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基层影像服务的“囚徒困境”,非公医疗找到破解之道

作者: 赵泓维 2023-10-09 08:00
一脉阳光
http://www.rimag.com.cn
企业数据由 动脉橙 提供支持
第三方连锁医学影像服务提供商 | D轮 | 运营中
中国-广东
2021-08-04
融资金额:RMB¥6亿
京东健康
查看

医疗历来都是关乎民生的大事,医院的高质量发展也一直是受到国家非重点关注。多年来,不同地区不同等级的医院发展参差不齐,有喜有忧。非公医疗的发展也相对处于困境中,尤其是民营医院,仅2021年便有超2000家机构退出市场。


面对非公医疗的发展现状,很多人将失败归因为政策支持缺失,实则不然,国家对于包括民营医院在内的非公医疗一直持支持的态度。今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意见》也有提及,社会办医疗机构可牵头组建或参加医疗联合体,便是希望非公医疗能够发挥补位作用,填补公立医院的职能空缺。在实际中,大量民营医疗机构要么医疗服务能力跟不上发展要求,不能对公立医院形成有效补充;要么在医疗资源有限、竞争激烈、政府支持力度有限等夹缝中求生存。


不过,也有少数非公医疗找准了自己的定位。他们专精于影像、检验、病理、肿瘤等学科,提供超高质量的医疗服务,在寒冬之中仍然保有竞争力,甚至走到了二级市场。


第三方医学影像中心便是其中的典型,其出现的意义便是为了应对医疗体系中影像服务能力不足的问题,成为公立医院的有效补充,通过提供专业影像服务助力地区医院高质量发展。


更重要的是,他们拥有推动医学影像发展“集团化、连锁化”的服务能力,通过改变影像服务供需的结构,实现公立医疗、非公医疗、政府、乃至患者的多方共赢。

 

基层医院影像科的“困境”


与海外火热的医学影像服务需求不同,国内基层医院的影像科颇有几分鸡肋的存在,被看成是辅助科室,一直不被重视。


在购置影像设备时,医院决策时很少会考虑投入回报、如何用好设备等问题,他们更关心设备是否吸引患者、是否提升医院形象等表层需求。对于单个医院而言,与其购置低端设备保证盈亏平衡,不如直接配好高端设备,提升自身的竞争力。


不过,身处于激烈竞争中的医院向来无法独善其身。这类竞争好比囚徒困境,在区域患者总量有限的情况下,一家医院购置高端设备,另一家医院为保持竞争力,必然也购置高端设备,形成“军备竞赛”,但对于基层医疗严重缺乏的医生资源问题,却又无人问津。


由于缺乏医生教育体系的支持,单个医院的医生培养是一个长期投资过程,难以计算回报。即便在培养过程中出现了优秀的医生,医院也不一定有能力将其留下来。因此,相较于存在风险的医生培养,能够“一步到位”的影像设备配置显然是个更稳妥的选择。


如此反复,医院付出了大量的资金购置设备,但仍缺乏操作设备的“人”,大量设备闲置于医院,远远没有发挥到应有的作用和价值。


面对这一现状,引入第三方进行资源的配准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第三方影像中心的价值便在于此,通过将影像服务独立出来,对区域内的医疗机构提供均等的设备、人员等服务,利用区域资源共享的模式,夯实基层影像服务这一根基。


区域影像共享模式,或成破解之道


所谓区域医学影像共享中心模式,是指将同一个区域内的医疗资源整合组成一个医疗联合体,成立区域医学影像共享中心。中心对区域内的影像设备、影像医生和医学影像服务进行集中运营管理,以“基层检查、中心诊断”的服务模式将主中心的优质影像诊断能力下沉至所有基层医疗机构。


首先,为了破除管理与收益壁垒,区域内设备共享、人员共享、信息共享、效益共享。这种模式的优势在于破除了区域内不同医院间的各种壁垒,使得整个区域内的影像设备、人员、信息进行统一管理,尽最大可能将相关资源安全有效地利用和运转起来。


其次,医疗联合体能够将有限的医生资源进行整合,并通过互联网、人工智能的方式将其推向基层医疗下层,使得偏远地区的医院也能获取优质医生提供的诊疗能力,进而推动分级诊疗的执行。


再次,可以建立统一的影像医生培养体系。当区域内的影像中心呈点状分散时,资深医生的教培效率低下,能够培养的医生数量极为有限,且缺乏标准化。建成区域医学影像共享中心模式后,资深医生的经验能够通过“走出去、请进来”教学的方式标准化地传递给更多需要学习的医生,进而从根本上解决医疗资源供给问题。


实际之中,第三方影像中心先驱RadNet、Alliance Healthcare Service早已验证了规模化影像管理带来的成本优势与标准优势。而在国内,一个典型的例子便是国内第三方影像中心一脉阳光参与建设的“新余医学影像共享中心模式”。


模式赋能,就医体验和科室管理实现“双升”、“双降”


所谓医学影像医联体,是将同一个区域内的医疗资源整合在一起,通常由一个区域内的三级医院与二级医院、社区医院、乡镇医院组成一个医疗联合体,以“市-县-乡”全覆盖的空间布局结构成立的区域医学影像共享中心。


以新余医学影像共享中心模式为例,省级医院能够开展的检查项目基本都能在新余市医院实现,并且设备功能得到最大化利用,如CT和磁共振开展的二级部位检查从原来的70多个和40多个发展到现在的110多个和80多个。与此同时,检查项目的拓展还助推了临床新诊疗技术的开展,2018年以来已拓展10余项新技术。


互联互通方面,中心所有体系内实现100%检查结果互通互认。在原有的4家市级医院(新余市人民医院、新余市中医院、新余市妇保医院、矿业医院等)、1家县级医院(分宜县人民医院)及3家乡镇卫生院的基础之上,2020年又新搭建了9家乡镇数据连接平台,这些均已纳入影像中心管理。


此基础下,病患可在共享中心任意一家医院的设备检查服务,如在基层乡镇医疗机构拍片,影像中心可在半小时内为其出具诊断报告,病患可以持该诊断报告到中心服务体系内任意一家医院进行治疗,市影像诊断中心还可进行疑难会诊。这种共享模式基本实现了县域内医学影像诊断结果互认,为医共体建设提供了影像检查诊断支持;初步实现乡检查、县诊断、上下联、信息通的分级诊疗初级模式。


此外,“共享模式”之下使得内部管理更加高效。各医院DR、CT、MRI三个科室人员整合后,中心建立健全了投照质量控制措施及记录、危急值上报制度及记录、上级医师指导下级医师读片制度及记录、疑难病例读片制度及记录、疾病上报制度及记录。同时建立了值班、交接班、晨会、科务会、医疗差错登记、干部考核等行政工作管理制度,质量与安全管理制度、三级医师负责制度、报告审核制度、疑难病例讨论制度、危急值报告制度等。


群众就医体验同样得到改善、医护工作环境提升,主要体现在就诊环境的改善、就诊流程被优化、就诊时间缩短、就诊质量得到保障、就诊费用减少。单从就诊等候时长来看,新余市人民医院的CT检查和MRI检查分别从原来的1天以及2~3天缩短到现在的0.5天。患者缩短了排队等待检查的时间,缓解了看病难问题: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全国顶尖专家的服务,无需外出就能在本地解决疾病问题,节约了外地求医的开支,减轻了经济和精神的双重负担。


做好公立医疗的补充


区域医学影像共享中心模式的出现为第三方影像中心的业务开拓打开了思路。传统扩张逻辑下,第三方影像中心的营收规模取决于医疗机构的覆盖区域,但借助于区域医学影像共享中心的搭建与管理优势,探寻商业化的新支点。

这是一个双赢的选择。以区域为单位,第三方影像中心的平台化思维将碎片化的医疗资源聚合为一个整体,使其涌现单个医院无法触及的能力。


这个过程中,医院充分调动了影像资源,区域构建了人才培养体系,医生提高了能力与收入,患者享受到了更便利更优质的服务,第三方影像中心也收获了盈利的新模式。


回顾第三方影像中心的诸多商业模式,无论是分担公立医院的影像压力,还是承接区域医学影像共享中心模式的建设,其内核均是补充公立医疗体系的缺失之处,为整个生态带来增量价值。


伴随这一逻辑的跑通,所有非公医疗机构或许都将因此受益。

相关赛道 医疗信息化
声明:动脉网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动脉网及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转载请联系tg@vcbeat.net。

赵泓维

分享
动脉橙
以上数据来自动脉橙产业智库

我们以独创的在线数据库方式,为健康产业人士提供全方位和实时的市场资讯、行业数据和分析师见解。现已覆盖数字健康、医疗器械、生物医药等近500+细分赛道,涉及公司名单、招投标、投融资信息、头部企业动态等各类数据并持续更新。

点击 【申请试用】了解动脉橙产业智库更多内容。
精彩内容推荐

遭遇医疗史上最大罢工风波,HMO模式不香了?

《2022数字医疗年度创新白皮书》发布,三大领域五大热点全面讲述数字医疗“中国故事”

字节、亚马逊频频出手,线下医疗并购大幕正在拉开

盈康一生互联网医院荣获“2022未来医疗100强”

赵泓维

共发表文章450篇

最近内容
  • 北方最大的医疗产业园,一年做出了650个亿!

    2 天前

  • 医院是应用大模型最好的场景,但不是商业化的最好场景

    2024-04-17

  • “数字人体3.0”发布,数坤科技再度拓宽智能医疗产业边界

    2024-04-16

上一篇

【首发】柔灵科技完成Pre-A轮数千万元融资,加速临床及商业化落地

2023-10-09
下一篇

赛诺菲第二款庞贝病特效药在华获批

2023-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