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安翰医疗董事长吉朋松:小胶囊如何玩转大舞台?

作者: 动脉网 2017-03-31 13:39

文/cindy


吉朋松从不否认自己对创业的执念。这位刚刚过了知天命,从头到脚都浸润着科学精神的创业老炮,甚至会用一种十分极致的语言形容自己对创业渴望:“死在冲锋的路上。” 

 

靠着这股狠劲儿,他带领安翰医疗团队经过八年自主研发,凭借小巧、可控、安全、精准、可变焦等多个技术专利,使胶囊胃镜通过了临床验证,如今在中国乃至世界消化道领域掀起了一场“MADE IN CHINA” 的狂潮。

 

2016年9月,国际权威学术杂志《Clinical Gastroenterology and Hepatology》(简称CGH)正式报道了安翰NaviCam™磁控胶囊胃镜临床研究成果文章报道,并被日本行业权威杂志《日本消化器内视镜学会杂志》转载。日本国立医院机构函馆医院加藤元嗣教授给予了高度评价“从侵袭性来看,磁控胶囊内镜作为胃病筛查方法具有更重大的意义。”能够获得消化内镜开山鼻祖国家的点头认可,吉朋松除了对市场前景乐观外,更多了一份身为中国人的自豪。

 

1.png 

 

据悉,安翰胶囊胃镜目前年产能210万颗,产值50亿元以上,并以每年200万颗的速度递增,预计2017年实现年产能310万颗。而面对中国1.4亿的庞大缺口,安翰还有很多的路要走。

 

>>>>

独孤求败的小胶囊


安翰医疗的总部位于上海金桥。公司规定的上班时间是早九点,但不到八点半,吉朋松就在办公桌前忙碌了起来。这位曾是清华大学最年轻的副教授,如今每月的跑步量都在100公里左右,并笑称“要为自己健康工作80年。”

 

自从2013年投入市场,安翰被认为是“横空出世”。这家高科技企业接待过国家领导人的到访参观,也作为高科技创新企业服务民生的代表上过《新闻联播》相关报道,在今年三月份的两会中,代表们纷纷关注到这颗不同寻常的小胶囊。其实,小胶囊的标准名称应该是“安翰磁控胶囊内窥镜”,是一款联合巡航控制系统,全面检查食管、胃部、小肠整个消化系统的机器人系统。吞一颗胶囊,平躺20分钟,医护人员便可控制其在胃部“自由行走”。

 

2.png 

 

世界上第一颗胶囊内镜可以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灵感来自于以色列国防部智能导弹上的遥控摄像装置。2001年,以色列的Given Imaging公司生产了名为M2A的胶囊式内窥镜,并率先进入临床使用,在全世界引起了巨大的反响。而我国也在2001年,展开“胶囊内镜”的研发,并在2004年6月实现了第一代产品定型。

 

相较于之前胶囊小肠镜只是利用自身的重力与肠道蠕动的检查方式,安翰胶囊胃镜的运动直径以毫米为单位,运动角度以三度为单位计算,通过磁场控制,实现在胃部‘空箱’内无死角的检查运动。这种精准控制,从根本上解决了传统的胶囊小肠镜随机又不能停留的技术弱点,从而实现对胃部的精准检查。

 

“我们目前还没有竞争对手,因为能查小肠的查不了胃。”吉朋松信心满满。项目成立之初他和团队就意识到上消化道癌症占癌症总体发病率的30%,要抓主要矛盾,往上走,解决消化道发病率最高的胃癌。因此,安翰能够走到今天,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找准了痛点,没有技术跟风,走了一条自己特色的技术之路。这强有力的技术包括,在弱的磁场下,安翰胶囊胃镜能够精确完成三维空间的毫米级控制,这是业内公认最具难度,也是国际上大医疗器械公司解剖和仿制的核心技术。


除此外,胶囊胃镜的光学系统设计也是难点,在小范围内完成光学的远、近距离高清晰、无失真照片都要比小肠镜难得多。在电源管理上, 虽然节约耗电一直是微电子行业追求的目标,但出于安全的考量,安翰最终牺牲了利润,选择了成本更高、难度更大及需将带电时间做长的氧化型电池,这是一种国际公认能在人体里实现高安全保障的电池,也对胶囊低功耗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png 

 

安全、健康、科学的严谨是从事医健行业最基础和最重要的前提,也是安翰团队达成的共识。为此,他们在产品推向市场后仍然拿出大量的产品用于全国十几家权威消化道三甲医院进行临床实验,积累临床数据,其中就包括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消化内科副主任廖专教授根据临床实验发布在《CGH》杂志的研究成果。“这可能确实与我们是一群科研人员出身背景有关,这是一种比工匠精神更重要的科学精神,对技术高度负责的精神。”吉朋松崇尚的科学精神为他们独辟蹊径,最终先慢后快。

 

目前,胶囊胃镜的主要材料中电池、成像及传感系统为国内定制,其中生物兼容性的原材料,只能依靠进口,加上胶囊寿命期为一年,根据市场预测制定合理的生产计划就尤为重要。不断摸索后,210万颗的量产证明,安翰已经具备了根据市场需求迅速调整产能的能力,并在供应链的储备上做足了准备。

 

中华消化内镜学会前主任委员张齐联教授在展望胶囊内镜的未来时,曾形象的将其比喻为“有手有脚”的智能胶囊。而安翰却没有走这条路,市场经验告诉他们:既能检查又能治疗的机器人,虽然概念酷炫但价格势必就贵,对于那些仅仅需要检查的人是一种资源浪费。 所以安翰的产品定位是细分化、系列化而不是多功能化。在后续研发的十几款新产品中,他们将不断更新和打破人类的想象力,比如解决便秘的振动胶囊机器人、用于治疗的定点释药胶囊机器人、微创手术胶囊机器人等等。

 

>>>>

4000万的蛋糕等待被征服


在中国,约有1000万支架心血管病人由于长期服用抗凝药致使消化道黏膜受到损伤,他们是消化道体检的重点人群。这些特殊人群与不愿意做传统电子胃镜者、传统电子胃镜的复查者、麻药不耐受的老人、儿童,还有广谱的健康体检人群构成了胶囊胃镜庞大的市场体量。而对于安翰来说,蛋糕只要切在4000万人口就将非常可观,而其中他们已经通过渠道锁定了公立医院和非公立体检中心的1000万目标人群。


2017年的安翰医疗将迎来爆发式的增长。医疗机构的覆盖再增一倍,达到1000家。其中,三级甲等公立医院在300家左右,直接保证了学术上更大程度的认可。通过与专业的渠道代理机构合作,二级县域人民医院预计覆盖量两百至三百家。这个过程中,安翰主要负责建立业务模型、业务流程、专家支持和远程阅片平台,其他则通过招商方式,与合作伙伴共同完成服务及销售模式。


不过,吉朋松的眼光已经投向了更长远的直销模式。以特殊人群为例,他们通过必须的检查,将建立与医生的固定联系,这是直销的基础。未来,这些特殊人群可以不通过医院,直接购买服务,借助在医院、体检中心或独立的影像中心做检查,根据结果再选择是否继续就医。这样减少了中间环节,消费者也直接受益。这也是安翰团队更为看重的:服务的本质是标准和质量控制,哪里做不是最重要,开始去做这项检查,有积累才更为重要。


同时,针对县域级医院农村消化道疾病的筛查也是安翰医疗今年着重开展的工作。尽管只有进口小肠镜价格的一半,但目前安翰胶囊胃镜在公立医院建议售价也要4000元左右,对广大县域、农村地区又如何落地?吉朋松表示这种担忧可以理解,但是他们在实践中发现也并非想象中那么困难,主要还是在于人们健康观念的疏通。吉朋松算了一笔账,我国去年医保开支达四万亿,以上消化道(食管和胃)占人体癌症的30%计算,人均开销在近四千元。这是治疗费用,普通人的胃十年检查一次就可以,所以用十分之一的代价去获得一个30%以上的收益,这是非常合适的。


随着医改深入,分级诊疗解决大医院主任医师的时间、精力日益提升日程,也成为商家的想象空间。在经营模式上,针对县域二级医院,安翰模式上也采用了与公立三甲医院完全不同的模式。包括操作培训和远程阅片的创新。


与传统插管胃镜必须依靠医生的现场操作不同,安翰医疗已经与中国医师协会签完协议,今后将由中国医师协会的培训学院进行胶囊胃镜检查的专业培训,这意味着:甚至不需要护士,只要受过上岗培训并合格的人员,都可以进行操作。对于检查结果,安翰医疗也可以通过远程医疗传输做阅片处理。通过效率提升,医生服务范围的加大,消费者反过来选择医生未来将成为这个平台上的趋势。

 

>>>>

可能明天头破血流,后天又长好了


1966年,吉朋松出生于江苏扬州,后考入清华大学主攻工程物理专业并留校任教十年。由于大学重视教学和科研结合,在学校时的吉朋松就走上了科研教学与科研产业相结合的道路,这让他和企业之间的距离很近。作为清华同方核技术公司的创始人,他负责过核心集装箱检查项目的技术,80年代末,因为“人性格更愿意出来闯一闯”他又下海做自己的企业,做投资,做孵化。


在安翰医疗之前,吉朋松已经前后参与了17个项目的孵化,其中八个实现了融资上市,这也让他积累了一套自己独特的方法。比如,整个项目中,都是一次次全身心的投入去做,画上句号后,再做下一个。在与初创企业的合作方式中,基本以科技项目创始人为核心技术团队,自己提供包括资金、资源、生产、市场、运营等技术外的全部孵化支持,保证技术人才专注科技研发。这样的背景,也吸引了安翰胶囊最初的硅谷技术团队,他们在归国后的当天就找到吉朋松,双方一拍即合。


在吉朋松看来,很多项目顺或不顺,决定于这个团队。“往往难度出在哪里呢?是出了问题后,对这个事情前途和未来目标实现的可能性在降低。所以我们更看重的是:大家共事过程中的心理感受。”所以,安翰医疗的创业团队成员本身都具相当阅历,技术团队涵盖门类较整齐,对项目的可控性和把握度较高,成熟的孵化平台对项目进程安排也比别人先对更科学。


这些年,他通过自己旗下的基金公司,向安翰项目持续投入四个亿。早在八九年前,机器人概念火热,但是真的融资是一件困难的事情。而现在不缺少融资的安翰更看重的是拥有更大范围内市场资源共享的战略伙伴,这也包括刚刚今年二月份,与软银的战略投资。


可见,不用投资人的钱,利用自有资金,也是安翰项目快速发展的秘诀之一。而如吉朋松一贯奔跑的个性一样,安翰也终究不是他的终点。“我不是什么(企业)家,只是喜欢科技项目,喜欢和大家一起经历从无到有,可能明天头破血流,后天又长好了。” 吉朋松笑了,显得很爽朗。

注:文中如果涉及企业数据,均由受访者向分析师提供并确认。
声明:动脉网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动脉网及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转载请联系tg@vcbeat.net。

动脉网

未来医疗服务平台

分享
动脉橙
以上数据来自动脉橙产业智库

我们以独创的在线数据库方式,为健康产业人士提供全方位和实时的市场资讯、行业数据和分析师见解。现已覆盖数字健康、医疗器械、生物医药等近500+细分赛道,涉及公司名单、招投标、投融资信息、头部企业动态等各类数据并持续更新。

点击 【申请试用】了解动脉橙产业智库更多内容。
精彩内容推荐

近600亿美元、超3000次出手,寒冬里最热的交易:2023年全球医疗健康投融资分析报告

新市场环境下,医疗健康产业路向何方?2023华平投资医疗健康峰会给出答案

监管重拳持续出击,医美合规产品迎来最好时代

再生医美不止童颜针!思元医疗布局仿生材料,点亮行业新灯塔

动脉网

共发表文章7586篇

最近内容
  • 【首发】知易生物完成近亿元C轮首期融资,加速临床Ⅲ期管线推进

    2 小时前

  • 【首发】赫吉亚生物完成近亿元A1轮融资,多条BIC潜力siRNA新药管线临床加速

    2 小时前

  • 减重的真相,以及创新机会

    19 小时前

上一篇

瑞典公司Optolexia获560万美元融资,人工智能追踪眼球运动筛查儿童阅读障碍

2017-03-31
下一篇

韩德民:“华佗工程”落足重庆大足区,希望惠及9亿多农村人口

2017-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