月发布的一份研究报告,美年健康在收购慈铭体检后,拥有体检中心150个,爱康国宾则为86个。根据第三方机构中为资讯的测算,2015年美年健康和慈铭体检合计体检人次为950万次,爱康国宾则为350万次。


在扩张速度上,美年健康也比爱康国宾快不少。根据国金证券研究所的一份报告,2012-2014年,美年健康新增体检中心数为21、23、34(不包括慈铭体检),爱康国宾则分别为10、9、13,美年健康显然稳占上风。


在马云入局之前,美年一方经历多轮融资及借壳上市A股,资本实力也是相当强大。根据2015年11月29日美年健康向爱康国宾发布的私有化要约,其私有化财团的背景相当强大,既有凯辉、红杉等知名外资私募基金,也有中国平安、兴业银行、华泰证券、海通证券等国内金融资本,及上海国际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市黄浦区国有资产总公司、安徽省外经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等国有资本。


不过随着马云加入爱康国宾阵营,胜负的天平似乎已渐渐偏离美年健康。如果美年健康不想向马云“投诚”,必须加紧融资进程,为即将到来的收购整合大战储备下充足的“粮草”。


令美年健康处境尴尬的是,虽然通过借壳江苏三友成功在A股上市,但A股在可以预期的一两年内很难出现根本好转,因此从A股融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从财务数据来看,根据2016年第一季度财报,美年健康资产负债率29.03%,流动比率1.45,速动比率1.43,流动资产占总资产38.3%。虽然有进一步提高财务杠杆的空间,但对未来经营无疑是一步险棋。

 

重资产的自建和收购模式,在过去几年民营体检机构的发展中起到了巨大作用。但其弊端也相当明显,不仅带来负债率和财务杠杆过高,甚至会导致企业控制权旁落他人。爱康国宾创始人张黎刚退出爱康国宾的私有化,或许就是最好的例子。


第三方平台或是撬动占据90%市场份额公立机构的捷径


在这场大战夺尽眼球的同时,一个基本的行业事实决定了体检未来不会出现垄断性巨头:整个体检市场中,公立医院体检中心占据了90%以上的市场份额,民营机构只占据10%不到,美年健康(包括已收购的慈铭体检)和爱康国宾这两家最大的民营连锁体检机构,占据的市场份额加起来仅在3%上下。由于体制的原因,占据90%以上市场份额的公立机构将在相当长时期内保持独立、分散的格局。


但公立体检机构的发展一直存在诸多问题。行业普遍认为,公立机构缺乏适应市场竞争的经营管理机制,服务态度和服务环境落后,在医院内部地位弱势、调动资源能力欠缺。但公立机构最大的问题还是在于,当马云级别的大资本以整个医疗健康产业闭环来为体检提供后备支持的时候,分散孤立的公立机构除了提供单一的检中环节服务外,是无力满足用户日益个性化和覆盖检前检后乃至就诊、康复等全流程医疗健康需求的。


广大公立机构已经真切感受到大资本迅速逼近的阵阵“寒意”,但他们既不可能被大资本收购,又不可能仅仅凭一己之力抗衡大资本整合医疗健康闭环的“锋芒”,处境着实不利。


以轻资产模式运营的第三方体检平台,如果能对内迅速整合广大公立和民营中小体检机构以形成合力,对外广泛建立与健康管理、医疗服务、商业保险各方机构的合作关系,或许是解决公立和民营中小体检机构艰难处境的一剂良方。


目前国内的第三方体检平台并不多,主要是中康体检网和康康体检网两家。中康体检网起家于福建,已与全国1000多家医院或专业体检中心签约合作,覆盖北京、上海、深圳、杭州、广州、福州等100个城市,业务包括个人体检、家庭体检、单位体检等健康体检预订服务及境外医疗健检服务,覆盖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瑞士等国。与体检行业总体上以企业用户占大头不同,中康体检网90%的客户是个人用户,企业用户只占到10%。中康体检网创始人林其峰表示,中康体检网未来将会招聘医师团队入驻,并上线为患者提供专业化报告解读的APP。


康康体检网来自深圳,目前已经覆盖国内4000多家医疗体检机构,其中3000多家为公立体检机构,遍及全国600多个城市,企业用户包括华为、58同城等在内的国内多家知名企业,个人用户已突破100万。


康康体检网之所以能够快速占领公立体检机构,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母公司天方达10年来服务于广大公立体检机构所积累的资源和经验。据天方达创始人兼CEO李殿召介绍,2004年前后,HIS厂商出身的天方达看中了未来体检市场的巨大机会,遂转型开发体检软件 “杏林七贤”,并在随后几年内做到国内体检软件市场第一,在公立机构中的市场份额达到30%以上,事实上占据了“互联网+体检”信息服务入口的地位。


李殿召告诉动脉网,康康体检网正在打通“检前—检中—检后”的体检产业链,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检前方案定制、检中流程优化及检后跟踪管理服务,并与天方达旗下的民康诊所SaaS平台、康康在线APP一道,对接预约挂号、医药电商、慢病管理、健康管理等多方资源,打造以体检为入口的一站式医疗健康服务体系。


最后,话题还是回到马云对大健康产业的布局以及接下来可能对体检行业所做的动作上。众所周知,马云一路以来都是靠“轻资产”模式走上人生巅峰、甚至在不远的将来很可能走向世界首富,比如淘宝、天猫、蚂蚁金服等等。马云从来都是搭建平台,而不是自建自营。


那么在收购爱康国宾后,马云是会“狭资本以令诸侯”、展开大规模的体检机构并购,还是延续以往风格,以第三方平台的方式聚合广大公立及民营中小机构?如果是后者,马云会选择搭建一个全新的平台,还是收购市场上已有一定影响力的第三方平台?这是马云留给我们的悬念,也是体检行业接下来最大的看点。欢迎添加微信yeyurenlei,共同关注探讨大健康行业的未来发展趋势。

如果您想对接动脉网所报道的企业,请填写表单,我们的工作人员将尽快为您服务。


注:文中如果涉及企业数据,均由受访者向分析师提供并确认。如果您有资源对接,联系报道项目,可以点击链接填写基本信息,我们将尽快与您联系。

声明:动脉网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动脉网及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转载请联系tg@vcbeat.net。

分享

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文章

企业
对接
商务
合作
用户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