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开盘大涨352.51%,多肽类药物研发商圣诺生物今日科创板上市

作者: 陈宣合 2021-06-03 09:35
圣诺生物制药
http://www.snbiopharm.com/
企业数据由 动脉橙 提供支持
药品研发、生产商 | 未公开 | 运营中
中国-四川
查看

2021年6月3日,多肽类药物研发商圣诺生物登陆科创板。圣诺生物发行价为17.9元,公开发行2000万股人民币普通股。今早开盘大幅上涨至81元,涨幅352.51%。


image.png

图片来源:新浪财经


此次登陆科创板,圣诺生物募集资金投向主要有三个:年产395千克多肽原料药生产线项目、制剂产业化技术改造项目和工程技术中心升级项目。

 

图片1.png

圣诺生物募集资金投向(来源:公司招股书)

 

成都圣诺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圣诺生物”)成立于2001年7月,位于成都市大邑县,是国内成立较早的专业多肽药物生产企业之一。该公司拥有多肽合成和修饰核心技术,具有先进、高效的多肽药物工艺研发和规模化生产能力,主要从事多肽原料药和制剂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业务,并为企业提供多肽创新药药学研究、多肽类产品定制生产等服务,是该领域中少数具有多肽原料药和制剂研发、生产和销售全产业链布局的企业之一。

 

据招股书披露,多肽药物的工艺研发和生产能力是圣诺生物的主要竞争优势和业务发展基础。目前,该公司已经掌握15个多肽品种原料药的规模化生产技术,其中 7 个品种在国内取得生产批件、8 个品种获得美国 DMF 备案(激活状态),延伸开发的 8 个多肽制剂品种在国内取得了 12 个生产批件,产品涵盖免疫、消化道、抗病毒、妇产科、 糖尿病、心脑血管、罕见病、骨科等等多肽药物发挥重要作用的领域。

 

该公司多肽制剂产品注射用恩夫韦肽和卡贝缩宫素注射液为国内首仿多肽药物;比伐芦定、利拉鲁肽、胸腺法新、艾替班特、恩夫韦肽等合成难度较大的仿制原料药已出口至欧美、印度、韩国等国际市场,终端客户包括费森尤斯(Fresenius)、阿拉宾度(Aurobindo)、迈兰(Mylan)、鲁宾(Lupin)、信立泰、上药第一生化、扬子江等国内外知名医药企业。

 

多肽药物兼具小分子化药和蛋白质药物特性

 

多肽(peptide)是多个氨基酸以肽键连接在一起而形成的化合物,其在连接方式上与蛋白质相同,通常将含有氨基酸数量少于 100 个的分子称为多肽,氨基 酸数量在100个以上的称为蛋白质。多肽药物是多肽在医药领域的具体应用是新一类药物,其分子大小介于小分子化药(MW<500)和蛋白药物(MW>10000)之间,兼具两者的一些特性。

 

与单抗药物、重组蛋白药物等蛋白质药物相比,多肽药物具有空间结构较简单、 稳定性较高、免疫原性较低或无免疫原性等优势,同时具有蛋白质类药物特异性强,疗效好的特点;与小分子化药相比,多肽药物在生物活性、特异性以及解决复杂疾病方面具有优势,同时多肽药物的生产制备方式与小分子化药有相同点,具备质量可控,结构易确证,成本较低等特点。

 

多肽药物的质量控制水平接近于小分子化学药,活性接近于蛋白质类药物,综合了两者的优点,在临床应用上和生产制备上体现了自己的优越性,适用于解决小分子化学药难以解决的复杂疾病,包括代谢性疾病、肿瘤等。

 

尽管研发流程与传统小分子药物相似,但多肽药物在工艺设计、制备方法、 结构确证、质量研究、研发生产设备等方面又有独特差异,尤其从实验室克级制备放大到商业化阶段数公斤级产能难度较大,因此规模化生产成为多肽类药物实 现商业化的关键,目前化学合成法是多肽药物规模化生产的主要途径。

 

圣诺生物采用化学合成法进行多肽药物的研发和生产,主营业务依托于以多肽合成和修饰技术为基础的多肽规模化工艺研发和生产能力,产品和服务覆盖了多肽药物从药物筛选阶段、临床前研究阶段、临床研究阶段到商业化阶段的完整生命周期。公司主要产品和服务所处环节如图所示:

 

图片2.png

(图片来源:圣诺生物招股书)

 

产品营销费用占比较大,未来提高研发投入是其保持长期产品竞争力关键

 

据招股书显示,圣诺生物的营业收入,主要来自于多肽药物药学研究及定制生产服务、多肽原料药、多肽制剂产品以及左西孟旦制剂代加工和原料药生产销售业务。


图片3.png

圣诺生物财务数据(来源:公司招股书)

 

2018年至2020年,圣诺生物营业收入金额分别为2.78亿元、3.27亿元和3.79亿元,2019-2020年分别同比增长17.54%、15.92%;销售费用分别为1.14亿元、1.67亿元、1.82亿元,2019-2020年分别同比增长45.87%、9.05%,三年的销售费用占同期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41.12%、51.03%和48.01%。

 

其中,圣诺生物主营业务之一的制剂业务推广费占营业收入比例超84%,该业务的营收对公司的毛利贡献分别为873.71万元、1574.19万元、1768.12万元。圣诺生物在招股书中披露称,公司的产品推广费用占其销售费用支出的比例超过95%。

 

关于圣诺生物是否存在在营销费用支出过高、研发投入过低的问题,此前在该公司递交招股书时曾在各大媒体引发广泛讨论。不少媒体纷纷表示圣诺生物是“重营销、轻研发”。

 

其实,与同行业上市公司相比,报告期内,圣诺生物的销售费用占营业收入比例虽高于行业均值,但并不是行业最高。此外,圣诺生物在招股书中表示,其对标的行业公司凯莱英、博腾股份、康龙化成等公司因为主要从事定制研发生产服务,未涉及国内制剂销售,不存在市场推广费,从而销售费用率较低。

 

在公司对于募集资金投向的用途说明中,也部分解释了关于制剂产品营销费用过高的问题。圣诺生物表示,由于公司在国内多肽制剂市场属于后来者,制剂产品竞争压力较大,公司尚未组建自有的市场推广团队,需要依托专业市场推广商进行市场推广,因而公司制剂产品市场推广费用负担较重。

 

因此,我们可猜测该公司是为了在研发产品的同时占领一定市场份额以保持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但碍于未组建自有市场推广团队,因而在关于产品推广费用的财务表现上不太好看。但即使单分析圣诺生物在研发投入上的表现情况,该公司也存在较大进步空间。


图片4.png

圣诺生物财务数据(来源:公司招股书)

 

通过招股书数据,我们可以发现在2018年至2020年,圣诺生物的研发费用分别分别占比当年营收5.64%、3.55%、5.94%。经计算,该公司3年累计研发投入占最近3年累计营业收入比例为5.06%,刚好踩在《科创属性评价指引(试行)》“最近3年累计研发投入占最近3年累计营业收入比例5%以上”的及格线上。作为一家技术研发型公司,要想在未来的发展中持续保证自身的竞争力,把重心放在产品研发上或许是圣诺生物更好的选择。

 

研发团队理论实践经验丰富,实验室建设先进完备,产品线建设较为齐全

 

圣诺核心技术人员共计5人,均具有15年以上多肽合成领域研究和实践经验,团队成员曾获得四川省高层次人才引进顶尖创新创业团队称号。

 

圣诺生物董事长&首席科学家文永均是国内最早研究多肽药物领域的专家之 一,他曾主持开发国内第一个经国家批准并取得新药证书的多肽药物胸腺五肽, 并主持完成胸腺法新的国内首仿,先后获得第十届、第十二届国际多肽会议“多 肽应用杰出贡献奖”、第二届全国多肽药物研发及规模化生产前沿技术交流会 “杰出人才奖”,2018 年入选四川省天府创业领军人才项目。

 

在厂房建设方面,圣诺生物研发中心建有符合药品实验室管理规范标准的多肽新药、多肽原料及相关多肽类产品研发实验室2150㎡,同时拥有大量先进研发设备,包括从美国、瑞士、日本等国引进的全自动 CS936 系列多肽合成仪、安捷伦液质联用仪、沃特世超高效液相色谱仪、PE 旋光仪、以及各种规格动态轴向压缩柱系统(DAC)等国际先进的专用设备。

 

目前,圣诺生物已形成包括信息收集、可行性分析、项目立项、研发过程管理等环节在内的相互协调的研发机制,能够确保新产品流畅、高效地完成从立项、工艺质量研究、小试、 中试、规模化生产及产品注册等研发过程中的各操作环节,保证产品快速进行申报和上市进度。

 

圣诺生物的主要产品线覆盖到消化系统、免疫系统疾病、抗肿瘤、慢性乙肝、糖尿病及产科等多个治疗领域,是国内产品线较为齐全的多肽类药物生产企业之一。

 

国外市场方面,该公司已有比伐芦定、依替巴肽、艾替班特、利拉鲁肽、醋酸奥曲肽、齐考诺肽、特立帕肽、加尼瑞克8 个产品获得美国DMF 备案(处于激活状态)。国内市场方面,公司已取得了19 个多肽药物国内药品注册批准文号或国内备案,包括8 个多肽原料药和12 个多肽制剂规格,是国内恩夫韦肽、卡贝缩宫素两款制剂产品的首仿企业。

 

目前,圣诺生物正在申请注册批件的产品有11 个,还有十余个多肽药物产品处于研发阶段。公司在招股书中透露,未来还将进一步扩充与丰富产品线。

 

掌握数十项多肽原料药的规模化生产技术,产品已出口至多个国家地区

 

通过自主研发方式,圣诺生物掌握了长链肽偶联技术、单硫环肽规模化生产技术、多对二硫环肽合成技术、片段缩合技术、聚乙二醇化修饰技术、脂肪酸修饰技术等多肽合成和修饰类自主核心技术,成功解决了包括恩夫韦肽、利拉鲁肽、特立帕肽、艾塞那肽等多肽原料药品种在规模化生产上的技术瓶颈,并突破了齐考诺肽、利那洛肽等品种结构中多对二硫键、环状肽等造成杂质量过高的工艺难题。

 

目前,该公司的多肽原料药产品已经出口到包括欧美、韩国、印度在内的等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比伐芦定原料药支持客户费森尤斯(Fresenius)产品成为该品种在美国市场第二家获批的仿制药,该制剂产品2018 年在美国取得5315.50 万美元的销量,市场份额达21.71%;恩夫韦肽、胸腺法新原料药分别支持客户仿制药产品在墨西哥和韩国上市;艾替班特、齐考诺肽率先向美国FDA 完成仿制原料药DMF 申报;利拉鲁肽等8 个品种支持客户制剂研发准备在美国、欧洲上市。

 

截至目前,圣诺生物已经包括与费森尤斯(Fresenius)、阿拉宾度(Aurobindo)、迈兰(Mylan)、鲁宾(Lupin)等在内的知名跨国制药企业建立了业务关系。

 

由于在多肽原料药领域累计了丰富的研发经验,圣诺生物还同时开展了多肽创新药药学研究服务和多肽类产品定制生产服务业务。据其招股书披露,圣诺生物先后已经为30 余个一类多肽创新药项目提供药学研究服务,其中1个品种已获批上市,7 个品种已经进入临床试验阶段,服务新药研发客户包括百奥泰生物、苏州派格生物、八加一等知名创新药研发企业和科研机构。

 

我国多肽药物市场起步晚但增势迅猛,未来市场空间广阔

 

我国多肽药物市场虽起步较晚,但发展速度迅猛,销售额由2009 年的56 亿元上升至2017 年的295.6 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高达23.12%,远高于全球多肽药物市场整体增速。

 

图片5.png

 

根据 QYResearch 统计:全球多肽药物市场规模在 2010 年约为 152 亿美元,到 2018 年已达到 285 亿美元,复合年均增长率达到 8.17%,相比 2018 年全球医药市场约 1.3 万亿美元的规模,多肽类药物市场规模占比仅为 2.19%,且多肽药物市场规模的增速约为全球药物市场规模整体增速的 2 倍。预计未来多肽药物市场将以 7.9%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增长,在2027年市场规模达到 495 亿美元水平。

 

图片6.png

 

目前,全球市场已有几十种多肽药物在临床上显示了疗效确切的巨大应用价值和广泛的应用前景,不少多肽药品上市后短短一两年即成为年超数亿美元的品种。在2016 年,全球年销售超过 10 亿美元的多肽药品就有 6 个,如梯瓦制药(TEVA)的格拉替雷,占多发性硬化病市场的 20%,全球销售额约 42 亿美元;诺和诺德(NovoNordisk)的利拉鲁肽,用于治疗 II 型糖尿病,销售额超 28 亿美元……

 

据医药研究机构Evaluatepharma 和PDB 数据显示,多肽药物中孤儿病/罕见病、肿瘤、糖尿病领域市场规模都在30 亿美元以上,而其余四个领域,消化道、骨科、免疫、心脑血管领域市场规模相对较小,但也有个别重磅品种。

 

未来我国多肽制剂新品种领域蕴含较大机会。目前,在全球上市的多肽药物分子中,仍有近一半尚未在中国上市,全球销售额排名前十的多肽分子产品在中国的使用率仍比较低,多肽药物在国内市场肿瘤和糖尿病等领域未来蕴含广阔市场空间,可发展潜力巨大。

 

从市场分布来看,我国已上市多肽药物有40 余种,主要分布在免疫、消化道、抗肿瘤、骨科、产科、糖尿病和心血管等七大领域。其中,免疫药物一家独大,占国内市场50%以上;消化道和抗肿瘤领域次之,各占20%左右;骨科、产科、糖尿病、心血管市场较小,合计占市场总额的7%,市场以初级产品为主,还未进入成熟期。

 

从全球多肽市场来看,有85%市场集中在肿瘤、糖尿病等慢病治疗领域,急救和手术辅助用药仅占15%左右,慢病治疗才是多肽行业真正的富矿。相比之下,我国多肽市场中免疫、消化道、产科、心血管(心绞痛、心梗急救等)都是短期用药或急救药物,肿瘤、骨科(骨质疏松治疗)、糖尿病等慢病治疗只占市场份额的26%,还有很大发展空间。

 

整体上,我国多肽药物市场尚处于发展阶段。未来一段时期内,我国多肽药物产业仍将以仿制药为主,创新将主要集中于多肽仿制药的研发和生产工艺的改进优化。

相关赛道 生物制药
注:文中如果涉及企业数据,均由受访者向分析师提供并确认。
声明:动脉网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动脉网及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转载请联系tg@vcbeat.net。

陈宣合

分享
动脉橙
以上数据来自动脉橙产业智库

我们以独创的在线数据库方式,为健康产业人士提供全方位和实时的市场资讯、行业数据和分析师见解。现已覆盖数字健康、医疗器械、生物医药等近500+细分赛道,涉及公司名单、招投标、投融资信息、头部企业动态等各类数据并持续更新。

点击 【申请试用】了解动脉橙产业智库更多内容。
精彩内容推荐

乐普生物港股上市,医药股在加速挺过“寒冬”

上半年收入破亿,诺诚健华携奥布替尼闯关科创板

宣泰医药:高端仿制药及CRO服务商,拟上交所科创板上市!

君实生物登陆科创板涨幅超200%!拓益上市一年半,有哪些变化?

陈宣合

共发表文章161篇

最近内容
  • 2023创新药及供应链白皮书:解读近400起融资事件,百余条临床管线与BD并购

    2024-02-05

  • 药物递送白皮书:资本寒冬逆势火热、近3年吸金443亿,万物偶联最具想象空间?

    2024-01-23

  • 赋能、盘活传统病理检验市场,数智病理业务普遍翻番,病理行业起飞了?

    2023-11-24

上一篇

清华系的“天使”,GHIC致力于做医学科研成果转化的“合伙人”

2021-06-03
下一篇

唯迈医疗CEO杨贺确认出席第三届国际医疗器械创新高峰论坛

2021-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