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聚焦产业变革周期的确定性价值,中国医药企业如何在创新与发展中突围?

作者: 车维维 2023-11-22 08:00

医药产业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创新与变革。

 

一方面,全球范围内的生物医药资本市场降温,IPO路径收窄、企业上市节奏放缓,医疗健康产业的整合并购步伐却显著加快。另一方面,医疗创新如火如荼,行业正由过去的跟随性创新过渡到源头创新,新的机会和机遇不断浮现。

 

如何在不确定性的环境中,挖掘科技与创新的价值,把握风险与收益的平衡,医疗健康市场的投资逻辑正面临新的挑战。每份付出是否“掷地有声”,能否“持续发展”,都是摆在创新医疗企业面前,关于创新与生存发展的考验。

 

在富有挑战性的大环境之下,金融服务成为医学科技创新生态的关键要素。其中,母基金作为政府引导基金最适宜的形式,已成为链接科技成果、中小企业、产业龙头、金融机构的重要桥梁,更是政府引导、支持、赋能产业发展的重要举措。

 

2023年11月17日,由北京市昌平区人民政府主办,未来科学城管委会(生命园管委会)、中关村科技园区昌平园管委会、北京市昌平区金融服务办公室、北京昌平科技园发展有限公司、北京中关村生命科学园发展有限责任公司联合动脉网VB100共同承办的2023昌平医药健康金融投资创新论坛在京举办,会上,政府部门、监管机构和学术界、产业界、医疗界、投资界代表齐聚,围绕金融赋能技术突破、药械研发解析产业现状和趋势,对促进政产学研医与金融的深度融合之道展开深度探讨。如何把握金融与创新的协同发展,为创新打开一条源头活水,正是昌发展举办此次论坛的目的和意义所在。


1会议大图.jpg

论坛现场


如何平衡创新与生存,金融服务是源头活水


近年来,随着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显著提升,关键核心技术实现突破,中国医疗健康行业的创新能力取得了长足发展。一个明显趋势是,医疗健康行业的跟随性创新已然接近尾声,原始创新取而代之,成为中国创投新时代下的焦点。

 

北京作为国家金融管理中心,在机构端、项目端、服务端等方面拥有完备的金融要素和市场体系。2021年北京证券交易所正式成立,设置了更加多元包容的上市标准,为以创新为特征的医药健康企业登陆资本市场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遇。

 

北京证券交易所总监伍云现场解读了北交所“深改19条”政策,他表示,“深改19条”最大的特点是聚焦市场最关注的流动性和吸引力问题,为未来持续发展打开了空间。北交所作为新兴市场,高质量发展的核心任务是高质量扩容,建议昌平企业利用好家门口的交易所,抓住宝贵的窗口期。


北交所 伍云.jpg

北京证券交易所总监伍云现场解读北交所“深改19条”


当前医疗健康行业正处于创新拐点,行业调整周期之中,企业需要在创新与生存当中探寻发展之道。与此同时,如何联合构建原始创新生态系统,把创新成果产业化造福广大患者也成为新的时代命题。

 

对此,昌发展总经理王颖在采访中表示,创新和生存其实并不矛盾,只有生存好了才有创新的根基,只有创新才能有不断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竞争力。目前全球医疗健康投资市场进入低谷期,也正是倒逼企业去开展更有差异化,更满足临床刚需的创新。

 

此外,如何把资金、人才和资源聚焦在真正有创新力的团队和管线上面,企业应该有中长期价值实现的规划。在这个过程中,政府扮演的是压舱石和放大器的效能。

 

据王颖介绍,昌平作为北京打造医药健康产业创新引擎的重要承载区,正聚焦科创金融领域,加快构建多层次资本市场和昌平科技产业母基金群,打造全周期基金产品矩阵,进一步吸引各类金融资源和社会资本积极参与区域发展。

 

截至目前,昌平科技产业母基金群已与23支优质医疗投资基金开展战略合作,基金规模达到167亿元,重点布局创新医药、精准医疗、高端医疗器械等赛道,先后助力百济神州、诺诚健华等近30家医疗健康企业成功上市,为昌平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医疗健康产业发展高地提供了有力支撑。


聚焦创新与出海,关注临床需求和供应链机会

 

此次论坛现场,创新与出海也成为频繁出现的关键词。

 

在创新药方面,经过过去十几年的“火箭式”追赶,中国创新药研发取得了不少里程碑式成绩,但与欧美国家相比仍然存在不小的差距,尤其是源头创新方面极度匮乏。业内已经明显感知到源头创新的重要性及迫切性。而谈及源头创新,绕不开临床需求和产业链布局。


2创新药 圆桌论坛.jpg

创新医药圆桌论坛


论坛现场,多家企业都将临床价值视为创新的最大价值,与临床的紧密合作也成为最重要的创新来源。华盖医疗早期基金主管合伙人张翼表示,首先,源头创新必定对应着强势需求,不论是临床需求还是产业发展的需求。其次,源头创新需要产业体系的支持。比如CGT发展需要CXO体系的支撑。最后,创新需要有长期主义者的态度,接受失败,但要控制失败。

 

与此同时,在全球供应链仍显脆弱的今日,供应链能力成为企业不可忽视的落脚点。赛桥生物创始人、CEO商院芳表示,此前疫情的冲击让大家看到供应链的脆弱性和竞争,如今上游供应链更加积极,下游也更加开放,大家非常积极地构建自己的产业链体系,参与全球竞争。

 

医疗器械方面,虽然中国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医疗器械市场,但过去几十年国内90%以上的高端医疗装备都依赖进口。在政策扶持与科技创新双轮驱动下,我国医疗器械企业需要在“进口替代”与“走出去”中寻找新的机会。


3医疗器械 圆桌论坛.jpg

医疗器械圆桌论坛


深创投红土医疗健康产业基金合伙人易洪祥表示,国内的方针是进口替代,国内医疗器械领域经过黄金十年,很多细分领域已经完成进口替代,仍有投资机会。国际方针则是要追求出口升级,出海不一定靠创新公司自己走,可以通过并购获取一些国外老牌公司为我所用。最后是借船出海创业公司可以跟上市公司建立联系,通过借力进入到自己并不熟悉的市场。

 

相比其他行业,医疗健康行业更需要创新,同时也面临着更多风险。宜明细胞联合创始人兼总经理李琦琛认为,在资本寒冬和产业周期波动之下,创新的价值和意义会更加凸显。为了降低风险,企业要做自己擅长的事,市场也需要更多的包容和政策支持。

 

创新不是一个目的,是一个过程。得享受这个过程,往深处去,往无人区去。”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积水潭医院矫形骨科主任,北京大学、首都医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周一新说到。


专业化发展和产业链布局,产业园区的核心竞争力


在国家推进科技创新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的背景下,大量园区也开始积极探索新出路,对于园区而言,拥有专业的产业运营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随着产业园区逐步迈向专业化发展,园区在招商运营和服务方面的痛点也在于专业化人才队伍的培养。泓润健康集团创始人王辉表示,专业的招商和运营团队才能更好地识别服务项目在不同发展阶段的需求,从而提供针对性的服务。同时,专业园区的招商很难跳出大的区域的产业背景,如何结合地方产业政策发挥园区优势,是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


4产业园区 圆桌论坛.jpg

产业生态圆桌论坛


昌发展坚持做懂产业的专业人士,王颖表示:“我们的团队无论是在招商、产业服务,专业技术平台搭建以及投资方面,都具有医药健康专业背景和产业背景,不仅能够从客户角度去理解产业,理解企业的需求,也能获得客户更多的信任感,有共同的话语。”

 

中国企业不缺创新的想法、不缺原创产品,缺的是临床试验的设计和推进。”北京高博医院及北京高博博仁医院执行院长郑晓宇谈到,大家常说创新药企业难,主要难在找不到钱和临床试验推进慢。

 

医药创新企业需要从临床试验设计、计量、效应、暴露之间的关系方面,尽早尽快地跟临床PI及研究者互动。从这个方面来说,产业园区能否构建产业端与临床端交流的互动平台意义重大

 

在产业园区发展早期,相比于控制率、入驻率等考核指标,入驻企业是否与园区产业定位匹配更为重要。再此基础之上去推动产业资源、产业项目的聚集,才会带来资本的聚集和人才的聚集,并带动整个产业上下链服务体系。

 

昌发展在这一方面也构建了核心优势。据王颖介绍,昌发展作为政府和市场之间的连接器,具备差异化的优势和资源整合的能力。“我们积极链接政府资源,基于对行业的深度理解,一方面可以给政府传递优化改进的建议,另一方面在引进前沿创新性项目的时候,也能够获得政府更多的信任和支持。最后,我们采取市场化运作机制,通过识别到产业链不同的专家资源,以及专业的合作伙伴,通过共生共建的方式,以多元化的开放合作方式把这些资源整合进来。”王颖说。


危与机并行,资本赋能在寒冬之中造春意

 

当前,无论是宏观层面处于美元加息周期的尾声,还是整个行业估值的回撤,医药行业陷入“底部阶段”。尽管很多医药上市公司也取得了稳定甚至大幅增长的业绩,不少创新型药企也都到了管线开花结果的新阶段,但是这些客观现实并没有在资本市场中得到很多反映。如何穿越周期活下去,目前也成了生物医药投资人、企业们的共识。


5资本服务 圆桌论坛.jpg

资本问道圆桌论坛


约印医疗基金创始人、董事长郑玉芬认为,行业周期也是行业洗牌的大机会,危和机永远是并存的。“穷则思变,如果一级市场越来越难,可以尝试往一级半市场甚至二级市场拓展。静能生慧,产业调整期也是练内功的好时候,对过去的复盘,对未来医疗产业的预估和研究,都可以开展起来。”

 

华大共赢总经理兼主管合伙人刘宇也表示,寒潮之下,投资的本质最终将回归到价值,在变幻莫测的大环境下,创新技术、过硬产品优秀的运营都是不变的核心逻辑

 

以创新和变革为关键词的时代,企业面临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行业对投资者的能力也提出了全新的要求,不仅需要提高自身投资能力,还要具备强大的基金管理体系和增值服务能力,基于此,投后赋能和产业生态布局能力成为资本的核心竞争力


王颖也在采访中说到,投后服务在这个时代越来越重要。昌发展基于自身专业团队,将帮助企业去更好地去做资金规划和人才引进。“我们在今年成立了人力资源的专业的猎聘公司和顾问咨询公司,帮助科学家在创新转化过程当中吸纳更多有产业化经验的人才。基于大家对固定资产投资的慎重性,我们也专门成立了一个做实验室和GMP生产厂房、洁净厂房装修和设施设备运维的公司,通过专业化的力量,帮原始创新团队在产业化过程当中,以更低的投入,更高的效率,更经济地加速孵化产业化的进程。”

不仅如此,政府在生产要素、创新要素方面也提供了很多支持。比如北京市专门成立了医药健康产业行动专班,昌平也成立了区级专班,整合产业部门、监管部门以及场景应用部门各环节资源,为企业打通了研发、临床、监管及入院的全产业链条。

 

此外,中关村生命科学园内还设立了北京药品医疗器械创新服务站,将前置咨询引入产业园区,让企业尤其是创新产品跟监管保持密切沟通,引领和驱动监管去做创新。在产品通过审评之后,医保、医管也在提前研究,让创新品种更快进入医院惠及患者。整体来说,通过市场化的平台,整合政府资源来帮助企业度过现在的低谷和难关。


投早投小投新,昌发展的产业生态增长之道


寒冬之下,新事物也在积聚破土的能量。医疗行业中破冰而出的趋势是投早投新。

 

论坛现场,动脉网联合创始人兼COO毕元锋发布了《2023年全球医疗健康产业资本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23第三季度,全球医疗健康产业一级市场融资额约3300亿人民币,同期下降23%。作为北京发展医药健康产业的主阵地,昌平区医疗健康产业则迎来融资热潮。数据显示,2020-2023年,昌平区医疗健康产业共产生超300起医疗健康融资事件,保持每月均有融资项目的高活跃度,累计融资额近37亿美元(约270亿人民币),融资事件数与累计融资额均达历史高峰。


报告发布 毕元锋 《2023年度医疗健康产业投融资数据及趋势解读》.jpg

动脉网联合创始人兼COO毕元锋发布《2023全球医疗健康产业资本报告》


报告还指出,尽管投资机构趋于谨慎,投早投小仍是主流趋势,创新能力与研发能力成为各初创企业的破局点。地方政府引导基金为代表的国有资本强势入局,成为投资布局和产业集群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

 

昌发展一直坚持投早投小,做资产组合,推动产业链的强链补链,打造产业一体化生态,在这一领域已构建了独特的核心优势。“金融这股活水是可以支持和撬动实体产业发展的,这是一个互生互长、相互促进的关系。我们已经投资了20多支医疗健康专业子基金,覆盖全国项目300余家,其中昌平企业80余家,而且还引进了40家左右的企业到昌平发展。此外昌平的优质潜力企业,也为我们合作的子基金,包括我们自己的直投基金贡献了非常好的项目源和创造了很好的投资收益。”王颖介绍到。

 

比如,昌发展投资的爱博医疗pre-ipo轮,不仅获得了很好的资本市场回报,后续昌发展也与爱博医疗共建了直投基金,围绕眼科领域的高值耗材、设备到药物,做延展性的生态共建,无论是经济回报还是战略意义,都是很好的典型案例。

 

又比如在早期项目方面,昌发展投资的图湃医疗是一家眼科Oct仪器公司,由清华大学项目转化而来。昌发展在早期便看中了团队前瞻性的学习成长能力,后续图湃医疗获得多个里程碑成果,得到大头机构多轮投资认可,也验证了昌发展在投早投小项目标准研判方面的能力。

 

资本寒冬,也恰是播种的季节,资本市场投资策略虽会收紧,但投资人不会停止投资。更重要的是,资本寒冬也将赋予投资人更加理性的判断力,推动创业者建立真正的核心竞争力,越过寒冬,迎来春天。


当创新企业和资本变得理性,也更加谨慎,真正有核心技术能力和商业化运作潜力的团队才会逆势而行。投资机构也是一样,深刻的行业洞察和强大的投后赋能,恰恰会在这个时候,以相对合理的价值和价格逻辑,识别和投资出一批有发展前景的企业。

 

危中有机,关键还是要打造自身的核心竞争力。”王颖最后说到。

注:文中如果涉及企业数据,均由受访者向分析师提供并确认。
声明:动脉网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动脉网及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转载请联系tg@vcbeat.net。

车维维

分享
动脉橙
以上数据来自动脉橙产业智库

我们以独创的在线数据库方式,为健康产业人士提供全方位和实时的市场资讯、行业数据和分析师见解。现已覆盖数字健康、医疗器械、生物医药等近500+细分赛道,涉及公司名单、招投标、投融资信息、头部企业动态等各类数据并持续更新。

点击 【申请试用】了解动脉橙产业智库更多内容。
精彩内容推荐

​打破垄断、助力药企出海,这家注射笔给药器械企业有何特别之处?

风再起时,如何应对数字医疗新一轮浪潮?

2021 J.P摩根大会:近30家中国企业亮相,新冠疫苗、远程医疗、医改成时代趋势

做对这些点,数字疗法将颠覆健康产业模式?

车维维

共发表文章186篇

最近内容
  • 国产替代与扬帆出海,实验室仪器及设备论坛讲这些【第八届未来医疗生态展会】

    1 天前

  • 聚焦中试研发阶段的专业化载体,BioGBA推动广州黄埔区生物医药产业升级

    2024-04-22

  • 罗氏再发力,第二款CD3/CD20双抗临床Ⅲ期成功

    2024-04-16

上一篇

可瑞生物首个免疫细胞治疗产品IND获批

2023-11-21
下一篇

再次获批!这个赛道一扫23年阴霾

2023-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