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BS第15期报道|达晨林正伟:“高科技”与“老传统”都是新风口

作者:bros nan 2016-04-11 09:24

{{detail.short_name}} {{detail.main_page}}

{{detail.description}} {{detail.round_name}} {{detail.state_name}}

{{detail.province}}-{{detail.city}}
{{detail.setup_time}}
融资金额:{{detail.latest_event_amount}}{{detail.latest_amount_unit}}
投资方: · {{item.latest_event_tzf_name}}
企业数据由提供支持
查看

Penny精选

“现在的资本市场非常疯狂,非常早的项目都想去投。”

——达晨创投投资副总监林正伟


4月7号,由动脉网携手清华x-lab健康医疗创新中心共同举办的医健清华人系列思享会沙龙活动在清华校区举行。同渡资本副总裁杨成魁、达晨创投投资副总监林正伟、汇医慧影联合创始人郭娜作为嘉宾进行主题发言,近百名医健行业观众到场,互动气氛热烈。

IMG_2020_副本

林正伟,达晨创投 (北京)投资副总监,医药、医疗、生物技术等大健康领域的风险投资工作,重点关注生物制药和生物技术。

达晨林正伟从美国近三年来最火热的生物制药开始,谈到因为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引发的中医药浪潮,他所关注的新风口,一个是很有高科技范儿的生物制药,一个是持续高热的生物技术,一个则是体现中国传统的中医药领域,为何他会这样想,具体这些领域有哪些机会点,动脉网将林正伟的发言整理成文,希望对创业者和投资人都有所启发。

1.近三年美国FDA批准的新药里面大部分都是生物制药

从中国医药产业的发展历史梳理中可以看出,现在是生物制药的时代。因为化药研发已经疲乏,新分子探索进入瓶颈,新药产出变得非常艰难。生物制药拥有对很多化药进行补充的特点,比如说靶向制药,蛋白类药物、多肽类药物,在临床上的很多溃败都可以由生物制药来弥补。

制药领域的未来依靠生物制药,这点可以从美国市场上看出来。近三年生物制药在美国市场发展的异常火热,而且FDA批准的新药里大部分都是生物制药,这股风气正蔓延到国内。很多在国外大药企工作的科学家或相关从业人员之所以纷纷回国创业,是因为现在国内环境不错,资本市场慢慢成熟,医药领域更为成熟。

生物制药领域技术壁垒比较高,大部分投资人不太熟悉这个领域,这恰恰给想投资这个领域的投资人一个难得的机会。同时制药领域本身风险很大,审批周期长,失败率近90%,当然高风险与高收益并存,如果一旦成功,回报非常可观。

对于生物制药,现在的中国社会,尤其是资本市场和整个制药行业都在升级,中国和世界的沟通越发频繁,国际界限越发模糊,所以发展会比以前更快。

2.生物制药原材料或是细分市场投资新风口

生物制药的发展路径与化药发展路径相差不多,生物制药的原材料供给这块细分市场的机会被许多资本市场忽略了。

比如说多肽类药物的原料药,是继蛋白质药物之后的下一个小风口,或是一个新方向。因为它本身的特点,分子量小、毒性小,有靶向性,基本上具备了小分子药和大分子药的一些共性。当然这个市场也存在一个缺点,即成药性比较差,风险很大。

做互联网的公司可能会感受到去年下半年到今年上半年是一个比较冷的时间段,但生命科学这个领域,一直是热点。因为这个行业的属性没有太大的周期性,人类健康始终是一个持久的命题,人本身最重要的就是健康。

生物技术会在21世纪开辟很多新的领域,比如说免疫治疗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在技术上有很大的突破,真正到了可以商业化、可以产业化的时点,所以资本市场才火起来。

一个领域的大热肯定是有原因的,尽管这里面还有很多问题有待解决,但是对于投资机构来说,是时候进入这个领域了。

3.  生物技术将开创21世纪新领域,基因编辑成气候或只需3年


最后一个我重点关注的领域是生物技术,因为我本人是生物专业背景,我特别看好这个领域。现在最热的领域,可以说除了医疗服务、制药领域和移动互联网,剩下的都是生物技术方向。生物技术现在百花齐放,而且每一个方向都很有前景。


现在的资本市场非常疯狂,非常早的项目都想去投。做互联网的公司可能会感受到去年下半年到今年上半年是一个比较冷的时间段,但是生命科学这个领域,一直保持在比较高的一个温度。因为这个行业的属性没有太大的周期性,人类健康始终是一个持久的命题,人本身最重要的就是健康。


在21世纪,生物技术会让领域领域得到突破,比如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现在的免疫治疗在技术上有很大的突破,真正到了可以商业化、产业化的时点,所以受到了资本的高度关注。


任何一个方向的大热肯定是有原因的,尽管这里面还有很多问题有待解决,但是对于投资机构来说,是时候找一个时点进入这个领域,布局这个市场了,免疫只是其中一个方向。再举个例子,基因编辑很热,同时也处于早期,可能需要三五年,甚至是十年,肯定会非常成气候。现在美国某实验室通过基因编辑平台开发的药物已经问世了。


生物技术的发展,会让药、技术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最终会出现“治疗方案”,这是我给它起的名字。中国医疗的审批制度,把器械、药和第三类生物技术,但我认为第三类生物技术和药的界限越来越模糊,因为很多是两者合在一块儿的,你算做哪个都行。比如治疗性疫苗,就和预防性疫苗有很大区别,治疗性的疫苗可以按照药审批,甚至有的时候也可以当成第三类生物技术去批。另外,由于审批的环节太多,可能一定程度上也会限制这个行业的发展。


生物技术能够有效填补临床医疗的空白点,比如免疫治疗CRT主要对血液肿瘤有效,但对实体瘤的效果一般,而有的生物技术可能对实体瘤非常有效,比如说溶瘤病毒,直接注射到肿瘤上就可以消融这个肿瘤,至少在负荷上可以减轻。现在越来越多溶瘤疫苗通过溶瘤病毒来激活患者自身的免疫体系,对肿瘤本身还有肿瘤的远端转移灶起到共同杀伤的作用,这是未来实体瘤治疗的希望。这个领域创新能力很强,对于创业和投资来讲都有很大的机会,也是我自己最近重点看的一个方向。


4. 中医药发展机会集中在大平台,有效成分提取和药机项目都被看好

中医药领域很特别,因为他是中国的传统文化,拥有强烈的中国特色。所以在政策层面上,中医药是得到绝对支持的,通过近年来发的好几个政策文件,可以看出发展势头比较强劲。

中医药发展机会集中在比较大的平台,就是平台型的中药企业,一般是A股上的上市公司。还有一些没有上市的,从中药种植,GAP的种植基地,到中药饮片,他们有非常完整的品种,然后到销售的布局,类似这种拥有完整产业布局的企业,都会是比较好的投资目标。

另外一个需要关注的方向是单一有效成分提取类的项目。屠呦呦老师获得诺贝尔奖对此起到了促进作用,中草药有效成分提取的难点是发掘过程比较复杂,真正要找到中草药里边有效的成分很难。因为有的中草药起效不是因为一种成分,而是一个复方,或者就是需要那个中草药本身那么多东西一起才能发挥作用。

目前的趋势是这样的,中国CFDA现在的审批主要是参考FDA,美国FDA的标准是什么东西都要搞得很清楚,成分、药理、药效,如何作用都要很清楚,这样才会给批。所以如果能找到单一的有效成分就很幸运了,如果找不到的情况下,制作出复方制剂也行,无论怎样都要用实质性的证据支持产品的有效性。

还有一些中药中的辅助性元素,比如说药机。以前的药机都是一些西药的药机,现在中药也做,而且已经有几家大的中药药机企业。这个领域是比较新的。中药药机它有重要的特色,也是仿照西药药机理念设计的,至少在西方没有这个东西,肯定是中国独有的,我认为至少能容纳一家上市公司。

图片1

肖佩玲(Penny)


做一个有“问题”的医健记者

如果您想对接动脉网所报道的企业,请填写表单,我们的工作人员将尽快为您服务。


注:文中如果涉及企业数据,均由受访者向分析师提供并确认。如果您有资源对接,联系报道项目,可以点击链接填写基本信息,我们将尽快与您联系。

声明:动脉网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动脉网及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转载请联系tg@vcbeat.net。

分享

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文章

企业
对接
商务
合作
用户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