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平安集团新添“医疗健康企业”标签,如何用医疗生态圈推高竞争壁垒?

作者: 张晓旭 2020-09-26 08:00

平安并不是心血来潮想要进入医疗健康领域。


面对未来十年16万亿的中国医疗市场规模,资源错配导致的严重供给矛盾,和商保在医疗支付中的巨大提升空间,都给了平安足够的理由进入。


9月22日,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平安集团”)在深圳举行的投资者开放日活动中,联席首席执行官陈心颖首次全面披露了医疗生态圈战略,并宣布平安已成为领先的医疗健康企业。


医疗生态圈战略共涉及平安好医生、平安智慧医疗等12个子成员单位,牢牢抓住政府、用户、服务方、支付方、科技这5大抓手,为各方赋能。耗时23年最终正式成型,被定位为平安集团的长期核心战略之一。


具体来看,平安智慧医疗服务政府端,平安好医生占据用户及线上医疗服务端、平安智慧医疗占据线下医疗服务端,平安人寿、平安养老险、平安医保科技、平安健康险服务支付端,平安医疗科技研究院等提供技术研究支撑。这些公司的业务之间形成有效互补,并形成合纵连横的协同矩阵。


从老牌险企到综合金融服务集团,再到如今的科技型个人金融生活服务集团,平安在某个阶段的核心标签虽然只有一个,但细分标签却可以更多,“医疗健康企业”正式成为其中之一。


高度协同下的降本增效


科技赋能金融,科技赋能生态,生态反哺金融,这句话正在成真。


平安集团在2019年年报中明确,已更加清晰地将“金融+科技”定义为核心主业。围绕核心主业,平安集团构建了五大生态圈,即:金融服务、医疗健康、汽车服务、房产服务、智慧城市。生态圈建设的终极目的,是能反哺主业。


图片1生态图.jpg

平安集团生态圈组成,图片来源:平安集团2019年年报


根据开放日的披露数据,平安集团每年15%到20%新增金融客户来自于医疗生态圈;使用医疗生态圈服务的金融客户客均合同数为3.1个,不使用的为2.0个;使用医疗生态圈服务的金融客户AUM约1万元,不使用的为5600元;同时,约60%的金融客户需要医疗健康产品或服务。


这也表明,医疗生态圈不仅可以在16万亿的医疗健康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还能对内形成流量、产品和服务等的巨大协同作用。医疗生态圈对于主业的反哺作用开始显现。


数据背后是冰山下的真实逻辑。保险市场竞争日渐加剧,客户对保险产品与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新冠肺炎疫情之后,人们加强了保障意识、健康意识,但对医疗健康服务也有更高的期望值。


然而,传统的保险或金融产品在服务模式、销售渠道方面,存在明显短板。保险公司通过第三方合作、局部自建等方式向客户提供医疗健康服务时,要么很难把控第三方的服务质量与效率,要么可利用的资源有限。传统营销渠道获客成本高,若不能充分挖掘客户需求,并提供多元化产品去满足需求,整体运营成本也被抬高。


医疗生态圈对平安集团的协同,除了上述直观的数据体现之外,自建互联网医疗体系还能够广泛、高效地服务客户,并且集团对服务内容有充分的把控;而增加客均合同数,推动个人客户价值稳定增长,也使集团整体的运营成本降低。


因此,医疗生态圈乃至五大生态圈与平安集团的高度协同,可以直接理解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进行的降本增效。


构建医疗纵横魔方,推高保险竞争壁垒


如果说医疗生态圈对内产生了降本增效的价值,那么放眼到行业来看,则是为平安集团构建了差异化的竞争力。


从保险市场来看,随着保险市场对外开放力度加大,外资保险机构陆续进入国内市场,来自银保监会的数据显示,外资保险公司数量已占行业总数约27%。此外,近年来还新成立了一批发展速度快、保费规模较大的保险公司,以及拥有银行背景或互联网背景的保险公司。


多元化格局意味着更激烈的竞争,平安集团作为头部企业虽然已有体量上的天然优势,但仍需着眼更广泛和长远的布局。医疗生态圈则是平安集团打通医疗健康产业全局资源的重要方式。


图片2纵横联合.jpg

平安集团利用医疗生态圈打通医疗健康全局资源


横向维度,打通用户端、服务方和支付端;即:抓住用户流量,决策医疗健康行为;赋能服务方,获取产品服务利润;从支付端长臂管理机构影响用户。


具体来看,在用户端,平安好医生已积累起3.46亿用户,日均问诊量达83.1万;在服务方,同样是平安好医生,已连接和赋能了11万家线下药店,建立起庞大的线下服务网络;在支付端,平安人寿保险已有6.5千万的人寿保险客户,平安医保科技的智慧医保服务已覆盖200个城市。


纵向维度,医疗生态圈赋能政府,撬动医院、医生和医药等核心资源;通过科技赋能生态圈内的各成员,建立竞争壁垒。


具体来看,平安智慧医疗为监管机构和医疗生态提供端到端解决方案,依托“四轮”驱动赋能政府端,纵向打通服务。


“四轮”即管机构、管医生、管疾病、管药品。管机构是赋能卫健委进行智慧化管理;管医生是依托智慧医院核心系统,助力医院全面提升运营;管疾病是赋能公共卫生系统以应对流行病突发事件,赋能慢病管理以提升全民健康质量;管药品是通过智慧解决方案助力药物研发与管理。


目前,平安智慧医疗连接和赋能了2万家机构,且拥有1000家以上的全球医院合作网络。


医疗生态圈不仅打通各方资源,还带来了更多场景。比如,医疗租赁公司过去几年积累了3400多家医院,以公立医院为主;这些资源当前的需求是互联网化,建互联网医院,平安好医生就能帮他们实现。


所以,平安集团能够利用医疗生态圈积蓄更广的能力。相较于传统险企,平安拥有了高流量的互联网入口,广泛的政府资源和服务能力,还能深度对接药企,由此建立起难以打破的行业壁垒,形成独特的竞争优势。


下沉临床科技应用,比互联网更“接地气”


对比进击在线医疗的互联网公司,平安给出了更“接地气”的临床黑科技。


早在几年前,平安就已意识到科技力量的重要性,将其制定到集团核心战略中。每年,平安集团将营业收入的1%用于创新科技的研发,其中很大一部分投入到医疗生态圈。由此,医疗科技成为医疗生态圈乃至整个集团重要组成部分,平安医疗科技研究院是实施科技赋能的关键主体。


平安医疗科技研究院(以下简称“平安医疗科技”)自2018年成立以来,已将数据和知识打造为核心优势。


此外,平安医疗科技还取得了医疗科技专利申请数位列全球第二,在6项医疗影像国际竞赛中获得第一等成绩。


医疗生态圈的各个子成员单位内,也早已渗透了科技能量。例如:


平安好医生利用AI辅助诊疗系统提升医生效率;平安智慧医疗将AI运用到慢病管理平台中,还能进行智能随访;平安医保科技通过AI、大数据、生物识别等多重先进技术助力政府医保治理。


可以看出,在医疗科技研发与应用方面,平安不仅围绕主业、即医疗保障的解决方案进行,还深入临床,直达医生诊疗需求。并且从结果来看,平安部分技术水平已做到领先。


因此,与互联网公司相比,平安集团能够依托医疗科技深度服务政府医疗系统、广泛覆盖医疗机构,还有沉淀多年的保险业务作为支撑,也具备了独特的优势。


比传统医疗企业更广、更深的生态布局


医疗健康行业的专业壁垒高、涉及面广,内部的各个细分领域之间同样“隔行如隔山”。虽然也有大量企业进行多元化布局、打通全产业链,但整体定位仍聚焦在某一个细分领域,或者实现局部打通。比如,上游的药企、器械、流通,中游的医疗服务,下游的保险,以及提供技术支撑的医疗大数据、医疗AI等。


在国内大公司跨界进入医疗健康领域方面,主要有几种模式:例如,通过投资、做连接来布局医疗健康生态,或通过互联网入口、供应链优势进入医疗健康领域,或以AI、云计算等先进技术为优势为医疗健康领域赋能。


此外,放眼国际,西门子、飞利浦等跨国企业同样聚焦在医疗健康领域,不同的是,他们在医疗领域的重点主要在院内,不直接对患者提供医疗服务;而针对用户的生活健康产品则主要在院外。


而平安集团的医疗生态圈战略似乎透露出这样的立场:不想做医疗服务的科技服务商不是好保险公司。


这句话看起来似乎很拗口,但拆开来看就很明显:作为保险公司,平安已将服务链条延长到医疗,并通过医疗服务获得新的流量入口;作为科技公司,平安不只有信息化产品和线上服务,还铺开了强大的线下网络;作为医疗服务方,尤其是互联网医疗,在全行业尚无明确支付方的情况下,平安有全面的保险体系作为支付保障。


健康中国2030、互联网医疗、健康险与健康管理等一系列政策持续为医疗健康行业带来利好,平安集团已通过前瞻性的业务布局抓住了机遇。


随着医疗生态圈战略成型与实施,医疗健康企业的定位确立,平安集团又通过技术赋能、模式革新在业内形成了差异化优势,建筑起难以逾越的护城河;不断顺应趋势、积极变革的态度,也将为这家老牌险企持续注入新活力。

文章标签 保险
注:文中如果涉及企业数据,均由受访者向分析师提供并确认。
声明:动脉网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动脉网及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转载请联系tg@vcbeat.net。

张晓旭

关注互联网医疗,欢迎来扰。微信:zxx317

分享
动脉橙
以上数据来自动脉橙产业智库

我们以独创的在线数据库方式,为健康产业人士提供全方位和实时的市场资讯、行业数据和分析师见解。现已覆盖数字健康、医疗器械、生物医药等近500+细分赛道,涉及公司名单、招投标、投融资信息、头部企业动态等各类数据并持续更新。

点击 【申请试用】了解动脉橙产业智库更多内容。
精彩内容推荐

互联网医疗英文热词解读:CMS

【首发】栈略数据完成近1.5亿元C轮融资,助力健康保险服务链智能风控生态变革

专为低收入群体定制,“爱接力-诚惠保”医疗帮扶公益项目正式启动

企鹅杏仁集团控股全康医疗,携手上海仁济医院打造高端全科医疗服务

张晓旭

共发表文章222篇

最近内容
  • 聚焦商业化落地,微医和腾讯联手攻坚医疗大模型

    2 天前

  • 年收入535亿元的京东健康,正在走出舒适圈

    2024-03-21

  • 两会定调!医疗健康行业变化大

    2024-03-07

上一篇

与中国中医科学院团队合作,非二世界让可穿戴设备与中医碰撞出火花

2020-09-26
下一篇

肾尚科技:深度借力IT,让1.5亿肾病患者的慢病管理“居家化”

2020-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