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VB群访谈No.16丨沈法荣:为什么我要围着医生转?

作者: 动脉活动 2015-11-18 08:00

3N9(EX)(0V}EVRB{B[2OA58


沈法荣,硕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中华名医百强榜上榜医生。

浙江绿城心血管病医院院长,心脏中心主任。

现任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常委、起搏学组副组长;浙江省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副主任委员、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副主任委员、心脏起搏学组组长;杏香园创始人。

沈法荣院长精彩观点:

1、 医疗+互联网时代,医院管理者不懂数据、医患关系严重,多种业态兴起。

2、 互联网+医疗优质医生稀缺、用户粘合度不高,做起来很难。

3、 整个医疗环节,一头是医生,一头是患者,所有提供的工具都是要让这个流程更高效、规范、有序。

4、 医生集团在中国的基本定义:第一,必须是医生创办;第二,起码是两个医生以上的;第三,一定是个实业。

5、 医生集团的核心是通过整个资本市场的运作,来解决医生价格在市场的地位。

6、 医疗+互联网是定时炸弹,我们现在要做好的是整合核心资源(聚集优质医生)。

 

各位朋友,大家好,我是沈法荣,刚才主持人已经做了介绍。今天晚上和大家一起来谈谈医疗+互联网相关的内容。内容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个是关于我;第二个是我对医疗+互联网的理解;第三个是作为杏香园创始人,谈谈在这过程中的体会。

互联网医疗行业跨界风逐渐兴起

我在做杏香园之前,在公立医院已经工作了二十多年,从公立医院心内科主任辞职走向体制外。今年的上半年,我又跨界出来创办了杏香园,这就是我过去简单的经历。

关于医疗+互联网,过去曾经有很震撼的一句话是“对于移动公司来说,和电信、联通竞争了那么多年,最后发现原来腾讯才是他真正的竞争对手”。再比如说阿里,阿里作为一个电子商务公司,他们做跨界金融服务,主要服务的是传统大银行都看不起的一些小用户,实际说来各大银行的粮仓是被打劫了。

目前医疗行业的互联网化也发展得比较迅速,虽然目前看来慢于其它领域,但是也在逐渐进行跨界。

我个人认为互联网与医疗的结合不一定是互联网+医疗,因为医疗与其它行业相比有很大的特殊性,与送个快餐、买个便当完全不同。对于医疗+互联网,我个人认为可以归结到两句话:做从来没有做过的事儿,使正在做的事变得更好。也就是说医疗+互联网后可能会让我们医疗服务过程变得非常高效、规范。这是我个人对医疗+互联网的认识。

医疗+互联网行业百花齐放,多种业态兴起

当下这个时代,正如狄更斯所说的,可能是最好的时代,也可能是最坏的时代。医疗互联网现在是非常庞大的假象时代、真伪难辨的时代。对于医疗行业而言,现在是一个非常好的机遇,就是互联网化。作为一名医生,我每天都在关注着医疗+互联网领域里所发生的事情。

从数据的角度看,医院有非常多的数据,但是我们不知道具体该怎么去应用,怎么去分析。从医患关系角度看,现在的医患矛盾很难解决,医生非常忙,患者也不满意。针对这些痛点,出现了一系列的互联网+医疗的产品,如自诊的、问诊的、轻问诊的、专科医生集团、医药电商、可穿戴设备、健康保健等,形成了欣欣向荣的互联网+医疗的业态。

互联网+医疗优质医生稀缺、用户粘合度不高

现在线上的名医很少,因为名医不缺病人,他们非常非常忙,他们不需要app,也没时间去研究app怎么使用。所以对于名医来说,线上问诊根本无暇顾及。但是恰恰这些名医又掌握了优质的医疗资源,他们可能对互联网的应用程度非常低。现在有的互联网+医疗的企业,说在线上有10万、20万名医,你觉得可不可信,我是持怀疑态度。从这点而言,对线下来说,线上是非常弱的。

同时,因为线上缺少可信、透明、优质的内容,医患之间还有患者和患者间社交的内容还比较低下、用户粘合度不高、患者使用粘度不高。前段时间在网上传播非常多的春雨医生的帖子,也给我们一个启示,需要了解线上医生的诉求究竟是什么。另外,在线上患者对医生的诊疗过程的评价往往是非常不合理的。

在我看来,整个医疗环节,一头是医生,一头是患者,中间不管是采用app、O2O线上线下,还是分级转诊、远程会诊、门诊加号等等,本质上都是一头是医生,一头是患者,所有提供的工具都是要完善流程,让流程更高效。

医生就业四大方向

未来,社会对于优质医生的需求会更高。国务院2015年关于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指导意见中有一条是大病不出县,县以下医疗机构会需要大量的医生人才。另外,社会资本办医现在非常热,民营机构需要成熟的医疗人才。

我个人认为医生是医疗服务痛点的核心,因为大部分医生是体制内的,所以解决医生的就业可能是解决医疗服务痛点的重中之重。现在国家在推进多点执业,在当今阶段是非常好的方向。将来我们希望医生可以像司机一样,司机考的驾照在自己口袋,医生考的医生执业资格证应该也在自己的口袋里,我想应该朝这个方向发展,如果真的能解决这个问题,我想医疗的痛点应该就可以解决了。

那么目前医生职业分成四大块:一个是开综合诊所,还有的创建医生集团,另外还有的在开连锁诊所,还有一部分医务人员投入到互联网医疗创业大潮中去。

医生集团的核心是解决医生市场价格定位

政府的政策支持医生多点执业,尤其是在广东浙江地区,有很多政策出台。在这样天时地利人和的情况下,有很多医生集团应运而生。医生集团的出现,可能会让政府和市场的边界更加清晰,可能会冲破现有医院的人事制度和医疗支付制度。医生集团的核心是通过资本市场的运作来解决医生价格的市场形成机制。

那么创业的机遇和方向在哪里呢?大家不妨去仔细研读下今年的国务院办公厅《2015关于推荐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指导意见》,里面提到的十条有很多有巨大的商机,大病不出县、远程医疗服务;第六条的分级诊疗信息管理;第七条的转诊; 第八条的技术帮扶;第九条的高血压糖尿病等慢病的管理。这里都存在巨大的商机。

杏香园打造医者众创王国

我作为杏香园的创始人,今年5月23号在杭州做了个路演,请了大概三四十位朋友,他们觉得这个项目比较靠谱。6月18号,在浙江省人民大会堂举行了上线仪式,本来邀请了100多位朋友参加,结果现场来了300人,包括浙江省政府、卫计委、投资界、实业界、媒体朋友等。

 杏香园是全科,涵盖了医学领域的所有专业,我们不去追求签约的医生数量,关键是找到核心的骨干医生。杏香园是医生集团的集团,通过线上线下的互动,建立多点执业的医生联盟,帮助医生多点执业。我们对多点执业医生提供商业的保证和法律的支持,这点非常重要。从这点上讲,杏香园实际上是个母品牌或者是孵化器,下边有很多子项目,这些子项目相对独立。

今年9月29号,国家卫计委邀请了我们几家医生集团在北京开了一个会。会上形成了一个医生集团的基本定义:第一、必须是医生创办;第二、起码是两个医生以上的;第三、一定是个实业。

现在加盟杏香园的团队也非常多,比如我们有个专门针对社区信息化管理平台的团队,这个团队很棒,今年李克强总理到浙江大学访问的时候,也接见了这个团队。这个团队目前已经从浙江大学加入到杏香园,为我们提供信息化管理。

目前,我们已经跟上海张强医生集团和美国好大夫医生集团签了约。同时,我们也陆续在各地方布局。令人可喜的是,现在有些项目不用我们自己去寻找了,很多年轻的医生自己主动找上门来了,他们想利用自己的知识,在服务公立医院的同时,在医院外面有自己的一片天地,我倡导的杏香园众创平台可能非常适合他们。

医疗+互联网的现实意义

针对医疗+互联网,我个人认为有非常多的现实意义。

第一,我们做的事非常符合国家互联网+的新形势;

第二,我个人认为我们平台是真正多点执业的践行者;

第三,我希望通过资本市场对传统的医疗有一个撬动的作用;

第四,可以带动一些医院,特别是民营医院、小医院,对这些医院的学科建设、人才培养能够起到一定的帮助,这可能也是一种新模式。

第五,也是民营医院发展的一个亮点,我们可以通过杏香园的众创平台来促进多点执业,从而降低民营医院的人力资源成本支出。

未来需要优质医生资源+互联网带动

我个人认为,目前的医生集团、医疗+互联网,就像是个还没有完全引爆未来的爆点,这就像刚出土的嫩芽,但无论如何,对于一个期待未来的人,这个世界早就为你准备好了解决方案。

对于目前的医疗+互联网来说,我们主要是先整合医疗核心资源,就是医生尤其是优质医生,再通过互联网思维寻找到战略合作伙伴。这样就可以打造医生们想得到的一个品牌或者是一个平台,就像我创办的杏香园在浙江甚至是南方可能成为医生多点执业的一个非常好的公共平台。

我倡导“杏香园是一个公开、包容的众创平台”,期待医疗、资本、互联网等各界精英通力合作,共创多赢。

最后,我想说,世界非常大,我们也许改变不了什么,但我们可以通过我们的努力做些有意义的事情。

精彩问答:

问题一:现在有各种各样的APP存在,好多APP对注册医生有要求,比如级以上医院,基层医院的医生该如何应对移动医疗?您对这些APP怎么看?

 沈法荣:做APP的确实非常多,就像我在杭州经常接触到一些APP,但即便我加进去了也不想用,也基本上都没怎么用过。所以对于这些APP的效果我也不敢做过多的评价,当然我也不会对这些app发展有过于乐观的态度,因为这些APP实在是太多了。


问题二:医生来到杏香园,怎么协调和原单位的关系,并且医生一般比较忙,如何才能有更多时间精力来做这些事情。

 沈法荣:医生和原单位的协调应该来说非常简单,我们提倡的是众创的模式,欢迎医生组团来,而不是某个单独的医生来杏香园。如果实行轮值策略的话,每周轮到一个医生或者一个专家可能只有半天时间,这样做的话,时间是比较好协调的。


问题三:杏香园现在是否已经盈利了?如何盈利?

 沈法荣:杏香园是线上线下都有的模式,从现在开始就已经有现金流产生。


问题四:名医们都很忙,他们为什么会有时间来参加医生集团或者说杏香园呢?如果中国的大专家都在杏香园了,会不会造成一个特殊的医疗权利阶级,垄断高端专家?影响公立医院的医疗质量?

 沈法荣:名医们确实很忙,对线上的东西可能不感兴趣,我们是线上线下结合,大专家大多在公立医院或者民营医院,他们大部分时间还是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他们在杏香园时间主要是他们的碎片时间,所以不会影响他们的本职工作的。


问题五:杏香园这种模式是否会形成线下的无序就诊线上追逐专家的病态?杏香园这种模式会不会加剧飞刀现象?

 沈法荣:杏香园不会造成线下的无序的就诊,更不会造成线上追逐专家的病态出现。我反复强调,医疗的本质是医疗资源,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利用互联网来达到医疗服务的有序、高效,例如专家的门诊,他们有自己擅长的专业方向,通过线上的手段收集合适的病人,这样做非常好。我想杏香园应该不会加剧飞刀的现象而是通过互联网的手段使得就诊更加有序才对。


问题六:互联网+医疗的模式会不会对个体诊所和小医院产生较大的冲击?私人诊所或者医院在医疗+互联网方面是否更有机会?

沈法荣:互联网+医疗对个体诊所或者小的医院不会产生比较大的冲击,如果小医院有眼光的话,主动拥抱互联网,我想应该将会做的更好。


问题七:杏香园是否就是只有有钱人才能看的高端医疗,普惠医疗是否也可以做?

沈法荣:我想高端医疗发展的有非常好的趋势,它发展的方向和普惠医疗是不相同的,不能放在一起来讨论。高端医疗和普惠医疗应该要分开的,因为高端医疗是非常稀缺的资源,因此对他们来说,每天看几块的门诊是资源的浪费,当然高端医疗不是说有钱才能看,而是说涵盖高端的大专家来看疑难杂症。


问题八:杏香园是以治疗为主还是以预防为主?是像国外的私人诊所模式吗?那么当这个医疗发展到一定程度,会不会出现一些基金类的,关注一些贫困的特殊病人的帮助?会是这种模式么?

沈法荣:我们不可能出现像国外那种私人诊所的医疗模式,杏香园要做的是全学科的领域覆盖,未来我们希望做一些特殊病人的公益事业。


问题九:咱们是怎样解决患者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的?对于想参与的医生,是否方便融入杏香园?

沈法荣:医生集团现在的角色只是对医疗行业某些缺陷的补充,我们没有资本没有资格也没有能力解决目前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我们只是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在这个过程中发挥一点点的作用。

杏香园是开放的平台,对于不同的创业者或者和我们的项目是互补的朋友,肯定很方便能融得进来的。


问题十:您刚才说,现在的医疗+互联网还处于嫩芽时期,那么现阶段医生集团如何和公立、私立医院竞争相处?

沈法荣:我个人认为现在医生集团和医院之间的关系是共赢共享的关系,并不是竞争关系。


问题十一:医生集团的路线图是:多地点执业、科室承包、医院承包吗?是否有政策上的问题?

沈法荣:医生集团是医生多点执业的体现形式之一,它不会承包科室,也不会承包医院,所以它没有政策上的问题。例如在浙江,多点执业的政策是非常明确,在今年三月也开始正式实施了。杏香园实现医生的价值主要是一个众创的模式,所以医生的价值会得到充分的体现。


问题十二:互联网医疗怎样盈利才能长久,如何盈利?

沈法荣:我反复强调我的观点,应该是医疗+互联网,医疗是本质,互联网仅仅是工具,它可以使我们的流程更加高效、规范、有序,所以这是两个概念的问题。至于如何盈利?因为本身是医疗,比如杏香园是一个众创平台,就是说我们和某个领域的专家是共同来创业,使得他们的技术被应用到临床,这个过程肯定是会有盈利模式的,而且这个模式还是非常清晰的。

比如目前杏香园创建了一个VIP消化中心,这个中心聚集了浙江省一批消化方面的专家,他们抱团以杏香园的名义,到我做院长的浙江绿城心血管病医院来,我专门为他们建立了一个VIP消化中心,这就是多点执业的形式 ,而且商务和法务是杏香园全面管理的,这个模式是一个新的模式,而且是合法的,并且是盈利的。


问题十三:医生集团会和什么样的智能硬件合作?

沈法荣:医生集团需要什么样的移动医疗硬件,这是要看什么专业的医生集团,不同的专业需要的肯定不一样。但是有一条是必须的,就是要有非常强大的IT大数据的支撑 。


问题十四:医生集团会对三甲医院有怎么样的冲击?杏香园对专家或医生选择方面有没有具体规则?

沈法荣:医生集团对三甲医院的影响我想不会太大,因为医生们本身是三甲医院的主任、专家,他们主要是利用非常少的时间来医生集团工作。对于专家资源,我们会进行选择,我们知道行业内哪些专家的技术和口碑很好,我们会选择那些技术、口碑很好的医生专家。


问题十五:杏香园依托浙江绿城心血管病医院,这种模式可复制性有问题,在其他地区继续发展的话会不会遇到很多问题?

沈法荣:杏香园的模式不是这样的,杏香园的核心竞争力是专家团队,他们不仅跟绿城心血管病医院有签约,跟很多其它医院都有签约。所以应该说未来杏香园会帮助很多医院在某些专业上需要多点执业的科室,我们会进行尝试去支持。


问题十六:医疗+互联网怎样盈利医疗是如何借力互联网的?

沈法荣:医疗+互联网的主体还是医生,我始终保持这个观点,因为优质的医疗资源非常重要。虽然大部分医生平时做的都是普惠医疗,但是优质的医疗资源你平时挂不上号,做手术排不上队。这个时候,通过互联网与医疗的结合,我们可以将这些优质的资源让患者能够获得,当然这样的优质资源都是要付得起费的,这样的盈利模式也是非常明确的。

您问到医生集团的盈利模式在哪里,实际上对于不同的专业,它的盈利模式是不一样的。我刚才举例的就是一个VIP消化中心,它在医院里面提供了差异化的服务,那么它肯定会产生利润,这样一个非常清晰的盈利模式就存在了。


▶VCBEAT医疗创新院长观点系列

文章标签 会议慢病
注:文中如果涉及企业数据,均由受访者向分析师提供并确认。
声明:动脉网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动脉网及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转载请联系tg@vcbeat.net。

动脉活动

医疗健康领域观察者

分享
动脉橙
以上数据来自动脉橙产业智库

我们以独创的在线数据库方式,为健康产业人士提供全方位和实时的市场资讯、行业数据和分析师见解。现已覆盖数字健康、医疗器械、生物医药等近500+细分赛道,涉及公司名单、招投标、投融资信息、头部企业动态等各类数据并持续更新。

点击 【申请试用】了解动脉橙产业智库更多内容。
精彩内容推荐

直击难点痛点,2023年数字疗法产品注册审批政策法规高峰论坛召开在即

2023西普会发布大会主题,将于8月9日至14日在中国博鳌举办

如何破解数字疗法落地难点,海南推动应用场景创新落地

5G+物联网,如何拥抱医疗健康?阿斯利康健康物联网产业沙龙成功举办

动脉活动

共发表文章82篇

最近内容
  • 动脉网招人,是时候伸出你的小手了!

    2017-10-09

  • 复星携千万奖金挺进重庆,赶紧带上创业项目来吧!

    2016-09-21

  • 【医院数字化创新案例征集活动】数字化创新推进医院迈入2.0时代

    2016-04-25

上一篇

“移动医疗”最成功的商业模式——2015年美国移动医疗年会侧记(三)

2015-11-17
下一篇

陆刚:互联网医疗是一场持久战

2015-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