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王颖奇,在冷门赛道加速奔跑的“九零后”清华人

作者: 牟磊 2022-01-10 15:23

第一次认识王颖奇是去年9月在清华工研院举办的一场医疗创新论坛上,他作为图湃医疗的联合创始人进行了发言。

 

微信图片_20220110111345.png 图1 | 王颖奇在清华工研院创新论坛上发言

 

虽然是首次正面接触,但是王颖奇却让我有点“过目不忘”。一方面是90后的他看着很年轻,在一群嘉宾中显得有点格格不入;另一方面是他所联合创立的图湃医疗,这家由清华工研院孵化的新生力量,仅用了短短四年就成长为中国眼科医疗设备的头部企业并且在当时已经完成了四轮融资,上升势头相当迅猛。

 

果不其然,三个月后,图湃医疗就在动脉网宣布完成2亿元B轮融资,新闻稿一经发出,便迅速占领了我的朋友圈。于是我很快去和撰写这篇文章的同事进行求证,他告诉我,差不多有30家投资机构都在让他帮忙和图湃医疗进行对接,他有点忙不过来了。

 

这反而让我对王颖奇这个人物更加好奇了,当时我就在想,我一定要对他做个专访,这个目标最终实现了,所以有了这篇文章。


“转瞬即逝”的第一次创业


图湃医疗并不是王颖奇的第一次创业,早在他读硕士期间,他就已经做了一次尝试。

 

2014年,正值国家“双创”热潮,为积极响应这一号召,清华大学鼓励大家把创新技术通过科技成果转化从实验室推向市场。王颖奇当然不会放弃这个机会,他将自己与实验室导师共同发明的荧光成像技术写成文章,并成功申请了专利。

 

但就在将专利转化成产品这一关键阶段时,王颖奇突然就感觉跨不过去了。他谈道,“在创业之前,我没有想到一项新技术到成熟的产品中间还有那么长的一段路要走,而且越往后走就越难。当时自己没有经验,也不知道如何去寻找外部资源去解决这个事情,所以第一次创业很快就结束了,前前后后只维持了七八个月。”

 

但王颖奇并没有因此而有太多沮丧的情绪,研究生毕业以后,他很快就进入了同样是清华系的优秀企业品驰医疗,成为了一名标准的“打工人”。

 

实际上,王颖奇进入品驰,除了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他还想要在这家神经调控领域的领军企业进行学习,学习一家成熟的企业是如何运作的,学习一个成熟的医疗器械产品是如何诞生的,这些经历都是当时的王颖奇极度缺乏的。

 

但王颖奇的这段“进修”经历并没有持续太多时间,2016年年底,他离开了品驰医疗。离开的理由主要有两点:一是品驰所专注的领域和王颖奇所擅长的并不是很符合,另外就是相比于打工,王颖奇还是更喜欢创业

 

他在采访中谈道,“在品驰的这段工作经历,让我学到了很多东西,解答了我很多创业方面的疑惑。但我仍然想去做一些更有挑战力的事情,想去真正创造属于自己的价值,所以我在当时选择了离开。但这并不代表在品驰工作没有挑战性,不能产生价值,只是对我个人而言,创业是能把价值最大化实现的一种方式。”


“一拍即合”的第二次创业


有了第一次创业失败的经历,再加上在品驰的潜心学习,此时此刻的王颖奇成熟了很多,运气似乎也开始向这位清华高材生偏移。

 

2016年,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霍力教授正在组建一支创业团队,其目的是想把扫频OCT(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及其他一些前沿的光电创新技术更好地应用在临床端。

 

依托于清华大学X-Lab创业交流平台,霍力教授与王颖奇相遇了,双方第一次见面就一拍即合,与霍力教授的两位学生邢燕飞博士、汪霄一起,共同成为了图湃医疗的联合创始人。

 

谈起这段经历,王颖奇仍然感觉记忆犹新,“我是生物医学工程系的,霍力教授是电子工程系的,所以在见面之前,我们并不熟悉。但在听了彼此的想法后,两人都觉得这是一个很有价值的技术方向,也一致认为当下是一个很好的创业机会,所以我们在经过市场调研,并听取了行业内投资人的意见之后,最终选择了眼科高端仪器设备这个细分赛道,开启了创业之旅。”

 

至于为何要专注国内鲜有人涉及的眼科高端仪器设备这个冷门赛道,王颖奇有着自己的考虑。

 

第一是技术本身的巨大应用价值。扫频OCT是一个很前沿的技术,而且在当时正在从未成熟阶段过渡到成熟阶段,眼科应用市场一片蓝海。除此之外,基于扫频OCT技术延伸出来的光电核心技术,还可以拓展到其它眼科高端仪器设备领域。

 

第二是极高的进口垄断率。据不完全统计,按照销售金额计算,不仅是OCT这一个产品,在眼科仪器设备全品类的统计中,进口产品的市场占比超过了95%,即便是按销售数量计算,该比例也达到了90%以上。高占比的背后意味着眼科高端仪器设备的“国产时代”正在开启。

 

第三则是被低估的眼科仪器设备行业的市场体量。资本市场对眼科耗材关注度极高,而对于高端仪器设备的印象还停留在“卖一台少一台”这种朴素的认知上。

 

但事实并非如此。根据国内某一线眼科代理商最新的招股书显示,无论是在全球市场还是在中国市场,眼科仪器设备行业的年销售额总量都与耗材总量基本持平,且都在快速增长,蓝海市场效应愈发明显。

 

“上岸”还是要靠自己。与第一次创业一样,如何将新技术进行产品化,仍然是创业的一大难题。但这一次,王颖奇聪明了很多,他不再一味追求原始技术上绝对的创新性,而是充分发挥高校的优势,依托强大的工程背景团队,专注做工程技术领域的创新。

 

这其实也符合当前医疗创新的基本规律。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国内医疗行业当前正处于多项技术快速演变融合的过渡阶段,因而未来更多的机会必定是来自于交叉型创新领域,所以“医工结合”这种全新的模式正在成为医疗创新者的共识。

 

作为国内工科实力最强的双一流高校,清华工研院一直将医工转化作为重点方向。但在孵化早期项目上,清华工研院做的远不止于此。

 

首先在合作促成上。清华工研院在2017年,也就是图湃医疗成立的那一年正式创立了GHIC(全球健康产业创新中心),这是一个专门为中早期医疗器械项目提供全方位支撑孵化的转化平台,它的出现使图湃医疗与清华大学的合作更为高效,这在早期为图湃的快速起步带来了很多便利条件。


微信图片_20220110111354.png 图2 | 清华工研院-全球健康产业创新中心

 

其次是在人才输出上。清华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人才池”,拥有各个工程专业领域的顶尖人才储备,这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图湃医疗在创立早期人才上的缺口。除此之外,GHIC还通过定期举办交流活动,不断地促进孵化企业与外界进行沟通和合作,为其在行业内招募更多新生力量。

 

最后是在具体的服务上。据王颖奇介绍,GHIC专门为企业配备了关于医疗器械从研发到注册取证的全生命周期的培训资源,这些资源很好地弥补了创业者在医疗器械专业环节上的不足,这对于初创企业来说格外重要。

 

当然,GHIC在孵化方面也有着自己的边界,一旦企业成熟之后,后面该如何走,就得靠企业自身了。因此,图湃医疗的未来,仍然需要王颖奇自己来定义。


“感性”的选人和“理性”的选投资机构


王颖奇在采访中表示,图湃医疗的成长速度出乎了他的意料。

 

这其中当然有外界的因素,但更多的还是内在的导向,王颖奇在创业的过程之中一定是做对了一些事情。

 

首先是认识到团队的重要性并充分相信自己的团队。与第一次创业相比,王颖奇认为自己最大的改变就是有了团队意识,他不再像从前一样“单打独斗”,什么事都亲力亲为,而是报以绝对信任的理念,将专业的事交给更专业的人来做。

 

在王颖奇看来,这是一个创始人在公司成立第一天就应该有的观念。他在采访中谈道,“创业者一定不要觉得自己什么都能做,如果你想做的是一件伟大的事情,想成就一家伟大的企业,最核心的工作是不断地去找到行业内最优秀、最专业的人去做专业的事,然后促成优秀人才之间的良好合作,最终形成一支强大而稳定的团队。因为一个人的能力始终是有天花板的,一个人的视野和格局也是有限的,一定要尊重、信任最优秀的专业人才。”

 

但如何在茫茫人海中找到这些优秀的人呢?王颖奇有着自己的一套理念和方法。

 

在王颖奇看来,招募优秀人才的前提是互相尊重,互相理解,并互相认可彼此合作的双赢价值。“这不是求职与招聘的关系,这是双方对等的长期合作关系”。

 

王颖奇认为,优秀团队的重要性比创始人更高,这种价值不仅体现在薪资上,也要落实到股权上。基于这样的理念,图湃医疗持续增发ESOP,扩大员工持股比例,连续三年不断推进“全员股权激励计划”,覆盖人数接近公司总人数规模的50%,为的就是和大量优秀人才形成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王颖奇表示,招募人才最大的困难在于信息不对称,人才和企业方难以在一开始就建立信任关系,因此,创始人应该在第一步就选择和人才直接面对面沟通,这才是最佳方案。据王颖奇透露,他在2018-2021年这四年的时间里总共有近200次飞行记录,其中90%都是为了招人。

 

“招人是一件很感性的工作,你必须站在对方的立场而不是公司的立场上去思考问题。”王颖奇在采访中讲到,“共情是有效谈判的基础,而在共情之上则是双方对于个人与企业未来的发展达成基本一致的理性共识。最终,企业需要传递这样一件事情,人才也需要相信这样一件事情,即‘图湃是最好的国产眼科高端仪器设备公司,图湃会与我长期平等互信的合作,我会在图湃实现事业的顶峰’。一旦达成这样的共识,辅之以合理的薪资股权配置,优秀人才的加盟就指日可待了。”

 

但这还不够,为了进一步提升团队的综合实力,王颖奇同时把目光瞄准了海外。

 

这其实也是在为未来布局,王颖奇谈道,“图湃医疗未来的业务一定是全球化的,所以当下就需要在团队中吸纳一批海外的顶尖人才,但现在比较困难的是疫情,沟通成本很高。但这恰恰也是一个好的机会,疫情之下,中国作为当今全球最具活力的新兴经济体,对于他们的吸引力肯定的是巨大的。所以我们想要抓住这个机会,‘错峰’地引进一批海外人才。”

 

如果说在招人上,王颖奇是感性的,那么在如何选投资机构上,王颖奇表现的就极其理性。

 

首先在意识上,王颖奇认为不能太在意短期得失。他在采访中谈道,“如果创始人不是为了短期套现走人,而是怀揣着事业与理想,那在投融资这件事情上,就不能太在意一时得失。不能只向‘钱’看齐,一定要综合考虑,考虑投资机构的专业性,投资机构的长期陪伴性以及它是否能带给你优质的资源,这对于初创期企业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其次在节奏把控上,王颖奇认为要敏锐地洞察市场变化并做出合理的反应。在他看来,创始人往往会乐观地看高企业的价值,尤其是高校团队创业,这种现象就更为明显。但这种脱离市场的预估显然是行不通的,只有达成相应的里程碑节点,估值才有支撑的逻辑基础。

 

但考虑到融资过程一般会持续3到6个月,有一定的滞后性,因此在一个重大里程碑节点前适当的时间开启融资,并充分确保业务节点顺利达成,就是较好的融资节奏。公司的快速发展对资金链的消耗是巨大的,往往也是超预期的,一旦融资节奏没有掌握好,公司将陷入非常被动的局面。

 

另外,无论二级市场还是一级市场,都有其周期性。二级市场的影响会传导到一级市场,创始人必须把握好这个动态,让企业在资本市场向上的、平稳的阶段顺利完成融资。这样在低谷期就有充足的“弹药”来实现平稳过渡,等待资本市场的重新回暖。

 

当然,王颖奇也认为,把公司核心业务做好,是抵御一切资本市场波动的最佳武器,最优秀的公司不需要过度担心融资问题,把业务做好才是重中之重。

 

最后在目标选择上,王颖奇认为要做到“精准”,即拿着钉子找锤子。在图湃医疗的五轮融资中,王颖奇一直就是这样做的。

 

微信图片_20220110111359.png 图3 | 图湃医疗融资历程

 

在早期,王颖奇的选择主要是以清华系的投资机构为主,这主要是本着一个“互信”的立场。这种深度的信任一方面是可以保护企业,另一方面则是资源的精准对接和业务上的协同。

 

但到了中后期,王颖奇在投融资上就开始在外部进行选择了,并逐渐将目光转向了产业投资机构。这是因为产投机构是最理解项目和市场的,他们能够充分理解企业的产品和技术的核心价值,也能为企业带来更多的产业资源。当然,与产业投资人的合作必须建立在对等互利的原则下,这也是企业应当注意的。


将创新进行到底


在创新这件事上,王颖奇和图湃医疗一向追求卓越,甚至有些超前。

 

首先在具体投入上。据统计,图湃2021年全年累计投入研发经费逾5000万元,这个数字已经达到了很多上市公司的标准;其次在人员配置上,图湃现有团队规模近150人,其中研发团队占比近50%,而研发团队中硕博士高学历人才占比达70%。

 

最后在实际落地上,图湃目前共设立了北京、上海、南通三个研发中心以及北京、苏州两个制造中心,并与GHIC联合成立了眼科医工转化创新实验室。而这所有的一切投入和成果,都是在过去不到五年的时间里实现的。

 

除了这些,王颖奇还在探索创新的标准化模式。在他看来,当前大家所提的“医工结合”确实是很好的一个研发方向,但是真正操作起来却并不容易。

 

这是因为无论医院、高校还是企业,在医工创新上都有各自的优势和短板,也都有自己的边界和局限性。因此如何集各方之所长,促成“医院-高校-企业”三方联动的,产生真正的临床应用价值和商业价值的医工转化成果,这是图湃医疗未来会一直探索的。

 

但在创新上如此大的投入,也让大家对图湃产生了疑惑,即作为一家初创企业,究竟如何平衡研发投入和企业营收之间的偏差?

 

在这一点上,王颖奇不但没想过要“收手”,反而还在继续加码。他在采访中谈道,“很多人不理解,觉得图湃已经有三款产品上市了,现阶段完全可以放缓步伐,把利润做上去,加快上市。但实际上,图湃的核心目标并不是上市,或者说上市只是图湃未来的新起点。我们真正想做的,是在眼科高端仪器设备领域的全产品线布局,因此图湃的每一条产品线不仅要做到国内领先,更要做到全球领先。”

 

“另外,我们也不担心现在巨大的研发投入会让我们在未来走得很难。因为从图湃内部规划来说,目前我们正在同步开发的多条重磅产品线,每一个都是国产处于空白状态的高端产品,全球市场体量都在数十亿美金量级,且技术壁垒极高。而从外部资本市场环境来讲,我们认为现在不管是一级市场还是二级市场,大家对于高端医疗仪器设备领域的硬科技创新都是认可的,只要保证技术和产品的先进性,并有巨大的市场空间和想象力,那么因为新的研发投入而导致盈亏平衡点晚一到两年,并不是一件坏事,毕竟创业是一项面向未来的工作。”王颖奇补充道。

 

在访谈最后,我问王颖奇,如果再给你一次选择,你会选择留在高校做科研还是出来创业

 

王颖奇并没有太多迟疑,“不是因为现在图湃发展的不错,我才这样说。即便是再选择一次,我依然会选择创业这条道路。别人说创业是‘九死一生’,但这是一般性的概率,创业者不应该悲观地去相信概率的一般性,而应该去积极创造属于自己的‘条件概率’。如果有良好的技术基础,精准的创业方向选择,价值观一致的创始团队,完善的人才政策和与时俱进的企业经营理念,那么‘九死一生’就会变成‘五五开’甚至是‘万无一失’。所以如果重新开始,我仍然愿意去面对这些困难,因为我会比上一次做得更好,哪怕需要付出再多艰辛,但只要企业能为行业、为社会创造价值,所有的付出就都是值得的。”

注:文中如果涉及企业数据,均由受访者向分析师提供并确认。
声明:动脉网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动脉网及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转载请联系tg@vcbeat.net。

牟磊

分享
动脉橙
以上数据来自动脉橙产业智库

我们以独创的在线数据库方式,为健康产业人士提供全方位和实时的市场资讯、行业数据和分析师见解。现已覆盖数字健康、医疗器械、生物医药等近500+细分赛道,涉及公司名单、招投标、投融资信息、头部企业动态等各类数据并持续更新。

点击 【申请试用】了解动脉橙产业智库更多内容。

牟磊

共发表文章199篇

最近内容
  • 出海这一暴利赛道:没有巨头,大家当前都是“创业者”

    2024-04-22

  • 首次敲开“国家队”大门,这一医疗赛道已到爆发前夜?

    2024-04-19

  • 今年,医疗人不必“死磕”IPO!

    2024-04-10

上一篇

197亿美元!微软收购Nuance计划终究完成,Nuance为什么这么重要?

2022-01-10
下一篇

科济药业再获RMAT!其自主研发产品CT041被FDA授予“再生医学先进疗法”(RMAT)

2022-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