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小城桐庐的“内窥镜之梦”,如何打通县域特色产业集群的最后一公里?【未来医疗坐标城市】

作者: 牟磊 2021-04-04 08:00

导读:当前,从国家层面到地方政府,都在积极布局和扶持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但如何扬长避短,把握好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机遇,为区域经济注入新的活力,是摆在我国健康产业界一个重大而十分紧迫的课题。对此,动脉网从国内外优势案例进行深度分析,从产业定位、政策扶持、产业服务等方面总结发展经验,希望为我国园区发展提供一些参考。


众所周知,中关村科技园被誉为“中国硅谷”,但这并非是特例,放眼全球,还有很多个不同类型的“硅谷”,例如“日本硅谷”筑波科学城、“韩国硅谷”板桥科学城、“欧洲硅谷”苏格兰高科技区、“北硅谷”加拿大卡尔顿高科技区等等。

 

这些国家级产业园区之所以要与“硅谷”搭上关系,是因为“硅谷”本身就是高科技产业集群的代名词。作为全球最成功且最具影响力的经济技术发展中心,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北部的硅谷一直是各大产业园区奉为圭臬、争相学习的典范。

 

如果说城市级产业集群的“天花板”是硅谷的话,那么县域级产业集群的“顶端”毫无疑问就是图特林根了,虽然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图特林根”远没有“硅谷”熟悉,但它的来头同样不小,是另一种产业集群的典型代表。

 

图特林根是德国巴登符腾堡州的一个小县城,规划面积为734.35平方公里,全县仅有3.5万居民。但就是在这样一个“人稀地少”的小城,却孕育着400多家医疗技术企业,生产了超过全球一半的手术器械,每年生产和销售仪器数量达到2000万台,被誉为“全球手术器械之都”、手术器械产业的隐形冠军之乡

 

好的事物总是能吸引市场目光并成为行业发展趋势。正如已经成为城市级产业集群“标杆”的硅谷一样,以另一种发展路径走通的图特林根同样深受行业关注,并在近年来不断输出成功模式和发展经验,推动不同类型的“图特林根”在全球范围内“遍地开花”,中国的桐庐县就是其中之一。

 

桐庐县位于浙江省西部、杭州市中部低山丘陵区,截至目前,桐庐已集聚了超过1000家医疗器械企业,其中生产企业82家,配套手术器械国内市场份额占有率达30%以上,是浙江省重要的医疗器械产业集聚区,也是全国最大硬管内窥镜生产基地,被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协会授予“中国医用内镜产业基地”称号。

 

图片1.png 

根据权威数据显示,2017年,桐庐县医疗器械行业总产值达到13.7亿元,税收1.22亿元,同比增长28%,发展势头极为迅猛。而在企业数量上,桐庐县更是实现了阶梯式攀升,光是在2018年,桐庐县新增医疗器械生产经营企业就达到了令人惊叹的500多家,同比增长超过130%,产业集聚效应十分显著。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必然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和内在运行的规律。那么对于桐庐县来说,它是如何从一个小县城成长为“中国医用内镜产业基地”的呢,背后的发展逻辑究竟是什么?在县域级产业集群不断成为新经济增长点的今天,桐庐的成功能给国内其他县域级产业集群发展提供哪些参考?又有哪些经验可以直接“复制”?针对这些疑问,动脉网将从桐庐的发展路径中一一解答。

 

诞生:先上“车”后补“票”


一个产业集群的形成无外乎两种形式:一种是先有企业后有产业园,即“先上车后补票”,这种产业聚集方式主要发生在产业园发展的初期,最典型的案例就是硅谷;另一种则是先有产业园再有企业,即“先买票后上车”,这一形式在国内案例中极为常见,例如近年来发展较快的上海张江高科技术产业开发区、苏州工业园区、中关村科技园等都是典型代表。

 

而对于桐庐这类县域级产业集群来说,诞生的底层逻辑几乎都是“先上车后补票”。

 

桐庐医疗器械产业起步于上世纪80年代初,当时并没有产业集群的概念,只是零星分布着几家专注于医疗器械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的初创型企业,天松医疗(原杭州桐庐尖端内窥镜有限公司)就是其中之一。

 

与现在国内大多数产业园所遇到的发展瓶颈一样,聚焦在桐庐的各家企业在成立初期既没有前沿化的技术支撑,也没有高端的人才储备,生产条件也极其落后,无论是企业本身还是产品都很难在市场上形成竞争力。

 

为突破这一困局,敢于创新的天松医疗率先站了出来,为企业发展开辟出了一条新的道路。在新世纪交替之际,天松医疗的创始人徐天松一路北上沈阳,并以重金聘请了当时国内颇有名气的一批光学专家,组建了公司的高新技术研发团队,着重解决内窥镜生产过程中的技术壁垒,并以此优化产品的整体性能。

 

眼看着“竞争对手”逐步在市场中占据了一席之地,渴望着找到发展突破口的其他同类型企业也早已按奈不住,纷纷效仿天松医疗的成功模式,不遗余力地从世界各地挖掘不同类型的专业化人才,补强企业发展中的短板,推动企业向高技术含量、高类别转变。

 

正是得益于这一争相模仿的“人才引进战略”,桐庐医疗器械产业逐渐步入正轨,并开始形成产业集群优势,一步一步迈上了企业化、规范化生产经营的发展道路。

 

政府“下半场”入局,推动产业快速“出圈”


在天松医疗、康基医疗等一批先行者企业的辐射带动下,桐庐医疗器械产业“从无到有”,并开始在全国市场中“崭露头角”。但这并不是终点,产业若要延续良好发展势头,形成集群化优势,还需实现“从有到强”、“从强到优” 的阶段性跨越,而这一环节的核心驱动力来源于政府。

 

不可否认的是,对于任何一个产业集群来说,政府都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如果说企业决定了一个产业走向何处的话,那么政府就是决定这个产业能走多远的关键因素,这一点在桐庐医疗器械产业的演变中体现的淋漓尽致。

 

从桐庐医疗器械产业整个发展路径来看,政府全面介入并非出现在早期,而主要是从中期,即产业转型阶段深度入局。虽然是后入场,但桐庐县政府加入之后的成效却十分明显,不仅解决了企业发展缓慢的困局,另一方面也为产业明确了顶层设计,推动产业逐步向工业化、规模化、品牌化转型。

 

具体来讲,政府究竟是如何发力的呢?

 

1重视顶层设计,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步伐


“政策”始终是政府为产业打通发展“堵点”的核心手段,主要表现在准确把握产业发展基调以及为企业发展提供指导性方针两个方面。

 

自2015年起,桐庐县市场监管局就针对医疗器械产业提出了“监管与服务并重”的工作方针,并在《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精准对接精准服务”支持医疗器械产业提升发展的若干意见》的基础上,推动桐庐县委、县政府出台了《关于“精准对接精准服务”加快桐庐县医疗器械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牵头开展全县医疗器械规范提升行动。

 

2017年,桐庐医疗器械产业主动融入“产业强县”战略,推出“中国微创外科器械小镇”的核心概念。总体空间布局为“一轴两区”的省级医疗器械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并已完成产业规划编制,吸引了如康基医疗、申达斯奥等医疗器械企业前来落户。另一方面,为主动迎接医疗器械产业发展重要战略机遇期,2018年,桐庐县人民政府颁发了《中国微创外科器械小镇建设实施方案(2018-2020年)》,主要围绕“新布局”、“新定位”、“新生态”三个维度进行整体建设规划,形成全服务产业配套生态圈,推动桐庐县医疗器械产业进一步转型升级。


除医疗器械之外,桐庐抢抓生命健康产业的时代先机,大力发展大健康产业,重点打造富春山健康城、健康小镇、凤栖生命港等产业平台,扎实推进“中国杭州·桐庐(国际)生命健康产业先行试验区”创建工作,为大健康产业开拓了广阔的发展前景。


施强集团精心打造的“桐庐施强医院”为例,这是浙江省首家医药工作企业主导的互联网医院,已于2020年8月正式开业,同步启动的还有线上管理平台“茴茴健康云医疗”。据了解,施强集团将通过线下医疗机构所具备的各项功能和资源,结合线上海量的病例大数据,运用可视化的问诊技术及各种智能化工具,有效解决长期困扰传统医疗机构的时间和空间束缚,实现医、患、药、康复的闭环,进一步增强医患信任、提升医疗满意度。


2重视因“企”制宜,精准实行差异化培养体系


不同于张江高科技园区、苏州工业园区、中关村科技园等这类覆盖面较广的大型产业园,桐庐是典型的特色化产业集群,主要专注于以“硬管内窥镜”为主的微创器械。即便如此,在企业孵化体系的打造上仍不能简单化地“一刀切”,而是需要根据企业不同的发展阶段,制定与之实际情况相互融合的指导性培育政策。

 

根据全县医疗器械行业发展情况及企业知识产权工作落实、前景发展情况,桐庐县政府将全县52家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划分为四类,即一类为示范引领类(6家),二类为发明创造类(24家),三类为品牌建设类(10家),四类为扶持培养类(12家),并以此为依据,针对不同类别的企业给予针对性的政策讲解和指导服务,具体体现在奖励制度、配套资源等方面。

 

除此之外,政府还通过引进专业人士指导、开展知识讲座等方式,科学分析企业知识产权发展方向,有效克服企业专利申请的盲目性和零散性,由被动地“为了专利而申请专利”转变成“为企业的发展需求,有目标、有规划的进行专利申请”,有效提升了企业专利申请资源的利用效率,为企业发展提供了切实有效的专利支撑。例如康基医疗被划分为示范引领类(一类),针对目前康基医疗拥有发明专利拥有量处于县内领先的知识产权优势,在国家知识产权优势示范企业及国家、省专利奖申报等方面给予指导,力争实现国家级、省市级的专利奖突破。


3重视资源整合,建立健全多维度服务体系


对于产业集群来说,除了有明确的政策法规、高精尖的人才储备、良好的营商环境之外,健全化的资源配备同样至关重要,这也是吸引行业头部企业以及创新型企业入驻产业集群的关键。

 

为支撑企业快速发展,桐庐县政府有序整合全县医疗器械知识产权资源、金融资源、技术资源、人力资源、政策资源,深化全县医疗器械产业知识产权联盟建设。截止目前,桐庐县已有49家拥有较多知识产权的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建立了专利池,在预警分析、风险规避、制度建设、专利维护等方面并肩互助、开拓进取,共同打造桐庐“中国微创外科器械小镇”公共区域品牌,小镇知名度也因此进一步提升。

 

另一方面,桐庐县政府还成立了杭州地区首个“知识产权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桐庐县知识产权维护援助工作站”和“调解员专家库”等个性化服务机构,以健全化的服务体系为全县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在知识产权保护、专利诉讼应对方面给予技术支持。

 

值得一提的是,桐庐县政府为了适应新型产业发展,还建立了股改、挂牌和上市储备资源库,支持医疗器械企业“股改”、“上市”;积极主动与上级部门沟通对接,为企业审批验收开通绿色通道,加快产品上市步伐,实现快速落地生产;顺应互联网发展趋势,积极探索“智慧医疗”,推动技术创新,深入挖掘产业潜力;开展行业规范提升,通过“前期排摸,集中整治,完善机制”三个阶段工作,打造良好发展环境……一系列举措的出台和落实,为医疗器械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推动企业积极创业创新,不断增强内生动力,提升核心竞争力。


提炼经验,探索医疗器械生命周期发展模式


图片2.png

数据来源:火石创造,动脉网制图

 

经过近30年的潜心耕耘,桐庐医疗器械产业已经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一是生产产值上,根据权威数据显示,2017年桐庐县医疗器械行业总产值达到13.7亿元,税收1.22亿元,同比增长28%;二是企业数量上,截止目前,桐庐已集聚了超过1000家医疗器械企业,而在2011年只有不到百余家,短短十年间就增长了近900多家企业;三是品牌价值上,依托于良好的发展势头,桐庐县配套手术器械国内市场份额占有率已高达30%以上,是全国最大硬管内窥镜生产基地,被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协会授予“中国医用内镜产业基地”称号。

 

无论是从哪一层面进行考量,桐庐县都已经在医疗器械产业领域走出了一条特色化路径,并逐渐成为国内甚至国家医疗器械生产链的重要环节。归根结底,桐庐医疗器械产业的发展逻辑究竟是什么呢?

 

首先是企业层面。企业始终是产业集群的核心要素,是推动其发展的重要驱动力,而对于从企业自身衍变成产业集群的桐庐来说,企业在产业集群的发展路径中所展现出的价值更为明显。一是主动发力,不等不靠不推不拖,例如天松医疗在发展遇到阻力的情况下,企业自身探索前进路径,从全国各地引入技术性人才;二是注重创新,创新是企业经营中最重要的品质,尤其是对于医疗器械产业来说,技术创新显得尤为关键,例如康基医疗精心打造研发技术团队,并不断加深企业自身的“护城河”。

 

其次是政府层面。以一个产业集群的整体组织架构来看,政府在这其中更像是一个服务机构,或者说是一位提供方方面面日常服务的“保姆”,而对于桐庐医疗器械产业来说,政府将这一职责体现的尤为明显。为推动医疗器械产业高质量发展,桐庐县政府通过顶层设计、分类施策、资源整合“三部曲”,科学规划全县医疗器械产业发展布局,不断激发创新活力,为企业搭建了从“金融”、“人才”、“技术”、“知识产权”、“审批”等全方位服务体系,在推动企业向高质量、高标准、高水平方向转变的同时,也打造了一套医疗器械产业全生命周期的发展模式。

 

最后是协作层面。从过往国内外诸多产业集群成功的经验来看,企业和政府永远都是相互成就的合作关系,对政府来说,企业不断向好发展,必定会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提升地方的影响力;对企业来说,政府投入更多的精力,必定会为企业带来更多的资源优势,助力企业进一步发展。就桐庐医疗器械产业发展路径来看,企业方积极响应政府号召,主动配合,不断结合产业发展趋势打磨自身,为产业发展贡献一份力量,而政府方秉承“服务至上”的意识,充分考虑企业需求,并动用一切可能的资源力争为企业发展排清“障碍”,步步为营,推动企业“做大做强做优”。

 

以点带面,县域产业集群的发展路径应如何打通


21世纪是人类追求健康的世纪,同样也是生物医药及大健康产业获得大发展的时代,而未来城市的竞争,核心必定是产业的竞争,尤其是在疫情影响的情况下更是如此。因此,谁能率先在生物医药及大健康产业上找到突破口,谁就能在未来抢占城市竞争的制高点。

 

近年来,随着政策、资金等扶持力度的不断增加,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将进一步呈现出集群化发展的趋势,从国家层面到地方政府,都在积极布局和扶持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首先是国家层面,不断地选择产业基础好、创新能力强、营商环境优、开放度高的区域,扶持建立生物医药产业园区;其次是地方层面,各地政府通过整合区域资源,逐渐加强顶层设计,规划先行,通过制定产业规划、产业政策,引导产业集聚,促进各地形成具有特色的生物医药产业园区。

 

但以目前产业推进的具体情况来看,不同规模的城市也有着完全不同的发展路径。对于大城市来说,生物医药产业发展主要聚焦在“全”这一个字,比如大家耳熟能详的张江高科、武汉光谷等都是将业务范围覆盖到了生物医药领域的全产业链条;而对于小城市来说,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讲究一个“特”字,例如“全国内窥镜生产基地”浙江桐庐、“中国医疗耗材之都”河南长垣、“中国医疗器械第一乡”江西进贤等都是以某一特定细分领域为切入点和重点发展方向。

 

当前,以大城市为基点形成的生物医药产业园区已经迈过了初期发展阶段,并开始逐渐向高质量、高技术方向转型。而在产业发展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下,区域产业的差异化发展态势成为了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重要趋势,并由此衍生出了许多颇具区域特色的产业集群,走出了一条独特的产业发展道路。

 

从这些成功案例中,我们不难发现,这些县域级产业集群都专注于特色化打造,主要以某一细分领域为着力点,并以此为重心推进产业的形成和优化。

 

而之所以这一路径能走通,是因为产业的发展需要和区域自身条件相匹配。对于县域级产业来说,他们在政策上和资源上都与一二线城市相差甚远,完成不具备成为下一个“硅谷”或者说下一个“中关村”的潜质,但这并不代表县域级产业不能“另辟蹊径”,从产业的细分领域切入,或许更有利于形成发展优势。

 

总而言之,在全球城市竞争格局下,决定城市话语权的不是“城市规模”,而是“产业质量”,县域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同样有“出圈”以及掌握市场主导的可能性。

 

因此,对于我国已经形成或正在规划的县域生物医药产业集群来说,应该牢牢握准当前产业发展的风向标,以特色化路径为出发点,在政府和企业的共同推动下,全力以赴,借着“东风”面向未来,力争成为下一个“桐庐”或者下一个“图特林根”。

 

 

参考资料:

1.《中国微创外科器械小镇建设实施方案(2018—2020年)》;

2.《桐庐县局多举措擘画医疗器械产业发展新蓝图》;

3.《数据洞察中国大健康产业发展趋势(四)区域器械产业格局特征》;

4.《从终点规划到起点规划——产业发展对空间规划的实施创新》。

相关赛道 医学影像
注:文中如果涉及企业数据,均由受访者向分析师提供并确认。
声明:动脉网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动脉网及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转载请联系tg@vcbeat.net。

牟磊

分享
动脉橙
以上数据来自动脉橙产业智库

我们以独创的在线数据库方式,为健康产业人士提供全方位和实时的市场资讯、行业数据和分析师见解。现已覆盖数字健康、医疗器械、生物医药等近500+细分赛道,涉及公司名单、招投标、投融资信息、头部企业动态等各类数据并持续更新。

点击 【申请试用】了解动脉橙产业智库更多内容。
精彩内容推荐

国产医疗器械迎来创新转化爆发期,背后的力量从何而来?

孵化企业超过70%被收购或上市,The Foundry究竟掌握了怎样的创业秘诀?

超五百家医疗器械企业集聚,长三角新型医疗枢纽何以筑成?

聚集企业近400家,年产值超200亿元,苏州高新区何以扛起苏州“一号产业”大旗?

牟磊

共发表文章195篇

最近内容
  • 一边倒闭一边扩张,连锁医疗的“地盘战”何时结束?

    2024-03-25

  • 高校基金正抢着做医疗LP

    2024-03-09

  • 2024告别烧钱时代,医疗人开始疯狂“卷”营收!

    2024-02-23

上一篇

手腕间的数字疗法:NightWare手握FDA认证,击碎PTSD创伤性噩梦【数字疗法系列案例】

2021-04-04
下一篇

【VB100】无问西东 | 张江科投、君联资本联合主办2023·未来医疗100强大会——创新药科研成果转化平台论坛

2021-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