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问诊周聪俊:如何摘掉移动医疗太轻的“帽子”?

作者:动脉网 2016-07-29 10:38

{{detail.short_name}} {{detail.main_page}}

{{detail.description}} {{detail.round_name}} {{detail.state_name}}

{{detail.province}}-{{detail.city}}
{{detail.setup_time}}
融资金额:{{detail.latest_event_amount}}{{detail.latest_amount_unit}}
投资方: · {{item.latest_event_tzf_name}}
企业数据由提供支持
查看

7月27日晚,动脉网(微信号:vcbeat)邀请了微问诊副总经理周聪俊先生做客VB群访谈,与70多个微信群、超过2万产业界人士共同探讨如何摘掉移动医疗太轻的帽子这一话题。根据访谈记录,现将周聪俊先生的精彩发言整理如下,以飨读者。

 

移动医疗入口很热闹,出口很寂寞

 

715012412435561124.jpg


现在整个行业里面,对移动医疗的看法和声音,主要有两种:

第一种就是说移动医疗已死,这是很多专业人士比较极端的提法;

第二种是关于移动医疗创业的说法:移动医疗入口很热闹,出口很寂寞。代表着很多公司,急匆匆的进入到这个行业之后,找不到盈利点和发展方向的情况。


为什么会造成这种情况?可从医生,用户,创业公司这三个角度来分析。


医生角度。所代表的是传统的医生,医院院长等等,很大一部分认为,医疗是一个很严肃的事情,轻问诊从源头上就不成立,特别是最早由春雨医生提出的轻问诊模式,图文咨询是解决不了实际问题的。


用户角度。现在的用户在健康发生问题时,往往第一时间想到的并非是移动医疗,因为用户可以有很多的选择,包括上网搜索,家庭经验等方法,所以移动医疗在这些选择里面占比非常少。故现在即便是移动医疗行业里面做的最大的企业,他们的产品对用户而言始终是一个低频应用,用户很难产生真正的黏性和习惯,这是现在移动医疗所面临的一大问题。


创业企业角度。从移动医疗创业公司角度来看,在线问诊没有被大多数人看成是一种医疗服务,所以现在移动医疗收费还做不起来。从目前来看,通过从线上收费去盈利的移动医疗公司还没有出现。


所以说从这三个角度上来讲,目前移动医疗所面临的问题还有很多,究其原因还是轻问诊的模式,没有被医生和用户认可。

 

如何摘掉移动医疗太轻的“帽子”

 

558277700061402981.jpg


如何提升在线问诊的份量,摘掉移动医疗轻问诊太轻的 “帽子”?如何让医生更认可线上问诊的服务方式,让用户能够更好的接受在线问诊的服务方式,并且为这种服务买单了?微问诊通过两年的发展探索,我们认为可从四个方面来努力。


第一个,改变问诊的方式。原来大家说的轻问诊都是图文咨询,但是其实现在咨询的方式,已经远远不只是图文了;


第二个,增加服务的内容。移动医疗不应只是一来一去的问答,我们还可以做一个重度垂直的服务内容,形成服务闭环,以此来增加对用户的服务内容;


第三个,硬件融合。随着检查设备的小型化,家庭化发展。移动医疗已经可以充分跟这些设备结合,完成望闻问切整个环节,来提供数据上的参考,从而提高我们在线诊断的效率和质量;


第四个,私人医生的服务。私人医生服务目前在国内在传统的医疗背景下,发展的并不成熟。但实际上私人医生是一种很好的,甚至在国内已经被证明了的更优质的一种健康服务模式。那么借助移动医疗的应用,可以把私人医生的服务推广起来,同时这也符合国家整体发展战略。

 

四点出发,即可改变移动医疗问诊方式

 

在问诊方式的提升方面,可以从这四点出发:


第一点是从图文咨询到视频咨询。微问诊从一开始就采取视频咨询,因为我们认为视频咨询能更及时,更快,比文字表达更清楚,更容易建立用户对医生的信任。

 

第二点是从陌生服务到健康管理。现在国家在提的三个一工程,为每一个居民提供一份完整的健康档案,不过受制于医疗信息系统建设原因,一直就没有建立起来。那么我们在移动医疗的建设上,从一开始就应为用户建立起电子健康档案,包括用户每一次的咨询记录、影像图片、就诊报告等内容。有了这些内容,一方面用户可以了解自己的健康状况并进行相应的健康管理;更重要的一方面,这些内容在用户使用在线问诊时,医生可以看得到,可以提高诊断效率及准确率。这也是移动医疗相较与传统医疗来讲,更优的地方。

 

第三点是从医生的碎片时间到专职专岗服务。国内的移动医疗,春雨也好,微医也好,好大夫也罢,他们使用的都是医生的碎片时间来做图文咨询。也正是因为是碎片时间,所以他们没有办法做视频咨询,因为视频咨询对医生时间占有率和实时性要求更高。

 

微问诊从一开始就采取了医生专职专岗的模式。医生队伍的组建分两种,第一种是招聘医生,现在组建了一百多人的医生团队;第二种是技术,同医院合作,建网络门诊室,由医院排班,如线下坐诊一样来做视频咨询服务。目前国内自建医生团队,做专职专岗的只有两家,一家是平安好医生,另一家就是微问诊。

 

第四点是从线上服务到线下布点。移动医疗是一种新型的医疗健康服务的手段,不应该局限于手机APP,应发展多渠道的能力。微问诊除了APP之外,也在药店布局了很多点,到目前为止已签约了一万多个点,在国内应该是布点最多的。此外还包括智能电视,通过在电视上部署微问诊,特别是一些老年用户,可以在家里通过摇控器,进行远程问诊。


私人医生阶段将是移动医疗的成功标志       

 

移动医疗相较于传统医疗,最重要的价值体现在更低的成本,更便捷的手段,更好的服务意识以及更安全的保障。将来最需要改变的是大家对健康服务的接受方式和态度。现在大家在日常生活中生病了,真正去医院可能只占到30%,那么其余的70%在干什么?有的凭自己的经验吃药,有的是拖延战术,有的就是问药店销售员,或者去百度搜索提问,这些都不是最好的方法。通过移动医疗的在线问诊,特别是视频问诊,其实是能够得到一个更好的服务的。

 

私人医生是在在线问诊服务基础上的一种提升。当大家对移动医疗逐步接受之后,自然而然就会想到更高一级的服务方式和内容,即私人医生服务。随着移动医疗和私人医生服务的落实,应该能真正解决目前大家所说的看病难,看病贵的痛点问题。

 

中国的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并非因为医疗资源的缺少,而是医疗资源的不均衡。从国外成功经验上来看,如果私人医生和移动医疗的价值能够得到充分发挥,那么大家看病就不会再那么难,因为我们会把很多医疗健康的问题下沉到基层来完成。


私人医生将成为移动医疗发展的下一个阶段,一旦移动医疗走到私人医生发展的这个阶段,那么移动医疗也就非常成功了。


精彩问答


Q:讲到在线问诊,不得不提到Teldoc,它的收费模式是订阅缴费+按次缴费。那微问诊是如何收费,如何盈利的?中美有何不同?


微问诊目前在国内是免费的。今年7月,微问诊联合美国CyberMed,推出了美国版微问诊——Cdoc,把微问诊的服务模式迁到美国去了,采取的方式是按次收费,当然也会有按订阅收费。

          

Q: 2015年8月,CVS宣布与三家远程问诊公式AmericanWell,Doctor on Demand,Teladco合作,挺高CVS远程问诊能力和服务,为患者提供更多的就医渠道,CVS在全美有7800家药店,之所以拓展远程问诊服务,是因为他们之前调查发现,患者更愿意通过视频问诊或者在线问诊完成就医服务。您觉得微问诊模式和CVS公司推行的模式有何不同?


Cdoc的业务模式和服务内容,与CVS在大方向上是趋近一致的。不同的地方主要表现在一些细节方面,例如CVS的资源优势明显,它有七千八百家药店,基于这些药店开展远程咨询服务,也包括美国之前有公司在超市里面开一分钟诊所的形式,也是这种模式。


那么微问诊的Cdoc在美国的优势主要表现在美国的合作伙伴有两百多家医院资源,通过这些医院的医生和用户入口,实现线上问诊服务。

 

Q:可信任、够权威是在线问诊平台的必要条件?您是否赞同这个观点?

  

我不太认同这个观点。做移动医疗服务,一定要做的是可信任,但是不一定要做的够权威。因为权威形成之后,又会造成大家不管什么病,都去找最权威的医院,医生来看。那么移动医疗普世的价值就很难真正体现出来了,所以权威不是我们所追求的方向,但信任是一定需要的。信任其实可以通过很多细节来做,比如说专职专岗的服务,比如说对医生的统一规范,提高他的专业能力及服务的耐心程度等等。

   

Q:春雨和丁香园最近都在积极扩展线下发展,移动医疗发展到后期是否一定需要落地了?微问诊是否也有线下计划?


我认为微问诊是一定要落地的,但移动医疗究竟怎么样落地,方式是千差万别的。开诊所是一种方式;从线上问诊到线下就诊;线下转诊;开展私人医生是一种落地的方式;从先咨询后用药,做用药提供也是一种落地的方式等等多种多样。所以说做医疗服务,一定是线上线下结合,具体怎么落地,每一家企业会有很大的区别,微问诊跟药店的合作,跟医院的合作,其实都是落地的一个重要方面。

 

Q:轻问诊对医生的价值在哪里?


关于移动医疗对医生的价值这个问题,我们也采访过一些医生,很多医生觉得在移动医疗平台上服务,他们的舞台更广了。作为一个普通医生,只在这一家医院服务,如果这家医院不是很有名气,那么这位医生所接诊的对象是非常有限的。而在移动医疗里面,他面对的是全国甚至是海外华人,这会让他觉得更有挑战性,同时可以拿到更高的收益,当然企业更加灵活,对医生来讲也是很重要的。


如果您想对接动脉网所报道的企业,请填写表单,我们的工作人员将尽快为您服务。


注:文中如果涉及企业数据,均由受访者向分析师提供并确认。如果您有资源对接,联系报道项目,可以点击链接填写基本信息,我们将尽快与您联系。

声明:动脉网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动脉网及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转载请联系tg@vcbeat.net。

分享

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文章

企业
对接
商务
合作
用户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