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成管理者认为诊所半年内可恢复正常水平,五大路径可促进诊所竞争力提升

作者:张晓旭 2020-07-16 11:58

{{detail.short_name}} {{detail.main_page}}

{{detail.description}} {{detail.round_name}} {{detail.state_name}}

{{detail.province}}-{{detail.city}}
{{detail.setup_time}}
融资金额:{{detail.latest_event_amount}}{{detail.latest_amount_unit}}
投资方: · {{item.latest_event_tzf_name}}
企业数据由提供支持
查看

疫情期间,93%的诊所受疫情影响停诊。其中,停诊时间在1-3个月之间的占96%。开业复工后,儿科、外科、内科门诊量受影响最大,80%的儿科门诊量有下滑。

 

7月11日-12日,在丁香园主办的2020诊所发展大会上,丁香园诊所发展联盟发布的《后疫情时代中国基层诊所发展报告》公布了以上数据。疫情给诊所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和机遇,如何应对困境、抓住机遇?成为本次大会聚焦的重点议题。

 

70%管理者认为诊所半年可恢复正常

 

为了呈现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对于中国诊所行业发展的影响,丁香园诊所发展联盟进行了基层诊所调研,在此次大会上首发《后疫情时代中国基层诊所发展报告》,全国4000多家诊所参与调研,共收集疫情影响下的诊所生存和发展数据达1.4万多条。

 

01徐可楠.jpg 

丁香诊所发展联盟负责人徐可楠发布《后疫情时代中国基层诊所发展报告》

 

报告的调研数据显示,疫情期间,93%的诊所受疫情影响停诊。停诊1个月以内的诊所占24%,大部分诊所停诊时间在1-3个月之间,比例为96%。

 

重新开业复工后,儿科、外科、内科门诊量受疫情的影响最大,其中,有80%的儿科诊所门诊量下降。究其原因是疫情防控期间的居家隔离措施有效阻断了传染途径。疫情之后,虽然社会生活逐步恢复常态,但公共场合仍要求带好口罩,降低了各类常见传染疾病的传播机率。

 

02报告.png 

疫情之后不同科室的门诊量变化情况,来源:《后疫情时代中国基层诊所发展报告》

 

值得注意的是,不同于其他科室,医疗美容科门诊量与疫情前相比基本持平。这一数据与近年来医美在大众中不断渗透的趋势不谋而合。此外,有63%的中医科门诊量不降反升。具有持续性客户管理特指的专科,在疫情后的复苏阶段显示出了优势。

 

为了应对疫情带来的影响,诊所已经采取的主要方式包括开展线上业务、进行成本控制、加强员工培训等。

 

具体来看,约有83%的诊所开通了线上服务,其中微信(群)答疑是最主要渠道,占92%,56%的诊所开展线上服务主要目的是维护患者关系。

 

成本控制方面,大部分诊所保持人员稳定,薪资调整是降成本的首选,减少常规医疗器械的采购也是降低成本的方式之一。

 

疫情停诊阶段,91%的诊所开展了员工培训。培训项目中,排在前三位的是:专业技能、服务能力和诊疗流程。

 

在此期间,已聚集了全国2000家以上基层医疗机构的丁香园诊所发展联盟,通过社群直播、新媒体内容等分享部分诊所疫情应对的案例及经验,团购防疫物资、降低诊所成本。

 

70%的诊所管理者认为半年内诊所可恢复正常营业水平。拥有“北上广深”“开业5年及以内”“诊金制”这三个标签的新型诊所,彰显出从危机中恢复的更强信心和潜力。

 

那么,疫情之后诊所行业应该从哪些方面去提升服务量和营收?如何增强长期的抗风险能力呢?

 

本次诊所发展大会上,前广东省卫生厅巡视员、副厅长廖新波,丁香园创始人、董事长李天天,北京崔玉涛育学园诊所院长崔玉涛,强森医疗集团董事长兼CEO何海洋等40多位嘉宾在大会上发表演讲,分别针对疫情后诊所的核心能力、连锁化发展、线上服务等话题进行了探讨,吸引了超过800位业内人士参加。

 

从大会探讨的内容中,我们归纳出五条促进诊所恢复、提升竞争力的途径。

 

基层医疗机构的价值将回归

 

前广东省卫生厅巡视员、副厅长廖新波认为,从疫情防控的经验来看,社区医疗水平的提升和系统的完备,是应对疫情最经济和有效的措施。

 

03廖新波.jpg 

前广东省卫生厅巡视员、副厅长廖新波

 

他举例称,方舱医院实质上就是一个大型的以及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实现了分级诊疗中的重要一环:即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诊、上下联动轻重症分流、轻症救治的作用。

 

因此,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建设,不仅应体现在公共卫生服务商,更应提升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能力。

 

而基层医生的价值得到体现,是实现分级诊疗的关键。

 

“张强医生离开了三甲医院,同样可以发挥在三甲医院里面发挥的作用。”廖新波认为,一个医生的价值不应该是根据医院的大小决定的,治疗疾病也不是根据医院的大小来定价的。因此提升医疗服务质量、提高医疗服务价值,是今后医疗改革的方向。基层医生的价值将得以公平体现,不能去用行政来界定医生的价值。

 

提升诊疗技术、树立口碑是根本

 

提升诊疗技术和医疗质量是嘉宾们的共识,在此基础上形成口碑之后,基层医疗机构才能进入良性循环的状态。

 

丁香园副总裁、丁香诊所负责人杨泽方认为,对诊所而言,质量和口碑才是最重要的,在专业能力和服务能力上做培训虽然对获客来说是慢功夫,但积累半年以上效果是可见的;相反,重市场运作、轻医疗质量则随时可能遭遇危机。

 

04杨泽方.jpg 

丁香园副总裁、丁香诊所负责人杨泽方

 

“在流感高峰期,每个人业务都是饱和的,每个人业务都创新高,你看得出谁好谁坏吗?根本不行。”杨泽方提到,疫情来临后,医生的诊疗水平、获客能力立见高下。“疫情针对医生能力做出了一次筛选。”

 

在杨泽方看来,疫情之后,诊所医生应该达到90分以上,要接受更严酷的挑战,把质量水平拉到更新的高度。

 

不仅是诊疗本身应该保持高质量,围绕诊疗形成的服务内容、服务流程,同样需要持续提升质量。

 

卓正医疗副总裁李陶总结了高质量医疗服务的特征与实现途径。“以患者为中心的医疗服务才是高质量的医疗服务,这需要着眼于患者的综合需求,而非单个疾病;不仅要把患者的疾病解决,患者的社会、文化、职业和家庭决策等也是需要考虑因素。”

 

总结起来有三个目标:通过提高医疗质量来改善患者健康状况,降低医疗费用、节省患者的时间,改善患者的体验。

 

05李陶.jpg 

卓正医疗副总裁李陶

 

要达成这三个目标,需要进行一系列培训,包括培训医生全面了解患者信息、主动为患者建立服务流程,合理安排保险支付,进行访视教育等。

 

合理进行财务规划,确保现金流稳定

 

部分诊所在2月和3月“零”进账,却要支出房屋租金、人员等成本。现金流成为诊所的生死线,对于现金储备不足的诊所来说,如果承担不了这段时间的亏损,可能就只能选择倒闭。

 

疫情让诊所行业在现金流、财务规划方面更加重视未雨绸缪的意义。

 

对此,张强医生集团创始人张强表示,疫情期间,集团一方面通过缩减行政区域来降低成本,另一方面,集团现金流能正常运转还得益于自己的“保守”。“外科医生做手术的时候总是习惯多备一些血,以防万一。我把这个习惯用到了公司经营上,所以一直备了一笔钱,疫情期间就发挥作用了。当别人在讨论撑六个月还是十二个月的时候,我基本不用考虑这个问题。”

 

06张强.jpg 

张强医生集团创始人张强

 

张强认为,将临床工作的缜密用到经营上,也正是医生创业的优势所在。

 

葆桦医疗创始人、里奥诊所合伙人潘静也对诊所的财务规划提出了见解。她认为,财务目标及预算适当调整,基于成本重新设置营收计划。

 

07潘静.jpg 

葆桦医疗创始人、里奥诊所合伙人潘静

 

在具体措施上,她主要提出了几点:一是紧缩开支节省资源,控制现金花费及适当调整人员,比如在员工同意的情况下,停诊期间算为年休假;

 

二是适当减少药品及耗材库存,量入为出,保证月周转。“应付”项最好控制在90天,“应收”项最好控制在30天。

 

此外,私立医疗机构的商业保险支付也应建立起来,它可能在关键时刻解决一部分现金流的问题。

 

适度扩张,合理安排连锁化规模和进度

 

要不要做连锁?连锁扩张的数量和进度要如何把握?这是许多单体诊所发展到一定规模后,以及资金实力雄厚的机构都可能面临的问题。

 

张强医生提到,对医生集团而言,疫情导致医生流动受到阻碍。所以,规模化是未来的方向。“连锁化能够降低我们的风险。”

 

产业化也是其中一个发展方向,例如张强医生集团正在推进静脉曲张袜、电商、线上教育等项目。

 

强森医疗董事长兼CEO何海洋针对连锁发展进度问题,总结了几条经验。他认为,连锁机构在给定条件的情况下、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慢一点比快一点好。

 

08何海洋.jpg 

强森医疗董事长兼CEO何海洋

 

门店是多还是少更好?何海洋认为,这需要根据自身管理效能的溢出情况来决定门店数量的配比。适当的控制节奏,让每一家店铺专家变得越来越重要,特别是对线下的生意越来越重要。

 

接下来是规模大与小的问题。何海洋称,小店成长速度快,但服务内容和服务半径有限,天花板也更容易触碰到,更适合医生个人创业;大店服务类别更丰富,成长空间更大,但需要更强大的团队运营。所以要根据实际情况做选择。

 

同时,疫情加速了医疗数字化转型趋势。“从短期来看,行业遇到了困难;但从长远看,结合中国老龄化、慢病发病率等情况,行业仍然大有可为。我们需要的是重塑信心。”

 

重视线上服务,构建线上“分级诊疗”

 

丁香诊所联盟在《后疫情时代中国基层诊所发展报告》中提到,疫情发生以来,超半数用户主动寻求过线上诊疗服务,疫情之后用户习惯仍趋于稳定。

 

丁香园创始人、董事长李天天以丁香园平台的数据为例做了解读。疫情期间,丁香园各平台总流量达到仅100亿次。“虽然不希望看到疫情以及疫情带来这样的增长,但它确实存在了。”

 

09李天天.jpg 

丁香园创始人、董事长李天天

 

李天天介绍,这些流量主要来自数据、内容和问诊三大类服务,其中数据服务流量40亿人次,内容服务即科普文章流量36亿人次,问诊服务总咨询量120万人次。

 

三类服务验证了互联网医疗也可以形成分级诊疗模式,通过数据到内容,再到问诊的层层分级,互联网医疗在疫情期间解决了医疗端供给严重不足的问题,节约了用户的时间和经济成本,最终实现社会效率的整体提升。“如果没有前端的基础服务,如果所有流量全都集中到问诊环节,那么全国的医生共同上线也可能服务不了。”

 

因此,李天天认为,互联网医疗最适合的就是基层,这个观念没有变。

 

北京崔玉涛育学园诊所院长崔玉涛同样重视线上科普、线上直播的作用,他特别强调了科普内容的二次传播。“许多自媒体功底非常好,但如果花费很大功夫做出的内容,只做了一次性传播,就太可惜了。”

 

崔玉涛总结出科普直播二次传播的方法和流程:首先,二次传播可以先由内部员工、粉丝管理员开始,既提升他们的健康素养,又能够拓展更多用户;第二,线上直播时会和用户互动,回答用户提问,这些问答可以进行通过微信二次传播;第三,APP或微信号通过固定日、日签等发布话题或与粉丝互动;第四,针对直播内容进行二次精讲,做成短视频发布。“有时第二轮传播高峰比第一轮还要高。”

 

直播能够形成与用户的长期互动,增强用户粘性。为了不影响科普内容本身的输出,崔玉涛会将纯内容直播、商务直播和合作直播分开进行,不会在内容直播中出现广告。

 

随着疫情平稳,全国医疗机构服务量正逐渐回升,基层医疗机构同样如此。

 

医疗服务量.png 

2-4月全国医疗机构服务量,数据来源:国家卫健委,动脉网制图

 

国家卫健委的统计数据显示,2月到4月,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量已由1亿人次增长至2.8亿人次。其中,诊所(医务室)服务量2月受疫情影响未统计,3月、4月分别有3000万人次、3800万人次。

 

数据的逐步回升为诊所提升了行业信心,但正如会上多位嘉宾所提到的,疫情之后,基层医疗机构既要考虑短期的生存问题,更要着眼于长期的升级发展,才能够在在面对其他突发事件时,有更强的抗风险能力。


如果您想对接动脉网所报道的企业,请填写表单,我们的工作人员将尽快为您服务。


注:文中如果涉及企业数据,均由受访者向分析师提供并确认。如果您有资源对接,联系报道项目,可以点击链接填写基本信息,我们将尽快与您联系。

声明:动脉网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动脉网及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转载请联系tg@vcbeat.net。

分享

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文章

企业
对接
商务
合作
用户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