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深圳先进院李骁健,在打一场脑机接口的突围战

作者: 沈宇婷 2024-04-15 14:50
微灵医疗
https://www.we-linking.com/
企业数据由 动脉橙 提供支持
全植入式无线脑机接口系统研发商 | 天使轮 | 运营中
中国-广东
2023-11-01
融资金额:数千万人民币
高榕资本
查看

c0991b08a9fd728a7890ad2f93dd72d.png

从微观的神经元活动到宏观的认知行为,脑科学探索着人类最神秘、最复杂的领域之一。在这个过程中,科研人员、医生和创业者们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他们不仅致力于揭示大脑的奥秘,更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应用,推动脑科学领域的进步和发展。


为了深入了解脑科学领域的科研创新、转化、临床应用和前景,以及产业内的创业风向和发展瓶颈,橙果局策划了“Brain talk接龙”系列访谈。我们希望通过与科研人员、医生和创业者的对话,为大家呈现一个全面、深入的脑科学世界,让更多人了解这一领域的最新进展和未来趋势。


本期“Brain talk接龙”的专家是深圳先进院正高级工程师、微灵医疗创始人李骁健他将带来“植入式柔性脑机接口系统”的研究故事。


深圳先进院正高级工程师、微灵医疗创始人李骁健现下最关心的,是如何推动脑机接口的实际应用。在我们发稿的前两天,他还在组织与Nature合办的“神经工程变革技术国际会议”,邀请了欧美发达国家的20多位从事脑机接口底层技术和应用场景研究的著名专家齐聚深圳,讨论脑机接口系统技术的发展与应用落地问题。

 

image.png

 神经工程变革技术国际会议,图片来源受访者


2024年2月21日,马斯克宣布首个植入Neuralink大脑芯片的人类已经完全康复。这一天,李骁健在朋友圈写下感慨:“医疗级脑机接口已经开始卷起来了。

 

这种“卷”,首先体现在技术的竞争上。李骁健认为,马斯克的追求相当激进。Neuralink将有源电子装置深度嵌入颅骨内,并将大量电极丝植入脑组织中同时采集脑信号。这种技术不仅植入难度极高、安全风险极大,电极使用寿命更是难以保证,是脑机接口领域最具挑战性的方向。

 

“Neuralink在高通量(1024个电极通道)无线脑机接口植入体方面的研究,几乎无人能及”,相比之下,清华大学团队在传统医疗器械(如脑起搏器、人工耳蜗)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只有8个电极通道数。

 

“Neuralink方案和清华方案不一定都会成为未来的主流产品方向。”李骁健认为,Neuralink方案技术难度过大,清华团队的方案在临床应用探索上还有许多路要走。

 

在他看来,脑机接口的未来在于寻找一个平衡点:布局百通道级别,既能保证数据的丰富度,又能确保精确度。

 

落地的关键在于“独立发展”


2003年,李骁健还在中科院生物物理所攻读研究生学位时,他便开始了系统神经科学相关研究,采集大脑特定脑区里的脑信号并解码解读脑信息。后来,李骁健又去到美国佐治亚医学院和西北大学芬伯格医学院工作,他在美国主要研究了视觉和运动脑神经环路的结构和功能。

 

大脑具有复杂的网络和环路结构,其中的信息不是随便流动的,是具有特定的结构、流向和时序关系的。”李骁健说道。

 

带着这种认知,回国后,李骁健的实验室不光做神经信号采集,也做分析解码技术。通过解剖学结合植入式脑机接口技术,包括神经电子和神经光子技术结合,探索脑神经信息在脑内实时的流动和转换过程。

 

再后来,李骁健成立了微灵医疗,目的就是独立发展全植入式脑机接口技术。他表示:“整个植入式脑机接口的一条龙技术,我们都要掌握在自己手里。”对于一家植入式脑机接口技术创业公司来说,这样才能帮助他们在早期评判出什么样的技术路线、什么样的解决方案,能实现高效率的商业落地。

 

其实在很早时候,李骁健就想着如何把脑机接口推广使用成医疗器械。那时,他还在西北大学芬伯格医学院工作,李骁健看到研究人员采用植入式脑机接口技术治疗疾病,但患者头上需要连线,且仅限于在病房中使用。

 

在2016年,马斯克成立的Neuralink提出无线方案,其中就涉及到当时正兴起的柔性微电极阵列。在过去,脑内植入电极阵列的代表是硅针型Utah电极阵列,它会损伤脑组织,且采集的神经信号不稳定,使用寿命短。

 

“Neuralink将柔性微电极阵列植入脑内,可能减少脑损伤,实现长期使用。”在创办微灵医疗时,李骁健选择了相似的技术路径——采用薄膜网型柔性电极阵列,但没有刺入脑皮层内。“这种方案既保证了技术的先进性,又保证了安全性,还能快速落地。”李骁健回忆道。

 

除技术之外,“找应用场景”也是十分关键一点。传统的植入式神经调控器是针对癫痫、帕金森、疼痛管理的,做得比较成熟了。在海外,大部分高曝光的植入式脑机接口应用不是直接的疾病干预,而是为渐冻症、高位截瘫等运动失能患者提供与外界交互的通道。

 

这些探索基本都是针对大脑运动皮层展开的。李骁健有多年运动神经系统研究经历,团队因此快速布局了运动脑机接口方向。“运动皮层的研究基础深厚,解决路径也比较清楚,我们有比较大的把握落地。”李骁健坦言。

 

这是李骁健的方式——从技术手段到应用场景的选择,在保证使用性能的前提下,选择最稳妥的那个。李骁健透露,微灵医疗专注研发的全植入体样机预计在2024年6月初,就可以在大动物上做全植入的验证。

 

落地的阻碍:伦理审查


但在这个“慢”赛道,技术的落地没有那么容易。

 

首先,脑机接口技术涉及将外部设备与人类大脑直接连接起来,这本身就是一个极具挑战性的任务。技术层面需要解决神经信号高分辨率传感、数据能量无线传输、信号处理和实时解码等难题,目前的技术尚未完全攻克这些挑战,导致产品功能和性能较难充分满足潜在用户要求。

 

其次是对安全性、稳定性等关键因素的考虑。脑机接口涉及对神经信号的精细采集、传输和处理,必须确保植入体的安全性和信号的稳定性。然而,现有的技术在这方面还有诸多挑战。

 

再者,脑机接口技术的临床试验还面临着伦理和法律方面的考量。目前,初创公司研发的植入式脑机接口装置,其微电极阵列等神经传感器部分与现有植入体产品(脑起搏器)存在显著差异,体积差异可达数百倍。微电极阵列的直径和厚度都在微米级别,远小于传统电极。

 

李骁健告诉橙果局,这种微型植入体在医疗器械中尚无先例,仅在高通量脑机接口装置上使用。因此,在进行临床试验之前,必须确保技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得到充分的验证。然而,植入式脑机接口临床实验的伦理标准和流程目前都尚不明确。

 

实际上,脑机接口所带来的安全风险以及伦理问题,一直以来也是学术界关注的重点。植入式脑机接口系统属于Ⅲ类医疗器械,有严格的注册和审批流程。在严苛的评价标准下,论证临床试验的安全、有效性后,才允许进行临床试验。

 

采访前几天,李骁健才参加完2024年脑机接口产业联盟全会。他告诉橙果局,脑机接口产业联盟基础硬件组将与伦理组紧密合作,推动专家建议、共识及后续标准的建立,为这一领域的发展奠定基础。

 

“明年下半年或后年,研究人员可能就可以采用微电极阵列植入体进行临床试验,但这仍然要取决于植入体的滞留时间。如果是长期植入,评价和审批也会更慢,因为需要有充分的动物实验验证技术的安全、有效性。”李骁健谈道。

 

未来的机会


近几年,脑机接口投融资活动如火如荼。根据睿兽分析数据,2014年-2023年8月20日,中国脑机接口行业发生融资事件170起,涉及公司数60家,已披露融资金额事件78起,已披露融资总额58.45亿人民币,涉及投资机构数149家。

 

从发生的融资事件和融资金额上看,2014年-2020年趋于平稳上升期;2021与2022年属于爆发期,两年的投融资事件数占总事件数的41.1%。

 

但进入2023年,脑机接口一级市场进入冷静期,2023H1事件数仅为4件。与此同时,李骁健也敏锐地感受到了投资人对脑机接口的关注正逐渐冷静。

 

他表示:“受到马斯克激进创新并取得成功的启发,投资人曾对脑机接口的前景充满了狂热期待。如今大家对脑机接口的投资态度已经变得更加务实和理性。虽然普遍认为其前景无限,但短期内实现商业化的难度也被大家所认识。投资机构在评估时,会更加注重采用的具体技术及发展速度,以及商业化落地的实际进展。”

 

作为新质生产力的代表,脑机接口在技术成熟度上已取得了显著的进步,具备了商业落地的基本条件。然而,要使脑机接口真正落地并造福社会,李骁健认为,需要解决三个核心问题:技术可行性、使用便捷性以及患者接受度。

 

“目前,我们已经证明了该技术的可行性,使用的便捷性也在逐步改进中。而关于患者的接受度,这确实是一个更为复杂且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李骁健相信,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不断尝试,他们终将能够找到解决这一问题的钥匙。

相关赛道 辅助类设备
文章标签 脑科学
注:文中如果涉及企业数据,均由受访者向分析师提供并确认。
声明:动脉网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动脉网及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转载请联系tg@vcbeat.net。

沈宇婷

分享
动脉橙
以上数据来自动脉橙产业智库

我们以独创的在线数据库方式,为健康产业人士提供全方位和实时的市场资讯、行业数据和分析师见解。现已覆盖数字健康、医疗器械、生物医药等近500+细分赛道,涉及公司名单、招投标、投融资信息、头部企业动态等各类数据并持续更新。

点击 【申请试用】了解动脉橙产业智库更多内容。
精彩内容推荐

诺奖科学家、脑健康专家齐聚深圳光明科学城,共商破解脑科学基础与临床转化难题【2023湾区脑科学产业创新与合作大会】

脑科学与脑健康论坛:脑科学创业与投资的下一个“突破口”

国内首创,华科精准磁共振引导激光消融系统获批上市

探索生命科学“终极疆域”,微型化多光子显微镜照亮大脑

沈宇婷

共发表文章156篇

最近内容
  • 投资向下,科转向上

    2024-04-29

  • 北医一院,新增一项类器官专利公开

    2024-04-24

  • 深圳先进院,公开一项水凝胶微针专利

    2024-04-22

上一篇

中心舞台亮点“剧透”:N+产品发布、成果转化、硬核路演等,更多精彩2024VBEF现场见!

2024-04-15
下一篇

一年转化金额飙升262%,低调南大如何惊艳科转圈?

2024-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