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全球罕见病7000种,有效治疗手段仅5%,罕见病蓝海市场的临床、研发、投融资干货来啦

作者: 周秋寒 2021-09-15 15:25

2021年9月10日-12日,第十届中国罕见病高峰论坛在杭召开。本次论坛以“罕路同行 十载与共”为主题,由蔻德罕见病中心(CORD)、浙江大学医学院、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联合主办。

 

来自国内外罕见病“政、产、学、研”等不同领域的800余名参会者共聚现场,围绕“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展开了为期三天的交流探讨,多维度透视罕见病行业发展与机遇。本次论坛还在CCMTV临床频道、新浪健康、微解药三个平台同步直播,观看量达到80余万人次。

 

图片1.png 

论坛开幕式上,浙江大学医学院副院长柯越海,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副院长吴志英,蔻德罕见病中心创始人、主任黄如方代表三家主办方致辞。北京协和医院院长、党委副书记张抒扬,琅钰集团CEO向宇,美国科学院院士、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生物学、生物工程学教授Harvey F. LODISH作为嘉宾为大会致辞。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党委书记、副会长孟冬平,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副院长吴志英,蔻德罕见病中心创始人、主任黄如方分别做主题报告。历届参会的专家也通过视频形式带来回顾和祝福。

 

在本次大会正式召开前,便进行了精彩的会前预热研讨会。会前研讨分别从药物引进、投融资趋势、临床产品、生态系统等全方位对罕见病未来发展进行深度解读,以下是部分摘录内容:

 

罕见病海外药物引入与企业自研同步发展,加速产品商业化

 

邵文斌.jpg

邵文斌,IQVIA大中华区副总裁、商务解决方案总经理

 

即便在疫情严峻的2020年,海外药物引进中国依然非常活跃,这也成为新兴生物制药企业构建研发管线的主要途径。

 

通常,海外药物引进可以助力中国制药企业快速进入相关赛道,对于人才的聚集和管理、二次开发继而丰富管线项目、商业利益以及风险共同分担等方面也都具有一定优势,但是包括聚焦罕见病领域在内的创新药企业在引进产品之后,在中国需要遵循不同的商业开发模式。对于一些高度差异化的创新药企来说,他们自然希望把研发和商业权掌握在自己手上。

 

随着资本市场的大浪淘沙以及根据不同产品在市场的表现,创新药企也从单纯引进产品的1.0模式发展到2.0和3.0模式。2.0模式代表着把引进、自研作为同等重要的方向去投资和发展;3.0模式则代表重点发展自研产品,同时推动产品从中国市场走向全球市场。这也是许多创新药企走过的技术路线和商业路线。

 

IQVIA大中华区副总裁、商务解决方案总经理邵文斌表示,对于包括罕见病在内的海外引进药物,从引入开发到商业化成功,这背后还有三个关键要素。

 

首先是凭借业务拓展和研发能力建立强大的产品组合,国内不乏一些成功的生物技术企业的标杆案例供我们参考;其次得益于政策红利,临床试验和药品注册进程加快,很多企业并不仅仅纵向满足于临床研发和审批的加速,他们同时也会横向将适应症进一步扩大,更迅速、更广泛地满足市场化需求;最后是生产和商业化程序的优化,这对于许多企业来说尤为重要,关乎着它们能否成为行业典范,展示出企业市场开发的战略能力。

 

回顾罕见病药物近几年的发展趋势,不乏包括海外引进填补国内治疗空白、优化患者治疗体验的药物,通过以上引进策略,更快地进入国内市场。目前已经有很多项目接近于临床后期甚至是商业化阶段。我们不难发现,大多企业走的都是混合路线,即将产品引入与企业自研同步发展。此外,这些企业还充分发挥了药物的潜力,在药物适应症方面做到了全面整体的开发,为整个管线制定出一个可持续的商业化进程,这些都能为加速罕见病药品引入带来启发。

 

当然,这背后离不开企业专家和人才的聚集和贡献,少不了临床试验的专业化能力,也不能脱离经验丰富的商业化团队和上市前后充足的资金投入。以上所有的海外药品引进策略,对于引进海外罕见病药物来说,都是可长期借鉴的经验。


中国罕见病投融资单笔融资金额接近美国,

行业仍面临支付和产品市场挑战

 廖逸星.jpg

廖逸星,华泰大健康联席负责人

 

关于罕见病药品产业,从每年获批的药物数量、市场规模的大小来看,国外处于一个相对较成熟的状态。在美国资本市场,每年大概会有几十家罕见病领域企业发生融资,融资规模大约为几十亿美元;从融资阶段来看,罕见病企业在IPO轮融资规模最大,可达平均2-3亿美元。

 

反观国内的情况,由于国内关于罕见病的法律法规还处于持续出台阶段,目前国内相关企业融资处于相对被动状态。2018年,中国第一批罕见病目录公布,但目前在更高层的立法层面对于罕见病还没有像欧美一样的相关法规。

 

美国、欧洲、日本,目前对于罕见病的定义相对清晰。在美国,20万患者以下被称为罕见病。而中国每年新发肺癌人数约为70万、乳腺癌新发约为50万,如果用目前比较前沿的靶向治疗,一些靶向用药的肺癌和乳腺癌患者也只有几万人,20万人其实已经是一个成规模的患者数量。同样的罕见疾病,考虑到中国的人口基数远大于美国,所以患者人数理论上也远大于美国。

 

但是中国在罕见病领域近几年也出现了一些较好的变化,包括一些急需用药目录的增补,在罕见病用药方面都有较大比例的纳入。同时,对于一些药物上市审批、进入医保等环节,也都给了这些罕见病急需药品很大的空间、相对较快的速度。

 

在这一系类政策的变化和法规的支持下,中国的私募股权市场融资也变得较以前更加活跃。虽然目前中国市场暂时还未出现专注于罕见病的企业完成IPO,但是单笔的融资金额已经和美国的单笔融资金额开始接近。整体来说,近几年中国一些头部企业所获得的资金支持已经和美国相差不大。

 

其实私募股权市场活跃的重要前提是二级市场公开的股权融资的活跃,反映出二级市场公开退出渠道的可及性。除了传统的纳斯达克对于中国的一些企业来说有非常丰富的资本市场退出渠道外,我们本身也并不缺乏相关渠道,包括2018年联交所推出的18A、2019年上交所推出的科创板以及最近成立的北交所,都给中国的罕见病企业带来了证券化的路径。

 

法规的支持和资本市场的证券化路径都存在,那为何今天还会探讨相关的发展问题?其实除了个别头部企业发展较为顺利外,中国还存在很多其他罕见病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遇到了困难,这个困难则来源于:行业不够成熟,进而导致估值体系难以确定。传统的应用于创新药企业的的估值方法分为两类,一是风险调整的现金流折现法,二是概率调整的情景假设分析法。针对现阶段中国罕见病企业,理论上应该适用于风险调整的现金流折算法,这其中会有一个企业的风险系数,这个风险系数和临床产品的成功率和峰值销售息息相关,但是现阶段罕见病企业往往在系数选择上面临一定挑战。

 

此外,罕见病企业还存在两个较为集中的挑战。第一是支付问题。对于这个问题目前已经在改善。第二是就诊病例数。我们很少会去探讨肿瘤的就诊率,但是在中国的罕见病领域市场,大家就会疑虑患者的诊断率是多少?对于一些目前还缺乏诊断方法和认识的罕见疾病,我们常常会疑虑患者在哪儿,未来的市场在哪儿?

 

初步分析下来,对于罕见病企业而言,“以患者为中心”更显得尤为重要,以患者为中心包括如何找到患者、如何治疗好患者,如何服务好患者,为患者带来实实在在的临床获益,可能才能破解罕见病市场的问题。


为中国罕见病患者提供临床可及的产品:

新时代医药产业的责任与使命


严知愚.jpg

严知愚,曙方医药联合创始人、董事长、CEO

 

罕见病产业在全球是蓬勃发展的。纵观罕见病在内的整个医药产业,它本身的目的是为了开发产品治病救人,如果某一药品在某一市场救助不了病人,那么它的市场价值和医学价值都是空谈。

 

具体到目前的中国,我们该如何去实现和体现它的产业价值?曙方医药提出的观点是以患者为中心,去开发提供具有临床可及性的产品,即能够让病人使用、能够救治病人的产品。

 

为何要这样选择?首先从国家政策来讲,国家领导人有非常清楚的相关描述:“要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所有的产业如果沿着这个方向去走,变换到医药产业就是沿着以临床需求为中心,研发并且提供能够救治病人的产品这条思路走。总书记还谈到:“要健全重大疾病医疗保险和救助制度”,这对于罕见病领域的发展也是一种助力。

 

回顾整个大环境下的罕见病发展,也的确符合上述政策。早在2016年在《“健康中国2030”的规划纲要》当中就明确提出了罕见病用药保障,随后在2017年、2018年发布的各个相关政策当中,都有明确鼓励罕见病产业的发展(包括创新药研发、仿制药、审评审批制度等)。2018年,中国第一个罕见病目录也正式颁布。2019年,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也以法律的形式明确鼓励罕见病新药的研制,对罕见病新药予以优先审评审批。

 

所以,尽管以前大家认为罕见病领域在中国有一些法律法规落后于其他国家,但目前的局面正在快速的向好发展。在医药行业中,比如大家担心的市场采购问题,今年1月份,国务院办公室发布的《关于推动药品集中带量采购工作常态化制度化开展的意见》当中,明确提出孤儿药、短缺药的适宜采购方式,给罕见病领域吃了一颗定心丸。

 

那么在政策的倡导下,我们企业能够干什么呢?作为企业,我们有自主行动的努力,不应该仅仅是等待未来可能发生的政策导向,而是从现在就积极主动地开展研发工作,提高罕见病药物的临床可及性。说到临床可及性,目前主要存在三个方面的挑战:可诊断、可治疗、可支付。

 

首先,可诊断中最重要的一点是一些患者在一些疾病的临床诊断率极其低下,能够得到诊断的患者数量只是冰山一角。这些未被发现的病人、漏诊误诊的病人构成了罕见病药品的强大潜在需求,作为医药企业有责任去帮助医疗团队将这些病人找到。其次,可治疗是指我们要把药品送到各个专病中心,更重要的是需要帮助这些专病中心建立恰当完整的方法来诊断和治疗病人,包括多学科合作、分级诊疗等。最后,从罕见病企业的角度应对可支付问题,是指我们在产品生命周期设计当中,就指向让该产品能够具有临床可及性,那可支付的问题也能够在很大程度上解决。

 

要完成临床可及性的建设,还需要多方合作,包括医疗以及研究机构、政府、产业从业者等。医疗以及研究机构应该聚焦于前沿和最新技术,加强基础和转化科学研究。政府方面,希望国家能够加大在基础科学方面的投入和研究,去制定一些鼓励的政策。对于产业而言,针对创新药物研发,加强资金、人才和技术的投入,协同各方推进罕见病事业的发展。

 

作为医药企业,我们在积极的开展提升罕见病临床可及性的探索,具体有四:一是让患者有药可用,包括加速引进海外上市和临床阶段的罕见病药物,并针对中国市场需求研发新药;二是让患者有负担得起的药物,通过建立均衡的产品组合降低产品成本,通过国内自主研发掌握定价权,通过创新支付和风险分摊提高支付能力,通过数字技术和产品协同提高商业运营效率等;三是让病人早诊断、医生能治疗,运用AI技术和数字医疗工具赋能医患,推动专病诊疗中心和诊疗协作网建设,提升诊治能力和优化资源配置;四是让研发成果加速转化为产品,创建罕见病药物研发核心技术平台,推动寡核苷酸药物和基因治疗新药研发,建立从临床研究到IND申报的多种罕见病研发管线。

 

未来,罕见病医药产业路在何方?路其实就在我们的手中和脚下。


罕见病作为一个特殊领域,需要多方携手共建持续发展的生态系统


向宇.jpg

向 宇,琅钰集团 CEO

 

医药企业如何体现以患者为中心,有三个问题需要解决,第一是药品的可及性提升、第二是仅有药物治疗并不能解决患者全部痛点、第三是罕见病作为一个特殊领域需要多方携手共建持续发展的生态。

 

首先,提升药品可及性刻不容缓。近几年,在药监、卫建委、医保局的多方共同推动下,罕见病药物的可及性有了巨大的提升,超过20个新药在我国上市,三分之二的罕见病用药纳入国家罕见病目录。随着医保目录谈判的常态化,越来越多的罕见病药品被纳入医保目录。在医保支付标准上,已经有相当多的罕见病药物以十几万、二十几万的年治疗费用纳入到医保目录中,对于行业和患者来说都是积极振奋的消息。

 

尽管罕见病用药保障已经有了突飞猛进的进步,但是在短期内对于个别高值药,罕见病患者仍是可望而不可及。因此,从企业本身角度来讲,我们在过去12个月里,始终怀抱着以患者为中心的初心布局产品管线。对于中国无药、海外有药的罕见病药品,我们毫不犹豫加速引进;对于中国有药患者物理无力支付的药品,我们积极推进本土创新研发获得定价权。

 

其次,对于仅有药物治疗并不能解决患者全部问题这方面,为此,我们打造了以患者为中心的罕见病开放式生态平台,将为患者和医生提供更开放、灵活的诊疗互动服务,帮助患者“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我们还希望利用尖端科技,为中国的罕见病患者开发多种多样的智能解决方案,全方位的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与幸福感。


我们同时推出了免费的罕见病智库服务,以此来消除信息不对称,让更多的患者、医生能够在第一时间获得有助于诊疗的准确信息。此外,在过去十个月里,我们还在多个渠道与多个患者组织、多个机构共同协作,推动罕见病在全社会的疾病知识可及性。这些对于企业来说虽然无利可图,但是对于整个罕见病行业来说却极具价值。

 

最后是对于罕见病整个行业来讲,它具有特殊性,需要多方携手,才能共建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放眼全球,罕见病领域的药物研发仍是有限的。在中国,只有行业同道和政策制定者一起积极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准入和支付模式,才能更大程度的推动行业发展,将罕见病生态圈建立得更完善。

 

罕见病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各方的支持,只要患者有未满足的需求存在,罕见病产业的价值就有存在的必然。我们希望和更多利益相关方、更多同道中人一起携手,共建罕见病的生态系统,为我国罕见病患者提供更为全方位的解决方案和支持网络!

注:文中如果涉及企业数据,均由受访者向分析师提供并确认。
声明:动脉网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动脉网及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转载请联系tg@vcbeat.net。

周秋寒

分享
动脉橙
以上数据来自动脉橙产业智库

我们以独创的在线数据库方式,为健康产业人士提供全方位和实时的市场资讯、行业数据和分析师见解。现已覆盖数字健康、医疗器械、生物医药等近500+细分赛道,涉及公司名单、招投标、投融资信息、头部企业动态等各类数据并持续更新。

点击 【申请试用】了解动脉橙产业智库更多内容。
精彩内容推荐

2023创新药及供应链白皮书:解读近400起融资事件,百余条临床管线与BD并购

药物递送白皮书:资本寒冬逆势火热、近3年吸金443亿,万物偶联最具想象空间?

《2022创新药白皮书》发布:30张图表概览10余细分领域的前沿布局与差异化创新

基因治疗龙头蓝鸟生物股价“跌跌不休”,如何解决医药产业创新的3个关键问题

周秋寒

共发表文章199篇

最近内容
  • 再生医学独角兽Orca:手握近3亿美元,核心细胞疗法进入临床Ⅲ期

    2024-04-13

  • 84亿,诺华刚刚购买两款PROTAC

    2024-04-12

  • 354亿!自免领域今年最大收购案刚刚诞生

    2024-04-11

上一篇

价格猛砍82%,骨科企业却涨停,为何集采变温和?

2021-09-15
下一篇

第一届“未来医疗”中国医疗技术创新生态峰会举行 凝聚各界力量打造医疗技术产业生态圈

2021-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