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北大光华投资管理教授Jeffrey Towson:中国如何推广私人健康保险?

作者: 刘露诗 2017-01-20 14:00

有争论称,私人健康保险是中国目前最大的机会之一,但又是一个非常恼人的机会。针对商业健康险将如何在中国开展,来自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的投资管理教授Jeffrey Towson用文章表达了他的看法,动脉网(微信:vcbeat)对其观点进行了编译整理。


201210261247463334.jpg Jeffrey Towson(图片来源:jeffreytowson.com)


更高、更复杂医疗需求催生私人医保


随着中国消费者越来越富,他们对医疗保健的需求也就越加复杂化。去年,全球知名咨询机构麦肯锡(McKinsey & Co.)在10000名中国人中做了一项调查,发现食品安全健康、体育锻炼的话题热度上涨,也有更多人采取预防性的医学手段。保健意识加强的一大诱因是人口老龄化;另一大诱因是糖尿病、心脏病等“发达国家慢性病”,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而日渐变成很多人的困扰。综上所述,中国的医疗保健需求将持续上涨。


需求的复杂化引起了另一种趋势——对于经济条件较好的医疗消费者来说,公共医疗体系已经无法满足他们对医疗服务的更高要求,而如雨后春笋般冒出的私立医院正寻求更大、更稳定的收入流。


“中国人在私立医院的治疗需求越来越大,”香港安而保保险咨询公司的CEO Neil Raymond说道,“如果你很有钱,你可能会选择更贵、但比公立医院更好更周到的私立医院。而现在中国的有钱人越来越多。”


另一方面,从中国的医疗现状也能看出很多问题:各大公立医院门外每天排着长队,千里迢迢跑到香港、新加坡、加州去看病的患者络绎不绝,不少家庭长期为了医疗应急而存钱,医闹纠纷屡上新闻……医疗供需的差距,都体现于这些现象之中。


中国本土和国外的保险商排成了长队,想要弥补多层次医疗需求的缺口,但待解决的问题还很多。监管限制、民众医疗保险意识差、核保定价标准的缺失,都是私人健康保险的进展阻碍。


现状和短板


据波士顿咨询集团调查,2015年,私人健康保险商在中国的保费收入达到360亿美元,这个数字比2010年增长了36%。尽管数据很引人注目,但目前中国销售的大多数健康保险产品都是附加条款的形式,比如人寿保险中的严重疾病保障。这些保险产品都是一次性支付严重疾病费用,大多数都只有全款赔付一条路可走,并没有与医疗供应商形成费用减免的合作。


真正能长期覆盖医疗费用的险种还很少,且大多都仅限于一些大型集团。而由于从医院和其他供应商处获取的医疗信息太少,专业商业化医疗险的核保定价仍然很难。在实际的保险赔付中,可能出现医保赔付过高导致保险盈利不及预期的情况,也可能遭遇保险欺诈的情况,预测难度太高。


私人医保的劣势可以总结为这几点:一,医疗信息不足,而且由于不同医疗体系用的是不同的诊断编码,医疗信息标准化的程度也很低。二,中国的健康保险专家很少,要明确综合性医疗险种的定价,仍有很长的路要走。三,缺乏一定的税收优惠来鼓励公司和个人自主购买医疗险。


尽管如此,很多国内的公司仍在寻求销售医疗险的许可。比如平安保险集团已经就位了一种清晰的战略——提供有限的医疗保险附加条款,为方便诊疗预约和医保索赔专门开发了数种APP,且把企业定位为新型医疗体系中的全方位服务者。平安保险无疑是在私人健康保险上行动最迅速的一个,他们还表示,商业医保将成为企业的一大重要领域。


中国私人医保的借鉴模型


有一个非常值得中国的商业医保公司参考的案例,即牛津健康保险公司,它在形成供应商网络和索赔体系这方面做得很好。牛津健康保险在上世纪80年代大获成功,原因就在于它把大部分精力都放在了本城市的居民上,通过打通本地优秀医生和医院网络,吸引了上百万的本地会员,从而也达到了足以与大型医疗供应商谈条件的份额。


牛津健康保险的例子告诉我们,本地医疗保险商的竞争条件不输全国性的保险商。如果要在中国的某个城市实施这种做法,参与医疗保险合作的医院需要每月收取固定的费用,承担医疗照护中大部分的风险。这个方法也被形象地称为“人头税”,避免了大量的保险索赔过程、数据获取障碍、以及标准化的问题。


另一个在中国拓展私人医保的可行方法是,由综合性医院网络在其自己的体系内推出健康保险计划。这个设想是斯坦福经济学家Alain Enthoven于1980年提出的,该模型中,医院网络对医护全过程进行监控和协调,而财务部门负责保险的市场营销。这样做能有效避免医疗服务商和保险商之间复杂化的合同和医疗赔付过程。


今天,大名鼎鼎的加州凯撒医疗集团已经实现了这个模型,覆盖了1000万人的医疗保险,拥有38个医疗中心及16000个医生。这个模型对中国的吸引力在于,由于保险就是医疗服务的一部分,医疗报销可以在短时间内完成,不需要走繁琐的索赔流程。况且最终还可以通过控制医疗供给来管理风险,并为未来的自然增长提供良好平台。


医疗行业的投资者们常常会面临失望的情形。很多时候从人口、年龄、科技进展、发病率及人口统计数据,勾勒出的是一个巨大的市场;然而政策才永远是医疗市场大小的决定性因素。在这个大前提下,私人保险才能谈“潜力”。


过去的5-10年间,中国医疗行业的改革缓慢渐进,但产生的改善已经堪称非凡。基本医疗保险稳步实现全面覆盖;私立医院的床位数尽管仍然较少,但还是掀起了一阵投资热潮;最重要的是,中国消费者对医疗服务质量的需求因财富的增长而有了大幅提升。现在,私人商业健康保险的进入,就成为了其中一个很好的补充方案。

文章标签 保险医保控费
注:文中如果涉及企业数据,均由受访者向分析师提供并确认。
声明:动脉网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动脉网及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转载请联系tg@vcbeat.net。

刘露诗

盯梢海外医疗前沿,以及养老、康复护理、跨境医疗、大健康领域

分享
动脉橙
以上数据来自动脉橙产业智库

我们以独创的在线数据库方式,为健康产业人士提供全方位和实时的市场资讯、行业数据和分析师见解。现已覆盖数字健康、医疗器械、生物医药等近500+细分赛道,涉及公司名单、招投标、投融资信息、头部企业动态等各类数据并持续更新。

点击 【申请试用】了解动脉橙产业智库更多内容。
精彩内容推荐

【首发】对标联合健康,华美浩联完成数千万人民币A轮融资

姜天骄解读互联网医疗编年史,如何预判行业终局?

制度创新大力支撑、产业项目快速落地,山东在如何打造中医药互联网创新样本?

互联网医疗+商保的四种可能性,商保赔付有望占线上医疗支付的10%?

刘露诗

共发表文章134篇

最近内容
  • 英慈医疗周彻:城市发展催生医疗产业服务升级,地产+医疗如何形成优质配套?

    2017-12-28

  • 康复医疗服务行业:千亿市场尚“年轻”,垂直领域存巨大空间

    2017-07-04

  • 养老照护领域趋势:市场规模将超5000亿,定位走向中高端、资本偏好上门照护

    2017-06-30

上一篇

医疗大数据下一步该如何发展?工信部是这样规划的

2017-01-20
下一篇

2016年Q4医药领域盘点:临床数据收集和糖尿病等慢性病管理集中爆发

2017-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