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半数肿瘤患者存在营养不良!康爱医疗打造数字化肿瘤支持治疗与全程管理解决方案

作者: 季嘉颖 2024-04-25 08:00
康爱医疗
http://www.ainst.com/
企业数据由 动脉橙 提供支持
肿瘤康复解决方案提供商 | A+轮 | 运营中
中国-北京
2024-03-28
融资金额:数千万人民币
远毅资本
查看

营养不良,是数千万癌症患者都会面对却无法被有效解决的一个难题和负担。根据中国抗癌协会的调研数据显示,我国住院肿瘤患者中,中重度营养不良发生率高达57%,营养不足患者平均住院费用也会多29%。

 

 微信截图_20240422141051.png

图源:《恶液质与营养不良》

 

从致病机理看,癌症是一种代谢疾病,它不仅会增加身体炎症,令人食欲不振,加速体内蛋白质和脂肪的分解,而且会减慢蛋白质、脂肪的合成,使得身体消瘦。


并且从治疗方式看,癌症患者往往要连续接受手术、放化疗、免疫等多种组合治疗,手术创伤、禁食、抗生素的使用会导致患者消化功能减退、伤口愈合缓慢,放疗导致口腔溃疡进食困难,化疗会引起患者恶心、呕吐、腹泻、味觉改变、食欲减退,导致食管出现炎症性改变、消化道摄入、吸收减少、营养状况恶化。靶向治疗或免疫治疗,也在一定程度上会对患者造成类似的副作用。据统计,约有20%的肿瘤患者直接死于营养不良。

 

对于肿瘤患者来说,营养状况会影响治疗疗效和生活质量,直接关系着肿瘤患者的生存状况,但怎样诊断“营养不良”,又如何进一步加强营养支持、调整饮食和缓解治疗不良反应呢?

 

对此,临床肿瘤支持治疗解决方案提供商——北京康爱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康爱医疗)从院内肿瘤营养切入,提出了“设备+软件+营养食品”三位一体的肿瘤营养诊疗系统解决方案。

 

二次创业,联合三甲医院教授切入肿瘤快速康复赛道

 

作为一名成功的连续创业者,康爱医疗创始人兼CEO应希堂在切入肿瘤营养管理赛道前,曾先后就职于国内知名科研机构和大型体外诊断企业。

 

1988年,应希堂从四川大学生物化学专业毕业后就进入北京北方生物技术研究所工作,从普通员工到副所长、书记一干就是十年,而后为了推动国内化学发光领域的进口替代,应希堂于1999年和301医院教授等人合作创办了国内最早的专业从事临床发光免疫诊断产品开发的公司之一——科美诊断。

 

在这两段长达二十余年的从业和创业经历中,应希堂不仅积累了丰富的产品研发和企业管理经验,而且对医疗行业也有了独特的认知和理解。在谈及为何会切入肿瘤营养管理赛道时,应希堂表示:“我身边先后有五位家人罹患癌症去世。我深知癌症及其漫长的治疗对患者、家庭以及社会带来的痛苦和巨大负担。”

 

于是,2015年应希堂怀揣着“帮助两千万肿瘤患者科学康复,延长生命”的梦想到美国哈佛大学附属医院——丹娜法伯癌症研究院(Dana-Farber Cancer Institute)寻求答案。

 

丹娜法伯癌症研究院是美国三大癌症治疗机构之一。该院先后有两位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院长向应希堂介绍美国癌症患者发病率逐年下降,目前已有1850万肿瘤患者长期生存。五年生存率已达70%,而且还在逐年提高。为此,医院成立了柴艮姆支持治疗中心,专门针对肿瘤治疗副作用开展支持治疗。

 

而彼时的中国,癌症患者五年生存率为40.5%,到2022年也仅为43.7%,相距较远。2015年,应希堂资助哈佛大学肿瘤医院100万美元成立“中西医整合肿瘤研究项目”,多年来选送了包括中国医科院肿瘤医院、安徽省肿瘤医院等多名医生前去进修。 

 

图片1.png


同时,康爱医疗借鉴丹娜法伯癌症研究院康复中心的肿瘤支持治疗模式,结合中国实际,利用人工智能技术,针对肿瘤患者在治疗期间以及完成治疗后的康复过程中出现的副作用,研发智能、快速、低成本的筛评诊治一体化的支持治疗解决方案。

 

此外,康爱医疗支持中国抗癌协会肿瘤营养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首都医大北京世纪坛医院石汉平教授开展一系列临床科研合作,为《中国肿瘤营养治疗指南2020》《中国恶性肿瘤患者运动治疗专家共识》指南共识标准的发布提供了临床证据,从而推动肿瘤支持治疗学科发展。

 

“在上一段医学检验创业中,我完整经历了中国临床检验从手工加样、到自动化设备流水线的发展过程,自动化极大地提高了检验行业的效率和质量。康爱医疗的目标也是借鉴临床检验的发展历程,整合集成人工智能、自动化、数字化让营养治疗更简单高效和更低成本,为医院提供一个切实可行的集成一体化解决方案。”应希堂接着说道。

 

设备+软件+营养食品,打造一站式专业临床营养服务平台

 

经过团队十余年合作深耕,康爱医疗构建了“设备+软件+营养食品”的肿瘤营养诊疗系统解决方案,包括智能营养风险筛查、自动化评估、智能辅助处方等一体化解决方案。

 

具体而言,针对我国在临床营养学科的建设和肿瘤患者得到营养治疗的比例方面仍有一定差距的问题,康爱医疗研发了拥有国内首张临床营养检测分析仪肿瘤型注册证的临床营养检测分析仪。该设备集“营养风险筛查-评估-诊断-治疗”各项功能为一体,通过128项数据的自动化采集和智能化分析,为围治疗期及康复期患者提供精准营养诊断结果、营养治疗推荐方案。

 

“临床实践中,一个营养师要完成一个患者的评估需要45分钟。对比之下,康爱医疗的肿瘤营养检测系统可通过人工智能、自动化和数字化应用,在3分钟内完成评估,同时出具辅助处方,经营养师或医生审核后即可实施营养治疗,这不仅将效率提高十倍以上,而且也让营养治疗更简单高效、规范与精准。”

  图片2.png

肿瘤营养检测系统(左)、肾病营养检测系统(右)

 

此外,康爱医疗还研发了肾病营养检测系统,为临床医生在肾病患者围治疗期及康复期的营养评估提供数据支持。


“卫健委要求入院患者须在24小时内完成营养风险筛查,而中国患者与营养师数量之间不匹配,供需缺口较大。现实情况是大多数医院由护士使用NRS2002筛查表格进行人工填报,无论是效率,质量还是准确性均无法保证。对此,康爱智能营养风险筛查软件可以在一分钟内筛查全院患者,临床验证和人工匹配率85%以上,极大地提高了效率。”

 

康爱公司搭建的肿瘤康复管理平台也能结合诊疗数据、随访数据、日常活动记录等情况,为患者提供个性化营养和康复管理方案,从而改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同时,该平台的营养处方也可直接对接特医食品,最终形成特医食品营销平台。

 

2016年我国特医食品的注册审批工作启动。截至2024年4月,国内已有特医注册证181张。医生或营养师根据康爱医疗提供的辅助个性化营养处方,审核签字后可为患者提供精准的营养治疗方案。公司也与业内知名公司达成了长期合作,希望和行业友商一起推动临床营养学科发展,实现精准营养诊疗,最终造福患者。

  

A+轮融资数千万元,院内到院外共建产业生态

 

作为行业先行者,康爱医疗也在深度参与国家肿瘤特医重点实验室各项研究工作,和行业参与者一起探索特医食品标准和应用配方、效果以及临床应用数据,为行业制定相关标准提供证据,打造产业生态。

 

公司持续十几年支持肿瘤营养专业委员会开展肿瘤营养临床科研、参与发表上百篇肿瘤营养论文。2023年,康爱医疗设备入选国家癌症中心“肿瘤营养诊疗能力提升行动项目”,为多中心临床研究提供结构化数据的采集与统计分析。

 

截至目前,康爱医疗已申请60多项知识产权,并在国内200多家医院内装机应用,包括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天津市肿瘤医院、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以及浙江省、江苏省、安徽省肿瘤等省级肿瘤医院。

 

同时,公司也计划以院内业务为基础起点,积极探索院外药店、互联网医疗、电商、保险等多元化的业务模式。公司的智能肿瘤营养工作站已和国控、高济、思派等肿瘤DTP药房内开展院外肿瘤营养合作。

 

团队方面,康爱医疗研发负责人商维虎是北大药学本科、北师大营养学博士;财务总监郑佰宁先后就职于华为和安永;销售负责人来自强生、奥林巴斯、亿腾医药等;董事会成员中还有原雀巢的中国高管。按照康爱员工持股计划,已有一半以上的康爱员工已成为公司股东。

 

谈及二次创业体会,应希堂表示:“虽然科美诊断的成功,让康爱医疗在创办和经营过程中少走了一些弯路,但二次创业所面对的行业、市场、技术、医保改革等要素均变化巨大。因此,需要创业者从零做起,不要陷入过往创业的惯性思维,低成本快速精益试错,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迈向成功。”

 

2024年年初,康爱医疗收获了由远毅资本领投的数千万元A+轮融资。

 

“康爱医疗的愿景是‘帮助2000万肿瘤患者科学康复,延长生存’。本轮融资结束后,公司将与国内头部医院合作验证全院营养管理模式,完善智能集成一体化诊疗系统,布局全国渠道,争取让更多的患者早日受益。同时,学科发展与行业增长需要整个医保政策、学术、临床路径、配套产业发展,康爱从营养诊断切入,与友商合作互补,力争成为肿瘤支持治疗与全程管理的领先企业。”应希堂在采访的最后说道。

相关赛道 其它诊断设备
注:文中如果涉及企业数据,均由受访者向分析师提供并确认。
声明:动脉网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动脉网及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转载请联系tg@vcbeat.net。

季嘉颖

分享
动脉橙
以上数据来自动脉橙产业智库

我们以独创的在线数据库方式,为健康产业人士提供全方位和实时的市场资讯、行业数据和分析师见解。现已覆盖数字健康、医疗器械、生物医药等近500+细分赛道,涉及公司名单、招投标、投融资信息、头部企业动态等各类数据并持续更新。

点击 【申请试用】了解动脉橙产业智库更多内容。
精彩内容推荐

智慧医疗时代,两位院士、百余位学科带头人在如何做健康管理?

国控医疗:人工智能和数智机器人助力康复行业快速发展

数字疗法获大进展!NMPA分类界定指导原则及IEEE标准制订工作启动

王杰军:延续医者使命,打造领先的疼痛数字医疗平台

季嘉颖

共发表文章96篇

最近内容
  • 累计10000+例手术,博盛医疗扎根临床,携3D 4K 荧光一体化内镜诊疗方案亮相CMEF

    3 天前

  • 核心部件已实现国产替代,国产神经外科手术机器人在政策利好、市场需求双向助推下快速扩张

    2024-04-29

  • 元籁科技:拯救早C晚A,成为一个精力充沛的人,MindLax修眠毯已销往52个国家

    2024-04-26

上一篇

开启中国新篇章,勾勒未来在华发展蓝图

2024-04-24
下一篇

北方最大的医疗产业园,一年做出了650个亿!

2024-04-25