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健康管理市场逾万亿,创新企业如何抓住机遇?

作者: 胡煊 2021-05-24 08:00

从古至今,如何保持长期健康一直是一道困扰着人们的难题。

 

在我国古代,中医就有提出“治未病”的理论,意在强调防患于未然对于健康的重要性,《扁鹊见蔡桓公》的故事更是广为流传。到了当代,社会大力提倡“健康管理”也是这一理念的延续,旨在推动人们从透支健康、治疗为主的生活方式逐步转向为呵护健康、预防为主的新生活方式。

 

近年来,有关健康管理的政策频出。2016年,全生命周期健康被首次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到了2020年,国家再次强调,要把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理念贯穿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全过程各环节。从“看病治疗”到“健康预防”的理念,正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走进千家万户。

 

要知道,让人们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行为习惯本身就是“反人性”的,且还需要长期坚持,尤其是主动式预防,在日常生活中十分不容易。这中间,无论是健康生活方式的养成,还是基本健康技能的习得,以及自身健康情况的感知,都是极难的事,需要一定的“外力”加持。

 

进入到21世纪以来,信息技术和生物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点对点的数字健康管理模式正在成为现实,并在产业化的驱动下日趋成熟。可穿戴设备、家用监测设备等产品的普及,让随时随地获取连续动态的健康数据走向大众化,健康管理模式也不断推陈出新,落到实处。

 

顺着这股浪潮,健康管理市场迎来了属于它的黄金时代。相关数据显示,2020年健康管理产业规模已经达到6万亿。契合时代的步伐,一个依靠技术就可实现“健康自立”的世界正在展开,并成为医疗健康领域创新企业纷纷想要把握的新机遇。

 

黄金时代序幕:

技术驱动下,主动式健康管理成可能


我国健康管理的风最先刮起于2001年,彼时中国注册了第一家健康管理公司,随后便兴起了一波以健康体检为主营业务的健康管理机构。

 

但在实际的运行过程中,国内健康管理市场并未快速打开。根据《中国家庭健康大数据报告》,14亿国人中理解、掌握健康基本知识和理念的群体不足1/4,拥有健康生活方式、掌握基本健康技能的群体不到1/5。这表明,居民的健康素养水平仍处于低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背后的原因在于,传统健康管理服务主要是依靠医院或其他医疗健康机构的定期体检,以人管人,效率很低,依从性差。另外,患者数据很难获得共享,由于专业医疗机构保存的患者数据(包括电子病历、影像、诊断报告等)具有私密性,不对第三方健康管理平台开放。

 

幸运的是,一批新的技术手段的出现,正在解决以上问题。

 

首先,随着万物互联的AIoT时代来临,移动健康设备能够监测人们大部分的生命体征,并进行医学扫描,使得获取人体健康数据的路径正变得简单便捷。

 

例如,苹果的Apple Watch可以测量心率、记录月经周期、进行运动管理等,这使得用户能够随时随地观测自己的健康状况,但可惜的是,目前还缺少对接后续的医疗服务资源。

 

国内的创业公司也在积极布局这一块。华米科技(NYSE: ZEPP)基于手环、手表等智能穿戴设备,深入布局AI医疗健康引擎,从而实现对心律不齐、睡眠状态、运动数据等方面的自动甄别等,希望未来能将这些能力开放给卫生部门和研究机构,构建良好的公共卫生体系。

 

再者,获取数据使得后续延伸的医疗健康服务以及可量化、可视化,及时反馈的数据为用户实现主动健康管理提供了重要支持。

 

比如,妙健康打造的物联网健康大数据平台“妙+”,通过打破数据孤岛,链接了超过市面上90%的可穿戴和智能设备,包括智能手环、血压计、血糖仪等300多款检测型设备。

 

依托于“妙+”平台,妙健康对获取到的这些用户高频的多维度院外数据进行价值挖掘,能准确预测出疾病风险,帮助人们改善生活方式和不良习惯,在运动、营养、心理、睡眠等多方面持续追踪,还能提供体检、挂号绿通、在线问诊、精准医疗安排等多项医疗健康服务。

 

妙健康的数据接口能力也可以嵌入到其他智能硬件,例如与百度合作,围绕小度智能音箱打造数据采集能力,结合了百度灵医智惠的慢病管理方案,为慢病患者提供互动式的管理服务。

 

最重要的是,数字化技术还可以通过强调医院、社区、家庭的三维互动,重视患者的自我管理,可以帮助实现从医生治疗到健康管理的重心过渡,并帮助险企、药企沉淀用户数据。

 

院内数据与院外数据的融合,将进一步实现针对个人的精准治疗方案,并带动产业链升级,为药企、险企降低营销获客的难度,有效性的验证也能及时得到反馈,来改进新品的研发。

 

综上来看,正是在数字化技术的快速渗透下,健康管理的“质”与“效”取得了重要突破,并不断与产业链上下游紧密联系,持续找到不同的商业化场景,造福更多人。

 

掘金万亿健康管理市场:

多元化商业模式的探索与创新


黄金时代的序幕已经拉开,面对万亿级的健康管理市场大趋势,创新企业应该如何应对呢?

 

从全球的经验来看,在数字技术加持下的“医、药、险”闭环打造是一条可资借鉴的道路。

 

以联合健康为例,作为美国当前最大的管理式医疗公司,其以大数据、健康信息、临床专业技术为核心竞争力,通过在保险主业基础上不断延伸产业链,打造了一站式整合服务。其中,健康保险和健康服务两大模块是聚焦点,且这两个板块产生了强大协同。

 

国外环境毕竟与国内不大一样。健康管理需要大健康产业链各参与方深度合作,但国内部分产业链参与方(主要是公立医院)的诉求不强,传统的医+药+险全链路并未完全打通。

 

如何解决?通过观察国内的头部数字健康企业发展,破局的关键是互联网医疗生态圈的打造。

 

作为平安医疗健康生态圈的重要一员,拥有先天保险优势的平安健康,也不断地在用数字技术押注健康服务,致力于线上线下医疗健康服务的整合,以在线医疗服务为核心,借助线上流量入口,为医、药、险融合寻找创新合作模式,从而解决用户诊疗、购药、支付三大问题。

 

还有一个趋势值得注意,即通过“开放”的数字化健康管理平台联动多方,对接个体与服务资源方,助力险企、药企、公立医院等构建新的利益共同体。典型企业就是妙健康。

 

妙健康CEO孔飞在第五届未来医疗100强大会战略峰会上提到,妙健康以健康管理为纽带,串联医、药、险,与产业链上下游加强了合作,提供一站式的健康管理解决方案,能为用户提供从前期筛查到风险预警、健康评估、健康干预,再到寻医问药、保险保障的全场景服务。

 

例如,面向保险场景的合作,妙健康主要是帮助保险公司打造“保险+健康管理”数字化中台,旨在提升险企风控能力和代理人的健康管理服务能力,通过提供创新保险产品设计、产品营销、智能核保核赔、个性化健康计划、布局健康管理线下门店等服务,赋能保险全流程。

 

可见,从健康管理出发,基于数据和算法和保险进行深度融合,做“保险+健康管理”数字化中台也是一条优质路径。对用户而言,只需要进入一个平台,就能根据动态的健康需求自主选择不同健康计划,获得精准推荐的医疗、保险、药品服务,这也极大地提高了用户体验。

 

综上来看,国外与国内不同的情况催生了不同的商业模式,不同企业之间也选择了不同的具体路径,但核心的逻辑没有变:即通过数字化手段让健康管理更可及和更便捷。

 

对医疗创新企业的启示


面对健康管理这一历史大机遇,无数的医疗创新企业和资本方正欲抢滩登陆。

 

动脉橙数据库数据显示,从2018年到2021年第一季度,健康管理领域一级市场共发生逾160起投融资事件,资金投入超75亿元,赛道异常火热。

 

在这个趋势下,医疗创新企业有两点需要注意。

 

一是重视行业的底层逻辑演变是每一个医疗创新企业的必修课。大数据是数字医疗基础设施,重视技术和数字化创新。对医疗健康大数据的技术挖掘和分析,在临床应用、医学研究和老百姓生活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数据潜能的发挥是指引大健康产业走向未来的关键。

 

二是从未来的发展看,多种业态的深度融合是趋势。无论是老牌参与者还是新进入者,围绕“互联网+健、医、药、险生态”闭环,结合自身优势、加长长板、深耕产业,才是建立起企业竞争壁垒的关键。

 

未来已来。相信随着更多企业踏进健康管理赛道,健康中国的梦想便继续向前推进一步。

注:文中如果涉及企业数据,均由受访者向分析师提供并确认。
声明:动脉网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动脉网及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转载请联系tg@vcbeat.net。

胡煊

作者微信:hx937106103

分享
动脉橙
以上数据来自动脉橙产业智库

我们以独创的在线数据库方式,为健康产业人士提供全方位和实时的市场资讯、行业数据和分析师见解。现已覆盖数字健康、医疗器械、生物医药等近500+细分赛道,涉及公司名单、招投标、投融资信息、头部企业动态等各类数据并持续更新。

点击 【申请试用】了解动脉橙产业智库更多内容。
精彩内容推荐

提供免费、属地化肿瘤患者个案管理服务,康润健康计划融资拓店

脑科学、数字疗法快速渗透,千亿规模的康复市场正在被唤醒 | 2021年度盘点

作为京东健康医疗服务抓手,大半年过去,“京东家医”发展如何?

泉脉健康:基于中医AI,构建“健康管理-保险-基层医疗” 生态

胡煊

共发表文章280篇

最近内容
  • IPO、融资不停歇!杭州生物医药产业全面开花

    2024-04-21

  • 并购、融资疯狂,眼科这一赛道强势崛起

    2024-04-14

  • 牙科AI史上最大融资诞生,行业开始逆袭

    2024-04-07

上一篇

卸任字节跳动CEO,张一鸣踏入生命科学的星辰大海

2021-05-23
下一篇

对话经纬中国孙凌皓:于伟大时代,投资医疗数字化的重要“拐点”

2021-0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