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诺奖峰会】“诺奖之星”陈瑞:PM 2.5也会导致结直肠癌发病率增高

作者: 刘宗宇 2016-09-05 08:00

2016年9月3日,第三届诺贝尔奖获得者医学峰会暨中美院士论坛在成都顺利闭幕。在闭幕式前,本届峰会进行了压轴的“诺奖之星”的颁奖。“诺奖之星”由诺奖得主国际交流协会主办,中国留学人才发展基金会诺奖基金专项基金支持,历经半年左右的时间,经专家媒体推荐自荐,一共有100多位科学家入围,再经过院士两轮的遴选,最终选出了3位诺奖之星。


诺贝尔奖获得者的科学发现与科研成果是贡献给整个人类的宝贵财富,为了搭建青年科学家和诺贝尔奖得主之间的沟通交流渠道,推动中国一线科研人员的学术发展,峰会组委会推出了“诺奖之星”评选活动。希望能够在科研领域建立一种面对全球的薪火相传、众志创新的学术氛围,让中国的诺贝尔奖越来越多。


P1140765_meitu_2.jpg


本届获得“诺奖之星”荣誉的三位科学家分别是北京大学血液病研究所所长黄晓军(左三),主要研究方向是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血液病的临床应用及实验室研究;东南大学教授陈瑞(右三),主要从事基于肿瘤代谢与肿瘤微环境研究的肿瘤精准免疫治疗研究;上海中医药大学康复医学院院长王拥军(中),长期从事中医药防治慢性筋骨病的临床和基础研究。颁奖结束之后,陈瑞通过动脉网(微信号:vcbeat)记者的专访,向我们介绍了他所研究的方向。


1472920766570810.jpg


陈瑞表示,虽然他在美国呆了七年,但是没有在曾获得诺贝尔奖的实验室呆过,所以这次能和诺贝尔奖获得者进行直接沟通非常高兴。这次峰会有生物医学、化学、物理学方面的六位诺贝尔奖获得者,还有十几位中美的科学院院士。参加这个会议,也是给他这样的年轻学者一个学习的机会,让得他们和诺贝尔奖获得者近距离接触,感触业界大咖的理念和思维。


在研究领域上,陈瑞一直在研究结直肠癌,想寻找结直肠癌早期生物标志。他目前从从几个方面入手去寻找这个标志物。第一个是代谢。他本身是做肿瘤代谢研究的,肿瘤要生长,而且它生长得比正常细胞快,它得吃东西,它得排东西。所以他想到了通过研究肿瘤细胞的吃和排,看能不能在肿瘤病人当中早期地检测到。他个人认为,肿瘤细胞它会拥有一些别的细胞所不具有的代谢功能,所以才能使它快速生长。


他还发现了一个大家不太注意的一个方向——乙酸。乙酸确实能够存在肝癌患者身体里面,后来在结直肠癌中发现乙酸能够帮助一个原材料来加以利用,产生一系列的酶,这是最基本的生物化学合成过程。也有两个美国课题组研究在神经胶质瘤和乳腺癌中也发现了相同的乙酸能够参与代谢的过程。陈瑞所在的研究机构现在试图在肠道里检测乙酸水平和在血液里面产生乙酸蛋白表达的水平,从而对结直肠癌早期诊断能够做出一些提示。


还有第三个方向是肠道菌群。现在微生物组学提出除了基因组以外,人身体当中还存在很多微生物,这些微生物既然能够共生肯定有道理。这些生物能够在人体中保存下来,它首先是好的,但也可能是坏的。如果你生理方面没有问题,会发生好的转移,如果有生病状态,很可能以前不健康菌群会产生一系列副作用。陈瑞就发现有一类菌群产生乙酸,然后乙酸和血液里面乙酸相互有一个正调控作用,这样就更加促进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


在美国结直肠癌样本很珍贵,因为伦理问题和各种临床批准很难。回国以后,陈瑞获得了很多珍贵的结直肠癌样本进行分析。慢慢地,在一些特例的样本上,陈瑞开始研究雾霾和结直肠癌之间的关系。实际上雾霾的问题存在很久了,只不过是美国大使馆在北京首先提出来,大家慢慢开始重视。


他认为不能够只单单把雾霾的研究放在肺癌上面,PM2.5可以入血,它不仅会对肺产生影响,对于各种器官癌症很可能都有非常重要的影响。现在的PM2.5值很高,在肠金属检测到的重金属也很高。因为它是复合物,里面什么都有,它本身就是一个很好的致癌的模型。而且目前在实验室里面,陈瑞用PM2.5提取物放在细胞层面,肠道的上皮细胞大概在8周左右就可以诱导为癌细胞。PM2.5通过肺吸入,其实PM2.5的影响是整体,也可以通过消化道,引起肠道菌群变化。


基于这些想法,陈瑞把雾霾、肠道菌群和结直肠癌关联起来,和中国的环境,以及整个世界大的污染环境结合起来。陈瑞说:“我觉得不能为做科研而做科研,应该告诉别人,PM 2.5里面哪一个主要成份能够导致什么癌症,然后再交给搞环境和能源的人,让国家从源头上控制排放。或者我来告诉普通的人,你们如果想抵抗这个雾霾,平时需要注意吃一些什么东西,我觉得这些事情更有意义。”


相关阅读:

干货!6位诺贝尔奖获奖者分享了他们的医学机缘与机会

“抗癌大神”哈拉尔德·楚尔·豪森:对自己的判断得多些执着

国际精准医疗高峰论坛:精准医学的核心在于疾病的诊断和预防

2016诺贝尔奖获得者医学峰会暨中美院士论坛在蓉举行

第三届诺贝尔奖获得者医学峰会观点:大健康是精准医疗未来的方向

注:文中如果涉及企业数据,均由受访者向分析师提供并确认。
声明:动脉网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动脉网及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转载请联系tg@vcbeat.net。

刘宗宇

内容合伙人,动脉网副总编

分享
动脉橙
以上数据来自动脉橙产业智库

我们以独创的在线数据库方式,为健康产业人士提供全方位和实时的市场资讯、行业数据和分析师见解。现已覆盖数字健康、医疗器械、生物医药等近500+细分赛道,涉及公司名单、招投标、投融资信息、头部企业动态等各类数据并持续更新。

点击 【申请试用】了解动脉橙产业智库更多内容。
精彩内容推荐

万络分子设计者与色瑞替尼发现者联手,新契生物的小分子药物有何不同?

【首发】泛恩生物完成近亿元Pre-A轮融资,独家专访创始人周鹏辉教授

国产创新药出海成功的几个要点

两家溶瘤病毒订单撬动一个IPO,给国内CGT CDMO带来哪些启示?

刘宗宇

共发表文章197篇

最近内容
  • 打造数字改革样本后,医惠科技还能打出什么创新牌?

    2021-11-10

  • 处方药网售迎来监管办法,医药电商的春天将至?

    2020-11-13

  • 艾力斯医药第五套标准申请科创板上市,原默沙东牟艳萍为CEO

    2020-04-19

上一篇

【诺奖峰会】干货!6位诺贝尔奖获奖者分享了他们的医学机缘与机会

2016-09-04
下一篇

普华永道:中国等新兴市场有望跳跃进入数字医疗新模式

2016-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