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六名可敬可爱的儿科医生,坚持无偿线上问诊近5年,为28万父母科普育儿经

作者: 张楠 2016-02-16 19:00

眼下医患关系紧张的个例层出不穷,但实际上,却有一群可爱的医生,愿意和病人诚意交流,和大家交朋友。这些医生是来自培儿屋儿童保健普及社(以下简称培儿屋),一个由六名儿科医生共同维护的医生组织。

早在2011年,培儿屋就正式成立了,当新浪微博推出后,又创建了“培儿屋儿科医生”的微博账号,他们每周线上义务问诊,热心解答大家提问,科普育儿及儿童保健知识,到今天,共发微博5千多条,也将爱的种子撒播给28万人。现在,不仅有微博,还有培儿屋微信公众号(peierwu)和知乎账号等。

360截图20160205094607515

古锐医生是培儿屋发起人。他毕业于重庆医科大学儿科系本科、新生儿专业硕士研究生,并历经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他擅长的领域是儿科常见感染性疾病及新生儿常见疾病。

古锐告诉动脉网,他从小就常跑医院,觉得医生这个职业很亲切,很厉害。正好上学时他喜欢生物、化学,所以选择了学医,当时报考了离家较近的重庆医科大学,又因为喜欢小孩,所以选择了学校最好的儿科系。

本科毕业后他保送上研究生,专业为新生儿。硕士毕业在母校完成规范化培训,就来到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当时还是广州市儿童医院)工作。轮科结束后在急诊工作接近2年,而后回新生儿专科工作至今。

古锐回忆起母校,依然是满满深情。“我们母校儿科系教学严谨是出了名的,每天天没亮就要交班,印象最深刻地是,有次晚上紧张地收治病人直到2-3点,之后4点开始背交班,结果磕磕巴巴,被主任严厉的教训了,因为我当时对要背的数据资料理解还没那么透彻,现在懂得它们是和病人性命息息相关的,差之毫厘谬以千里,性命可能无意间就在手边滑落了。”古锐感慨道,不过他说幸好母校给予严苛的教育,及早培养起严谨求真的优秀习惯,最后习惯成自然,也成为母校的优良传统延续至今。古锐介绍,他的母校是国内最早重视医患沟通的医院,在校时已经有系统的医患沟通培训,医疗是个特殊的服务性行业,这一认识植根地较早也较深。

对当下颇为尴尬的医患关系,古锐说医者仁心,他知道每位医生都怀抱救治病人的好心,但问题是大家缺乏面对病人的时间。在他小时候,群众对医生还是很信任、很崇拜的,自他上医学院那会儿,医患关系整体还比较融洽,但是已经显现出些许不和谐气氛,开始有病人质疑和挑战专业的权威,已经不像从前那么尊敬医生了。

成立培儿屋的念头,既来源工作,也源自一次偶然。古锐解释,他发现日常看诊要接待太多重复就诊的病人,感觉大家普遍缺乏卫生健康知识,如果有一个院外和病属交流沟通的平台,能将医生知道的、但平时没时间交代的事儿通过平台传播给大家,增加大家健康知识,既能减少不必要的病人就诊,也能削减医生不必要的劳动,把医疗资源更合理地分配给需要的病人。

另外,有次他看到一期全能住宅王的电视节目,演的是一位助产士太太,请建筑专家帮忙改造居家格局,将底楼变为母婴交谈室,二楼住家。这样她就可以一边做自己喜欢的母婴保健护理工作,一边照顾家人和自己的小孩。“我当时觉得节目特别棒,而且医护人员和病患是朋友的感觉很吸引人,很温暖。”

有了这个想法,古锐在一次和师妹们的线下聚会中提了出来,没想到大家对此很支持,“三年前第一次搞沙龙,虽然是无偿付出,但每个人都很热情,我还是很感动的;另外一个意外和惊喜就是当同事和领导知道我们‘不务正业’之后,也是大力支持和鼓励。”就这样,他和志同道合的小伙伴们一起,利用网络建立起儿童健康知识传播公益平台,从此和孩子、家长做朋友。

六名医生中有古锐还有他的太太,一共五名重庆医科大学儿科系医生,另一名来自泸州医学院。也许和大家刻板印象中严肃的医生形象不同,培儿屋医生既亲切又有耐心,很多粉丝都愿意和他们做朋友。微博内容上也是大众普遍关心的问题,如各种紧急情况的急救处理。流鼻血、宝宝发热、儿童误服或中毒、热性惊厥、头部外伤、儿童癫痫发作等,此外还有“小培答疑”、“儿科医事”、“培”伴你成长等栏目,所以很受粉丝欢迎。

不仅如此,为了更好服务粉丝,培儿屋还和春雨医生携手为爸爸妈妈带来儿童急救系列线上讲座,线下也会有定期的公益沙龙讲座,比如受广州少年儿童图书馆邀请为家长带来“宝宝腹泻的家庭护理”等系列讲座,至今每月1~2期,已经连续举办9期线下沙龙。这些都是和粉丝们进行多元化的互动交流。

古锐赞成医生集团的模式,认为医生抱团是好事,能让医生拥有更自由的交流、沟通与相互协作。他对医生多点与自由执业以及医生创业都表示看好,相信医生的个人品牌一直都是需要的,但是个人品牌是在医生自己的病人圈里才有意义,所以核心还是医生遵守临床规范和标准,与时俱进,拥有技术过硬和服务的心态。

“医生这个职业不分好坏,只有标准的医生和不达标的医生。这个标准,从专业技术角度讲就是持续精进,时时更新,与时俱进,临床基础扎实,思维规范;从服务角度来讲就是要会换位思考,感病人所痛,急病人所急,有救治病人之心,也要有让病人配合自己诊疗的能力。”所以既要有技术,也要懂服务,这才是古锐心中一名合格医生的标准。

文章标签 母婴人物
注:文中如果涉及企业数据,均由受访者向分析师提供并确认。
声明:动脉网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动脉网及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转载请联系tg@vcbeat.net。

张楠

医疗健康领域观察者

分享
动脉橙
以上数据来自动脉橙产业智库

我们以独创的在线数据库方式,为健康产业人士提供全方位和实时的市场资讯、行业数据和分析师见解。现已覆盖数字健康、医疗器械、生物医药等近500+细分赛道,涉及公司名单、招投标、投融资信息、头部企业动态等各类数据并持续更新。

点击 【申请试用】了解动脉橙产业智库更多内容。
精彩内容推荐

医信妈咪知道梁亮:从母婴切入医疗行业,做重度垂直,死磕“不容易”

一项底层技术撑起千亿级赛道,国内企业如何突围专利城墙?

【首发】获君联资本B+轮投资,卓凯生物AD“主动遗忘机制”首创新药进行临床一期

特医食品企业仍将重心放在线下?我们分析了32家企业的78款产品,总结出了这些新趋势

张楠

共发表文章94篇

最近内容
  • 互联网医疗英文热词解读:4P

    2022-03-03

  • 互联网医疗英文热词解读:Targeted therapies

    2022-03-03

  • 把一生奉献给中国急救事业的名医贾大成

    2016-02-19

上一篇

由UPMC支持的心理健康创业公司——Lantern,完成了1700万美元的融资

2016-02-16
下一篇

华人的骄傲:三十分钟无创癌症精准诊断

2016-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